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花落燕云梦终结篇
15811500000010

第10章 青城琴瑟

我们回到唐家堡中,数名锦衣卫正簇拥着朱高燧哄他开心。

其中一名锦衣卫趴在地上给他当马儿骑,在文武百官、平民百姓面前,锦衣卫都是武功盖世、智谋超群的堂堂大内一流高手,而在皇族心目中,他们就是自家的御用奴才和玩伴。

我不希望朱高燧被他们宠坏,向他说道:“燧儿乖,你快下来吧!”

朱高燧随我来到青城山后,平时一向很听话,此刻却对我不理不睬,继续玩得兴高采烈。

朱棣看着朱高燧,眼神中流露出宠溺的表情,对我说:“小孩子和奴才玩一下,不要紧的。这样听话的乖孩子,我真想多要几个……”

我转身对朱棣说道:“他平时的确很乖很听话,你一来,他就不乖了!”

他明白我暗指他太过于宠爱朱高燧,笑意中带着几分淡淡的无奈,说道:“我们就这么一个宝贝,他还小,所以我多宠他一些,你不要怨我。”

我走近他们几步,又说道:“宝宝,你看看谁来了?”

朱高燧终于注意到了我们,向朱棣奔跑过来,开心呼唤道:“父皇!”

朱棣松开我的手,态度温和,抚摸着他的头发说:“父皇一直都在想你,有事情耽搁了,所以没来看你,你想父皇吗?”

朱高燧认真点点头,嗓音清脆,说道:“儿臣想父皇,也想母妃!父皇什么时候带母妃来看我?”

他所说的“母妃”显然并不是我,在他心目中,我这个“母妃”远远不及湖衣亲近,我黯然看着朱高燧,心头掠过淡淡的失落。

朱棣脸色略变,温柔说道:“母妃宫中事务太忙,这次不能来。青城山的母妃会陪你玩、教你捉小鸟、教你读书写字,在这里不好吗?”

朱高燧聪明机灵,似乎察觉到什么,小紫眸转到我脸上,立刻说:“这里很好,不过,儿臣希望两位母妃都能陪着我!”

朱棣抬头微笑,缓缓道:“燧儿,你和父皇当年一模一样,希望鱼与熊掌能够兼得……世事却往往不如人愿,你必须放弃一些东西,才能完全得到一些东西。”

朱高燧偏着小脑袋,似懂非懂地说:“鱼与熊掌?母妃前天刚教儿臣念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他背诵这篇《孟子?鱼我所欲章》一字不差,朱棣的眼中透出赞许的目光,夸他道:“对极了!你比两位哥哥都聪明,你一定要用心读书写字,努力练习武功,将来才能成为有为之材。”

朱高燧的眼神中透出孩子受到表扬后的得意神色,十分可爱。

一名锦衣卫走近朱棣道:“启禀皇上,汉王殿下听说御驾来蜀中,正在唐家堡外候旨觐见。”

朱棣牵着朱高燧的小手向内院走去,淡然说道:“让他进来吧。”

朱高煦昨晚留在唐家堡内,清晨并没有走远,我们进了内院,唐飞琼恰好带着纤云迎面而来。

她急忙跪地低头,带着羞涩说道:“唐飞琼参见皇上。”

朱棣的目光自她身上一扫而过,说道:“免礼。我以后长住在这里,你不用太拘谨,就叫我姨父吧。”

唐飞琼遵命站起,仍然低着头,细声说:“谢谢姨父。”

朱高燧蹦跳着拉她的手,说道:“姐姐,带我去玩!”

他们两人离开后,朱棣面带微笑,目光灼灼看着我,我忍不住说:“看什么?难道我脸上有虫子啊?”

他轻笑道:“没有虫子。我只是感叹,当年怀中幼女如今都长大成人了,我却一天天变老了,等我年纪老迈之时,你还这么美,我怎能放心得下?”

我知道他有意调笑我,想起唐飞琼和朱高煦之事,试探着问他道:“汉王还没有订婚吧?”

他表情稍敛,说道:“他宫中有侍妾,妙云才去了不久……正式纳妃之事暂且先缓一缓,明年再议不迟。”徐妙云薨逝不到两年,朱棣严格按照古礼,不肯让汉王在服丧三年内完婚,足见他对徐妙云的尊敬和重视。

汉王朱高煦走进花厅,见到我和朱棣,伏地叩首道:“叩见父皇、母妃,儿臣恭请圣安。”

他面容端庄严肃,语气恭敬有礼,与昨天傍晚细雨中的轻佻男子简直判若两人,我不禁暗自佩服他在朱棣面前做戏的功夫。

朱棣啜饮了一口雨前剑毫,放下杯盏,问道:“你督办的事情怎样了?”

朱高煦退到一侧,答道:“启禀父皇,儿臣所督造之一千门火炮、三千支‘一窝蜂’、五千‘平地惊雷’都已完工,正要请旨运回金陵去。”

朱棣道:“安南之战宜早不宜迟,虽然你是主帅,丘福跟随朕南北征战多年,你要多听他的意见,不可专断妄为,好好把握机会。”

朱高煦忙道:“儿臣谨记父皇旨意,决不敢独断。请父皇放心,儿臣一定率军扬我大明国威,凯旋而归!”

朱棣紫眸中闪过一缕精芒,说道:“朕让你去,为的可不止是‘凯旋而归’。你行事多加斟酌,得胜回来后,朕再交些事情给你办。”

“朕再交些事情给你办”,这句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

我心中隐约不安,朝廷琐事都交由太子处理,如果朱高煦这次征战安南表现良好,他最有可能给朱高煦的就是统率数万明军的兵权,一旦这么做,势必激起朱高煦的夺嫡之心。两位皇子一个坐镇金陵皇宫,一个手握天下重兵,他不可能想不到这样做的后果,为什么还要布这个局呢?

朱高煦恭声道:“儿臣多谢父皇赐予机会,一定好好把握,绝不敢任意妄为。”

朱棣站起身道:“你退下吧,有些事情自己做主,不必时刻来问朕。”

朱高煦退出后,朱棣出了花厅向外走,我追赶着他问道:“你去哪里?”

他回过头,对我说:“哪里能煮汤给你喝?”

我睁大眼睛,说道:“你……厨房?”

我站在唐家堡的厨房外,向里面张望。

面对着一大堆食材,朱棣没有一丝一毫慌乱的表情,厨房里有新鲜的蔬菜、蘑菇、竹笋、鸡鸭和鱼,他按顺序处理好了所需要的材料,投入紫砂锅的沸水中,准备煲一碗汤。

安云拉拉我的衣袖,说道:“小姐,您怎么能让皇上下厨呢?他从小长在宫廷,伺候他的人数都数不清,恐怕连御膳房的门都没进去过啊!更别提做汤了,即使做出来,也不会好吃……”

我强忍着笑,说道:“不要紧,只要是他亲手做的,我一定喝。他给我做这一次饭,我愿意一辈子为他洗手做羹汤。”

安云似乎明白了什么,向朱棣忙碌的身影看了一眼,会意掩嘴笑道:“奴婢明白了,味道不过是其次,小姐要品尝的是皇上的真心吧。”

过了不久,朱棣做的汤就摆在我面前的桌案上,他盯着我品尝了一小勺,立刻问道:“怎么样?”

朱棣做出的汤清甜鲜美,色香味俱全,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我故意装作面无表情,舀起一勺送到他唇畔,说道:“你自己尝尝看啊!”

他的脸上立刻透出了紧张和疑惑:“味道真的那么不好吗?”

待他喝下那口汤,我放下小勺扑到他怀中笑道:“我只是想骗你喝一口……你做的汤是最好喝的,比御厨做的好多了!”

他的紫眸中闪现出笑影,似乎想捉住我来胳肢我痒痒,说道:“越来越调皮了,看我怎么教训你!”

我娇笑道:“在堡中你可别这样对我,万一被燧儿和飞琼他们看见就糟了。”

他挑高眉,淡淡一笑,说道:“燧儿还小,哪里会懂这些?”

我说:“就算燧儿不懂,飞琼十六岁了,她未必不懂。”

他见我提到唐飞琼,若有所思。

我犹豫了片刻,终究忍不住说:“汉王与飞琼早就相识,上个月他来到蜀中后,两人经常见面。既然他还没有正妃人选,你觉得他与飞琼合适吗?”

朱棣神色平静,说道:“据我所知,汉王和邓愈家的次孙女来往密切,湖衣都内定下了,道衍自己并无此意,怎么会凭空多出这件事情来?”

我急忙道:“不管你们怎么打算,现在他们已经……”

他抬眸注视着我,等着我说下去,我说不出口,怔怔看着他,急得脸发红。

他似乎突然明白过来,微笑道:“他们的关系就和我们一样,对不对?如果是这样,就让她嫁给汉王吧。”

我见他允诺将唐飞琼嫁给朱高煦,心中微觉宽慰,但是想到那些可怕的历史,却惟恐朱高煦不能给她终生幸福,手心不觉微微发凉。

史载宣德元年八月,朱高煦因叛乱谋反之罪被明宣宗废为庶人、惨死在铜缸灸烤下。

穿越来到明朝十五年来,我眼看着一幕幕历史事件发生,所做的任何努力都徒劳无益。历史长河中的我们,生老病死都已注定,谁都逃不过那既定的“历史”,我能和朱棣、朱高燧在一起的时间,似乎只有短短两年,来自朝鲜的权贤妃死于永乐八年,葬在他胜利征战漠北归来的途中峰县境内。如果我的命运早已注定,那么我能够拥有的,不过是短短一瞬的幸福。

朱棣发觉了我的异样,问道:“是不是着凉生病了?”

我倚靠进他怀中,摇头道:“棣棣,不是生病,我只是担心我不能陪你太久……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你身边了,你不要难过。”

他抓紧我的手,带着薄怒说:“为什么没办法抗拒?为什么不在我身边?你又要去哪里?不许胡说!”

我感受到他掌心传来的力度,解释道:“棣棣,你听我说,我的来历我以前没告诉你,是我没说清楚!我和你们一样,家乡就在中国,但是我不是这个时代的女子,我是六百年以后的……”

他伸手摸了摸我的额头,温柔说道:“别说了,头疼吗?”

我说道:“我没病……”

他略带不悦道:“额头这么烫,还说没病?这样不顾惜自己身体,让我怎么放心得下?”

我见他毫不相信我的话,只得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带着几分惆怅,扁着嘴没有理睬他。

他抱着我回到房间内,命汤若拉过来诊视,直到我服下祛除风寒的汤药,他紧张的神色才稍稍缓解。

他注视我良久,轻声道:“当初袁珙对说过,你的来历异于常人,如果不是这些‘仙异’,今天我们一定不能在一起。这么多年了,你是什么都不要紧……我也不在乎这些。”

我想起袁珙曾经看到过我和顾翌凡在二十一世纪的情形,也隐约记得袁珙曾经暗示过我朱棣和顾翌凡之间有些关联,问他道:“当初,在北平的时候,你有没有让袁珙找机会对我说过一些话?”

朱棣的眼神真诚坦率,答道:“没有。他对你说了些什么?”

我视他良久,心中犹豫不决,如果当初他并没有指使袁珙来对我说那些话,那么,袁珙又如何解释呢?

我越想越迷茫,却不敢去探寻那个可能的“答案”。

他见我迟疑不答,温柔低语道:“别怕,我知道你担心我们不能永远在一起,现在不同以往,绝不会有任何人可以阻碍我们、分开我们。”

我们之间曾经的分离都是人为而成,有皇权的压迫,有彼此的误会,有别人蓄意的谋害,朱棣似乎遗忘了一点。

生老病死。

冥冥中有天意注定,谁都无法逃避命运的安排。

我没有对他说出这句话,倚靠在他温暖的怀抱里,听着他熟悉的呼吸声,渐渐合上眼帘。

数月过去,朱棣和我或在花间弹筝对弈、或在崖畔奏曲吹箫,生活幸福宁静,恍如神仙眷侣,他与唐家堡中人一起研习武功之时,我就教朱高燧、郑和学习西洋语言,他们学得都很认真。

朱高燧很聪明,记住了不少的单词和句子,我将英文字母制成一张张小卡片给他玩,郑和陪他一起玩,说道:“娘娘的办法真好,连奴才都记得住。”

我微笑道:“Education must be fun。”

他用英语答道:“I think so。”

“How many words can you make?”

朱高燧的小紫眸扑闪了几下,说道:“Many words!”他的自信和朱棣如出一辙,我忍不住亲了亲他的小手。

初夏的青城山娇娆多姿,野兰草的幽香溢满山谷,我静静站立在朱棣身后,观看他挥笔作山水画。

他的画卷笔力苍劲,如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最后一笔落下时,他含笑回头问:“蕊蕊,我画得如何?”

我轻赞道:“烟波浩淼,空谷云生。”

远远瞥见安云行色匆匆、神情焦急上山而来,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情了吗?”

安云眼圈通红,跪地说道:“奴婢回禀皇上、小姐,赵王殿下……他失踪了……”

我一阵晕眩,手中的墨笔摔落在草地上,问道:“早上还好好在家里,怎么会失踪了?”

清晨朱棣和我上山之前,我去过朱高燧的小房间,他安静躺在小床上,我还亲吻过他熟睡中的小脸。

安云凄然道:“奴婢伺候小殿下晨起梳洗,打水回来,他就不在房内了。夫君在堡中四处寻找,后山都找遍了,还不见小殿下的踪影……”

朱棣神色遽变,一手扶住我,说道:“别怕,先问清楚经过情形再说。”一边问安云道:“出入唐家堡的通道共有几条?”

安云含泪答道:“奴婢回皇上,只有一条路可以出堡去。守门弟子都说,从昨晚到今天,并没有人离开过唐家堡。”

他略一沉吟,又问:“确实没有其他通道吗?”

安云带着失望的神色,摇了摇头。

他冷冷道:“难道燧儿凭空长出一双翅膀飞走了?他是个听话的孩子,不会无缘无故私自离开唐家堡,或许堡内设有机关,传令下去,继续搜寻,直到找寻到燧儿踪迹为止!

唐家堡旧主唐中天不仅是暗器高手,更精通奇门遁甲之术,唐家堡中或许设置有秘密通道。

唐蕙、唐茹、唐蕊逝世多年,唐蕊的记忆中没有秘道机关的信息,安云和唐少扬毫不知情,其他弟子更不可能得知,道唐门机密的人,可能还有一位。

当年唐茹与道衍相斗之时,道衍认出了“天外流星”的武功招式,唐茹愤怒无比,怒斥唐蕙为“逆女”,怨责她不该将唐门机密轻易泄露给外人,道衍手中一定持有唐门的武功秘籍,如果他知道唐家堡的秘道机关设置,或许会告诉唐飞琼。

我想到这里,立刻问安云道:“飞琼在哪里?”

安云还未来得及回答,一个红色身影飞奔而至山顶,大声唤道:“姨娘,表弟不见了,我们找遍前山后山、山峰山谷,都没有他的影子!”

唐飞琼眸光中透着焦急,担忧的神情显露无遗,她和朱高燧情同亲姐弟,一起嬉闹玩耍,似乎非常担心他的安危。

朱棣带着我往山下掠去,说道:“都回去吧,慢慢查探。”

朱棣放出浅橙色紧急联络暗号,蜀中驻扎的锦衣卫半个时辰之内全部赶至唐家堡中,齐齐跪伏在地,等待他下旨。

他面色凝重,简要说明事情经过,冷冷道:“你们从容行事,务必将赵王寻到。若是有人暗中谋害,查出幕后之人,朕亲自审问。”

“从容行事”暗示锦衣卫可以不择手段进行追查,“亲自审问”足见他心头之怒,他全身散发的冰寒气息足够震慑无数人。那统领明白此事非同小可,忙道:“臣领旨,必定竭尽全力日夜寻访赵王殿下!”

他将我送回房间,说道:“你好好歇着,我和他们一起去找燧儿。”

窗外暮霭沉沉,整整两天过去,却依然没有朱高燧的任何消息。我想起当年唐茹离奇失踪之事,趴在床榻上,眼泪濡湿了绣着双飞蝴蝶的丝绸软枕。

历史上的朱高燧一生有惊无险,算得上一位安逸的太平王爷,虽然这次劫难不会妨害他的性命,但是只要想到这小小的孩子恐怕会遭受意料不到的欺凌折磨,我心中就痛如刀绞。

晚饭时分,安云将准备好的汤羹送来,说道:“小姐吃些东西吧。”

我一动都没动,安云不敢再劝我,低声叹息,退了出去。

房间外传来朱棣的脚步声,他却仍然是孤身一人归来。

我抓住他的衣袖,伏在他胸前痛哭道:“我要我的宝宝……如果他落入歹人手中,他们一定会打他骂他,如果在山间迷路了,这么晚这么黑,他会害怕的……”

他拥我入怀,对我温言道:“蕊蕊,你冷静些,他一定会平安无事的!你不用这么害怕,男儿受些皮肉之苦,算不了什么。”

我急道:“燧儿才多大?受些皮肉之苦算不了什么?他不是你生的,你又没痛过,当然不会心疼他了!”

他握住我的手骤然紧了一下,紫眸中投射出薄怒和黯然,说道:“我的亲生骨肉,我怎么不心疼?”

我仰头看他,经历了十几年坎坷风雨,我们的感情历久弥坚,朱高燧是我们唯一的儿子,发生这样莫名其妙的事件,朱棣心中绝不会比我好受,我深悔刚才一时口不择言,低垂下头。

他停顿了片刻,才道:“他是我最喜欢的孩子。为了他,我愿意倾我所有,等到合适的时候我会将大明江山交给他,让我们的孩子永远承袭帝王之位。锦衣卫正全力追查,你相信我,一定将他完整无缺带回你身边。”

朱棣的话让我暗自心惊,他从来没有打消过立朱高燧为太子的念头。

朱高燧是他最小的儿子,不但相貌酷似他,还十分聪明可爱,时常在他面前恣意调皮、撒娇玩耍,他疼爱幼子本是人之常情,他对太子和汉王一向冷漠、威严、不苟言笑,严格遵循保持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关系,和朱高燧的关系更接近二十一世纪父亲和儿子的关系,他对朱高燧的喜欢和宠爱,朝中无人不知。

我摇了摇头,说道:“燧儿能不能做皇帝都不重要,只要他平安快乐,做王侯、做普通人都没有关系。”

朱棣眸光闪动,说道:“燧儿天资聪颖,一定能承继我的基业,如果只做普通王侯,岂不是委屈了他?”

我继续摇头道:“你何必这样固执?”

他揉抚着我红肿的眼圈,说道:“好了,我不和你争论这个。你看看,眼睛都哭肿了,要不要尝尝我给你做的汤?”

我看向桌案上的汤羹,晶莹的清汤上飘浮着碧绿的青菜和白嫩的豆腐,色彩清爽怡人,惊讶不已道:“你亲手做的?”

他说道:“这是珍珠翡翠白玉汤,父皇生前最喜欢喝,母后宫中常备,我偷学来的。”

传说朱元璋从小家境贫寒,常年食不裹腹、衣不济身,一天,他饿得饥肠辘辘走到一家富户门前讨饭,老厨婆见朱元璋可怜,忙将碗盘中的残羹剩饭和青菜豆腐一起倒进锅里煮给他吃。他一阵狼吞虎咽后,问老厨婆是什么菜,老厨婆答道:“珍珠翡翠白玉汤”。他登基称帝后,还经常思念着当年所喝菜汤的美妙滋味,命令御厨照做,“珍珠翡翠白玉汤”逐渐成为一道明代宫廷名菜,朱棣居然亲自下厨做这道好玩的汤给我喝。

我忍不住低头微笑,说道:“什么珍珠翡翠白玉,就是米饭青菜豆腐汤。”

他见我终于不再愁眉苦脸,舀起一勺汤羹喂我,说道:“总算不哭了,笑一笑吧,我就是要逗你开心才做它的。”

粗茶淡饭,有时候更胜似山珍海味,眼前的朱棣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平淡如水的幸福感觉。

想到朱高燧,我心中依然万分不安,说道:“青城山这么大,锦衣卫能找到他吗?”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匆匆的脚步声,一名锦衣卫隔门急道:“启禀皇上,臣等在青城山一处石壁外,听见了赵王殿下的声音!”

我和朱棣几乎同时冲向门口,他推开门,大声道:“带路!”

天色全黑,数百名锦衣卫和护卫军手举火把,将山涧照得如同白昼。

我们眼前的石壁呈现黝黑之色,一名锦衣卫举手扣击,石壁传来“铮铮”的轻响,还带着空旷的回声,敲击附近的石壁,却发出沉闷的钝响。

那锦衣卫统领退后一步道:“臣等追寻到这里,隐约听见男童的哭喊声,石壁中空,其中可以藏匿人,请皇上察看!”

我走近石壁,将左耳贴在上面,含泪呼唤道:“燧儿,宝宝,你在里面吗?”

数声呼唤过后,我清晰听见了一声微弱的“母妃”,正是朱高燧稚嫩的童音,声音中却带着沙哑和疲惫。整整两天,一个六岁的孩子被困在石壁中,滴水未进,能够支持到现在已经是奇迹。

我眼泪顿时溢出,大哭着道:“燧儿,母妃来救你了,你不要怕啊!”

我用力扣击着石壁,指甲应声折断,朱棣急忙上前一步捉住我的手,沉声道:“我来想办法,蕊蕊你别这样!”

我眼前一阵漆黑,全身的血液似乎停止了流动,我坚持着不让自己晕倒,说道:“石壁外一定有机关……”

朱棣扶着我退出数丈之外,几名锦衣卫似乎在准备火药。

那锦衣卫统领说道:“皇上来此之前,臣等将石壁附近都细心搜查过,没有蛛丝马迹,唯一的办法就是炸开石壁。石壁一开,臣等就会冲进去救赵王殿下出来,请娘娘放心!”

我立刻问道:“炸药会吓到他吗?碎石会伤到他吗?”

那锦衣卫统领不敢贸然回答我。

朱棣示意他们继续,安慰我道:“断水两天了还能说话,他是一个坚强的孩子!就算有些损伤,他一定会挺过去的,远比困在石壁中好……”

我倚靠着他,远远观察着他们。

炸药点燃,耀眼的火光和轰隆巨响过后,树木断折,碎石纷飞,一阵沙石瓦砾形成的迷雾过后,我看见一名锦衣卫双手托着朱高燧从石壁后掠出,看见小小的身体被碎石斫伤,白色的衣衫上血迹斑斑,心中剧痛,再也支持不住,晕厥在朱棣怀中。

朱高燧在唐家堡内调养休息了半个月,我和朱棣日夜陪伴在他身边,他很快就恢复了原来活蹦乱跳的神态。

他这次被困石壁之中,似乎是一场意外。他所住的房间内有一条秘道,男孩天性活泼顽皮,他清晨起床无意触碰到了机关,立刻跌进了秘道。起初他还很兴奋,准备玩捉迷藏游戏,结果一直沿着秘道走到青城山中,前无通路,秘道繁杂类似迷宫,他想回到原来的位置,却无法找到回来的路,直到炸药炸开石壁后,唐家堡中众人才知道这条秘道的存在。

我宁愿相信这次确实是意外,而不是由于别的原因。

朱高燧在小院内草坪上开心玩了一场“蹴鞠”,我在葡萄树荫下,替他擦着额头的汗珠,问道:“累不累?”

他摇了摇头,突然眼睛一亮,向院门处飞跑过去,欢声叫道:“母妃!”

我抬起头,院门处所立宫妆女子,正是湖衣。

她温婉微笑,神情却焦虑不安,朱高燧扑入她怀中的一瞬间,我看到她美眸激动喜悦的泪光。

她仔仔细细将朱高燧端详了一遍,抚摸着他裸露小手臂上的浅色疤痕,说道:“乖燧儿,伤口一定很疼吧?”

他摇了摇头,搂着她的颈项,亲昵叫道:“儿臣看到母妃,伤口就不疼了!”

一向温柔庄重的湖衣听见了朱高燧受伤的消息,居然顶着三伏天的暑气从金陵赶来蜀中,这份真心关爱让我无比感动,我走近湖衣,说道:“姐姐一路辛苦了。”

湖衣看向我,微笑道:“我有一事,想与妹妹商议。”

我们携手走进厅内,阵阵山风吹来,一片清凉。

湖衣啜饮了一口冰镇莲子茶,轻柔说道:“燧儿长大了许多,越来越像妹妹了。皇上命人传旨意给我,我才知道前些时候发生的事情……唐家堡果然是人间仙境,能在这里渡过一生,应该没有遗憾了。”

我见她言辞闪烁,已经猜到了七八分,说道:“姐姐和我之间,还有什么话不可说?姐姐尽管直言吧。”

她如春风般的眼波向我投射过来,诚恳说道:“皇上和妹妹经历了世情百态,归隐山野,堪称神仙眷侣。妹妹自然能够将燧儿教育成材,可是,青城山毕竟是山野之地,他能够学习到的知识实在有限。唐家堡虽然是武林世家,堡内却陷井无数、机关重重,如果再发生这样的事情,皇上他一定受不了……”

我顿时了悟,问道:“姐姐此次前来,是他亲自安排的吧?”

湖衣微笑道:“他有心事说不出口,我贸然前来,妹妹想必不会怪我多事吧?”

我远远注目朱高燧欢快奔跑的身影,又看了一眼温柔美丽如昔的湖衣,心潮起伏。

朱棣登基之初一直借故拖延不肯立太子,直至永乐二年迫于众臣进谏压力才不得不册立燕王世子朱高炽,却始终没有放弃立朱高燧为太子的念头,朱高燧在唐家堡中遇险或许是巧合,但是朱棣对他向来异常珍爱,不愿将他再留在山野之地。

他想知道亲自向我开口必定遭受拒绝,所以借此机会从千里之外请来湖衣作说客,让她带走朱高燧。自从朱棣明月山庄和我相遇后,他和湖衣之间的关系就不再是情侣,他欠湖衣的情债,也是我欠她的。十五年来她不但没有恨过我,还悉心照顾着我的孩子,无私地给予他关怀,这份恬然大度,我永远都铭记在心,她对我从无任何要求,时时处处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我又怎能拒绝她的好意?

虽然我万分不舍得,但是湖衣这样的女子做母亲,朱高燧必定能够成为一个宽容正直的孩子。

我心中有了决定,对她说:“姐姐这次回金陵,带燧儿一起去吧。”

湖衣走近我身旁,向我盈盈拜倒,说道:“多谢妹妹,姐姐一生一世都会感激妹妹!”

我急忙扶住她道:“姐姐,不要!我受不起!”

她眼中水光潋滟,说道:“宫廷之中无人不以子为倚仗,除了妹妹,绝不会有人放心将燧儿交给我。皇上的选择一直都没有错,后宫三千粉黛,远远不及你。”

我触动心事,说道:“姐姐不怨我吗?如果没有我,你们本来可以……”

她轻轻道:“妹妹错了,即使没有你,他对我一定还是现在这样。一匹马累了的时候,会想找个地方歇一歇,但是他心中喜欢的却是能陪着他尽情驰骋的人,当年他娶我之时我就明白他的心思,与妹妹毫无关系。”

我低头道:“这些年他一直独居,难道姐姐不觉得他辜负了你对他的情意?”

湖衣淡然道:“我体质一向孱弱,时常生病,也不在乎这些……他待我很好。我只想劝妹妹一句,他能为妹妹放弃江山抱负,妹妹才华横溢,为何不能帮助他成就一番宏图伟业?若能泽被千秋万代,不比独善其身更好吗?”

我略怔了一下,问道:“这是他的心思吗?”

湖衣微微摇头道:“不是,不过是我的浅见而已,妹妹千万不要误会。皇上对妹妹情意深重,除非妹妹愿意,他一定不会轻易离开青城山的。”

晚间,一阵狂风骤起,仲夏之夜的雨来得大而急,清凉的山风化解了身上的燥热,我立在窗前,隔着纱帘轻摇折扇,注目夜空中飞舞的萤火虫,眼见点点流萤为避雨四散而逃,不由笑道:“下雨了,你们快跑吧!”

朱棣似乎刚刚沐浴完毕,随意穿着一套月白纱衣踱步走进来,这些天他一直和唐少扬在一起,十分忙碌。

他见我独自一人,问道:“不用陪燧儿吗?”

我用折扇遮住脸,娇嗔道:“还装,你明知道,以后用不着我管他了。”

他靠近揽我入怀,会意笑道:“你答应湖衣了?”

我努起嘴说:“我能不答应吗?你明明都算计好了,就等着我入彀,还来问我!”

他放开我,躺在竹榻上遥望夜景,说道:“山间风物景致真好,我戎马半生,直到现在才有了几天清闲的日子,希望下辈子我不再做皇帝,也不要托生到帝王之家。”

我想起湖衣的话,心道:“可你现在毕竟还是明朝天子,这样陪我隐居在山中,纵使朝臣不讥评、你自己也觉得满足,我却不能够再心安理得将你留在青城山内了。”想到这里,我微笑道:“棣棣,你最欣赏前朝的唐太宗李世民吧?”

他俊颜果然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黯然,却很快就消逝得无影无踪,淡淡应道:“去年我在北京的时候,写过一部《圣学心法》,虽然是仿《帝范》之作,有些地方却是前人所无,难说孰优孰劣。”

我有意试探他,说道:“编著《永乐大典》和《圣学心法》,文采之道你的确胜似他。你迁都浚河、派人出使西洋,政绩也胜过他,只是……”

唐太宗是他的偶像和榜样,他为我放弃了朝政,心中的理想却未必随之湮灭,他表面虽然指自己与唐太宗相较并不差太远,但是如果内心的确如此作想,不会流露出刚才那一丝遗憾的表情。

朱棣果然上当了,立刻支起身,紫眸紧盯着我,追问道:“只是什么?”

话一出口,他立刻发觉失言,又闲闲靠在竹榻上,说道:“我见你那么认真,不过随口问问。”

我注视着他,说道:“大明疆域版图目前远远不及唐朝辽阔。”

他似乎不为所动,轻轻合上双眸,说道:“蕊蕊,帮我揉揉肩膀吧。”

我侧身看着竹榻上合眸养神的白衣男子,一遍遍问自己:“林希,这就是你费尽心血研究过的永乐大帝朱棣吗?你逼迫他在江山和你之间做一抉择,如今你终于得到了疼爱你的夫君,可是,他为了得到你的爱,又失去了什么?”

年少执著的我,曾经梦想着他爱我胜过一切、梦想着他为我放弃一切,十五年前宝云阁上那江山美人的一问,我要的不过是一个肯定的答复——蕊蕊,我选择你。

然而,现在的我终于明白,爱情不是单项选择题。

我既然爱他,就可以利用自己的长处帮助他,成就他的理想,十五年前,朱棣在宝云阁上早已给出了答案,只是我没有明白其中的涵意而已。

我散开发间束系的丝带,温柔躺在他身侧,伸手按摩着他的双肩。

他睁开紫眸,微微一笑,问道:“为什么突然对我这么好?”

我看着他的眼睛,认真说道:“棣棣,我不要你陪着我在山里隐居了,你回去吧,回北京、回金陵去吧。你还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不要为我耽误了你的大事。”

他身躯一震,说道:“蕊蕊,你说什么?你不要我了吗?”

我轻微摇头:“不是,我和你,我们一起离开这里。”

他紫眸中带着难以置信的疑惑,说道:“我们一起离开这里?你可知道离开这幽静山谷,我们就不会再有这样闲情逸致的生活了?”

我看向他的眼神无比坚定,清清楚楚对他说:“你不能输给唐太宗,蕊蕊答应你,无论以后我们会面对什么,都会陪在你身边,直到命运将我们分离的那一天为止。”

他怔怔看了我片刻,似是喟叹一般说道:“蕊蕊,朱棣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窗外雨声淅淅沥沥,一夜未停,今年春夏雨水皆充沛,明朝的百姓可以盼来一年的好收成,据历史记载,朱棣此次即将返回金陵后,将会有新的安民举措,明朝将会迎来一个新的昌盛繁荣时代。

我们告别唐家堡时,安云等人依依不舍,对我说道:“小姐要记得常回堡中来,奴婢会恭候着小姐。”

我拉着朱棣的手,对她微笑道:“我们每年都来这里住些时候,好吗?”

朱棣环顾群山,应道:“好,我会陪你一起回来。”

唐飞琼和朱高燧一起从马车中探出头来,朱高燧说道:“我也会和父皇、母妃一起来看舅舅和姑姑的,姑姑别忘了给我们一起种的小果树浇水!”

安云忙道:“小殿下,等山上的青果熟了,奴婢给您摘下来,送到京城去。”

他兴高采烈,说道:“好啊!”

马车内伸出一只浅藕荷色的衣袖,扶住他的小身体,温柔说道:“燧儿小心,不要跌下车了。”

唐少扬率唐家堡众弟子在堡门处恭候,见我们的马车经过,一起跪地说道:“臣恭送皇上和小姐。”

朱棣对他说道:“制造火器一事朕就交给蜀中唐门,如果你能制出新式火器,大明国力又可以增强一倍了。”

唐少扬跪地应道:“臣遵旨,一定不辱使命。”

我见他称“臣”,微觉诧异,说道:“难道你封了他什么官职吗?”

朱棣将我抱上马,策动缰绳,嘴角扬起微笑道:“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不告诉你。”

我举起拳头在他眼前晃了晃,道:“快告诉我!否则……”

他低头道:“否则什么?晚上不准我回房间休息吗?”

我脸泛微红,他带着我在青城山道上疾速飞驰,山间洒下一阵阵爽朗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