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超级口才训练1
15806400000079

第79章 中国文学典故(3)

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经常批评那种说话圆滑、左右逢源的人,他经常在弟子的面前严厉地斥责这种人。他说:“这种人什么事情都不反对,都不提出自己的意见,只会讨好别人,这样对国家的危害是最大的。”但是很多弟子们都不理解老师为什么这么说。到了战国时候,孟子的弟子万章读到这段话时,也十分不明白,于是就找到孟子问道:“老师,孔子说的这种人是什么样的呢?”孟子回答说:“这种人满脸堆笑,习惯讨好别人,人们都称这种人为好好先生。”万章不解地说:“人们都叫这种人是好好先生,那为什么孔子还要批评这种人呢?”孟子说:“这种人道德败坏,经常和自己一样的人待在一起,他们只是适应人们说的话,也不向统治者提出好的建议,只会一味地附和别人的话,对社会上不良的现象,也不去加以反对。这种人表面上是好人,其实这种做法是与圣人的道理相违背的。所以孔子才会批评这些人。”万章听了说道:“这种人确实可恶呀,怪不得孔子要严厉地指责他们呢。”后来人们就用“同流合污”表示跟坏人一起干坏事的意思。

清朝陈忱在《水浒后传》中用到:“此数贼者,同流合污,败坏国政。”

五步成诗

典出史青《应诏赋得除夜》:“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唐朝时候,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史青,天赋极高,指物作诗立就。他也极有胆识,向当朝皇上唐玄宗上书推荐自己,说自己善于作诗,才思比曹植还敏捷,五步之内,即可指物作诗。唐玄宗很好奇,就召见他当场面试。玄宗让他以除夕、上元、竹灯笼等为题作诗,果然五步之内皆脱口成篇,上述的诗就是其中的一首。后来,人们就用“五步成诗”形容文思敏捷。

不名一钱

典出《史记·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汉文帝宠臣邓通,原来是撑船的,因文帝梦见其于身后推其飞上天,觉得是吉兆,故而十分宠信他,给了他很多赏赐。待文帝死后,刘启继位,不仅罢免其官职,还没收其全部家产。刘启的姐姐馆陶公主同情邓通,就赐给他一些钱财,可是都被办案的官员收走了,连一根簪子都没有留下。馆陶公主就命人供给邓通衣食,邓通身无分文,最后死在了别人家里。“不名一钱”就是从这个故事而来的,人们用它来形容极其贫穷,身无分文。

清朝黄小配在《大马扁》用到:“他自己是不名一钱的,如何去得,唯有向亲朋借贷。”

人人自危

典出《史记·李斯列传》:“法令诛罚日益深刻,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李斯是秦朝的丞相,也是法家的忠实执行者。众所周知,法家注重严刑酷法,李斯制定的法令里面刑罚日益严重与苛刻,故而每个臣子都觉得自己的处境十分危险。后人就用“人人自危”形容政治形势险恶,人人感到自己不安全、有危险。

姚雪垠在《李自成》中用到:“满京城的戚畹、勋旧和缙绅们为着李国瑞的事人人自危,家家惊慌。”

寻花问柳

典出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元戎小队出郊坰,问柳寻花到野亭。川合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流萍。”这是一首玩赏春景的诗歌。花、柳都是初春的景物。

宋朝陆游《初春出游戏作》有诗云:“绿窗百舌唤春眠,问柳寻花意已便。”元朝谷子敬《城南柳》有:“休则管恼乱春风卒未休,恐怕你憔悴秋霜非是久。只等的红雨散绿云收,我那其间寻花问柳,重到岳阳楼。”清朝钱学纶《语新》卷下:“讬迹幽人,开问柳寻花之径。”以上几首诗中“寻花问柳”都是指春景。后人又以“花”、“柳”比喻妓女,因此用“问柳寻花”表示狎妓嫖娼。

一字千金

典出《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吕不韦因助秦王异人登上皇位,而受封为丞相。然则吕不韦的身份是一介商贾,在当时的社会,商贾身份低微,所以他虽然贵为丞相,但是声望却低迷且无法服众。为了找到一个迅速提高声望的方法,门客建议他编纂一本书《吕氏春秋》,既能迅速扬名立万又可垂范后世。吕不韦觉得这个方法很好,于是迅速让手下门客写出26卷160篇文章的《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但“一字千金”的典故却流传至今。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典出《老子·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指天道像个广大的网,如果按自然规律,就不会漏失。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他的母亲怀了他72年,后来在腋下将他生了出来。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唐朝吕岩在《哭陈先生》中用到:“天网恢恢万象疏,一身亲到华山区。”现在人们多用它来形容如果触犯了法律,就难以逃脱法律的制裁。后人也将“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用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表示同样的意思。

忠言逆耳

典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战国末期,韩非向秦王上书,希望他能够推行法制,用法家思想来治理国家。“拂于耳”,是指不顺耳。“忠言逆耳”就是指劝告人的诤言,听起来刺耳。

《三国志·吴志·孙奋传》中用到:“夫良药苦口,唯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唯达者能受之。”

指鹿为马

典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这段话的大意是:秦朝末年,秦二世胡亥统治腐败,丞相赵高欺上瞒下,阴谋乘机篡夺王位。但赵高害怕朝中有大臣不听从自己的命令,所以迟迟不敢动手。他经过仔细琢磨,终于想了一个办法。有一天,赵高就在文臣武将上朝时,把一只鹿献给胡亥,并且对胡亥说:“我献给您一匹马,请您接纳。”胡亥看了看,哈哈大笑起来,对赵高说:“你搞错了吧,这不是马,这是一只鹿。”赵高依然坚持说这是马,胡亥用手指着那只鹿,就问在座的大臣们:“赵高献上来的是鹿还是马?”当时大臣们都惧怕赵高,明明知道那是鹿,却不敢承认。有的人为了讨好赵高就说献上的是一匹马。只有少数忠于秦二世的人,不怕利害,坚持说献的是一只鹿。这件事之后,赵高就知道,说鹿是马的人是服从自己的人,说鹿就是鹿的人是不会听从他的命令的。于是,他便暗中派人把说实话的人杀了。后人就用“指鹿为马”来比喻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明朝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用到:“东床已招佳婿,何似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

知己知彼

典出《孙子·谋攻》:“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后人便以“知己知彼”来表示在做事之前全面了解情况,就能使自己减少失败。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作战多少次都不会战败;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负场数将会参半;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无论战斗多少次必然都会失败。

鲁迅曾在《准风月谈·关于翻译(上)》一文中用到:“我是主张青年也可以看看‘帝国主义者’的作品的,这就是古语的所谓‘知己知彼’。”

方寸地

典出《列子·仲尼》:“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在古代,有一个叫龙叔的人,一天,他遇到当时的名医文挚,就对他说:“我早就听说你的医术十分高明。我最近感到不舒服,您能给我看一下吗?”文挚听了以后说:“你哪里不舒服?”龙叔说:“最近经常有人赞扬我,也有人辱骂我,但是这些我都不放在心上,我家里十分贫穷,但我也不因此而烦恼,悲伤和快乐也影响不了我的心情,我想知道我这是怎么了?”文挚听了以后就让龙叔背着阳光站立,然后自己从暗处看着他,看了一会,文挚就对龙叔说:“哎呀,我已经看到你的心了,你的心已经空虚得装不下任何东西,这样就和传说中的圣人一样了,你的这些症状,已经接近圣人了,而你却把这些当成疾病,如果这是疾病的话,我是没有能力治好的。”后来,人们常常把心灵形象地叫做“方寸地”。

宋代罗大经在《鹤林玉瑶》中提到:“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古人以为人的思想、行动皆受“心”的支配,“心”的善良与否直接影响到行为的曲直,所以十分重视“心灵”这块“方寸地”。

余音绕梁

典出《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战国时期,韩国有一个美貌歌姬叫韩娥,她有美妙的嗓子,歌声如同百灵鸟一样动人。有一次,她来到齐国的首都淄博,因为路费用光了,就在城西门卖唱。她的声音清脆嘹亮,婉转悠扬,十分动人。歌唱完了,人们觉得她的歌声还在房梁之间缭绕,过了三天还没有消失,以至于附近的人以为她还在那里唱歌,没有离开。后来,她想找一家旅店住宿,可是店家嫌她贫穷,担心她付不起房钱,不仅不让她住,还辱骂了她。韩娥忍不住放声大哭,哭声悲伤凄楚,附近居民,都被感动得跟着她悲伤地哭了起来,整整三天吃不下饭。当人们听说韩娥已经出城离去时,立刻都去追赶,苦苦挽留。于是韩娥便回来为大家唱歌,老百姓听了以后都十分高兴,悲伤的情绪一扫而空。后人多用“余音绕梁”来形容歌声优美动听,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天长地久

典出《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一天,有人来向老子请教问题,说:“为什么上古圣贤能被人长久记住呢?”老子回答说:“因为天地没有自私的心,他们不会生长,也就不会消亡,所以能够长久地存在;而那些圣人,也是因为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利益,一心只为别人着想,就像大禹为人民治水,八年在外辛苦劳作,三次路过家门口都没有进去,所以人民拥戴他为天子,后人永远地记住了他,使他就像天地一样长久地存在。”

白居易在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凄美爱情悲剧的《长恨歌》中也曾用到:“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后来,人们就用“天长地久”来形容时间悠久、永远不变。现在多用来指爱情永恒不变。

宠辱不惊

典出《老子·十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老子说:人们得到宠爱后就会感到格外惊喜,而失去宠爱的时候则惊慌不安。而受宠和受辱都会对人造成伤害,受辱的人,因为那些侮辱会让自己的自尊受到伤害;得宠的人,不想失去宠信,就会去牺牲自己的尊严来维持着这份宠信。只有未经受任何辱与宠,他才会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傲然而立,保持自己完整、独立的人格。后人就总结出成语“宠辱不惊”来形容受宠受辱都不放在心上,不因个人得失而失去自己。

晋朝潘岳在《在怀县》中用到:“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而后来也有像“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谢;宠辱不惊,笑望天外云卷云舒”这类恬淡诗句。

祸起萧墙

典出《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萧墙”是指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后人就用“祸起萧墙”来比喻内乱。

清末蔡东藩在《民国演义》中用到:“不照这么办法,恐祸起萧墙,势且波及全国,总统不如通权达变,暂歇风潮为是。”

四海之内皆兄弟

典出《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是一个与徒弟没有代沟的人,他的徒弟没事就向他问问题。某日,一名叫司马牛的徒弟向孔子请教说:“老师,一个人如何才能成为君子?”孔子回答说:“不忧愁,不害怕,这样就可以了。”孔子说话也够玄乎的,于是叫司马牛的这个人就不能理解了,又问道:“不忧愁,不害怕,就能做君子吗?”孔子耐心地解释说:“君子心地坦荡,尊敬他人不失礼节,对他人恭敬不卑不亢,这样会做人的人,四海之内,大家都会把他当兄弟看,还有什么好怕的呢?”后来,人们就用“四海之内皆兄弟”来形容普天下的人,都像亲兄弟一样。

明朝徐渭在《英烈传》中用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便收了罢。”

名正言顺

典出《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春秋时期,子路问孔子说:“卫君想请你帮他理政,您将先做什么?”孔子说:“得先正名分。”子路说:“老师,您太迂腐了,名分有什么好正的?”孔子说:“你怎么这么鲁莽不知礼节呢,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教化不兴,教化不兴则刑罚不当,刑罚不当则老百姓不知所措。所以要先正名。”后人便以“名正言顺”谓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

元朝郑德辉在《倩女离魂》中用到:“小生得官回来,谐两姓之好,却不名正言顺。”

首鼠两端

典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孺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

汉武帝时期,王太后有一个弟弟叫田蚡,他依靠太后的势力当上了丞相。他结婚宴请文武百官,席间灌夫向田蚡敬酒,田蚡不理,灌夫破口大骂。为此田蚡就逮捕了灌夫,将其带到汉武帝的面前,要求治灌夫的罪。汉武帝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就找来大臣商议。有的大臣赞成治罪,有的不赞成。御史大夫韩国安就说:“灌夫在平定七国之乱的时候,是立过战功的,虽然酒后闹事,但是并没出人命,所以该如何处置,还是由皇帝来决定吧。”事后,田蚡就找到韩国安说:“我们早商定好一起对付灌夫,你为什么迟疑不决?”说完转身离开了。后人就以“首鼠两端”形容态度迟疑不定或动摇不定。

清朝陈忱在《水浒后传》中用到:“何得首鼠两端,坐待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