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爱国的故事
15846300000087

第87章 西南联大

1937年夏天,是中国人民永世难忘的岁月。七七事变之后,日本法西斯全面进犯中国。东北沦陷,平津危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被迫迁到昆明,三所大学合并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

听到这个消息,华罗庚返回祖国,在西南联大担任数学教授。被聘为教授的华罗庚本想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与科研工作,报答清华大学以及刚成立的西南联大对他的栽培之恩。可是,当时的客观环境,尤其是经济状况又很难使他一如既往地探究科学。他把在昆明的经历称作他生平遇到的“第二次劫难”。

当时,在西南联大的教授中不乏国内外知名学者,如冯友兰、闻一多、吴有训、吴大猷、江泽涵、杨武之等,可大家一样都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为了养家糊口,闻一多挂起了雕刻图章的招牌,吴大猷在家里养起了猪,华罗庚也改名换姓,悄悄到中学里兼课。

为了压缩开支,华罗庚把家从城里搬到距离昆明五里路的黄土坡村住了下来。每天他都拖着病腿进城去上课,以微薄的薪水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华罗庚不仅忍受经济上的困难,而且生命安全没有保障,几乎每天都有日寇轰炸的空袭警报,即使躲进防空洞,华罗庚依旧钻研数学。有一次,敌机将防空洞震塌,华罗庚被埋在土里,幸亏脸露在外边,在别人的帮助下,费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从土堆里拉出来。

艰难动荡的生活,华罗庚没有向生活屈服,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他先后写出了20多篇论文,并于1941年完成第一部数学专着《堆垒素数论》。他把这本手稿交给了原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可笑的是当时堂堂国民政府教育部的有关学术委员会,当时竟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对此书稿加以评审。后来,还是本世纪初就已蜚声中外数坛的何鲁教授,在“火炉”重庆的一座小楼上读到了此稿,后经他挥汗审勘又作了长序力荐,这部划时代的数学名着才得以为世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