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爱国的故事
15846300000009

第9章 魂归汨罗

周赧王三十七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把他击昏了:秦国大将白起进攻楚国,占领郢都,楚国的宗庙和陵墓都被毁了。屈原深感楚国政治昏暗,国都倾覆,危在旦夕,他决定回到郢都去死在出生的土地上。

自郢都陷落后,在短暂的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屈原一气呵成写了《哀郢》、《怀沙》等几首光辉诗篇,但他终觉意未尽,情未了,志未明,话未完,于是抓紧这辞世前的最后一个夜晚,又赶写了《惜往日》,这是他的绝命辞。

人终有一死,死并不可怕,令人悚惧的是死前那痛苦的折磨——灾难的折磨,疾病的折磨,刑罚的折磨,境况和遭遇的折磨,在这个人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日子里,屈原正经受着精神和感情上撕肝裂胆的折磨。

他头也不梳,脸也不洗,昏昏沉沉的走了几天,到了汨罗江边。他在清澈的江水里看见了自己的满头白发,心里像波浪一样翻腾起来。然而在这弥留之际,他的腮帮却未挂一滴泪痕,也许为国为民为天下、为自己的不幸和坎坷经历,他的心早已揉碎,泪早已流干;或者“从彭咸之所居”是他的最佳选择,自觉主动地自蹈死地,乐而从之,欣然前往,故而不忧,不伤,不悲。屈原用尽平生之力将被套从马背上掀了下来,从中取出石锁和麻绳,用麻绳系紧了石锁,一头又系紧了自己的一只腿,然后抱起那对硕大而沉重的石锁,纵身跃入罗渊。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一跃啊!就在这纵身一跃的刹那间,一道耀眼的闪电蜿蜒长空,转瞬即逝,炸雷落地,只震得山崩地裂,峰峦坍塌,鞭杆子雨直刺恶压,雨鞭无情地抽打惩罚着这个罪恶的世界。正当这风暴雨狂之际,一颗明星划破铅灰色的苍穹,流向西北——他陨落了!这天是五月五日。

屈原死后,楚国人民为了哀悼他,在每年这一天用竹筒盛米投水祭祀,表示他们的哀思。后来这一风俗,由楚地推广到全国,竹筒盛米也变为用竹叶包成的棕子。据说改变包装的原因,是人们恐怕用竹简盛米容易散在江中,为水中蛟龙所食,使屈原不能享受祭祀。这个传说虽然是神话却表达数千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对屈原的尊敬和悼念。这就是盛行于我国及东南亚各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来源。

他的爱国宣言

长太息以掩涕,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拥有才干却不被重任,他的朋友和亲人劝他到别国发展,但他明白到别国做官就意味着背叛自己的祖国,爱国心战胜了私欲,宁可投江殉国,也不愿干有悖于祖国之事,显示了屈原爱国的真情和高尚的品德,关键时刻,更要像屈原这样的人来唤醒沉睡的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