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卦山
15819500000021

第21章 贞珉载史——卦山寺庙的历代著名碑刻

卦山现存碑刻40余通,以时代分,有唐代、元代(残)、明代、现代;以内容分,有题诗、记功、重修、记事;以碑质分,有青石、沙石、铸铁;以碑形分,有蛟螭(chī)、寰首、抹角、嵌墙;以书法分,有楷书、行书、草书、篆书、隶书,可谓琳琅满目。重点介绍以下碑刻。

唐昭义军节度使李抱真与《华严九会之碑》

《华严九会之碑》,清嘉庆九年(1804年)在天宁寺后普光明殿遗址出土。唐贞元十二年(796年)立石,汾州众香寺沙门克诚撰文,字迹已严重剥蚀。碑铭书法行楷。清嘉庆十年(1805年),寿州(今安徽寿县)知州靳天培评曰:“字体遒劲,深得晋人笔意。”

对于唐《华严九会之碑》的记载,最早见于《元一统志·古迹》“天宁万寿院”条下,“有贞元十二年道场碑”,即指此碑,但未具体记载碑额之名(《华严九会之碑》)。清康熙十年(1671年),顾炎武游历卦山,对天宁寺的两通唐碑进行考证,其考释文字收入《金石文字记》中。

唐贞元十二年(796年),天宁寺在举行“华严九会道场”之后刻此碑。

在唐会昌四年(844年),李商隐有晋中之行,他在交城卦山看到已故岳父王茂元的别墅和喜好招贤纳士的昭义军节度使李抱真(733—794年)的功德碑,不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过故府忠武威公交城旧庄感事》七律一首:

信陵亭馆接郊畿,幽象遥通晋水祠。日落高门喧燕雀,风飘大树撼熊罴。新蒲似笔思投日,芳草如茵忆吐时。山下只今黄绢字,泪痕犹堕六州儿。

唐河东节度使李说与《华严三会普光明殿功德碑》

《华严三会普光明殿功德碑》屹立卦山多年,未被历代金石史志编写者所注意。直至清康熙八年(1669年),交城知县赵吉士(1628—1706年,字天羽,安徽休宁人)编撰《交城县志》时,始将其文收录,并加跋语说:“毗卢阁后为华严普光明殿遗址,三石塔犹存。苟莫考其兴废何代,山灵得无笑人乎!予蹑足山坳,偶见古碑岿然,文字剥蚀者十之三。逼而读之,尚可意解也。考其岁月,知创自有唐贞元,为尚书李公说所造……然贞元迄今几千祀,此碣固是人间旧物,且文辞华瞻,不失为一代声律主体。乃旧有志而不载,人日游而不知。忽然为予心目之所及,又安可不急为表彰,以永名山之传哉!”

顾炎武《金石文字记》记载碑目并对碑文中之“亘”字,进行了考证:“音古邓反。沈音:古恒反。正义云:月光至八月九日,月体正半昏而中……古人颂君主辞,其言月不以望而以弦,犹之言日不以中而以升,日中则昃,月望则亏……今人读为恒久之恒,失之矣。”此碑是天宁寺早期重要文物,内容主要记载太原节度使李说夫妇资助扩修寺院,创建普光明殿并举行华严三会道场始末,以及天宁寺主僧道融禅师的德行。其书法遒劲洒脱,深得“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笔意,系唐代碑刻的流行书体。其文对李说夫妇颂扬备至,言过其实。历史上“此公生平行事固不足后人称述”(赵吉士评语。另参见《资治通鉴》卷235),尤其在晚年“言语行步蹇涩”军政大事悉由他人操柄,政绩平平。

清《卦山题名》碑

朱彝尊(1629—1709年),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清代学者,诗人。康熙十八年中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历官日讲起居注官、江南典试,后入值南书房,赐紫禁城骑马。康熙皇帝曾亲书“研经博物”匾额赠之。作品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等,编有《明诗综》。

康熙五年,朱彝尊为了注释《五代史》,因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朝中有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唐庄宗)、石敬瑭(晋高祖)、刘知远(汉高祖)三家皆在太原称帝与起兵,后来又有北汉刘旻、刘钧、刘继元称帝于晋阳,为此,他决定来山西考察文物古迹。他先后游历了晋祠、风峪、天龙山、蒙山、卦山等地,“遇金石刻文字,辄着手摩挲,究其原任”。他对卦山天宁寺的碑记及唐贞元元和间陀罗尼石幢(即华严经塔)进行了考察。《卦山题名》原毛笔直书大殿墙壁,到嘉庆九年刻石。精选碑材,光可鉴人,世称“透灵碑”。

碑文:

卦山,去交城西北五里,连峰夹,若卦画之相错。阴阳乖合,不可端倪,山以是名。陋者增益其名曰“万卦山”,而卦之义反以数穷矣。丙午之秋,予与同里包铭登是山,观唐支高李元穆所撰碑记及贞元、元和中陀罗尼石幢。日将暮,风雨骤作,乃留宿僧舍。晓起登峰以望,白云逢逢,弥涨柏谷,下视城郭,出没雾中,若方舰之浮于海。午霁下山,因书来游之岁月于壁。包子歌曰:挚予马于城隅兮,揽子祛于山幽。微子之书兮,后之来者,夫孰知予之偕游?予不复和也。

清《重建革免夫役摊派记》碑

卦山朱公祠内有一通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所立的碑记,它与乾隆皇帝巡幸五台山有点关系。乾隆皇帝一生六次巡幸瞻礼山西五台山,乾隆十一年(1746年)第一次,乾隆十五年(1750年)第二次,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第三次,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五十一年(1786年)、五十七年(1792年),又三次西巡五台山。乾隆每次瞻礼,都要大事施舍、建修,地方迎来送往,大量地挥霍民财民力。卦山立碑只反映了他第三次即乾隆四十六年这一次的负担。这篇由交城县人王思忠所撰的碑文说:“乾隆庚子,有五台差务,按粮派夫。本都里老并寺僧等,确具情由恳呈邑刘公,公即欣然而言曰:保护古刹名山,诚美事也。遂传谕寺僧:依照旧规,仍然概免。”

历史上,卦山天宁寺占有大量山林土地,遍布全县,在清康熙常住地亩碑记中有详细记录。远至庞泉沟镇、会立乡、水峪贯镇、夏家营镇、古交屯栏川、天宁镇等多处山林村庄。这些田产明清时代每年都要向官府交纳钱粮赋税。乾隆巡幸五台山,看来是额外增加的,因而才有地方“里老并寺僧”恳求减免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