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育与人才(和谐教育丛书)
15792900000059

第59章 近代女校的先声:经正女学

我国近代第一所中国人自己办的女学堂,是由经元善赞助经费于1898年创办的上海桂墅里女学校。又称为“经正女学”或“经氏女学”。其创办宗旨是:“采仿泰西东瀛师范,以开风气之先,是复上古妇学宏观。其教育宗旨以彝伦为本,所以启其智慧,养其德性,健其身体,以造就其将来为贤妇之始基”。

主要特点是学校内行政管理人员、提调、帮办和内董事等都由妇女担任,除一名西文教师是外国女士外,其余教习全是中国妇女,开创了我国近代妇女联合办学的先例。同时她们还组织了女学会,创办了《官话女学报》。该校主要组织者有康同薇(康有为的女儿)、李蕙仙(梁启超的夫人)和经元善的夫人等。“经正女学”的诞生,无疑是对我国几千年来的歧视妇女的传统封建礼教的挑战。

戊戌维新运动酝酿过程中,教育的改革是第一个大题目,1897年春梁启超在上海《时务报》上发表了《论女学》的长文,同年底又在《时务报》撰文《倡设女学堂启》,认为创办女学堂是“振二千年之颓风,拯二兆人之吁命,……兴国智民,靡不始此”,又拟订了《上海新设中国女学堂试办略章》为兴办女学作了具体规划。

“经正女学”正在筹设第二分校的时候,戊戌变法即告失败。“经正女学”也难以生存,终于在1900年中秋节后被勒令停办。

“经正女学”为时两年,尽管时间不长,但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却占有一定的地位,它作为近代女学的先声,代表着一个新的开端。

“经正女学”第一期共招收学生16名,年龄在8—15岁之间,学生在校寄宿。第二学期学生人数增至20人,其中有8个姑娘没有缠足。次年初,学生增至70余人。

该校课程分中文、西文两种。中文课如《女孝经》、《女四书》、《幼学须知句解》、《内则衍义》和唐诗、古文等。女红、图画、医学,间日习之;读书写字之暇,兼习体操、针补、琴学等。同时开设了算术、地理、医学等自然学科。

“经正女学”的培养目标是师范教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