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养殖常识——肉鸭
15789000000004

第4章 饲养环境的建设

(第一节)养鸭场的建造

一、选址

家禽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业的特点,决定了鸭场在建设时一定要选择好场址。选择场址的原则是方便生产经营、交通便利且防疫条件好、建设鸭场的投资最低。根据上述原则,在选择场址时主要考虑以下5个方面:

1水电供应

现代工厂化养鸭需要有充足的水电供应,种鸭还需要有嬉水池,由于鸭子喜欢在水中完成配种。由于鸭场的粪便污染周围环境,鸭子受惊吓的叫声又扰民,从而养鸭场距离城市和居民点一般较远,很少能够利用自来水公司的供水,因此需要自备深井以保证供水,自备深井的水质要符合饮用水标准。许多农村养殖专业户也自备水井,由于各方面的限制,井的深度一般不深,而且位置离禽舍较近,容易受到污染。虽然我国电网的覆盖面积已经很大,但是许多地区的电力供应仍然十分紧张,鸭场的附近要有变电站和高压输电线,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建场投资,而且电力供应有保障。有孵化任务的种鸭场应当双路供电或自备发电机,以便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或停电检修时能够保障正常供电。

2环境条件

现代养鸭的一个特点是工厂化、高密度,有的鸭场一年出栏上百万只肉鸭,高密度容易引发传染病。鸭本身的生物特点要求其饲养环境必须保证它能健康生长,而又不能影响周围的环境。因此在选择场址时必须注意周围的环境条件,一般应考虑距居民点3~4公里以上,距其他家禽场10公里以上,附近无大型污染的化工厂、重工业厂矿或排放有毒气体的染化厂,尤其上风向更不能有这些工厂。采用果树林中间建鸭场或在鸭场周围栽种林带,可有效改善鸭场环境。有些地方把养鸭场建在水库旁边或河流边,在水面放养鸭子,这样做容易污染水源。

3交通运输

鸭场的产品需要运输出去,鸭场需要的饲料等要不断运进来。鸭场的位置假若太偏僻,交通不便不仅不利于本场自己的运输,还会影响客户的来往。鸭场本身怕污染,距离交通干线不能太近,一般2公里以上,然后由干线修建通向鸭场的专用公路。公路的质量要求路基坚固、路面平坦,便于产品运输。

4地质土壤

在选择场址时要详细了解该地区的地质土壤状况,要求场地土壤以往未被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原体污染过,透气性和渗水性良好,能保证场地干燥。一般鸭场应建在土质为沙质土或壤土的地带,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15~2米为最好。地面应平坦或稍有坡度,以利于地面水的排泄,鸭舍之间可以修建池塘,池塘中蓄积一些水供鸭子嬉水用。丘陵地区建场,鸭场应建在阳面,鸭舍能得到充足的阳光,夏天通风良好,冬天又能挡风,利于鸭的生长。

5水文气象

建场地区的水文气象资料必须详细调查了解,作为鸭场建设与设计的参考。这些水文气象资料包括气温变化情况、夏季最高温度及持续天数、冬季最低温度及持续天数、降雨量、主导风向及刮风的频率等。

二、建舍

在我国许多地区养鸭的鸭舍大多非常简单,有的是利用旧建筑物改造而成。无论是新建的鸭舍还是旧房改造的鸭舍,都要求采光和通风良好,鸭舍的走向一般为东西走向,肉鸭舍不必设运动场和嬉水池。鸭舍的类型可以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封闭式又称环境控制式。不同类型的鸭舍建筑要求不同。

1开放式

由于鸭子对高温和低温的耐受性较鸡强得多,多数鸭舍是开放式鸭舍,它们是依靠空气自由通过鸭舍进行通风,光照是自然光照加人工补充光照。实现这种饲养方式可以是有窗鸭舍,大部分农村个体户的鸭场均为有窗鸭舍,根据天气变化开闭窗户调节室内温度。

鸭舍的宽度可大可小,一般75米左右,最大不超过12米,太宽的鸭舍在夏季会通风不足。鸭舍的高度一般要求落空24米以上,炎热地区要求更高一些。鸭舍的长度根据设备的需要、饲养量、操作的方便性和占地限制而定。屋顶一般采用绝热层,并有较大的屋檐,以保持鸭舍内免遭雨淋和起遮光作用。地基要坚实,地面要平整,门结实宽大以利于操作。

鸭舍的两侧面要有较大面积的通风带,通风带的高度取决于气候条件和所养鸭的类型。雏鸭要求的温度较高,鸭舍的保温性能要好。4周龄以上的肉鸭羽毛已基本完善,而且有较厚的皮下脂肪,防寒性能良好,鸭舍的阳面窗户要打开,南方一些地区的鸭舍阳面几乎全是开放的,外面有运动场和嬉水池。

2封闭式

封闭式(环境控制式)鸭舍的内部条件尽量维持在接近鸭的最适需要的水平,这就必须使用无窗的全封闭鸭舍。环境控制鸭舍的结构和开放式鸭舍大致相同,鸭舍的四面和屋顶应有绝热层,屋檐不必和开放式鸭舍那样大。封闭鸭舍的通风完全靠风机进行,为了使鸭舍在炎热天气和寒冷天气都有适当的空气流速,又能保持较合适的温度,通风量必须进行详细的计算。根据通风形式的不同,鸭舍的宽度和长度要求不同,纵向通风一般要求鸭舍有一定的长度,横向通风的鸭舍12米宽度不影响通风量。封闭式鸭舍的投资较大,在生产中很少采用,只有进行生产性能测定或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鸭场才采用。

鸭舍不仅起采光和避雨的作用,而且必须满足鸭的最佳生长、减少应激、充分发挥生产性能,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主要满足以下几方面:天气寒冷时对鸭供暖;天气炎热时对鸭降温;降低鸭舍内的湿度;降低鸭舍内的有毒气体浓度;对封闭鸭舍提供足够的流通空气。

三、鸭场建筑物的种类

鸭场除了鸭舍之外,还有一些其他辅助性建筑,鸭场的建筑物按用途分为5类:

(1)生产性用房。包括各种鸭舍、饲料加工厂房、孵化厅等。

(2)行政管理用房。包括办公室、接待室、会议室、图书资料室、配电室、车库、门卫等。

(3)职工生活用

房。包括职工宿舍、食堂、浴室、活动室等。

(4)生产辅助用房。

包括原料库、蛋库、消毒更衣室等。

(5)其他用房。主要是粪污

处理场所。其中鸭舍是鸭场的主要建筑,对鸭场的生产起决定作用。

这些建筑要布局合理,而且各种房舍的比例要合适,尽量减少非生产性用房。

(第二节)温湿环境

一、热量

理想的鸭舍环境控制使鸭的环境不致过热或过冷,也就是说鸭舍有相对最适当的环境温度。鸭舍内的热量主要来自鸭自身的产热量,产热量的大小和鸭的类型、饲料能量值、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等有关。在夏季需要通过通风将鸭产生的过多热量排出鸭舍,以降低舍内温度;在天气寒冷时,鸭所产生的大部分热量必须保持在舍内以提高舍内温度。

二、温度

适宜温度范围(13~27℃)对肉鸭能够达到理想生产指标很重要。肉鸭在超出或低于这个温度范围时饲料转化率降低。雏鸭第1周对温度的要求较高,鸭舍温度要达到30~32℃,否则雏鸭就会扎堆,影响采食和饮水,造成死亡率上升。

在较高环境温度下(28~39℃),生长鸭的生长速度减缓,饲料转化率降低,但是胸肌率有提高的趋势,皮脂率下降。番鸭对热的耐受性比北京鸭强。

相对来讲冷应激对4周龄以上鸭的影响较少,但是小鸭在最初几周调节体温机制发育不健全,10℃的温度就可致死。

三、空气湿度对鸭散热的影响

湿度对鸭的影响只有在高温或低温情况下才明显,在适宜温度下无大的影响。高温时,鸭主要通过蒸发散热,假若湿度较大,会防碍蒸发散热,造成高温应激,影响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效率。低温高湿环境下,鸭失热较多,采食量加大,饲料消耗增加,严寒时会降低生产性能。低湿容易引起雏鸭的脱水反应,羽毛生长不良。鸭适宜的湿度为60%~65%,但是只要环境温度不偏高或偏低,在40%~72%范围内也能适应。通常情况下高温的夏季又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雨季,空气湿度较大,在这个季节养肉鸭要注意采取措施降温和降湿。

四、维持适宜温湿环境的措施

1鸭舍结构

在开放式和环境控制两种类型的鸭舍中,环境控制鸭舍更适合对环境温度31℃以上高温的温度控制。

环境控制鸭舍的墙壁的隔热标准要求较高,尤其是屋顶的隔热性能要求较高。隔热性能受所用的隔热材料如聚苯乙烯或其他当地可能应用的产品的影响。房舍的内外都要防潮,地面必须经过夯实。外墙和屋顶应当涂成白色或覆盖其他反射热量的物质。顶棚不仅能防雨而且提供阴凉,对开放式鸭舍很有用处。

2通风

通风对任何条件下的家禽提供气体交换都有益处,环境控制鸭舍必须机械通风以提供鸭群适当的空气运动,并通过对流进行降温和降湿,风速达到152米/分钟时可降温56℃。开放式鸭舍在夏季要将窗户或通风带开到最大,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设屋外嬉水池,鸭子在水中可以降温。

3蒸发降温

在低湿度条件下使用水蒸发降低空气温度很有效,这种方法普遍用于鸡舍的夏季降温,鸭舍也可以利用,但是空气湿度较大的地区使用蒸发降温效果不一定明显。

蒸发降温有几种方法:房舍外喷水,降低进入鸭舍空气的温度;风扇负压使空气通过湿垫进行鸭舍;良好的鸭舍低压或高压喷雾系统形成均匀分布的水蒸气。开放式鸭舍可以在鸭舍的阳面悬挂湿布帘或湿麻袋包。

4鸭群密度和足够饮水器

减少单位面积的存栏数能减少产热量,降低环境温度,因此夏季肉鸭的饲养密度要小一些。提供足够的饮水器和尽可能凉的饮水也是简单实用的方法。要把饮水器安放在室外或在饮水器下面设排水沟,这样鸭子喝水时漏的水可以排到舍外,有利于控制舍内湿度。

(第三节)通风换气

为了补充氧气、排出水分和有害气体,并保持适宜温度,必须使鸭舍内的空气流通。通风换气是调节鸭舍空气环境状况最主要、最经常用的手段。

一、鸭舍内的有害气体

鸭舍内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和氨气,以及尘埃。二氧化碳主要是由动物代谢和室内生火物质燃烧释放产生的,甲烷主要由垫料潮湿腐烂产生,而硫化氢和氨气主要是粪便分解产生的,这些气体的浓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影响家禽的生长发育,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有害气体浓度的增加还会降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因此这些气体要通过通风随时排放出去,和新鲜空气进行交换,补充舍内氧气。

二、通风方式

鸭舍通风按通风的动力可分为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混合通风三种,机械通风又分为正压通风、负压通风和零压通风三种。根据鸭舍内空气流动方向,鸭舍通风分为横向通风和纵向通风。

1自然通风

依靠自然风的风压作用和鸭舍内外温差的热压作用,形成空气的自然流动,使舍内外的空气得以交换。

开放式鸭舍采用是自然通风,空气通过通风带和窗户进行流通。

2机械通风

依靠机械动力强制进行舍内外空气的交换。一般使用轴流式通风机进行通风。机械通风分为正压通风和负压通风。

(1)负压通风:利用排风机将舍内污浊空气强行排出舍外,在建筑物内造成负压,新鲜空气从进风口自行进入鸭舍。负压通风投资少,管理比较简单,进入鸭舍的气流速度较慢,鸭体感觉比较舒适,成为广泛应用于密闭鸭舍的通风方式。负压通风根据风机安装位置和空气流动方向主要分为纵向负压通风和横向负压通风。

①纵向通风:排风扇全部安装在禽舍一端的山墙(一般在污道一边)或山墙附近的两侧墙壁上,进风口在另一侧山墙或靠山墙的两侧墙壁上,鸭舍其他部位无门窗或门窗关闭,空气沿鸭舍的纵轴方向流动。密闭鸭舍为防止透光,进风口设置遮光罩,排风口设置弯管或用砖砌遮光洞。进气口风速一般要求夏季25~5米/秒,冬季15米/秒。

②横向通风:横向通风的风机和进风口分别均匀布置在鸭舍两侧纵墙上,空气从进风口进入鸭舍后横穿鸭舍,由对侧墙上的排风扇抽出。横向通风方式的鸭舍舍内空气流动不够均匀,气流速度偏低,死角多,因而空气不够清新。

(2)正压通风:控制鸭舍环境的另一个但不太普遍应用的机械通风方法是正压通风。风扇将空气强制输入鸭舍,而出风口作相应调节以便出风量稍小于进风量而使鸭舍内产生微小的正压。空气通常是通过纵向安置等于鸭舍生长的管子而分布于鸭舍内的。

(第四节)光照

光照对肉鸭来讲主要是看清饲料和饮水,增加采食时间和采食量,熟悉周围环境,因此肉鸭的光照强度不一定很大。

光照太强不仅浪费电能,而且鸭显得神经质,易惊群,活动量大,消耗能量,易发生斗殴和啄癖。光照过弱,会影响采食和饮水,对肉鸭的增重不利。

为了保持较长的采食时间,一般光照时间整个饲养周期均保持23小时。肉鸭种鸭的光照除了看清饲料和饮水之外,还有刺激种鸭性成熟的作用,因此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不同于肉鸭。

开放式鸭舍由于自然光属于不同波长的光混合而成的复合白光,从而一般采用白炽灯泡或荧光灯作为补充光源。白炽灯和荧光灯相比,产热多,光效低,耗电量大,但是价格便宜,投资少,且容易启动,从而两种光源都有使用。从长远来讲,荧光灯要替代白炽灯。为了使照度均匀,一般光源间距为其高度的1~15倍,不同列灯泡采用梅花分布,使用灯罩比无灯罩的光照强度增加约45%。由于鸭舍内的灰尘和小昆虫黏着落,灯泡和灯罩容易脏,需要经常擦拭干净,坏灯泡及时更换,以保持足够亮度。

肉仔鸭多采用每日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的光照制度,和肉仔鸡相同。采用间歇光照不仅省电,而且有利于肉仔鸭的生长,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环境控制鸭舍采用间歇光照,一般每2小时光照(记为2L)后是4小时黑暗(记为4D),每天24小时循环4次,记为4(2L∶4D)。间歇光照可能对鸭舍内的加料、加水、清粪等工作有些影响,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考虑,最好采用自动加料、自动饮水器和网上饲养一次清粪。开放式鸭舍可以在补充光照时间内采用间歇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