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育与人才(和谐教育丛书)
15792900000056

第56章 教授故乡博士城

江苏宜兴、浙江东阳出了很多人才,现在外地工作的副教授以上的高级知识分子分别有620多人和1149人。

在我国科学家最神圣的殿堂——中国科学院,宜兴籍的学部委员就有9人,东阳籍的学部委员有4人。在艺术界,继绘画大师徐悲鸿之后,有吴冠中等人,电影艺术家有于伶,还有被誉为我国“会计之父”的潘序伦,新闻学家徐铸成等。

宜兴和东阳自古以来就重教成风。宋代元丰年间,苏轼在宜兴建立书院,到清末全县有9个书院。在这段历史时期,宜兴出了6个状元。

过去有“无宜不成校”的说法,宜兴中小学毕业生有很多人考上外地的大学、中学,因此不少大中学校都有宜兴籍的学生。新中国成立后,又有“无宜不成教”的说法,即外地的各类学校,特别是苏南的学校,都有宜兴籍的人在那里执教。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大等24所院校的校长都为宜兴籍的教授担任过。更有趣的是,同出生在该县高塍乡小桥头村的蒋南翔、虞兆中,一个在北京当过清华大学校长,一个在台湾当过台北大学校长。

至于东阳,唐宋时期就遍建书院、学馆,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叶适都曾在这里设坛讲学,学风昌盛造就了一代代人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十年来,尊师重教之风更盛。全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东阳已向全国大中专学校输送新生1.2万多名,是建国前17年的3.7倍。近十年来,这里平均每年都向高等院校输送新生700多名,居浙江省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