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遇挫折父母怎么办:有效解决孩子问题的50个对策
15799500000031

第31章 被人“误解”分明是他先动手,老师却批评我

教子箴言

现在有些孩子,一旦遭人误解,就会愤愤不平。作为家长,当自己的孩子遭到他人的误解时,大可不必兴师问罪,要教育孩子以宽容的心去看待已经发生的事,养成一种善待他人的好习惯,这也是一种保持心理健康的习惯。

小歌和小薇是同班同学,又是同桌,平常两人形影不离,好得像一个人似的。但是,一天课外活动时,两人发生了口角,还动起手来。班主任老师赶紧把她们俩劝开。看到小歌脸上的手指抓痕,老师批评了小薇。小薇很委屈,明明是小歌先动手打她,老师为何批评自己。

回到家,小薇把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妈妈。

听了小薇的诉说,妈妈放下手中的活,温和地说:“你和小歌一向都很要好,今天却为了一点小事而动手打架,这让妈妈很失望。”

小薇看妈妈没有安慰自己的意思,就争辩道:“是小歌先动手的,我只不过是自卫而已!老师这样做分明是袒护她。”

妈妈又说:“可是,你的确也动手打了人呀,所以你也有错的。现在既然三个人都有错,你倒不如去跟小歌道个歉,她接不接受是她的事,你最起码得做好你自己的事。”

小薇想了想,认真对妈妈说道:“好,我只为我回了手的事道歉,她们要说我窝囊我也不管了,我问心无愧。”

第二天,小薇主动向小歌道了歉,小歌也承认了自己的不对,这对好朋友又和好如初了。

延伸阅读不要死死地抓住别人的错误不放

现在的很多孩子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不管发生什么事,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如果别人做错事,他会死死地抓住别人的错误不放;要是自己做事被人误解时,心里就会愤愤不平,觉得自己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做家长的经常会听到孩子对自己说:“今天上课我没说话,是我的后面的人说话,老师却批评了我。”“上语文课时老师错了一道题,我指出来,却被同学们笑话。”“这次的作业明明是我自己写的,老师却硬说我是抄别人的。”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事实上,当自己的孩子果真遭到他人的误解时,家长大可不必兴师问罪。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曾进行过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当人们对他人感到不满时,血压会明显上升;而原谅他人时,血压则会下降。因此,家长要教育孩子以宽容的心去看待已经发生的事,养成一种善待他人的好习惯,同时,这也是一种保持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

其实,由于孩子的知识、阅历各方面相对还较浅,认识、观点、看法不一定都对,他们说的话常常带有片面性、局限性。即使孩子说的是正确的,家长也要学会开导孩子,要求孩子头脑冷静地分析误会产生的根源,找到症结之所在。如果责任在自己一方,不妨“有则改之”;如果责任在对方,那也不必着急,“时间是澄清误会的明矾”。

如果家长总是支持孩子的立场,时间长了会造成孩子遇事总是斤斤计较,强调个人利益。当然,我们也并不是提倡教孩子无限度的忍耐,而是要培养孩子心胸宽广的品性,在同学、朋友、老师面前不计较个人得失。

如果孩子意气用事,遭到误会,就准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误会就可能因此而成为彼此关系进一步恶化的导火线。所以,要让问题朝好的方向发展,家长就应该鼓励孩子:冷静自己的情绪,平心静气的和误会自己的对象面谈,把事情明白的说清楚。当然还可以请第三者出面,代为和解。若这些方式依然没有效用,家长就可以亲自出面,把问题有效的明朗化。

家长还可以在生活中讲讲自己被误解的事:“今天,我做了许多工作,领导却认为我在偷懒,想想真是委屈,但是,我只要问心无愧就行了。”家长的乐观态度往往会感染孩子,遇到相似的情况时,孩子就会像自己家长那样去面对。

总之,误会总要消除,是非终要定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因此,发生误会后,让孩子不用心急,坦然的去面对,误会终有被解开的一天。

教子故事孔子的教义

一次,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在街上看到一个买布的人和卖布的人在吵架。买布的大声说:“三八二十三,你为什么收我二十四个钱?”颜回上前劝架,说:“是三八二十四,你算错了,别吵了。”那人指着颜回的鼻子说:“你算老几?我就听孔夫子的,咱们找他评理去!”颜回问:“如果你错了怎么办?”那人回答:“我把脑袋给你。如果你错了怎么办?”颜回说:“我就把帽子输给你。”

于是,两人一起去找孔子。孔子问明情况后,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嘛,颜回,你输了,把帽子给人家吧!”颜回心想,老师一定是老糊涂了。虽然不情愿,颜回还是把帽子递给了那人,那人拿了帽子高兴地走了。

接着,孔子对颜回说:“说你输了,只是输了一顶帽子;说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说是帽子重要还是人命重要?”颜回恍然大悟,“扑通”跪在孔子面前,恭敬地说:“老师重大义而轻小是非,学生惭愧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