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卦山
15819500000007

第7章 华严经塔——唐代石刻艺术的灿烂花朵

卦山天宁寺附属建筑中,原有唐代石刻华严经塔6座,分布在今天宁寺后卦山上,“为山西地区仅存的、完整的唐代华严经塔”(张驭寰《古建筑勘查与探究·万卦山华严经塔》)。经过“文化大革命”破坏,卦山华严经塔目前只有1座摇摇欲坠,但仍能保持站立,而其余5座已全部倒塌,部分石刻构件已经遗失。这6座塔分布在天宁寺后面,山顶端3座,寺后部3座,它们是唐代石塔的重要实物。

天宁寺是在唐贞观元年(627年)创建的,中唐后成为太原“近畿”的中国佛教华严宗主要道场,多次举办讲经说法道场,每次道场后都要立碑、建塔纪念。卦山天宁寺共有2通唐碑、6座唐华严经塔,都是与华严道场相关的。天宁寺后来逐渐扩大,成为一处佛教圣地。据文献记载,该寺历代都曾重修,现存楼台、殿阁等木构建筑均已非唐代原物,但仍可见到不少如柱础、碑刻、砖瓦类唐代遗迹遗物。华严经塔是寺中现存的唐代石刻建筑物。

华严经塔这种建筑始于北魏,到了唐代渐渐多起来,它是佛教徒作为藏经、刻经或者容纳佛像、舍利而建的一种纪念性建筑。卦山天宁寺在唐代是佛教华严宗的重要道场,唐昭义军节度使李抱真(733—794年)、河东节度使李说(740—800年)夫妇笃信佛教,曾经是该寺功德主,由他们资助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讲经道场。

华严经塔结构简洁,雕刻纹样虽然不多,却有较多变化。

南华严经塔

在卦山的主峰偏西南方向。下端两层方形台基上再做八角形基座,每角束腰柱刻力士,支承座顶。每面刻出一个壸(kǔn)门,壸门内有狮子、大象,生动异常。座上再置仰莲座一层,圆形仰莲瓣三层,塔身做八角形,东、西、南、北方向各开一门。另四面刻出执金刚神,采用半圆雕的方式,形象勇武。门为正方形开双扇板门,施门环。门楣上刻印度券,拱面上南端刻“十行天门”,北门上刻“华严经塔”,东门上刻“第四之会”,西门上刻“夜摩天宫”。檐端亦施浮雕与圆雕,南面刻出释迦牟尼佛像,两侧雕飞天,其余各面则刻出莲花。

北华严经塔

位于太极峰顶端。台基做两重,都不太高。基座与莲座形制均与南塔相同。唯独基座的正面各刻壸门两个。塔身刻方形双扇板门,上施印度券以及执金刚神,其与南塔完全相同,门楣上无南塔所刻之字样。门扇铺首上置一长锁,锁的式样与山西中条山栖严寺唐代墓塔门锁相同。塔檐简洁无雕饰,仅檐角部分微微翘起。第二层塔身亦八角形,置于一个仰莲座上。各面雕镂经文表面风化甚严重。上部亦覆简单的八角形塔檐,此塔塔身比例尺度粗而且短,给人非常稳重的感觉。

大华严经塔

是目前唯一保持站立的华严经塔。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大修过,有题记。最下部为简陋石台基。台基之上直接砌出仰莲式基座,座上置八角形塔身,塔身与南塔、北塔相同。四面辟门,刻金刚力士,双手拄金刚杵。正门门券之上刻“华严经塔”四字,西面刻“第五之会”。檐子的斗棋部位刻出狮子、飞天、云墩,在檐角的上部刻卧狮,风化很重。第二层塔身亦为八角形,下置带有云垛的平座,塔檐与下檐相同。塔刹上有立莲一层,其余不存。

普光明殿遗址双塔

损失最大,构件遗失最多,目前只存塔身。塔基紧紧贴在山下部,台基扁而平。在这几个塔中,这座塔的台基最低。基上设置一个莲座,莲座形制与其他的塔相同,莲瓣亦三层。塔身为正方形,每面一个门洞,门之两侧刻金刚力士。塔檐滚形,不加雕刻。第二层平座亦做莲花式,仰莲两层。第二层塔身刻字,字亦风化。在塔刹部分,直接有两层云墩,云墩上瓣尖处为圆弧形。

文星阁前塔(陀罗尼经塔)

地势甚低,因而用石块砌出2米多高的台基,其上建塔。基座简单明确,六分座非常简捷,不施雕刻,是这座塔比较特殊之处。塔的第一层正门上刻有“第八重会”字样,其余全部风化。

天宁寺现存的墓塔林主要属于元明两代。“经过金代发展,到元代盛行起来的幢式塔,在大墓塔群里常见到,如交城县石壁山玄中寺、万卦山天宁万寿禅寺的墓塔群里数量最多,而且非常完整。平面八角形,台基、基座、莲座三部参差叠起,施用很复杂的雕刻。在基座、束腰部分雕刻莲花、飞天等图案,不按海面分段,周围施连续图案。基座上置莲座,状如平座之格式。塔身正面施卧狮。塔刹在一般情况下都用六至七层构件组合而成,有疏密不等的云墩、半开莲、伞盖、立莲。”

卦山东南(巽位)有华严塔(砖塔)1座,高13米余,三层实心仿楼阁式塔,原建于唐,多经修建,1984年重建时用旧时残破绳纹砖砌塔心。此塔具有标志性塔和风水塔的双重功能含义。外壁刷成白色,在山下县城及公路上观之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