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妈妈成长记
15831200000037

第37章 童心似禅心

童心一如禅心,不拘于物,不滞于相,唯一心澄明彻净,感受欢喜。“但向己求,莫从他觅”,此实乃人生大智慧,大解脱。

小儿放学晚归,手里美滋滋举着一款新玩具,满心满脸的兴奋和快乐。但凡母亲,对孩子来路不明的东西,总多戒备心。忙揽住了,细问玩具所从何来。

小儿了无心计,只道:班上玩得最好的三个小伙伴商定,大家轮流做东,今天由“老丁”(如今的孩子,彼此间竟以“老某”相称!)第一个请客,三人在超市各挑了一个玩具。细问价格,分别是12元、10元和15元。

我叹,这样的请客阵势,对于不过七八岁的孩子来说,到底排场显大。自然是一番谆谆教导,警告下不为例。但孩子已然有约在先,不可背信弃义。于是当晚即准备了50元给明日要做东的孩子,并嘱咐,回来后要报账、剩下的钱要交公。

第二天下午,小儿回来,满脸灿然。交还我47元。我大惊,急问:“今天为什么没有请客?为什么少了3块!自己又偷偷买什么了?说!”

小儿承了莫须有的罪名,很是惊异:“已经请了客了!”

才3元!

是啊。小儿道:他和“老陈”本来各看中了一个玩具,但“老丁”要了块彩色软糖,他俩觉得不错,便都改变了主意,各挑了一个造型的软糖。

朋友请我满汉全席,我回请朋友麻辣烫。投我以琼瑶,报之以木瓜。我不免失笑,调侃道:“那你岂不是赚大了?老丁可就亏喽!”

小儿面露疑惑,不解道:“他怎么亏了?”

“你想啊,老丁请了你10块钱的玩具,你只请他1块钱的糖,他还不亏?”

“才不呢!”小儿一听我言,蓦地高声大叫起来:“老丁才是最赚的!”一言未尽,两个孩子已经寻上门来了,嘴里还各自叼着糖棒,皆是一幅美滋滋的沉醉模样。

我拉了“老丁”问:“今天开心吗?”他大力点头。又问:“你们互相请客,昨天你请他7元,今天他请你1元。这样公平吗?”“老丁”又大力点头。我不能理解,问:“为什么公平呢?”

“老丁”道:“昨天我请他,今天他请我。所以公平。”

原来小孩儿请客,是只计数量一次,不管质量高低的。我不免窃笑小孩儿们的愚。我想,或许我应该再给这孩子“补偿”点什么,否则太不对等。毕竟“礼尚往来”。

“老丁”望着我,满脸雾水,好像不能理解我的意思。我又补充道:“那你觉得你请小秒针和小秒针请你,哪个好?你们哪个划算?”

“老丁”说:“小秒针请我的好。我划算。”

这回轮到我不能理解了。为什么?

小儿抢先回答我,原来老丁老早老早就想吃那种软糖了,可他爸不准,所以绝对不会给他买。今天要是没有我家小儿请客,他怎么会吃到那种软糖?所以今天他最开心。他是最赚的。

“老丁”在旁听着,大力点头,同意得无以复加。

孩子一言,于我如醍醐灌顶,原来我等浑沌成人,只会以金钱的数量计算价值,而孩子却是以快乐的程度来衡量和判断价值。这就是孩子比我们更容易有幸福感的原因。他们更专注自己生命的感受、心灵的满足程度,而不计较外在的物质多寡。说起来,倒是笑孩子愚的我等真愚。俗人的请客和人际交往,算计得清清楚楚、公公平平,但其间的幸福喜悦,付出和获得的快乐,都被这精确算计没了。

曾记得在书店,看到一超可爱的芭比女孩,看上了一本图画书,爱不释手。书是残书,封面破了,还有点脏。却是最后一本。做爹的说,爸爸不是不给你买,可你看清楚了,这是本烂书。走吧。下次我们看到新的一定买。

父女俩僵持和拉锯了半天,终于,小女孩大哭着被拖走了。

我也常犯这样愚蠢的错误,用自己的价值判断覆盖了孩子的。殊不知,童心一如禅心,不拘于物,不滞于相,唯一心澄明彻净,感受欢喜。“但向己求,莫从他觅”,此实乃人生大智慧,大解脱。我等斤斤计较的成人,倒成了饭箩里坐着的饿死人,水里头没浸的渴死汉。

思及此,由不得我又是欢喜,又是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