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丛书-20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简介下
15846000000017

第17章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门博物馆

澳门博物馆是澳门现有博物馆中最大、最新的,位于澳门市中心的古迹大炮台内,上下共三层,总面积2800平方米,馆内收存了3000多件展品和文物。澳门博物馆于1996年9月开始动工,在1998年4月18日落成揭幕,共耗资13亿澳门币。

澳门其他的博物馆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而澳门博物馆则力求涵盖这片土地及其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旨在保存数个世纪东、西方文化在澳门交汇并和谐共存的多种面貌:传统、风俗和文化等。尽管博物馆的藏品并非价值连城,但却蕴藏丰富的历史意义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尽管一些展品是复制品,但更多的展品是真品,尽现过去数百年当中居住在澳门的不同民族和平共处的生活状况和历史面貌。

澳门博物馆共有三层:一楼澳门地区原始的文明,介绍澳门地区的起源及史前至17世纪中叶澳门作为重要国际贸易港的情况,欧维士于1513年到达珠江三角洲前中国和葡萄牙各自的发展历程,两者在澳门相遇后引起的贸易、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接触和在往后的数百年逐渐形成的独特的澳门文化。二楼展示澳门民间艺术与传统,如澳门的传统节庆、日常生活、传统手工艺及古老行业等,让参观者可以了解澳门的传统和民间艺术。展品还揭示澳门历史的各个阶段和方方面面:娱乐、日常生活方式、宗教礼仪和庆典等,以突显不同文化和种族的人民在澳门相互包容、共存以及既丰富又独特的生活方式。三楼为当代澳门的社会特色,展示当代澳门城市生活的特色和对未来的展望。此外还展出一些与澳门有着密切联系的作家的作品,其中包括着名的葡萄牙文学家贾梅士和庇山耶。展览的最后部分向参观者介绍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的澳门的前景与机遇。

澳门海事博物馆

澳门海事博物馆成立于1987年,而现今的展览大楼在1990年开始正式启用。

澳门海事博物馆所采用的主题不但反映了澳门历史与大海之间的密切联系,还很有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和葡萄牙在海事方面的经历,说明了大海对人类及文化所具有的重要性。

澳门与海一直都有紧密的联系,为了反映这种地理文化特色,博物馆展览大楼通过下列四种主题,介绍这一地区的主要海事活动:中国南部的捕鱼方法和传统渔船、科学技术和交通工具、葡国和中国的海事历史、水族馆。

博物馆外墙如一艘三桅船张开的帆,而它的玻璃窗则令人联想起一个又一个的了望台。昔日的一号码头已被列作博物馆的设施,并成为休闲场所,人们可在这偌大的广场浏览、观赏一下四周的风景,更可在水池玩摇控模型船。人们还可坐上模拟潜水器探深海的奥秘,或者登上一艘真正的帆船,在恬静的河上享受一次难忘的海港游。地下和一楼之间的阁楼陈列了十二艘葡国传统船只的模型。在各模型之上有一小荧幕,透过画面可知悉各船的来源地及其用途,而且备有葡语、广东话及英语作为旁述。二楼的陈设把当年航海大发现的旅程重新展现在观众眼前,诉说着东西方的航海历史,位于博物馆顶楼的展品是与航海技术及交通工具有关的。博物馆还有两艘帆船停泊在码头内,每天在内港南湾一带行走。

博物馆内充满着大海的气息:售票处之下摆放着一缸色彩斑斓的金鱼,墙上一幅巨型瓷砖画是人手绘制的,刻画着各种罗盘方位标。馆内有一幅浮雕,刻有葡萄牙航海家到达的情形;还有数幅不朽作家的油画,此外还放置了多件由博物馆船舶模型工场按比例精心制作的模型船。

展区内设有四个水族箱,各代表着不同的水底世界,让人们观赏到各种鱼类。第一个馆是唯一的淡水馆,表示一条河床;第二个馆令人联想到一个海港的水;第三个馆是珊瑚礁;第四个馆则重组了一艘沉船所在的深海区的情形。

孙中山市政纪念公园

孙中山市政纪念公园位于澳门半岛西北角关闸附近,西北马路旁。因其沿鸭涌河,初时称为鸭涌河公园。1987年辟建,面积约7万平方米,呈长条形,西北走向,是近年来投资兴建面积最大的公园,也是澳门半岛规模最大的公园。建园之前,这里原是一片泥潭,被辟为澳门的垃圾处理站;日积月累,经过20余年成了一座人工山。

1990年,公园入口处竖立起孙中山先生的全身铜像,市政厅遂将公园正式命名为现名。1996年,公园中央草坪矗立起一座2米多高的象征中葡友谊的钢制纪念雕塑,题名为“永远的握手”,两只手臂凌空紧握,给人逼真而有力的感觉,也更增添了公园的游览价值,是纪念中葡友谊的建筑物之一。

纪念孙中山市政公园是近年澳门市政厅投资兴建的面积较大的公园,整座公园占地约57万平方米。公园景观分成两部分:东北部为中式设计,有人工湖、曲桥、凉亭和小楼;西南部为西式设计,有多功能的体育设施和温室。东北部的凉亭建在人工小山上,在这儿可眺望珠海的拱北;小楼红砖绿瓦,幽雅恬静;曲桥迂回,景致迷人。公园中部设有一条山铁架筑成的儿童游乐设施,由三座塔形铁枝建成;还有一条长达500米的回廊环绕,将园中大部分的景观连接起来,是澳门所有公园中最长的回廊。公园里有可容纳几百人的露天剧场、回力球场及温室等,园内设市政泳池。

国父纪念馆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与澳门有着密切的关系,孙中山先生的出生地翠亨村与澳门昔日同属香山县,距澳门仅有35公里。1892年7月,孙中山先生毕业于香港大学医学院,9月即来到澳门的镜湖医院行医,并创立了中西药局,利用行医开展革命活动。同盟会也曾在澳门设立支部。后来几经艰苦,终于在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推翻满清政府,缔造近代中国。

纪念馆位于文第士街,环球酒店侧,是一幢融合了回教色彩的建筑物。先生于1919年投资兴建此寓所,作为其家人的住所,其后再加修建。至1932年,国父之子哲生奉养母亲卢太夫人(慕贞女士)于此。后来卢太夫人仙逝,遗体葬于旧西洋坟场,故居才于1958年易名为“国父纪念馆”。

国父纪念馆落成于1972年,采用中国宫殿式建筑,巍峨宏伟,不见雕琢之气。馆高304公尺,四周各100公尺长,内部包括大会堂、孙逸仙博士图书馆以及中山画廊、四个展览室、励学室、演讲室及联合服务中心等,是岛内重要文艺活动及大型演讲、展览的场所。

大会堂面积8534平方米,可容纳观众3000人,很多全岛性的音乐、舞蹈、戏剧等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包括一年一度的金马影展也择此为台北颁奖典礼的场地。藏书30万册的孙逸仙博士图书馆为一专业性的图书馆,以收藏孙中山先生的相关研究、着述丛书为主,中山画廊固定举办各式美术展览,而每周六、日的文化讲座则根据时事民情,邀请各方专家学者演讲。

纪念馆内的装修保留原貌,馆内陈设均为孙先生在广州任大元帅时所用的文物家具及在澳门行医时所用的物品。一些国父的真迹和生前珍贵照片,包括国父与革命先烈们的合照,也一一珍藏。现在馆内还拨出了一个展区,展出有关台湾省的简单说明介绍和一些当地出版的杂志刊物。

馆侧是孙先生生前喜欢坐立的花园,矗立着一尊国父的半身铜像及“天下为公”四个大字,以供人们瞻仰。

大炮台

大炮台是澳门众多炮台中规模最大、最古老的炮台。大炮台位于澳门中部高山地区,是澳门初期最重要的军事重地,与松山炮台、妈阁炮台形成一个军事防护墙,再加上望夏炮台,形成当时优势军事地形。

大炮台又名圣保禄炮台、中央炮台或三巴炮台,坐落在大三巴牌坊侧,是澳门主要名胜古迹之一。大炮台建于1616年明神宗年间,本属教会所有,为保护圣保禄教士而兴建,用以防御海盗,后转为军事设施区。炮台四周均置有巨型钢炮,现今古炮虽已失去军事作用,却成为澳门的古旧文物和历史见证。

炮台上有一大片空地,绿草如茵,参天古树,生长茂盛,巨型钢炮雄踞于旁。台上并置有不少古迹文物和历史性建筑物,如炮台上的古塔便是当年耶稣会的会址之一。建于空地中心的一座南欧式平房建筑,现在是气象台的办公室。其右侧有古钟一口,是着名的铸炮专家所造,曾被迁往葡国安放,数年前始由修女会转赠回澳,而炮台入口处门前顶的石雕记录了此座炮台抗御外敌的战绩。

大炮台四周景观优美,可俯瞰全澳景色,更可远眺珠江口及拱北一带的风光。在大炮台上设有旅游司咨询处,人们可在该处查询有关资料。

现今大炮台上有两个博物馆,一个是澳门博物馆,直通大炮台下的大三巴牌坊。而另一个规模比较小的是介绍大炮台历史的博物馆。

澳门林则徐纪念馆

澳门林则徐纪念馆在鼓楼区澳门路16号澳门莲峰庙内。原名林文忠公祠,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1982年按原样修复,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澳门林则徐纪念馆于1997年11月在莲峰庙内落成,以赞扬林则徐不畏强权、勇敢禁毒的高尚品格。

1839年,两广总督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坚决实行禁绝鸦片措施,在虎门销毁200多万斤鸦片。由于当时澳门是鸦片集散地,林则徐遂于同年七月来澳巡视,并于天后殿前天阶的亭台会见葡萄牙官员,亭台今日仍旧保存,屋檐后悬有一“心”字匾额,寓公正判案之意。

馆内藏有虎门销烟、澳门昔日风貌等图片,林则徐和朝廷之间的通讯资料,还有各种船只的模型:清代的中国军舰、葡萄牙航船和鸦片存放船等。在纪念馆的中央摆放了真人般大小的模型,再现了当时林则徐接见葡官员的情形。最后,观众还会看到吸食鸦片的器具,以此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毒品的祸害。

屏墙左右石拱门上横额分别石刻“中宗宗衮”、“左海伟人”,屏墙内浮雕虎门销烟图,正门上横额石刻“林文忠公祠”,庭置执事牌。仪门厅后石道直达御碑亭,内有光绪三十一年立的道光三十年“圣旨”、“御赐祭”、“御制碑文”等3块青石碑。

亭北为树德堂,中祀林则徐坐像。堂西为南北花厅,厅西有两层的曲尺楼,原为林家子弟读书处,楼前有草坪、鱼池、假山、花木,全馆为古典式园林建筑。

堂、厅、楼均辟为林则徐生平展室,分“林则徐生平事略”、“林则徐与鸦片战争”、“林则徐与救灾、水利”、“放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手迹”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