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乔家大院
15819000000007

第7章 囍字合院的修造历程

不同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能够为建筑带来不一样的气质。作为中国北方平原地区堡寨式商宅的代表,乔家大院经历代修造而浑然一体;整体构成因地制宜,扎根生活;北向二宅开阖之间心态毕现;南向三宅则经灵活调整而独辟蹊径。

乔家大院由六座宅院构成,外观浑然一体,实为随着人口的增多而逐步扩建而成,着实不易。大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间,主人是赚得乔家第一桶金的乔贵发。当时此处还是一个十字路口,南北小巷与东西街道交汇于此,乔家世居的老宅就在十字路口的东北角。乔贵发致富后,便在老宅原址上翻建了一个普通四合院。第二代乔全美随后便对宅院进行了扩建,新修的宅院就是现今不包括外跨院的一院。其基本格局为偏正跨院,主院在西、跨院在东。这里的跨院,原本为乔贵发的旧宅。

到同治年间,随着人口和财富的渐增,第三代乔致庸又一次对宅院进行了扩建。乔致庸首先在一院西侧,与之隔巷相望处新建了五院的主院。其后,继续在已有宅院的南侧兴建了二院、三院主院两座略小的单进四合院,分别位于十字路口的东南角与西南角,遂称东南院和西南院。四座合院分据十字路口的四角,为日后连成一体打下了基础。光绪中期之后,清王朝日趋衰败,流民盗匪层出不穷。祁县一带豪商富户开始将自己的宅院增修或改建成堡寨形式。乔致庸虽有此念,但也颇费了一番周折,才获得了十字路口周边两段道路的产权。接下来,南北向的小巷分别改建成五院和三院的跨院。街道一分为二,北侧分别改建为一、五两院的外跨院,南侧则留作堡院的内部巷道。巷道东侧开启堡门,西侧则为祖宗祠堂。四座合院就此联为一个堡寨式宅院,堡墙上部设有更房、眺阁以供守夜瞭望。其屋顶垛口密布,通道环绕整个堡院,可供行走其上守备御敌。至此,现今乔家大院的主体格局已基本形成。因为四个合院成四角排列,又联为一体,所以乡民也将之附会为“囍”字形。

民国初年,伴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在中堂又一次面临着扩建之需。于是在第五代乔映霞及其堂弟乔映奎的主持下,乔家又在囍字合院的西南新建了四院。乔映霞信仰天主教、倾慕西方文明,四院随之出现了利于通风采光的大玻璃窗,以及具有多层线脚的窗套等,故而这个院子也被称为新院。在增建的同时,乔映霞还主持改建了五院,把外跨院与一院相通处封闭,改建为一个现代化的西式客厅。在客厅一旁,乔映霞还修建了当地难得一见的现代化浴室,并把旱厕改为西式的冲水厕所。难得的是,这一系列举动并未影响到新、旧宅院的协调,因为四院的基本格局并未改变,与二院基本一致。唯一的遗憾就是四院以北作为书房使用的六院,原本准备修建花园,却因日寇的入侵戛然而止,留下了如今六缺一的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