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养殖常识——肉鸽
15788600000009

第9章 肉鸽的繁殖(1)

(第一节)肉鸽品种

一、王鸽

又名大王鸽、美国落地王鸽。原产于美国。

全身羽毛紧凑,身体短而成块状,体型直立,头中等大稍圆,尾部呈水平状,胸深而长。成鸽平均标准体重806~930克。羽毛有白、蓝、红和黄色,饲养的多为白色。一对种鸽年产蛋12~14个。

饲养管理要求较高,需多喂蛋白质饲料。

二、石岐鸽

原产广东省中山县石岐镇。是用外国肉鸽和中国鸽杂交育成的。

以白色和间有黑色羽毛的较多,以体型长、翼长和尾长为特征。生产性能好,年产蛋14~16个。耐粗饲,骨软肉嫩皮色好,深受消费者欢迎。

雄鸽最大体重900克,雌鸽750克,是我国著名的肉鸽品种。

三、法国地鸽

原产法国。不善飞行,喜爱地上行走,故名地鸽。

特点是体型大、繁殖力强,在室内饲养。

鸽重1千克左右,最重可达2.5千克。

四、大型贺姆鸽

在广东又称之为大型坎麻鸽,是美国用贺姆鸽与王鸽和卡奴鸽杂交育成的。

体型比一般坎麻鸽大,比王鸽稍小。雄鸽体重0.75千克左右,雌鸽体重0.6千克左右。耐粗饲,繁殖力强,每年可产7~9窝,孵化和育雏性能较好。可用做保姆,代孵育良种肉鸽。

五、白羽王鸽

也叫白王鸽,为世界著名的肉用鸽品种之一。

全身羽毛白色,分布紧实,无脚毛,尾羽略向上翘。体态丰满结实,头圆、胸圆,嘴宽,两脚站立直。乳鸽胴体色泽净白,肉嫩滑,汤汁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青年鸽重达680~790克,25日龄健康乳鸽500克以上。

六、鸾鸽

原产意大利。是目前所有肉鸽品种中体型最大的。

羽毛以白色和灰色的较多。体较长,胸宽深。雄鸽体重可达1.25千克,雌鸽体重1千克左右。4周龄乳鸽可达800克。繁殖力较强,年产卵16~20个。性情温驯,不能高飞,食量大。由于体重大,孵化时易压破蛋,巢盘内应多加垫料。

七、卡奴鸽

原产比利时和法国。

宽胸,短翅,短尾,羽毛有红色和黄色带黑色斑点,毛较紧凑。雄鸽体重0.8千克左右,雌鸽体重0.7千克左右。性情温驯。易饲养管理。

八、公斤鸽

是我国著名养鸽专家陈文广培育。

体重1千克左右,故称公斤鸽。适应性强,抗逆性强,飞行能力强。幼鸽前期生长快,早熟,易肥,省饲料。体型偏长,以瓦灰色居多,亦有其他毛色。

九、王鸽K种(美国落地王鸽)

王鸽K种是王鸽的杂交改良品种。

羽色众多,生产性能强,周期短,耐粗饲。成年鸽体重500~750克。乳鸽体型小,4周龄体重500克左右。

十、其他

瑞士白王鸽、波德斯鸽、天津黑鸽等,也是较好的肉鸽品种。

(第二节)种鸽选择

种鸽要求:

(1)体型大,肉质好。

(2)性情温驯,易于管理。

(3)产蛋勤,繁殖率高。

(4)孵蛋好,雌性强。

(5)鸽乳质量好,哺雏能力强。

(6)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第三节)鸽子的抓捕

鸽子是一种翅翼强硬的鸟,若不能正确掌握捉鸽、握鸽、持鸽、给鸽和接鸽等方法,很容易损伤翼羽,不但有损鸽的美观,甚至可导致死亡。另外,养鸽中粗暴的恐吓和乱追乱捉,会影响人和鸽的亲密关系。因此,正确地捕捉和抓握鸽,对于养鸽者来说是必须掌握的。

一、捉鸽

(1)确定要捉的鸽。

(2)抓笼子里的鸽时,先把鸽赶到笼子一角,用拇指搭住鸽背,其他四指握住鸽腹,轻轻将鸽按在笼子上。

(3)用食指和中指夹住鸽子的双脚,头部朝前往外拿。

(4)在群养鸽舍内抓鸽时,先把鸽赶到鸽舍的一角,两手高举,从上往下“快而轻”地捕捉。捉拿时,将鸽用左手托住,以右手掌按住其背部,防止鸽逃走。

二、握鸽

右手用拇指与食指紧紧握住翼羽与尾筒,食指与中指夹住两脚,其余两指托住鸽的腹部。必要时,还可用左手托住鸽的左侧前胸。

另一种握鸽方法为:用小拇指勾住鸽翼肩部,无名指、中指、食指握住鸽背翼部,大拇指握住鸽脚。

三、给鸽

如果所拿的鸽递给别人时,用右手握住鸽的后背,其中食指按住鸽肩部,大拇指在鸽体左侧,其余三指在鸽体右侧,全掌按在两翼上,将鸽的两脚握于小拇指及无名指下面。

(第四节)种鸽配对

鸽是夫妻鸟,雌雄鸽必须情投意合,结成伴后才有繁殖能力,这个过程称为配对。种鸽不宜早配,雄鸽需8月龄,雌鸽应在6月龄以上才宜配种繁殖。配对可以自由选择,但最好人为控制。

一、配对原则

不论是纯种繁育,还是杂交繁育,都必须遵守壮配壮、少配壮、老配壮的原则。尽量避开少配少或老配老,每对鸽中必须有一只壮龄鸽,这样才能得到生命力强的雏鸽。育成鸽在3、4月龄后雌雄分开饲养,以防早配,到配种期,再将雌雄鸽同养一笼配成对。

配对种鸽,应戴脚号,以资识别,并做好种鸽的产蛋、孵化和乳鸽成长的记录工作,以便选优去劣。

二、配对程序

种鸽配对后,就常在一块相亲交配,约1个月即可下蛋。

这时巢盘内需放切碎的稻草、松叶或烟秆作垫料,以防鸽压破蛋。

1.结识亲和

抓住双方求偶心切的时期,在安静无外来干扰的环境下,在专设的配对笼或配对室里(室内要有鸽笼及草窝)让计划配对的雌雄鸽认识接近。

2.暖窝配种

观察到配对雌雄鸽双方亲和结识后,让其在预先准备好的鸽巢内钟情配种。

3.巩固配对

完成上述两个程序后,还需用1周左右时间使其巩固配对。看到首次配种行为后,继续留在配种笼或配种室内1周,直至互啄和驱笼行为消失为止。

4.要注意的事项

(1)要在雌雄鸽求偶心最切的时候,把雌雄鸽放在一起结识亲和,以防凶狠的雄鸽啄伤啄残雌鸽。

(2)环境必须安静。

(3)配对时,不能让雌雄鸽再见到第三只鸽子,促其爱情专一,使配对成功。

三、提高受精率的措施

蛋的受精率高低,既与雌、雄鸽有关,也与外界因素有关。

因此,必须根据鸽场具体情况,找出影响受精率的原因,采取下列针对性措施:(1)淘汰过老、性欲衰退和长期瘦弱的雌雄鸽。

(2)注意创造适宜的配种环境和条件,避免配种时受其他雄鸽的冲击和干扰。单笼饲养的鸽,生产力一般比小群(30~40对)舍内饲养的高。

(3)喂给足量全价饲料,有必要时补充维生素E和火麻仁。

(4)雄鸽性欲不足时,可试用丙酸睾丸酮,每次肌肉注射5毫克,2~3天后再注射一次。

(5)雌鸽有输卵管炎时(常就巢假产蛋以及排出炎性分泌物质等)会影响精子的活力,应给予土霉素等抗生素连续治疗数天,无效者淘汰。

(6)雌雄鸽配对后长期产无精蛋而又年轻健壮者,可进行分离并重新组合配偶。

(7)人工授精。

(8)初产鸽的第一、二对蛋受精率一般较低,即使受精,其孵出的小雏也比较弱,不宜做种用。

(9)长期阴雨天气可影响受精率。

(第五节)种鸽产蛋行为

正常鸽蛋呈白色椭圆形,重约15~20克。

一、鸽蛋结构

鸽蛋结构由外向内包括蛋壳、蛋壳膜、气室、蛋白、蛋黄系带、蛋黄膜、蛋黄及胚盘等结构。

1.蛋壳

是鸽蛋最外一层坚硬的外壳结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蛋壳表面有数千个小孔(即气孔),用于气体交换、散发水分。

2.蛋壳膜

紧贴蛋壳内的一层软薄膜。空气可通过此膜进入蛋内,但细菌不能通过膜。

3.气室

蛋的钝端、外壳与蛋壳膜之间的裂隙。此气室内贮空气,供孵化时“胎儿”呼吸。

4.蛋白

是蛋壳膜内的白色胶状结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5.蛋黄系带

是蛋黄两端的白色条索状结构,起固定蛋黄的作用。

6.蛋黄膜

是蛋白内、蛋黄外的一层薄膜,防止蛋黄物质扩散。

7.蛋黄

是成熟的卵细胞,其内含有供胚胎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包括卵蛋白、卵磷脂、糖类、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

8.胚盘

又称胚珠。位于蛋黄上侧,是形成胚胎的基础。

二、种鸽产蛋行为

1.定窝与亲窝

种鸽要有舒适称心的巢窝才能产蛋和孵蛋。为此,要为种鸽建造一个圆形草窝或圆形塑料窝,并固定在笼的后角上。随后把配对后的种鸽放入笼内,进行定窝及亲窝。所谓定窝就是使种鸽认可和熟悉为其安排的巢窝。

一般入笼后三五天内种鸽便对人为之筑建的窝产生感情。出现恋巢表现。再过三五天,亲鸽形影不离,伏在窝里并发出“喔喔”的叫声,这是亲窝过程。

2.暖窝与筑巢

暖窝是亲鸽双双伏在巢内互相亲慰,相互鸣叫,约1周,俗称暖窝。此时雌鸽出窝时,雄鸽会追随其后,将雌鸽赶回窝内,同时配种次数频繁。在此期间,雌鸽多半时间伏在巢里絮窝,雄鸽会从四周衔回草秆为雌鸽筑巢,有此现象时,表明雌鸽近期即将产蛋。

3.产蛋

产蛋当天,雌鸽有久伏窝内不愿离巢的表现,大约在下午4~5时产下第一枚蛋,隔一天后再产下第二枚蛋,即在第三天下午2时~3时产蛋。鸽类只产两枚蛋,继之转入孵蛋。

三、提高产蛋率

(1)选择产蛋率高的品种和个体,淘汰低产鸽(包括老鸽、经过观察证实的低产鸽、因病长期瘦弱的鸽)。

(2)给予全价优质的饲料和保健沙,提高其营养水平,改善其身体素质,尤其是哺育雏鸽期间又快产蛋的生产鸽,更要保证高蛋白的豆类供应充足(占饲料的30%左右),此时最好能加喂夜餐。

(3)饲料要含有足量的维生素A、E和B2(一般每只成鸽每天需要维生素A 200国际单位、维生素E1毫克、B2 1.2毫克),否则产蛋率会下降。但要注意不要长期大量喂给维生素A(如鱼肝油),若长期超过正常量的40~100倍时会出现毒性。

(4)鸽舍应有适宜的光照,不要阴暗潮湿。

(5)若有雌鸽因发生生殖器官的疾患(如输卵管炎或输卵管分泌机能降低等)而产沙壳蛋或软壳蛋者,在给予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应适量给予维生素D3和钙质(如蚝壳粉等)。

(6)孵蛋后第4天照蛋,两个蛋均无精者马上除去。如只有一蛋受精,则将此受精蛋与别鸽同期在孵的受精蛋合并,以促使这一无蛋可孵的雌鸽早日产蛋。

(第六节)人工授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