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风俗与礼仪(和谐教育丛书)
15792700000007

第7章 龙在文化中的踪迹

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响,首先和根本的是宗教方面。几千年来,我国农业不断有所进步。龙神从纯粹虫形演化出龙头人身形,再演化出人形,是农业进步和人在生产斗争中地位提高的反映。本世纪初,全国城镇几乎都有龙王庙,旱涝之时,那里的香火特别旺盛。此外还有固定的祭龙节日。在汉代,道教产生,佛教传入,两教都敬龙神,并有专门的祭龙经文和仪式。随着农业生产和水利事业的发展、科学知识的普及。近几十年来,龙作为雨水神的迷信及其消极作用才逐步缩小和消退。

龙在中国古代政治中十分活跃,因为统治者不仅敬龙而且以龙自居。自西周(或更早)之后,君王、王后、王子、少数大臣礼服上的龙都有增加。皇帝服绣龙可多达190多条。整个宫廷是布满龙雕龙画的建筑群。皇族好龙简直到了入迷的地步。如先秦君王本人还未称龙;秦始皇被称为祖龙;汉高祖刘邦则大进一步,认真论证自己是龙子;后世帝王竞相仿效,皆称真龙天子。龙在封建政治领域中成了皇权的标志。

全国各地往往以龙命名山、河、湖、泉,因为山河形长似龙,湖泉是龙潜居之处。这是龙神崇拜深入民俗的一种表现。

龙的雕刻绘画是古代艺术重要内容之一。古陶瓷铜玉等器物,瓦当、影壁、藻井、舟车、武器、钱币、历书、墓葬品等,都可以见到龙的形象。北京、大同的九龙壁,赵州桥栏的龙雕,青海塔尔寺木柱攀龙等,都是艺术珍品。

龙的社会含义随时代变化。现在,我们自称为龙的传人,与炎黄子孙同义,已成为反映民族情感的最简短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