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道德教育非常伪善和可怕,这一点我早有警惕,但它竟然如此曲折,又如此深入骨髓地润物细无声,我对此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
“与欲望为友,而不是为敌”的意思有两层:既不与自己的欲望为敌,也不与他人的欲望为敌。
几乎每个中国孩子都会遇到类似的场景。正津津有味地吃东西、投入地玩玩具,无聊的大人凑过来,张开嘴或伸出手,问:“给我吃点儿(玩会儿),好不好?”
总的来说,小秒针对人是慷慨的,每每就给了。给了,大人也不要,还摸摸他的头,夸他“大方”、“不小气”、“好孩子”。
当然,并不是每次都这样,特别是食物只剩下最后一份、玩具是他特别心爱的,要他礼让就变成一件万难的事。他会摇头,会逃跑,会拒绝,会把东西藏到身后,他还会说:“不给。小秒针要吃(或者玩)。”最开始,我并没有很在意这一类的事情,毕竟孩子从一岁多起,就已经有朦胧的自我意识、私人财产和利益区分了,这不是坏事。我只是简单地吩咐:“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嘛,小秒针不小气。”
我最初的专业是历史,几乎什么都没学会,这专业只在我生命中留下了一样东西:对真和假本能的警觉和敏感。很快,我就发现了小秒针身上一些微妙的变化。要他给,他也给,他把最后一片山楂虚虚地举过头顶,虚虚地伸向那张大的嘴,一旦逗他的人满意地笑起来,说:“小秒针真乖,阿姨(或者姐姐、叔叔、奶奶、爷爷……)不吃,小秒针吃。”他早就等着这一句,飞快地把手缩回来,东西早已塞进了自家嘴里。
这显然不是真诚的态度。
我告诉小秒针,你舍不得,很正常,而别人想吃,也要理解和照顾。所以,以后碰到这种情况,可以说,这个东西只剩最后一片了,而我也想吃,那我们掰开了,一人一半,一起吃,好不好?
一开始,小秒针并没有听取我的意见,我逗他“给我吃好不好”时,他还是会假模假式、欲拒还迎地送到我嘴边。我马上一“阿乌”,东西进嘴了。小秒针眼巴巴看着我的嘴蠕动,有震惊(我不按常规出牌),更多的是心疼和后悔。痛失我爱,要哭出来的样子。几次下来,他再不跟我来这花架子了,总是直接说:“那我给你分一半吧。”有时候还商量:“你少吃一点好不好?我分一多半。”“你再给我买一包,好不好?”
但是,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小秒针只对我一个人这么做。碰到其他人,他还是那一套行为模式,假装给。有时候,连我都分不清,他的礼让是真心还是假意。
为什么他要坚持伪饰自己?我的脑子转了两道弯才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大人们本来是逗孩子玩,却在无形中成了一种“道德测试”。肯让出东西来的,就是“大方”的“好孩子”,如果舍不得,就要面对大人的皱眉、摇头和嗔怪,就是“小气”和“不乖”。人们把孩子的行为跟一种道德品质的评判等同起来,而孩子对他人的评价是敏感的,他不想做坏孩子。所以,他必须做出无条件出让自己利益的姿态,这就是“伪饰”。
他要做一个好孩子,所以知道自己“应该”伪饰,而且“必须”伪饰。
另一个问题是,他还知道自己“可以”伪饰,这是他放心作假的原因。小孩子很容易看到问题的本质,小秒针显然已经知道,当大人找小孩子要东西吃时,他们要的并不是食物,而是一个慷慨的姿态。所以小秒针给出这个高姿态,由此照顾到了自己两个方面的欲望,既保全了自己的食物,又获得了道德赞誉。
那么,如果大人是真的要分他们的东西吃呢?在小秒针的逻辑里,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小秒针和鹏鹏在一起吃东西,一个年轻的阿姨蹲下来逗他俩,小秒针在第一时间做出礼让的姿态,得到了表扬。鹏鹏却很是舍不得,被阿姨纠缠着,“别那么小气嘛,我就吃一点好不好?”鹏鹏还在藏着掖着,小秒针一语道破天机地教导说:“你给她吃吧,反正她也不会真的吃。”鹏鹏将信将疑地拿了个果冻准备递过去,阿姨回应小秒针的话,说:“谁说我不是真的吃,我可喜欢吃果冻了!”鹏鹏的手马上又缩了回去。小秒针大大咧咧地从鹏鹏手里夺过果冻,递到阿姨手里,说:“好,那你吃吧。”我在旁边看着,多么希望那个漂亮姑娘能把果冻吃了呀,可姑娘只是笑道“不错嘛”,接过果冻,摩挲一下,还给了鹏鹏。
显而易见,鹏鹏一颗悬着的心至此终于放了下来。他和小秒针相视一笑,很是会然于心的样子,小秒针则得意地小手一摊,意思是“看我说的没错吧”。我看在眼里,心想,完了,从此刻之后,鹏鹏也学会虚情假意了。
小秒针竟然那么肯定,别人表达出来的欲望(想分吃食物)是假的,根本不需要认真面对和处理的。所以,他思考的重点只是保全自己的利益、兼顾自己的荣誉,根本无视他人的欲望。
我决定再测试几次。之后,再有朋友逗他,他做出“正确”反应后,我坚持让朋友把东西真的吃了。(如果朋友实在不吃,我就吃掉,多半那些本来也是我喜欢吃的零食,哈!)事后,再跟小秒针说到这个阿姨,小秒针便毫不掩饰地流露出鄙视和愤懑,说,那个阿姨真不要脸,还吃小孩子的东西,她是个坏阿姨。
这话从孩子嘴里出来,让我感觉毛骨悚然。小秒针这么小的年纪,就已经学会了用道德来评判他人的欲望!阿姨说想吃,他也给了,他却认定这是假戏不该真作,否则就是坏阿姨。是大人评价系统里的“坏孩子”,孵化出了小秒针嘴里和观念上的“坏阿姨”。按照他的逻辑,没有欲望(不爱吃他东西)的阿姨才是好阿姨。
中国的道德教育非常伪善和可怕,这一点我早有警惕,但它竟然如此曲折,又如此深入骨髓地润物细无声,我对此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
我赶紧问,那我呢,我不是每次都吃了你的东西吗?那我是坏妈妈了?
小秒针道,你是一个贪吃的妈妈。
贪吃的妈妈是好还是不好?
不好。大人怎么能够贪吃呢?小秒针毫不犹豫地评价说。
大人也是人,小孩也是人,人都是要吃东西的呀。吃东西怎么就是不好了?而且还是你自己给人家吃的。我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哎呀,大人吃饭就够了,这是小孩子吃的东西。小秒针把我的问题当作胡搅蛮缠,抱着他的书跑走了。
我得出了三点结论:第一,小秒针认为大人不应该有吃零食的欲望。第二,如果有,就是道德败坏。第三,他对我的贪吃和道德水平低下,已经很宽容了。
而整个事态,从小秒针的虚情假意,到他评价大人的“不要脸”和“坏”,里头有两大问题:第一,他不能自然流露出自己舍不得分享的本质欲望;第二,他同样要求别人透露出来的欲望是假的。
小秒针在与欲望为敌。与自己的欲望为敌,也与他人的欲望为敌。
中国传统文化有几大死穴,不能解决如何与陌生人相处的问题,是其一,不善于处理欲望,也是其一。
“欲望”,在汉语系里绝对是个贬义词。打开古书,到处都是一副副誓与欲望顽抗到底的战斗面孔。老孔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老孟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老庄说“嗜欲深者,其天机浅”,老子说得最多最啰嗦,什么“见素抱朴,少思寡欲”,什么“咎莫大于欲得”,什么“圣人欲不欲”,节欲、绝欲、无欲、寡欲,这一类的表达太多了,简直举不胜举,更不要说“存天理,灭人欲”了。市南子希望别人“刳形去皮,洒心去欲,而游于无人之野”,不知道谁做得到。多数人的共识是,欲是让天下大乱的坏东西,所以要“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唯有“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就是好国家。愚民政策就是这么来的。我小时候知道很多“科学知识”,比如吃生花生会耳朵聋,月下吃瓜子眼睛会瞎,现在自然知道,当时不过家境贫寒、物质匮乏,老妈要想办法保全不多的一点吃食。
中国人似乎很聪明的呀,老早就知道鲧老爹堵水不行,要禹天子那样地引导疏散。可是我们对性、对欲望,还是硬堵了上千年,堤防越堵越高,自然本性成了黄河一样的悬河,一朝决堤,天下汪洋。
不必动用脑细胞,脚趾甲也会知道的,人怎么可能没有欲望?说“无欲则刚”的人,“刚”就是他的欲望。佛教讲“无欲”,不过是把“无欲”当作最大和唯一的欲望。事实上,欲望是人类社会运转的全部动力、根本动力。而且,毫不夸张地说,欲望的力量是怎么高估都不过分的。
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小秒针的气质有些变化,不那么阳光明亮了,有点贼头鼠脑的。一究原因,明白了,他干偷偷摸摸的事儿多了,偷着看电视、偷着吃东西、偷着玩……一旦被发现,心虚理亏又恼羞成怒,便先发制人地哭天抢地。我一度痛恨这一点,因为平生最看不起猥琐、阴暗和小家子气的人。
我质问,想要什么,为什么不光明磊落正大地说出来?
小秒针很委屈:说了你也不答应。
他的正当要求不能通过正常渠道得到满足,除了“偷”,他还能怎么办?所以,冷静下来,便知道,孩子的气质,是我改变和扭曲的。
从这事,能看出欲望力量之强大,不可阻挡,也能看出我对孩子欲望的习惯性漠视。
很多时候,我对小秒针的拒绝,是习惯性的,并不经过大脑,张口就来。也许在内心深处,我明白一个道理,拒绝才能显现权威,权力是在拒绝中生效的。孩子提出要求,凡事都同意,就等于没有了掌控和把握。所以要拒绝,让他受挫,而凸现出我的存在、我的威严、我的决定、我的权力、我的意志力。好比官场的游戏规则,喜欢无事生非、故意刁难,没事也拖一拖,原因就在此。
从教育孩子的角度,拒绝是一剂微有毒性的药。药能治病,但多了一定致命。我对他欲望的漠视和习惯性拒绝,给他传递了一个信息:这些欲望通过正当渠道是不可能得到满足的,而且是不好的,见不得人的。所以要偷,要掩饰,要作假。这等于逼孩子学着说谎、偷偷违禁,人格会变得阴暗猥琐。
我的禁令太多,让他的欲望长期处于半亏空半饥渴状态,这种生命状态,自然会改变他的气质——紧巴巴、抠唆嗖、阴沉沉、气慌慌。你看他吃薯条的样子,因为难得吃一次,上去满手抓一大把,死命往嘴里塞、拼命咽,腾空了手再抓一大把,吃相难看不说,已经噎着了,他品不出薯条的味道来。偷着吃的情况更糟,风声鹤唳地,更没心思、没能力回味美食了。
我希望孩子与欲望的关系是友好的,而非敌对。敌对只会催生主仆关系,做欲望的奴隶,固然很糟糕,让欲望做自己的奴隶,非要存天理、灭人欲,让自己难受,也大可不必,活着不是为了高尚,不是为了难受,是为了开心的。人与欲望的关系,跟人与人的关系是一样的,对欲望的态度友好一点,可以彼此做朋友。
从那后,我很在意地调整自己,尽量不要让“不”脱口而出。即使说“不”也打着“行”的幌子。
正当的欲望,尽可能地满足他。也教育他,用正确的方式谋求所需。我不答应他的要求,他可以想办法说服我,而不是偷偷摸摸。就像以前我规定,他做错了事,只要承认了错误,就不再批评,给他正常的出路,他才不会走歪门邪道。
欲望被满足了,孩子的生命状态是松弛的、舒坦的、通畅的,他变得安适、平和、磊落、雍容。也更能理解和宽容他人的欲望。
是的,理解和宽容他人的欲望。
“与欲望为友,而不是为敌”的意思有两层:既不与自己的欲望为敌,也不与他人的欲望为敌。认可他人的欲望,与认可自己的欲望,是同等重要的事情。与自己的欲望为敌,是假敌,天性趋利,却不能放到桌面上,藏着掖着,人变得虚伪、猥琐、不真诚;与他人的欲望为敌,则是真敌,他人成为自己的地狱,人变得凶狠、残酷、自私。
每个孩子都接受过“孔融让梨”的教育。我却绝不相信一个五岁孩子的天性,是放着大梨、甜梨不吃,而喜欢吃小梨、酸梨、烂梨,既然这样,为什么要憋屈一个孩子的本性,让他出让自己的利益呢?
为什么不让他明白,想吃好梨是对的,人就应该吃好梨。但是,还要知道,别人也有欲望,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他们都想吃好梨,他们的想法都是对的。所以,我们应该争取让每个人都有好梨吃,如果做不到,那就让大家都为此努力,赢的人吃好梨。而当你每次都能吃到好梨的时候,别忘了有些人并不是因为不努力,只是因为他太小,没有足够的能力,结果每次都吃不到好梨。善待和尊重他人的欲望,让给他一个好梨,让他也有机会尝到好梨的滋味。而你呢,当你已经不在乎好梨的滋味时,你会在意被人感谢、被人需要的美好滋味,会感受到给与的快乐。帮助他人满足欲望,是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最重要的方式。
中国传统贬低欲望,或许因为欲望主要是“物欲”,我们的传统是轻视物质。“在物而心不染”才是高境界。或许我们古人的精神过于发达,就想跳出物质的羁绊和局限。可这实在是不切实际的狂想,人脱离不了物质性的,这是必然,何不坦然面对?
不面对欲望,非要戴一个面纱出现,比如改叫梦想、理想、目标,才显得高贵,才具有合法性,一说“理想”,就要求其“远大”,平白地将欲望分出三六九等来。问题是,物质的欲望还没满足,别的欲望总是要靠后排的。
从道德的角度说,贬低欲望的传统,初衷可能是要解决利益冲突。道德的本质是为人和人更好地相处。利益之争会产生冲突和矛盾,解决的方式是大家寡欲或无欲,不那么逐利。问题在于,欲望是本性,本性是绝不可灭的,靠道德修养,靠抑制欲望、抹煞欲望,解决不了问题。根本的方法,其一,利益不够分,就创造更多的利益。“不患寡而患不均”基本上是胡言乱语,我想不出比“越穷越光荣”更标准和地道的愚蠢,最大的患当然还是寡。其二,是学会分享,学会在自我的欲望和他人的欲望之间谋求平衡。分享之于人性,看似是“逆”的。人天生具趋利性,这乃是独立人格的第一推动力。但人还是群居动物,群居就要求利益有分配,有利大家分。所以,分享也符合人的本性,满足人的本质需求。只不过,是更深层的需要,短视人或许看不见,孩子更不容易明白。
2003年夏天,发生了“妹妹事件”。这一天,小秒针突然找我来了,说,妈妈,你给我生个妹妹吧。
紫禁城哑声失笑,问,我们工作都忙死了,妹妹生下来,那谁带呢?
我啊。
我们都很是惊喜,有爱心,能担当,小子进步不小啊。那你要爱护妹妹,做不做得到?
做得到。
如果别人欺负妹妹,谁保护她?
我啊。
看来小秒针今天表现真的很好。
我不放心,因为最后还有个真正的本质问题没问到,那如果有好吃的、好玩的,都要分一半给妹妹,好不好?
小秒针沉吟了片刻,说,那我不要妹妹了。立马就转身、跑开、玩去了。刚才说的那半天,一瞬间就等于没有。
瞧瞧,多情如小秒针,薄情寡义也如许。可见,别以为分享只是两个字,其实很难。需要特别的思维训练和认识深度。学会分享,就是学会共存,理解了共存,对世界和他人,才会有一个友好的态度,而不是敌对的、你死我活的。才更能理解爱,而不是恨。
世界是因为欲望得到满足而美好的,人生是因为欲望满足而幸福的。改造世界、创造财富以满足欲望;人和人互相帮助满足各自的欲望;满足低级的欲望,还满足高级的欲望;满足当下的欲望,还满足长远的欲望;满足自己的欲望,还满足子孙后代的欲望……
——欲望不好听,叫“梦想”吧,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