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老滋味
15824500000081

第81章 福兴居灌肠老铺

早年北京有一家经营灌肠的山东馆——福兴居灌肠老铺。坐落在后门桥路东,紧依着桥翅儿。煎灌肠的师傅,50岁开外,胖胖的身躯,穿着白粗布的汗落儿,光亮的脑袋上围着白羊肚手巾,大手中拿着短把儿光亮的长铁铲子,不停地翻动,压剁着高沿儿铁铛里的一片片灌肠,并不时地用铲子有节奏地敲击着铛沿儿,与油煎灌肠发出的哗啦哗啦的声响应和着,招来四面八方的顾客,把六间门脸里里外外挤得水泄不通。

一铛灌肠煎熟后,老师傅挥动铁铲三敲两剁,用平底蓝花的粗瓷小盘往下一扣,铲起一翻个儿,浇上盐水蒜泥汁,刺啦一声响;再扎一根竹签儿,高喊一声“谁的——搭手!”顾客接在手中吃起来,白里透红,外焦里嫩,咸辣适中,香味扑鼻。

福兴居灌肠老铺,每天上午11点开始营业。三教九流的顾客中,斯文者里边坐着吃,爱热闹者外边站着吃,劳动者手中一壶烧酒蹲着吃,至于赶火车的,则每每是一斤大饼两盘灌肠一卷,边走边吃。这种地道的风味小吃,是将好面糊灌入猪大肠煮熟后剪成斜片状,用原来的汤油煎制而成的,选料精细,工序繁琐,制作讲究,卫生严格。与后来挂羊头卖狗肉的“煎粉闷子”(单纯用淀粉制成,犹号称“灌肠”)迥然不同。

食不厌精的慈禧太后,也曾是福兴居灌肠老铺的主顾。这位皇太后,每年总要到位于后门桥北路西的火神庙去降香。有一年,慈禧坐着黄围轿子出景山后门儿往北走,闻到一阵阵的香味儿,便问李莲英是何食品。听说是灌肠后,遂面谕:降香后品尝。灌肠铺掌柜得知老佛爷要驾临的消息,一时慌了手脚,幸亏李莲英派了小太监协助操办,教其迎接圣驾的礼仪,并命人立即到鼓楼前乾泰隆绸缎店撕了9尺黄缎子,铺在座位上;从庙门到店铺有15丈远。急用黄土垫道,净水泼街。忙碌了半个时辰后,由庙中小道士传出话来:“送到庙里去。”掌柜这才松了一口气。将二十多盘灌肠放进提盒里,在太监的监视下颤颤巍巍地送到庙中。

慈禧品尝了灌肠后,十分高兴,并给了赏钱。起驾回宫时,唯独灌肠铺没让上门板,由掌柜带领伙计在路边低头跪送慈禧回宫。自此以后,慈禧常派太监购买灌肠。福兴居因此而被封了龙罩,树了黄旗,买卖越做越兴旺,名满京华,直至20世纪40年代末,才告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