书城文化世界文化博览2
15786400000019

第19章 西方文明的产生(18)

史诗指古代的长篇社会叙事诗。各民族的史诗都以自己民族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为主要题材,以人们爱戴的英雄为主要人物。除真实的历史事件以外,史诗又常夹杂着这个民族特有的神话传说。结构宏伟,充满着幻想和神话色彩。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史诗流传下来。

英雄史诗

英雄史诗指史诗中的严肃重大的事件为题材,以英雄人物为中心的一类风格崇高,形式完美,规模宏大,插曲很多,富于戏剧性,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法。荷马史诗即是英雄史诗,采用六音步扬抑格诗体,一般叫做英雄格。中世纪欧洲的英雄史诗人致可以分为两类:一般表现与颂扬氏族社会末期蛮族部落的英雄,如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夫》等;另一类表现与颂扬抵御外侮、维护民族独立的英雄,如法国的《罗寺之歌》、西班牙的《熙德》、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等。这类史诗是欧洲各民族高度封建化以后的产物。它以历史人物、民间传说为基础,反映了国家统一的要求和愿望。

在基督教的影响下,他们爱国的英雄行为常表现为反对异教徒的斗争。

对长篇小说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巴比伦史诗

巴比伦史诗指《吉尔伽美什》。古代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世界上最古的史诗。早在公元前三千纪的苏美尔时期,就已具雏形。其最初稿本,可能是公元前18世纪左右第一个巴比伦王朝时期编定的。

它用楔形文字刻写在12块泥板上,共有三千多行。主要部分来自远古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是一部壮丽的英雄诗篇。它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同自然暴力、社会暴力进行斗争的某些情景。歌颂了人的精神力量,颂扬了建立功勋的英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的生活,理想以及正在形成的阶级关系,对我们了解古代巴比伦社会的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史诗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且受到统治阶级的篡改,因此不仅内容复杂,有些甚至是很矛盾的。

印度史诗

印度史诗指大约形成于公元一世纪的《摩诃婆罗多》(一译《玛哈帕腊达》)和《罗摩衍那》(一译《腊玛延那》)两部梵文史诗。它反映了印度原始公社解体并向奴隶制过渡这一人类历史的重大变动及其所经历的激烈斗争。

《摩诃婆罗多》意为“伟大的婆罗多”,据说是古代圣人毗耶娑(广博仙人)所著。内容复杂,规模宏大,共18篇,附录一篇,约10万颂(每颂两行)。诗有关于天神、英雄、国王的传说,有关于宇宙和神统的纪录,有关于哲学、污染、宗教问题的探讨等。中心故事是占全诗三分之一篇幅的古鲁王族堂兄弟之间为争夺统治权而进行的半争,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但也有一定的史实根据。

《罗摩衍那》意为“罗摩的漫游”,相传为古代隐士瓦尔米基(蚁垤仙人)所著,全诗共7篇,24000千颂,其主要情节是叙述由原始公社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王位的争夺。史诗歌颂了古代印度民族上层进步势力的萨拉国的王罗摩的英雄冒险经历、德行和武力。两部史诗在古代印度文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印度文学影响很大。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指古希腊在原始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前12—前8世纪)产生的英雄史诗。史诗的题材取自公元前12至前11世纪之交的特洛伊战争。特洛伊位于小亚细亚西北部,近海,交通便利,商业繁荣。迈锡尼文化兴盛时期,希腊人就垂涎特洛伊“神话般的财富”。迈锡尼文化末期,大约在公元前12世纪前后,希腊人为了夺得爱琴海区域的商业权,组成联军,渡海远征,终于征服了特洛伊。此后几个世纪,小亚细亚一带便流传着有关这次战争的传说。大约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由一个盲诗人荷马综合人民口头流传的有关这些传说的短歌编成两部完整的史诗,即《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公元前6世纪正式写成文字。到公元前3至前2世纪,又由亚历山大里亚学者编订,每部各分为24卷。

希腊悲剧

古代希腊悲剧的专称。起源于古希腊的酒神祭典,由“酒神颂”演变而来。其悲剧形式是逐步发展完善的。约在公元前524年左右,悲剧诗人忒斯庇斯首先把一个演员引进了酒神颂,以后经过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的不断丰富和创造,才使悲剧艺术逐步发展成熟。悲剧一般开头都有“开场”、“进场”,结尾都有“退场”。悲剧题材取自神话、传说,但都紧密地联系当时的民主政治,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它主要不在于写悲,而在于表现崇高壮烈的英雄主义思想,风格雄伟。公元前5世纪是希腊悲剧的繁荣时期,曾经先后出现过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家。他们的作品见于剧目的约有三百多个,对后世欧洲文学影响很大,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希腊喜剧

古代希腊喜剧的专称。起源于祭的即兴表演。发展略晚于悲剧,可分为旧喜剧、中期喜剧和新喜剧三个时期。前487年至前404年是旧喜剧时期。旧喜剧多是政治讽刺和社会讽刺剧,讽刺的对象是当代社会名人,特别是当权人物。每剧一般分为六部分即:开场、进场、对驳场、评议场、插曲、退场。但也不十分严格。主题思想主要表现在对驳场中。在旧喜剧中,只有阿里斯托芬的十一部作品完整地流传下来。前404年至前338年是中期喜剧时期。中期喜剧以讨论神学、哲学、文学和社会问题为主。剧本没有流传下来。前338年至前120年是新喜剧时期。这时人民在政治上不自由,对“希腊化时期”的政治生活不感兴趣,因此新喜剧大多是世态喜剧,主要写日常生活、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注重人物的描写,强调情节的曲折和风格的雅致,但缺乏深刻的思想内容。米南德(前342?—前292?)是新喜剧的代表作家。他写过一百多部喜剧,只传下《恨世者》和一些残篇。新喜剧对罗马喜剧产生了巨大影响,罗马喜剧又直接影响了后世的欧洲喜剧。

梦幻文学

欧洲中世纪文学常常采用寓意手法、假托梦境、幻境或隐喻来反映生活现实,此作品被后人称为梦幻文学。如《玫瑰传奇》中,用“玫瑰”目中的少女,以“情人”对“玫瑰”的追求比喻自己对少女的爱情,还把各种有关爱情的因素如“美貌”、“坦率”、“吝啬”、“嫉妒”等拟人化,并把整个故事假托在梦境中。中世纪的宗教文学、骑士文学、城市文学中有不少作品采用这种寓意手法。但丁的不朽名著《神曲》也是采用的梦幻文学的形式。

流浪汉小说

一种以主人公的流浪生活为线索,以描写城市下层平民生活为题材的小说。产生于16世纪中叶的西班牙。一般为自传体,主人公常是失业者和下层平民。以下层人物的角度去观察并讽刺某些社会现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种小说比较注重人物性格的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刻画,对以后欧洲小说的发展,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最早的也是有代表性的流浪汉小说是《小癞子》(1553),全名为《托美思河的小拉撒路》,作者不详。由于反映了西班牙的社会生活,加之叙述生动自然,笔调辛辣有力,受到广泛的欢迎。

哲理小说

十八世纪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的目的不在于全面地描写个性和细致地描写历史环境,而在于以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教诲性的形式,使读者了解作者的政治观点和哲学思想。它一般通过传奇的故事来影射、讽刺社会现象,反对封建专制制度,阐明哲理和宣传启蒙思想。所以在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手莎士比亚法灵活多样,语言简洁、生动活泼。但由于忽视典型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描写,小说中的主人公往往成为作者哲学思想的代言人,因此,作品也就缺乏艺术感染力。哲理小说的代表作为伏尔泰的《老实人》、《天真汉》,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等。

十四行诗

又称“商籁体”(十四行诗的音译),欧洲的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最早流行在民间,为歌唱而作,后来为文人所采用。最初兴起于意大利,以后流行于英、法、德各国。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是最早的十四行诗作者,他使这种诗体臻于完美。他写的格式称为“意大利体”,又称“彼特拉克体”,由两节四行诗和两节三行诗构成。诗句每行十一个音节,一般是抑扬格。韵式为ABBA,ABBA,CDC,DCD或ABBA,ABBA,CDC,DED。

16世纪初,英国诗人魏阿特和萨利把这种诗体移植到了英国,改为三节四行诗和一节两行对句,其韵脚排列又有多种变化。在16世纪的英国,又先后出现许多十四行诗人,成就显著者首推莎士比亚。他的十四行诗,后来称为“莎士比亚体”或“伊丽莎白体”。诗句每行十个音节,抑扬格。韵式是ABAB,CDCD,EFEF,GG。

俳句

俳句又名“发句”。是日本古典诗歌中字数最少的短诗体。每首俳句一般由五、七、五共十七个假名(日语中的发音单位)组成。相当于我国格律诗里的绝句长短句的小令。原是俳谐连歌的第一句,后经松尾芭蕉(1644—1694)提倡成立独立的诗体。其特点是用最简省的字表达极为丰富的内容。好的俳句,不但思想深刻,而且要求字斟句酌,干锤百炼,语言高度凝炼。其题材,多为四季变化和自然景物。俳句规定,每首必须有一个表现季节特征的词语,称季题或季语。例如,“油菜花鲜艳,新月莹莹上东天,西望落日圆。”其中的季语为油菜花,季节是春天。再如“幽幽古塘畔,青蛙跳破镜中天,丁东一声喧”,这首俳句的季语为青蛙,季节是夏天。

推理小说

推理小说是一种运用逻辑推理分析案情,去疑解惑,描写破案过程的小说,原名“侦探小说”。日本推理小说家木木高太郎于1946年提议改称推理小说。最初开创这种小说样式的,是美国作家爱伦·坡,他在1841年发表了《莫尔街凶杀案》。英国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样式。后来又出现了英国的阿加莎·克里斯蒂,美国的艾勒里·奎恩,日本的江户川乱步、松本清张、森村诚一等著名的推理小说家。日本的推理小说以江户川乱步为奠基人。这种小说大都以侦缉人员为主人公,着重描写他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推理而破案的过程。由于情节曲折惊险,扑逆迷离,使人在娱乐中获得思维能力的锻炼,具有特有的吸引力,而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其中优秀之作,常常能反映一定的社会问题,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如森村诚一的《人性的证明》等。不少作品则缺乏显著的社会意义,只能供人消遣。

启蒙主义文学

启蒙主义文学是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后的一种文艺思潮。由于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以古希腊、罗马文艺为典范,因而有“古典主义”

之称,同时称为“新古典主义”。古典主义在171廿纪的法国最为盛行,发展也最为完备。

笛卡儿的唯理主义理论为古典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哲学基础。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有意识地学习古代,则是古典主义产生的必要的文化历史条件。

由于古典主义是在君主政体的民族国家开始建立、资本主义开始发展的历史阶段出现的,所以它在政治上主张国家统一,拥护和歌颂绝对王权:在思想上崇尚理性、“温和折衷”和“自我克制”,同时又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信条,批判不合乎资产阶级理性的封建道德,在创作和理论上强调摹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即三一律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它抵制了封建贵族文学的矫饰,曲折地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某些情绪和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面貌,具有现实主义特点。但古典主义文学带有浓厚的宫廷色彩,有迎合贵族情绪的倾向,艺术上有形式主义的缺陷,追求“典雅”的语言,人物形象常流于类型化。

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古典主义在欧洲几乎流行了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艺兴起才告结束。它对近代欧洲各国文学艺术,尤其是戏剧的发展影响很大。其主要理论著作,在法国有布瓦洛的《诗的艺术》,在英国有蒲伯的《批评论》,在德国有高特舍特的《给德国人写的批判诗学试论》。古典主义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高乃依、拉辛和莫里哀,英国的蒲伯和约翰逊,俄国的罗蒙诺索夫等。

狂飙突进运动

简称“狂飙运动”。1770至1785年间在德国发生的一场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文学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因作家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而得名。

运动的纲领制订者是文艺理论家赫尔德尔,主要代表作家是青年时代的歌德和席勒,主要思想倾向是反对封建割据,反抗封建压迫和虚伪的道德风尚,批评死气沉沉的封建文艺,要求创作自由和个性解放。这一运动的作家重视民族意识,提供民族情感,主张从本民族历史中汲取题材;歌颂自然,拥护卢梭“回到自然”的口号;推崇“天才”,强调“天才”;在文学上强调民族风格。参加狂飙突进运动的青年作家大都富有狂热的幻想和奔放的激情,他们的作品往往充满着浪漫的气息和感伤的成分。由于在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下,这场运动只局限在文学领域,因而没能发展成为政治性的社会运动。

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狂飙运动即接近尾声。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是狂飙突进运动文学的代表作品。

浪漫主义

18世纪到19世纪初资产阶段革命时代出现在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意识形态。它的鼎盛时期总共不过三四十年,但由于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在文学艺术上最后扫荡了古典主义,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所以对世界文学,尤其欧洲文学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资本主义制度在先进国家里确立和发展后,社会问题纷至沓来,暴露出18世纪启蒙学派所鼓吹的“理性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王国,引起了启蒙思想的危机。面对启蒙理想的幻灭和法国大革命后欧洲动荡的社会现实,社会各阶层都产生了深刻的不满情绪。文学家们力图从自己的想象中来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浪漫主义的文艺思潮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在英、法等国而先后出现的。但它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运动,由于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的不同,浪漫主义文学在发展史上形成了两个对立的流派,即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前者以美化中世纪的封建宗法社会,鼓吹逃避现实为特征,代表作家有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法国的夏多勃里昂和拉马丁,德国的史雷格尔,布伦塔诺和诺瓦利斯等。后者以渴望斗争、面向未来、崇尚自由和解放的精神为思想特征,代表作家有英国的拜伦和雪莱,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德国的荷尔德林和海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