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能说会道办好事
15808600000021

第21章 批评的话也要让人爱听(3)

批评别人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分不同性质的错误,说话要有事实和根据,否定一切是不利于批评人的。只有公正的对待别人成绩和缺点,才能够使矛盾双方相互转化,化消极为积极。

第二、 充分发挥民主。

批评别人时要让人说话,允许犯错误的人为自己申辩。理越辩越明,大家应当处于平等的地位,说话要推心置腹,以诚相待,不要一棍子打死或者让人把话憋在心里头。

第三、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致一行。

批评别惹是要做到情理交融,让人觉得批评自己是为自己好,以此为前提使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危害性,从而达到批评的目的。

7.批评的话不要太刻薄

有很多人认为批评别人是自己是正确的,所以就不怎么讲究方式,对被批评者站口就是责骂,甚至侮辱。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矛盾更为激化。

让我们先来看看有些家长是怎样批评孩子的吧。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犯错误了。总是用这样的语气批评孩子:

你真的很没用,你到底能做什么啊?

天天都把衣服弄这么脏,看看你,跟个叫花子似的。

你将来就配给人家刷盘子吧!

你是猪吧?

即便是父母,也无权侮辱孩子的人格

“笨得跟猪一样!”

“你简直一点用都没有!”

家长气极的时候这样的话容易脱口而出。孩子是自己的,大人觉得有权骂,而且口不择言,有时故意说恶毒的话来解气。

父母说一句“你笨得跟猪一样”或“一点用也没有”,他可能就会在心里想:“我真是太笨了,这点事都做不好。”“唉,我怎么这么没用呢?”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父母的话会对孩子起到强烈的暗示作用。

说“笨得跟猪一样”,就相当于告诉孩子“你已经笨到极点”,暗含有“无药可救”的意思。而“你一点用也没有”这样的话更是把孩子所有的能力都否定了。经常说类似的话,孩子会逐渐地对自己失去信心,无法正确认识自身的能力。这都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对机遇的时候,他可能因为不自信,还没开始尝试,就主动退缩了。

这样批评人,痛快是痛快了,会起到什么样的结果呢?孩子再怎么错,也不至于否定和侮辱他的人格。是的,也许孩子还没有人格意识,但是他会为这样的话感到屈辱,会觉得自己的心灵被刺伤了。这样的伤痕也许一留就是一辈子。

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孩子虽小,他也是人,有自尊心,希望获得肯定与赞扬,不喜欢被骂。那么对于大人来说,在受批评的时候,更不能够用这样刻薄的语言来批评他们了。

所以,佛经上说:“批评他人恶行不要太严厉,要考虑到他能接受;教导他人向善勿要求过高,应该让他能够做到。”

战国时期,齐国大夫夷射,接受齐王的宴饮,酒醉饭饱,带着国王赏赐的美酒出门回家。在经过宫门的时候。担任宫门守卫的小吏则跪请求说:“请赐给我一点儿酒喝吧。”夷射斥责则跪说:“一个下贱的守门人也配享用齐王赏赐的美酒吗?滚开。”这句话很伤人的心,则跪当时心里是什么滋味可想而知了。

夷射走远后,则跪在门前,将碗里的水泼在郎门的接水槽中,伪造了一副小便的样子。第二天,齐王要出门,看到大门口的水迹。便对负责宫门的则跪呵责说:“昨天晚上,是谁在此处小便呀?”则跪回答说:“我昨天晚上看到大夫夷射喝醉了酒,在这地方站过。”齐王一听则跪的话,非常生气,一个大夫竟让如此的不知道羞耻,竟然在齐王的宫门里小便,这还了得,立即派人诛杀了夷射。

一个地位低下的守门人因为被大臣刻薄的话所污辱,竟然设计要了大臣的命,由此可见刻薄的话的危害。这样正应了那句话:语言刻薄,做事刻薄,心思刻薄,为人无一不刻薄,免不了自招灾祸。

那么怎样才能够做到在批评人时说话不刻薄呢?

第一、 心底要宽一点。

每一个人都会难免法错误,所以对于他人的错误要宽容一点,即使犯下了天大的错误,你骂他一顿,也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事情变得更糟,所以,在批评人的时候,心底要宽一点,这样就不会用刻薄的话去批评人了。

第二、 嘴巴温柔一点。

批评的时候,语气要委婉一点,以能够说服人为最佳。不要搞人身攻击,要针对事不要针对人,要懂得维护他人的自尊,哪怕他犯了错误。

第三、 情绪要控制一点。

他人犯了大的错误,的确是很让人恼火。但是你也要知道,这时候发火已经无济于事,现在要做得只是弥补那些错误。你越是发火,越是把事情搞得更糟,所以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防止说出过激的话了,使事情越拉越糟。

8.发火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

有一个故事,很值得人玩味。

冬天,北风要与太阳比赛威力。看到野地干活的农夫,北风对太阳说:“看谁能够最先把农夫的衣服脱掉。”太阳点头同意。于是北风鼓足气,对着农夫拼命的吹拂凛冽的寒风。农夫冷得瑟瑟发抖,身上的棉衣越裹越紧。接着太阳上场,微笑地对着农夫散射温煦的阳光,不一会,农夫脱去了棉衣。

比照之下,批评人犹如北风,冷且无情,具有太浓烈的火药味和膻腥味,好象越是骂得凶便越有份量,甚至堕落到“泼妇骂街”的地步。这样的批评,既有失风度,更违背人性,其效果只会是雪上加霜,使人“越裹越紧”。

有人犯错误是一件令人恼火的事情,发火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是,正常的事情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事情。发火通常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

有一个女孩已经大四了,已经考上了研究生,所以时间相对空闲,而自己的男友考研失利,必须重考。所以女孩尽己所能利用一切机会帮助男友考研。可谁知男友在复习考研的过程中认识了另外一个与自己目标一致的考研女孩,在共同的复习过程中,双方产生了感情,男友于是向女孩提出分手,女孩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并对“夺走”她的男友的另一个女孩产生了愤怒的情绪。于是在一天午饭的时间,女孩看到昔日男友在餐厅与另外一个女孩一起吃饭,怒火中烧的她跑到了那个女孩的身边,伸手给了对方一个耳光,这记耳光引来了无数人的目光,也引来了男友对她的彻底失望。

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位同学说她也感到很丢人,很后悔,可是当时一时冲动,却再也无法挽回了。

正在气头上的时候,批评人时骂人甚至打人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现实使事情已经得更加的糟糕。如果这个女孩子换一种方式,事情的结果可能会更好。

或许林肯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天,陆军部长斯坦顿来到林肯那里,气呼呼地对他说一位少将用侮辱的话指责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建议斯坦顿写一封内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伙。

“可以狠狠地骂他一顿。”林肯说。

斯坦顿立刻写了一封措辞强烈的信,然后拿给总统看。

“对了,对了,”林肯高声叫好,“要的就是这个!好好训他一顿,真写绝了,斯坦顿。”

但是当斯坦顿把信叠好装进信封里时,林肯却叫住他,问道:“你干什么?”

“寄出去呀。”斯坦顿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不要胡闹,”林肯大声说,“这封信不能发,快把它扔到炉子里去。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是这么处理的。这封信写得好,写的时候你已经解了气,现在感觉好多了吧,那么就请你把它烧掉,再写第二封信吧。”

但是如果事情超过了我们的忍耐限度,也就是冲击了我们的原则,如伤害了我们的人格,伤害了我们的自尊,我们是应该有分寸地表达的,而不是发火。

对于一名管理者来说,发火更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有可能对于自己的事业产生重要的影响。下属所犯的错误令管理者非常生气,但管理者千万不要在批评时大发脾气。这样做的后果是管理者会在下属造成对他有成见的感觉。

正确的方式是在第一时间,就让他了解到自己的错误与处理结果,充分体现就事不就人的观念。有一家服装公司,有次老总下车间检查,到后工序车间,发现主管不在,让统计员帮我找,结果主管竟然在纸箱库区睡觉。他见到经理的时候很尴尬,手都不知道怎么放。当时工厂的任务很紧张,而这名主官却在睡觉,尽管可能是他太累了。经理心中一定是非常恼怒。

这种情况是可以开除的,以前已经有过这样的例子。可这名平常工作完成得很好,在车间内也有一定威信。所以这名经理并没有对他大发雷霆,只是告诉他他犯了很严重的错误,给了他一个留厂察看的出份,并做出书面检讨。

后来这位主管对于工厂忠心耿耿。如果当时这位经理一怒之下按照章程开除了这位主管,工厂就失去了一名优秀的主管,显然会对工厂的运作造成一定的危害。经理这样做,维护了这名主管的尊严,也得到了他的忠心。

由此可见,在批评人时,千万不要发火,那样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可以学习林肯和这位经理那样的方法来处理:

第一、 言论要对事不对人。

批评别人时一条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对事不对人。这样即使你的态度有点过激,也是可以得到谅解的。

第二、 掌控好自己的情绪 。

在开口批评别人时最好能够做一个深呼吸,稳定一下自己的情绪,这样就会是自己的火气下去一点,就不会有个爆发似的发火。

第三、 要给对方改过的机会。

一个人发错是难免的,所以不管如何生气,都要注意给对方一个改过的机会。如果一竿子就把对方打死了,那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麻烦。

9.春风化雨是最好的选择

有经验的老中医在给人医病的时候,通常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都不会用猛药来医。他们知道,用药过猛,会产生很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他们通常会采用慢火细火的办法,慢慢地使病人脱离病情。

我们在批评别人时,如果一味的使用猛药,同样也会留下很严重的后遗症,所以,批评人时最好不要使用“猛药”,“温柔一刀”是最好的选择。

批评,也许更多人的理解是“挑刺”。实际上,那只是批评的一部分。真正高明的批评,更多的是交流、引导和印证。毛泽东深明批评三昧,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批评包含一定的“治病救人”的性质——批评者与被批评者同步成长。治病,是医生与患者共同参与的互动行为,医疗环境对医疗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尤其老中医,很注意调动患者的能动性,话语甚至语气运用都很谨慎。西医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把很苦的药制成“糖丸”。

使用春风化雨式的婉言批评往往比直言批评更能取得积极有益的交谈效果,即不会产生误解,造成隔阂,也容易使对方接受。

曹禺《日出》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方达生:竹均,怎么你现在变成这样——

陈白露:这样什么?

方:呃,呃,这样地好客——这样地爽快。

陈:我原来不是很爽快么?

方:(不肯直接道破)哦,我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我说,你好像比从前大方得 ……

陈:我知道你心里是说我有点太随便,太不在乎,你大概有点疑心我很放荡,是不是?

在这段对话中,方达生本意是要批评陈白露“太随便”,但这样说怕伤了对方,而使用“好客”、 “爽快”、“大方”等词语,婉转地批评了陈白露,使陈白露自然地警觉起来,从而达到了批评的目的。

俗话说:好话一句暖三春。批评人关键不在声高,而在一个理字和一个情字。俗话说得好,有理不用高声,真诚所至金石为开。在理在情的评论,声不必高,只要点到要穴,虽仅只言片语,却如丽日和风,令人心悦,令人诚服。心诚理直,宽容便是力量,如水,无坚不摧。

历史上的触龙说赵太后,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春风化雨式的批评。秦国进兵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兵,而齐国一定要长安君当人质才肯出兵。长安君是赵太后的小儿子,当时赵太后当权,不肯答应。大臣们轮流谏劝,都被太后顶了回去。无奈左师触龙出面劝说。那时太后正在气头上,背对着他。触龙进来慢慢坐下,先与太后聊些身体吃饭之类的家常,又慢慢将话题转到子女上,取得太后共识后,才顺理成章道出爱子女要为他们的长远利益考虑的道理,说明出齐当人质正是长安君建功立业的好机会,是为将来自立打基础,终于劝动了太后。

批评要言之有理,既要坚持原则性和斗争性,敢摸老虎屁股。又要以理服人,切不可口出恶语,挖苦讽刺,侮辱人格。同时要做到情理结合,情真理切,特别是对落后者的批评,更要注意亲近他们,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进步,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1949年“5.1”前,周总理听说北京市有一辆电车被烧毁,立即询问有关人员有没有到现场,大家都说没有。于是周总理立即带领大家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在回来的路上,他语重心长地说: “我们这一车都是官僚主义啊!”简单一句话,对有关部门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提出了严肃批评。

那么我们在批评别人时应该怎样做呀?

第一、 首先要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才能够知道对方错在那里,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批评,才能够是被批评者明了自己的错误,使他对于批评容易接受。

第二、 通过讨论的方式和诱导指责别人

如果你率直得指出某一个人不对,不但得不到好的结果,还会造成很大的损害。你指责别人时只是剥夺了别人的自尊,并且使自己成为了不受欢迎的人。

第三、 换个方法说。

有时候,把批评的方式换一种,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个父亲觉得自己的儿子电话费过多。但是这位聪明的父亲并没有直接说明,而是对儿子说:“你查一查资料,找一家话费比较低的电话公司。”然后又说:“咳,你是学生,也没有那么多时间要打,还是算了吧!”

结果他的儿子听出了父亲的弦外之音,电话费一下子降下来了。 父亲把自己要说得“升迁、邵大电话、别误了功课”这些话,全换了各方法说出来,全没有造成一点不愉快,受到了极佳的效果。

第四、 用提问的方式批评。

用提问的办法进行批评,适用于善于思考、性格内向、各方面比较成熟的人,这些人一般都有一定的思考接受能力,对自己的过失,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我醒悟。把批评信息传给他们,他们就会加以注意并随之在思考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