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乔家大院
15819000000005

第5章 交通繁忙的古道

祁县自古就是通衢(qú)要地。县境明清时期有两条驿道通过,西为贾令驿,东为盘陀驿。贾令驿为京陕官道的一部分,是秦陇等地北上太原、北京的必经之路。贾令镇在县城北15里,如今镇内镇河楼上还悬挂有“川陕通衢”之匾。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与光绪帝仓皇西奔之时,还曾取道于此。另一条盘陀驿,是由晋中通往晋东南的孔道。明代著名民族英雄于谦在《盘陀驿道中》咏道:“群峰尽处是盘陀,小径迂回乱石多。风约闲云难作雨,渠分流水不成河。门开野店群鸡唱,花发春山百鸟歌。一段好怀无着处,令人对景费吟哦。”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贾令驿和盘陀驿都是山西数一数二的繁忙驿站,即所谓“冲疲苦累,倍于他邑”。在明代,贾令驿仅驿马就有80匹,盘陀驿也有50匹之多,规模之庞大可见一斑。到了清代,据清觉罗石麟《山西通志·驿站》记载,“祁县贾令驿,设马骡七十匹头,马夫三十五名,岁支银二千一百一十六两八钱;盘陀驿设马骡二十匹头,马夫一十名,岁支银五百四十两”。直至近代同蒲铁路修通,两座驿站才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既属通衢大道,就难免攻防之事。《大清一统志》中有“盘陀驿,在祁县东南三十里子洪镇,明洪武三年建”。其中提及的子洪口是晋中通往晋南的咽喉要道,距县城16公里,口宽仅500米,中有昌源河顺沟流过。此口两侧东有板山、西有白狮岭,双峰对峙,海拔均在1100米以上,形成了天然关隘。沿子洪口南行,沿途的盘陀口、来远镇、北关镇均是地形险要的重要隘口。自五代至解放战争,祁县载于史书的战事基本都围绕子洪口周边展开。乔家大院所在地乔家堡村虽与子洪口尚有一段距离,但村落周边仍为避战祸而出现了大量的堡寨。在清刘发岏《祁县志·堡寨》中,就记有明嘉靖时期建造的高村堡、西六支堡、白圭堡、谷恋堡、王村堡等,均高达八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