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乔家大院
15819000000020

第20章 家庭和睦的期盼

家庭和睦、琴瑟和鸣是世人的普遍追求,三院大门由九只狮子组成的“九世同堂”挂落就是一例。九世同堂典出后晋刘昫《旧唐书》,文曰:“张公艺,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郸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高宗为之流涕,赐以缣帛。”事实上,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等都是九代同居的必要条件,这么大的家庭要共居一处,的确需要“百忍”的功力。

龙凤呈祥是夫妻恩爱的代表性图案。然而在过去,龙凤是帝王独享、老百姓禁用之物,民间想讨吉利就要搞点变化。首先,龙凤呈祥可以由夔龙和夔凤组成。所谓夔龙,其实就是草龙。这种适合于草民的龙当然没有真龙的气派,鳞、爪、须等特征皆无,只能从眼、鼻、角加以辨认。夔凤则更趋细巧,不仅冠、耳分明,甚至睫毛都仔细刻画出来。其次,既然乔家大院敢于使用真凤,便以麒麟代替真龙·清异录》记录的一种砑光小本,便以沉香刻出“狮凤虫鱼、寿星八仙”等形象。而据明彭大翼《山堂肆考》记载,元顺帝自制的宫漏“鸣钟钲时,狮凤在侧者皆自翔舞”。狮与麟在外观上相去无几,只是少了角和鳞。同时,乔家大院雕饰中的狮子每每踏云而行,显然已经演化为神兽了。

乔家大院雕饰中成对出现的乾马坤牛图案也是夫妻和合的象征。因为马刚健而牛柔顺,所以八卦中的乾、坤二卦分别以马和牛为代表。宋俞琰《周易集说》有“乾为马,坤为牛。健而能行远,故乾之象为马;顺而能载重,故坤之象为牛”。因为乾为阳、坤为阴,所以早在宋赖文俊《催官篇》中,就有“乾马亘天,坤牛望月”之说,民间也俗称海马朝阳、犀牛望月。按《大清律例》规定,从一品到九品的武官补服分别用麒麟、狮子、豹、虎、熊、彪、犀牛、海马。民间雕饰中所谓的海马、犀牛像补服一样,不过是把普通的动物神异化而已。马与牛还是普通的家畜形象,只是成了有云气环绕、与日月相伴的神兽。海马倒还没有太多争议,但犀牛和黄牛在形象上差异过大,所以民间又有了“牺牛”之称,也就是古代用作祭品的纯色牛。

五院正房栏杆的鸳鸯戏莲砖雕,引出了一个正史中未曾提及的典故,那就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恩爱生活。元陶宗仪《说郛·致虚杂俎》称:“太真着鸳鸯并头莲锦袴袜。上戏曰:‘贵妃袴袜上,乃真鸳鸯莲花也。’太真问:‘何得有此称?’上笑曰:‘不然,其间安得有此白藕乎?’贵妃由是名袴袜为藕覆。”文中,唐玄宗笑称杨贵妃膝裤上的鸳鸯莲花是真的,因为那图案盖着贵妃莲藕般嫩白的脚面。此情此景不禁令人想起白居易的千古绝唱《长恨歌》,而莲花中的一对鸳鸯,仿佛在诉说着“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同样,作为乔家大院的流行图案,喜鹊登梅在表达“喜上眉梢”之意的同时,也以成双入对的喜鹊祝主人夫妻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