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美洲大陆被发现之后,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殖民者蜂拥而至,印第安人无力对抗制度成熟、技术先进的西方国家,整个美洲逐渐沦为欧洲的殖民地,被迫纳入欧洲的政治和经济体系之中。和北美不同的是,拉丁美洲各国除了殖民地和宗主国之间的民族矛盾外,殖民地内部的种族矛盾也很尖锐。拉丁美洲的土生白人受到了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鼓舞,要求与宗主国白人享有同等的权利,继而各有色人种掀起了规模更为浩大的起义。从1790年海地独立战争爆发到1826年西班牙被逐出拉丁美洲,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民族独立的革命风暴几乎席卷了整个拉丁美洲,十几个独立国家先后建立。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斗争时间长、范围广,在世界近代史上极为罕见,谱写了反殖民解放斗争的光辉篇章。
早期的拉丁美洲
欧洲殖民者入侵以前,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勤劳、勇敢、智慧的印第安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美洲古代文化。随着新大陆的发现,欧洲殖民主义者纷纷而至。最早侵入拉丁美洲的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是欧洲的封建专制国家,它们对拉丁美洲实行了极端残酷的封建专制统治。
印第安文明
在西方殖民者踏入拉丁美洲之前,中、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辉煌伟大的文明。其中以墨西哥中部的阿兹特克文明、中美洲尤卡坦半岛的玛雅文明、安第斯山脉的印加文明为主要代表。这些印第安文明在天文学、工程建筑学、数学、宗教和艺术方面,成就突出,可以同其他任何文明相媲美。古代美洲的农业文明更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从16世纪以后开始向全世界传播。然而,印第安人的文明却因欧洲殖民者的入侵而遭到灭顶之灾。
殖民地的建立
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实行专制主义统治,相继建立了4个总督区:新西班牙(包括今墨西哥和中美洲)、秘鲁(包括今秘鲁和智利)、新格林纳达(包括今巴拿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拉普拉塔(包括今阿根廷、玻利维亚和巴拉圭)。葡萄牙则将整个巴西作为一个总督区来统治。这些殖民地的总督听命于宗主国国王,是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独裁者。殖民地各城市一般都设有市参议会,其成员由总督指派,或从当地大地主中选出。参议会的权力很小,往往只限于讨论税收、公用建筑以及有关印第安人的问题。
对殖民地的掠夺
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实行残酷的经济剥削。他们疯狂地掠夺土地,建立起封建剥削制度。
18世纪以后,殖民地上盛行大庄园制,当地印第安人受到残酷压迫,甚至沦为奴隶。此外,在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巴西盛行种植园奴隶制,由非洲贩运来的黑人充当奴隶。殖民者还大肆掠夺殖民地的贵重金属。为了维护宗主国贵族和商贩卖奴隶人的利益,西班牙和葡萄牙政府对殖民地的农业、工业、对外贸易实行严厉的管制和垄断政策。
革命时机的成熟
18世纪下半叶,殖民地经济冲破宗主国的种种限制缓慢发展起来,从而推动了殖民地独立运动的兴起。
此时的殖民地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突出、交织复杂,但民族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推动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发展,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资产阶级革命文献的传播,促进了当地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为独立运动的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而此时的西班牙、葡萄牙国力早已衰弱,其殖民强国的地位已被荷兰、法国和英国取代,这也为拉丁美洲独立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海地革命
海地位于加勒比海上安的列斯群岛中海地岛的西部,拉丁美洲独立战争首先在这里爆发。
1697年法国占领海地后,从非洲贩入大批黑人奴隶,种植园经济进一步发展扩大。海地逐渐成为法国最富庶的海外殖民地,被称为“安的列斯群岛中的一颗明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海地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加深,最终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爆发生了独立革命。
法国的殖民统治
海地原为西班牙的属地,1697年根据《里斯维克条约》被割让给法国。法国殖民者占领海地以后,在政治上设立了以总督和天主教大主教为首的殖民统治机构,颁布了一系列奴役性法令;在经济上,实行残酷野蛮的奴隶制度。他们建立了甘蔗、咖啡、蓝靛等热带作物的大种植园,并从非洲运来大批黑人奴隶充当劳动力。海地成为法国最富庶的海外殖民地。
法国殖民者的种族歧视和阶级压迫政策,导致海地社会各阶层的反抗斗争不断。随着这种矛盾的激化,海地终于爆发了独立革命。
维特森·奥热起义
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1790年,海地的自由有色人种——混血种人和自由黑人在维特森·奥热的领导下举行了海地第一次自由有色人种起义。
起义者根据《人权宣言》所规定的自由平等原则,向法国提出了与白人享有同等公民权的要求。这次起义没有提出废除奴隶制度的要求,因此没有得到广大黑人奴隶的支持,最终因孤立无援而很快被法国殖民当局镇压下去。这次起义是海地革命的序曲。
海地革命
1791年,海地人民在黑人领袖杜桑·卢维杜尔的领导下再次爆发起义。大批黑人奴隶的加入壮大了起义队伍。经过长期的斗争,起义军先后战胜了前来镇压的法国和英国殖民军。1801年,起义军控制海地全岛后,宣布海地独立,颁布了宪法,由杜桑·卢维杜尔担任海地总督。虽然后来法国海上远征军诱捕并杀害了杜桑·卢维杜尔,但最终还是被海地人民打败。1803年11月29日,海地正式公布了由杜桑·卢维杜尔的战友德萨林等签署的《独立宣言》。1804年1月1日,海地作为拉丁美洲第一个摆脱了殖民统治和废除奴隶制度的国家,正式宣布独立。海地革命极大地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的革命信心和斗志,推动了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西属殖民地
继海地革命成功之后,西属拉美殖民地爆发了更大规模的民族独立战争,从而把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推向了高潮。西属殖民地的独立战争主要在三个中心地区展开:以委内瑞拉为中心的南美北部战场、以拉普拉塔为中心的南美南部战场和以墨西哥为中心的北美和中美战场。至1826年,西班牙的殖民统治终于被推翻。
米兰达与委内瑞拉革命
米兰达(1750~1816年),土生白人,委内瑞拉最早的革命领导人。1810年4月19日,委内瑞拉的首府加拉加斯爆发了起义,起义人民驱逐了西班牙殖民官吏,成立了新的革命政府。各地也纷纷建立了革命政府。1810年12月,米兰达领导“爱国协会”进行独立和成立共和国的宣传鼓动,促使委内瑞拉革命走上争取独立的道路。1811年7月5日,委内瑞拉首届国民代表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告委内瑞拉共和国诞生,并组成了以米兰达为首的共和国政府。由于米兰达政府既没有采取措施满足人民群众的革命要求,也没有镇压反革命活动,1812年7月底,委内瑞拉第一共和国被西班牙殖民者扼杀。米兰达被捕,死于狱中。
玻利瓦尔与“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玻利瓦尔(1783~1830年),出身于加拉加斯土生白人地主家庭,年轻时曾前往欧洲留学,深受法国大革命思想的影响。委内瑞拉第一共和国失败后,玻利瓦尔继续领导委内瑞拉人民进行斗争。1813年,他率领300多人的远征军从新格林纳达打回委内瑞拉,8月解放加拉加斯,重建共和国,任最高执政者,被授予“解放者”称号。但不到一年,新政权再次被西班牙殖民军打败,玻利瓦尔流亡国外。3年后,玻利瓦尔从牙买加率军再次打回委内瑞拉,建立了委内瑞拉第三共和国,并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和爱国武装最高统帅。1819年,玻利瓦尔远征哥伦比亚,解放了该地区,成立了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在内的“哥伦比亚共和国”。1822年,玻利瓦尔又解放了厄瓜多尔,并将厄瓜多尔与委内瑞拉、哥伦比亚联合在一起,成立了统一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并出任共和国总统。
圣马丁的革命斗争
圣马丁(1778~1850年),阿根廷民族英雄,南美南部独立战争的领导人。1812年,他在拉普拉塔地区领导民族独立斗争。
1817年,圣马丁和智利革命领导人沃伊金斯率军翻越安第斯山脉,进攻智利的西班牙军队,取得胜利。
1818年2月,智利正式宣布独立。
之后,圣马丁又着手进行解放秘鲁的组织工作。1820年8月,圣马丁亲率舰队从海上向西班牙在美洲最顽固的殖民堡垒秘鲁进军,得到当地人民的支持。1821年7月,茧命军攻下秘鲁首府利马后,秘鲁宣布独立,圣马丁被授予秘鲁共和国“保护者”的称号。一年后,圣马丁辞去军事统帅职务,悄然隐退。
解放秘鲁的最后任务是由玻利瓦尔完成的。
墨西哥独立革命
1810年,墨西哥土生白人伊达尔戈领导人民起义,进攻墨西哥城,后被镇压,伊达尔戈被捕遇害。其继任者莫雷洛斯率起义军继续奋战,解放了墨西哥南部地区,后被保皇党杀害。此后,墨西哥革命领导权落入善于投机的西班牙殖民军官伊都维德手中。1821年,他率军攻占墨西哥城,宣布墨西哥独立。第二年,他因实行帝制被人民推翻,墨西哥成立联邦制共和国。
葡属殖民地
18世纪末19世纪初,葡属殖民地巴西也掀起了独立运动。1807年,拿破仑占领葡萄牙后,葡萄牙王室流亡到巴西。从此巴西成为葡萄牙殖民帝国的中心。为了缓和巴西的民族矛盾,葡萄牙国王若奥六世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但广大人民群众的处境并没有得到改善,负担反而加重了。因此,巴西人民反抗葡萄牙殖民者的斗争不断高涨。
累西腓起义
1817年3月,在伯南布哥省首府累西腓爆发了巴西独立运动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
这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当地驻军中的巴西籍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对葡萄牙籍高级军官不满。但军队起义很快就和当地群众的反殖民斗争结合起来。起义群众逮捕了省长,宣布成立共和国,并组织了临时政府。临时政府发布了《告人民书》,号召永远结束王权暴政,建立自由独立的巴西共和国,取消苛捐杂税,废除等级特权和鼓励世俗教育等。起义迅速向各省蔓延,巴西东北地区革命形势高涨。但起义最终被若奥六世镇压。
巴西的独立
1821年,葡萄牙国王若奥六世因国内发生革命而返回葡萄牙,其子佩德罗任巴西摄政王。随后,葡萄牙议会通过了把巴西重新降为殖民地的法令,引起巴西人民的强烈不满,要求独立的呼声遍及巴西全国,新的革命蓄势待发。1822年10月12日,佩德罗在巴西种植园主和大地主的拥护下就任巴西皇帝,称佩德罗一世,并于12月1日举行了加冕典礼,宣告巴西独立。
一年后,葡萄牙军队被赶出巴西。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意义
19世纪初的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是具有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反殖民统治、反专制压迫的解放运动,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一方面,它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腐朽封建势力,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崩溃。另一方面,它使拉丁美洲绝大部分地区摆脱了西班牙、葡萄牙数百年的殖民统治,建立了十几个新兴的独立国家,基本上形成今天拉丁美洲的政治布局。这些国家的独立和民主建设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由于经济发展滞后,拉美各国很快又沦为英、美等国的半殖民地。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继续面临着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的任务。
工业革命的初始
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即资本主义的机器大生产代替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18世纪中叶以后,英国首先进行了工业革命,1840年前后基本完成。与此同时,法国、美国、德国、俄国等国的工业革命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日本从19世纪60年代末才开始进行工业革命,起步较晚。工业革命既是一场生产技术领域的革命,也是一场社会生产关系领域的重大变革。它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使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工业革命的胜利和生产力的大发展,促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在上升时期的历史进步性得以充分体现。
英国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并非偶然。资产阶级在英国确立了统治地位,利用国家政权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促使工业革命发生的各种前提条件迅速形成:圈地运动产生了大批无产者;海外贸易的发展和殖民地的开发,使大量财富集中到英国资产阶级手中;另外,经典力学、热力学等学科的理论创新也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纺纱机的改进
英国工业革命最先从棉纺织业开始。织布工具飞梭的发明和使用使纺纱业与织布业劳动生产率出现严重不平衡,织布效率的提高导致严重的“纱荒”。1764年,英国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纺纱的效率。
1769年,英国发明家查理·阿克莱特发明了生产效率更高的“水力纺纱机”,它纺出的纱线结实而紧密。1779年,英国人塞缪尔·克朗普顿结合珍妮纺纱机和水力纺纱机的特点,发明了“走锭纺纱机”,又被戏称为“骡机”,它在当时的纺织厂中被普遍使用。纺纱业的发展又促进了织布业的发展,1785年,英国牧师卡特莱特研制出一种靠水力推动的自动卧式织布机,使织布效率提高了40倍。
蒸汽机的发明
1690年,法国科学家巴本发明了第一部活塞式蒸汽机,但并没有运用到实践中。1696年,英国工程师塞维利发明了第一台可以为矿井抽水机提供动力的蒸汽机——“矿工之友”,但由于存在不少缺点,依旧未能普及。1705年,英国工人纽可门对“矿工之友”进行改进,制成了大气活塞式蒸汽机,第一次使蒸汽机成为独立的动力机。
蒸气机车瓦特改良蒸汽机
1763至1769年,英国格拉斯大学的机械修理工詹姆斯·瓦特对纽可门的蒸汽机进行了重大改进,试制单向蒸汽机成功,使蒸汽机的热效率提高了8至10倍。1782年,瓦特试制出带有双向装置的新汽缸,首次将引入汽缸的蒸汽由低压蒸汽变为高压蒸汽。他将这种汽缸用于蒸汽机,发明了双向蒸汽机。双向蒸汽机的发明,使蒸汽机真正成为“万能的原动机”,解决了大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推动了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