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回望征程
15815700000128

第128章 难忘青藏线

——中铁二十局青藏铁路建设座谈会侧记

江泽民总书记说:青藏铁路要尽快开工修建

王景柱(中铁二十局党委副书记):最近,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青藏铁路的重大决策,江总书记批示“尽快开工修建”。这不仅是西藏人民的殷切企盼,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和几代铁路建设者的共同愿望。

青藏铁路被喻为中国铁路之梦。它的修建,将进一步改善青藏高原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西藏资源开发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加强内地与西藏资源开发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加强内地与西藏的联系,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造福沿线人民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意义非常深远。

我们中铁二十局与青藏铁路有不解之缘。在修建青藏铁路一期工程建设中,曾三上青藏高原,二上风火山,在青藏铁路建设中做出过卓越贡献,是其他施工单位不能比拟的。

铁十师:三次挺进青藏高原

王成忠(中铁二十局党委宣传部部长):青藏铁路,举世瞩目。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长、最为壮观的高原铁路,从柴达木盆地的格尔木南行跃上昆仑山,穿可可里西,过风火山,翻越唐古拉山,进入西藏的安多、那曲、当雄,到拉萨。它将穿过965公里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550公里高原冻土地带,跨越5072米高的唐古拉山口。

青藏铁路东起青海省会西宁,西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已于1984年5月建成通车。青藏铁路一期工程建设中,中铁二十局曾三次奉命挺进高原,历时14年之久。第一次是1959年,第二次是1962年,最后一次是1973年。第三次上山担负哈尔盖至莲湖段396公里施工任务,一干就是10年。这期间还两次挺进风火山,担负高原高寒冻土地段路基试验任务。线路修通后,这支队伍还担负了新线临管运营任务,在共和国铁路建设史上写下了最悲壮、最辉煌的一页!

五十团十三连:铁道兵授予“风火山尖兵连”

李从夫(中铁二十局督察特派员):为满足格拉段工程建设及运营需要,铁十师五十团十三连于1975年4月奉命挺进风火山。我当时任五十团政治处干事,27岁,在风火山施工实验工程指挥所负责政治工作。

风火山,位于唐古拉山和昆仑山口,海拔高度5010米,是一个厚层地下冰发育的多年冻土腹部地区,1.2至1.5米地表层以下是全是冰块,素有“冰雪仓库”之称。雷阵雨和冰雹不分季节,“六月雪,七月冰,一年四季分不清”正是风火山的真实写照。风火山最大风力为10级,这里因海拔高,云层低,一打雷便形成一种“滚地雷”,“滚地雷”滚过之处,草皮被烧糊一片。

路基试验工程段全长483米,分两种原则设计施工。其中一段460米,按保持冻结法设计施工,另一段23米,按允许融化法设计施工。另外还进行了桥梁基础冻胀试验,房建和给排水试验等。

部队在山上干了两年多,住棉帐篷,搭火炉,一年四季都是烤火期,昼夜温差特别大,可谓“早穿棉,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风火山没有西瓜,生活用水、施工用水都相当困难,夏季,在河沟边挖坑积水;冬季,到160多公里外拉水。生活用品,蔬菜之类大都从格尔木、甘肃柳园拉运,买的时候是新鲜菜,路上是干菜,拉回来成了“压缩菜”。风火山无人烟,夏季偶尔可以看见个别流动放牧人员,野兔多,黄羊多,一群一群的。空气稀薄,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仅为内地的50%至60%。上山后一是嘴唇发紫,血色素在内地正常值大约为12至16,在那里一般在20左右,高的达到24;二是手指甲凹陷,可盛一滴水;三是气短,胸闷,呼吸困难;四是心电轴偏移,我下山时偏位36度。

就是在这样异常难苦、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英雄的铁十师五十团十三连发扬铁道兵前无险阻的精神,科学施工,艰苦奋战,成功地建成了风火山试验段,开创了我国高原、高寒、冻土地带铁路施工的先河,为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做出了特殊贡献。1978年11月20日,铁道兵党委作出决定,授予五十团十三连为“风火山尖兵连”,并记集体二等功。

四十八团副团长梁忠孟:中央军委授予“雷锋式的好干部”

陈大生(中铁二十局三处原工会主席):梁忠孟是我们四十八团副团长,是为拦惊马保护人民群众而壮烈牺牲的。为了表彰他舍己救人、英勇献身的英雄事迹,铁道兵党委决定给梁忠孟追记一等功,铁道兵、铁道兵第一指挥部和师党委都作出决定,在部队中广泛开展向梁忠孟学习的活动。中央军委授予梁忠孟“雷锋式的好干部”荣誉称号。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的华国锋还为梁忠孟题词:“为我人民事,牺牲命和家,继承先烈志,建设新中华。”

梁忠孟1926年7月出生,山东文登县人,1947年7月入伍,同年9月入党,先后参加了9条铁路的修建,整天战斗在隧道里,带领官兵大干,在成昆线赵坪隧道创造了单口月成洞334米的最高记录,也是三次上高原参加青藏铁路施工的老铁道兵。他先后4次奋不顾身抢救战士,一次在投掷实弹时,一名新战士因紧张将手榴弹只甩出几米远,梁忠孟立即冲上去,把将要爆炸的手榴弹扔了出去;在一次隧道塌方中,他与大家一起把卡在石缝里的战士高仁新救了出来。他严格要求家属子女,在部队30年,爱人卞玉琴只来部队探亲两次,一直扎根农村参加劳动;30年来,他只在1963年春节休假中,与家人团聚过了一个春节。我那时在四十八团汽车队,后来又到汽训队,梁副团长去工地还搭过我开的车。他生活非常俭朴,工作非常务实,是我们的好团长。

四十七团:征服共和国第一高隧

董云泰(中铁二十局原副总工程师):我是1973年进的青海,1983年下山,前后10年,时任铁十师作训科工程师。铁十师担负哈尔盖至莲湖396公里施工任务,区段主要难点是:高原风沙地段、盐湖路基、关角隧道。这些都被我们一一攻克了。青藏铁路一期工程施工,铁十师功不可没,名扬千秋。10年中,我们获得10面红旗,有全国的、全军的、青海省的,是赫赫有名的“红十师”。

关角隧道,全长4009米,位于青海省天峻县境内祁连山脉中吾农山系东延部分的关角垭口,海拔高度3700米,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铁路隧道。该隧道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裂隙发育,地下水沿裂隙网络运动。在隧道开凿初期形成集中涌水,进口地段涌水量最大每天8000吨,稳定流量600吨;出口地段涌水最大每天1000吨,稳定流量460吨。由于地下水流速及动水压力加大,对软质片岩起到更大的破坏作用。为研究解决关角山隧道山体膨胀发育地质结构问题,铁道兵司令员吕正操等兵部首长和隧道专家曾多次亲临关角山指导施工。

为攻克技术难题,早日打通关角山,四十七团集结两个营的兵力,分别从进出口向里掘进。说起关角隧道,最令铁十师刻骨铭心的是隧道大塌方。1975年4月5日上午10时30分,担负隧道出口施工任务的一营指战员正在洞内施工,忽然轰隆一声巨响,1500多方山石顷刻间倒下来,塌方体长达50多米,正在洞内施工的127名官兵被严严实实地堵在里边。险情就是命令,情况万分危急!铁道兵副司令员郭维成、兰州军区首长火速乘飞机赶来,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有关部门领导送来了氧气和急救品。在隧道跟班作业的十师作训科工程师潘建学、四十七团一营副营长吴德安、二连连长朱玉富等8名干部,借着手电筒的光亮探视险情,果断组织队伍打横通道突围。洞外从塌方体顶部和横通道下面迅速向隧道内掘进。经过14个多小时的奋力抢险,遇险的127名官兵于次日凌晨1时零5分全部安全出洞。

1977年6月16日,经过四十七团指战员70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关角隧道胜利贯通。

青藏铁路:揭开神秘的面纱

杨增祥(中铁二十局工程保障部部长):最近,受局领导之命我们一行8人前往青藏线,从格尔木至风火山360公里沿线进行勘察,再次感受青藏线,总的说来,青藏线并不可怕。这次勘察,我们录了像,拍了一些片子,在我们修建的风火山试验段拍摄了图片资料,对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概况,对高原工程机械设备配置、管理与使用有了理性的认识,为下步参加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施工做好了充分准备。

夏征河(中铁二十局副总工程师):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勘察归来,总的感受有8点:(1)高原、高寒、缺氧,体能下降,但并不可怕,逐渐就适应了。(2)冻土问题。这是突出的技术难题,冻土现象有三种,冻胀、溶沉和冰丘。(3)资源匮乏。(4)交通不便。(5)通信不便。(6)生态环境问题。(7)民族政策问题。(8)青藏铁路修建政治意义重大。总之,青藏铁路工程二期比一期更艰巨、更伟大,青藏铁路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是新世纪之初国内四大工程之首,它的修建,必将创下一系列世界之最,为西藏带来现代科学文明之光。

(载2001年3月29日《开路先锋报》)

评述

青藏铁路二期开工在即,中铁二十局人群情激昂。2001年3月29日,受局党委、局领导委托,宣传部邀请了一批原铁道兵第十师的老同志召开座谈会,主题是畅谈青藏铁路建设。作者作为这次活动的主办单位负责人,主持了这次会议,会后写出《难忘青藏线》一文,以党委宣传部名义发表。

这篇文章的发表,在全局引起强烈反响。从此,也拉开了二十局宣传青藏线,决心重返青藏线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