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我是小医生
15830000000074

第74章 流行性腮腺炎,注意室内通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亦称痄腮,俗称猪头疯,是春季常见,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亦可见于成人。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1)什么原因引起流行性腮腺炎

①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现,而有其他器官如脑或睾丸等症状者,则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在大流行时约30%~40%患者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亚临床感染,是重要传染源。②传播途径:本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其传染力较麻疹、水痘为弱。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的发生率也增加。③易感性:普遍易感,其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

(2)流行性腮腺炎有什么症状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恢复正常。全程约10~14天。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同时受累,或单独出现。颌下腺肿大,表现为颈前下颌肿胀并可触及肿大的腺体。舌下腺肿大可见舌及口腔底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3)青少年如何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在发病的高峰季节少去或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在接触病人时应戴口罩,病人呢必须外出或接触其他健康人时也必须戴口罩。在流行季节,学校等集体生活机构,应加强室内的通风,定期用0.2%的过氧乙酸熏蒸,可以起到预防作用。发现病人一定要及时隔离病人,直至肿胀的腮腺完全消退为止。病人活动和居住过的地方,应开窗通风30分钟以上,有条件的可以用紫外线灯对房间进行消毒,出现了病人的学校等,应禁止人员外出,防止隐形感染者在社会上传播。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可减少发病率,所以,青少年应根据情况接种。这种疫苗的免疫途径比较广泛,可以用0.5ML做皮下注射,7~9天后可产生免疫力。还可以作喷鼻或气雾吸入,这两种方法可使抗体增高率达50%~87%,还可避免因打针引起的疼痛及全身反应,使病人乐于接受。但气雾吸入法须在气雾室进行,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相比之下喷鼻法则更简单易行。具体方法是:先用棉棒将双侧鼻孔清洗干净,然后让病人头向后仰,用喉头喷雾器将疫苗0.3ML平均喷入两个鼻孔,喷完后仍头向后仰并保持2~3分钟。另外,由于该疫苗是从鸡胚细胞中获取的,所以对鸡蛋蛋白过敏的人也应避免使用。上述免疫只对没有接触流行性腮腺炎的人有预防作用,对已经接触了该病的易感者没有预防作用。接触了该病5天内注射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有肯定的预防效果。一般的免疫球蛋白、胎盘球蛋白对本病都没有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