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容斋随笔)
15790800000060

第60章 李林甫秦桧

李林甫为宰相,妒贤嫉能,以裴耀卿、张九龄在己上,以李適之争权,设诡计去之。若其所引用,如牛仙客至终于位,陈希烈及见其死,皆共政六七年。虽两人伴食谄事,所以能久,然林甫以忮心贼害,亦不朝愠暮喜,尚能容之。

秦桧则不然。其始也,见其能助我,自冗散小官,不三二年至执政。史才由御史检法官超右正言,迁谏议大夫,遂签书枢密。施钜由中书检正、郑仲熊由正言,同除权吏部侍郎。方受告正谢,施即参知政事,郑为签枢。宋朴为殿中侍御史,欲骤用之,令台中申称本台缺检法主簿,须长贰乃可辟。即就状奏除侍御史,许荐举,遽拜中丞,谢日除签枢,其捷如此。然数人者,不能数月而罢。杨愿最善佞,至饮食动作悉效之。秦尝因食喷嚏失笑,愿于仓卒间,亦阳喷饭而笑,左右侍者哂焉。秦察其奉己,愈喜。既历岁,亦厌之,讽御史排击而预告之,愿涕泪交颐。秦曰:“士大夫出处常事耳,何至是?”愿对曰:“愿起贱微,致身此地,已不啻足。但受太师生成恩,过于父母,一旦别去,何时复望车尘马足邪?是所以悲也。”秦益怜之,使以本职奉祠,仅三月起知宣州。李若谷罢参政,或曰:“胡不效杨原仲之泣?”李,河北人,有直气。笑曰:“便打杀我,亦撰眼泪不出。”秦闻而大怒,遂有江州居住之命。秦尝以病谒告,政府独有余尧弼,因奏对,高宗访以机务,一二不能答。秦病愈入见,上曰:“余尧弼既参大政,朝廷事亦宜使之与闻。”秦退,扣余曰:“比日榻前所询何事?”余具以告。秦呼省吏取公牍阅视,皆已书押,责之曰:“君既书押了,安得言弗知?是故欲相卖耳!”余离席辩析,不复应。明日台评文章。段拂为人愦愦,一日,秦在前开陈颇久,遂俯首瞌睡。秦退始觉,殊窘怖,上犹慰拊之,且询其乡里。少顷,还殿廊幕中。秦闭目诵佛,典客赞揖至三,乃答。归政事堂,穷诘其语,无以对,旋遭劾,至于责居。汤思退在枢府,上偶回顾,有所问。秦是日所奏,微不合,即云:“陛下不以臣言为然,乞问汤思退。”上曰:“此事朕岂不晓,何用问他汤思退?”秦还省见汤,已不乐,谋去之。会其病,迨于亡,遂免。考其所为,盖出于偃月堂之上也。(《续笔》卷十五)

杨愿:字原仲。宣和末补太学录。秦桧专政,召秘书丞。未几,拜监察御史、御史中丞,旋升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愿初时尝言秦桧短处,后桧为相,即迎合桧意,附下罔上,势倾一时。《宋史》有传。

李若谷:河北人。参政:官名。宰相之副职,参知政事。宋设此官职,意在分宰相之权。

余尧弼:字号里籍不详。

高宗:赵构,字德基。北宋亡后于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后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是为南宋。相秦桧,杀岳飞,向金求和称臣,偏安南方。

台评文章:指弹劾文章。

段拂:字号里籍不详。

典客:官名。掌管郊庙祭祀、朝觐赞礼事务,如司仪等。

政事堂:又称都堂,宰相治理政务的地方。

汤思退:字进之,处州(今浙江丽水西北)人。绍兴时依附秦桧,累官皆秦桧父子恩。至相位,金人函索海、泗、唐、邓四郡,思退欲与和,许之。孝宗诏斥金无礼,思退惧,阴谋谕敌以重兵胁和。孝宗闻,遂罢相。终忧悸死。《宋史》有传。枢府:指枢密院,中央政权所在地。据《宋史·汤思退列传》知,绍兴二十六年(1156),思退才除知枢密院事,此时秦桧已死,洪迈所记秦、汤在枢府相见、对话已不可能,疑有误。

“点评”

这一则讲到我国历史上两位臭名昭著的奸相,一个是唐朝李林甫;一个是宋朝秦桧。这两个人各有特性,李林甫出身皇室,参预朝政有宰相之职,但还嫉贤妒能。唐时中央政权最高权力由皇帝独揽,下面分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为中央行政机关总枢纽,由中书省决定国家大事的政策方略,通过门下省,交尚书省付诸执行。这三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即为宰相职衔。中书令是中书省惟一的最高长官,从不轻易授人,唐明皇授给张九龄,说明他最受皇帝信任和赏识,因九龄是当时有名望的文学家、诗人,惟有他才担当得起这个宰相职位,才配居门下省、尚书省最高长官之首。门下省则是为皇帝服务的侍从顾问机构,除了负责皇帝起居、膳食、宴乐、衣物、行止之外,还要与中书省同掌国家机要,审查诏令、签署奏章、收发表状、端正朝政等,兼顾朝廷、政务两个方面的事务,侍中是其最高长官,明皇把这个仅次中书令的职位授给裴耀卿。轮到李林甫,授他礼部尚书,这只是尚书省下设的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之一,虽亦是最高长官,但主管的都是一些典章法度、典礼、祭祀、学校、科举和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接近不了皇帝和左右国家政局之大事,虽有“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头衔和“加银青光禄大夫”的官阶,跟宰相一样参预朝政,共议国家大事,但最终他还是把九龄搞下来,自己代替了九龄中书令、集贤殿大学士、修国史。九龄虽遭排挤,但开元盛世之贤相的美名,世代相传。王夫之称他是“抱忠清以终始,乎为一代泰山乔岳之风标”,是很恰切的评价。

秦桧对外投敌卖国、对内排斥异己、不惜杀人的恶名,已遗臭万年。他为人很势利也很功利,只要对己有利的人,他能不顾一切设法重用或越级提拔,不管其能力大小,全靠自己随心所欲,像史才、施钜、郑仲熊、宋朴等,则提拔了几个月,即又被他罢职。秦桧喜欢向他谄媚的人,像杨愿也中过进士、当过枢密院编修官,竟然无耻地模仿秦桧的一举一动,乃至打喷嚏的样儿,以讨秦桧高兴,得以升迁。然而谄媚时间久了也会令人厌烦,最终还是秦桧暗使人参劾了他。面对这样两个奸臣恶相,也有宁肯丢官而不屈从的,如张九龄;也有宁肯去死也不求饶的,如李若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