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乔家大院
15819000000015

第15章 南北结合的风情

乔氏族人自贵发公远走西口以来,后世子孙随着在中堂事业的拓展走遍大江南北,自然也把各地的风物见闻带回了大院。如果说乔家大院的整体形象代表了黄土高坡的豪迈风骨,不少细部做法则独具江南水乡的温婉风韵。

首先,倒座、过厅、正房前一系列装饰华丽、雕刻细腻、工艺精湛的门楼,成为乔家大院极具特色的装饰元素。这些门楼的翼角与中国北方地区的常见做法差异显著。所谓翼角,就是门楼向上翘起的角部,因为如飞鸟展翅一般,故而得名。乔家大院门楼的翼角起翘很高,颇为张扬。北方传统建筑的翼角则多数平直和缓,显得更为低调。然而,江浙建筑的一大特色,就是在住宅或园林重要的门户位置安放门楼。此类门楼与乔家大院的门楼相近,翼角同样有着极强的升腾之势。

其次,乔家大院的各类雕饰也与江南水乡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四院跨院墙间的一块砖雕就呈现出南北交融的特征游,后有鸳鸯戏。朝随海潮来,暮随飞鸟去。生作江南人,惯识江南路。所谓鵁鶄,就是水鸟赤头鹭。一首诗生动地描绘出鹭鸶与江南水乡的关联。更明确的提点则为图案上方云中的日与月。日、月与山、水相对,描绘出晋商北往南来的旅途。同时,大院雕饰中泛滥的汉纹在江南地区也比比皆是。

最后,乔家大院遍布全宅的金青画中,随处可见的鹭鸶、鸭子等水鸟体现出主人对江南水乡的眷恋,堆金的楼阁山水同样对水乡风光进行了着意的描绘。其叠山理水、疏泉立石,无不效仿江南园林之意境。小桥流水几乎是不可或缺的,水面上不时荡过一叶叶轻舟。小巧的月洞门或开或闭,一旁是轻巧的栏杆。山石造型别致,花木则种类繁多、错落有致。石桥的质感、水面的波澜、石块的斑驳和树木的纹理也与建筑相得益彰。在这山川流水、亭台楼阁之间,充满了主人对水乡美景的倾慕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