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林与牧渔(和谐教育丛书)
15791800000016

第16章 草名趣录

指佞草相传尧时,有草生于朝廷。每当弄臣奸邪入朝,草“屈茎而指之”。一介小草,能辩贤佞,识忠奸,无怪史籍中有称颂“尧天虞舜”太平盛世的记载。

公道草乡间小路,阡陌田垄,处处可见。农人常常把它种在两家相邻的田塍上,作为标记,以区别界限。遇有贪心之辈为了扩大自己的田地范围而翻挖田埂,犁锄侵动它的时候,它反过来蔓延不止,覆盖侵占所得的地盘。所以又被农家称为“田塍公道老”。此草叶作锯齿状,仿佛专啮贪心。

示俭草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对于太祖成吉思汗创业时的军旅之苦,鞍马之劳,时时萦怀。得天下于弓弦马背之上,唯恐失天下于奢侈靡费之时,忽必烈遣人在寝宫附近挖得青草一株,种在紫禁城内丹墀前面,亲自为它取名“示俭草”,旨在告诫子孙。

黄昏草“黄昏”亦是一种草的名字,古典诗词中为了合辙押韵,也写作“昏黄”。黄昏草,性苦平无毒,可作药饵。

古人有诗“探囊一试黄昏汤,一洗十年新学肠”,以讽刺遣词的生僻。

规矩草沿坡向阳而生,高不过脚胫,整整齐齐如裁剪过一般,绝无一茎参差长短。远看宛如茸茸地毯,令人不敢置屐履于其上。真可谓草中之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