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闪光的金牌
15847100000011

第11章 乒坛巨人--邓亚萍

集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赛18个冠军于一身,共夺得国内外大赛130多枚金牌,在中国运动员中恐怕仅有邓亚萍一人,这足可称为奇迹。

多次大赛的关键时刻,邓亚萍总是斗志高昂,表现出大无畏的气概,以咄咄逼人的气势压倒对手。

“祖国母亲的乳汁养育了我”

在人生道路上的磨炼摔打,邓亚萍从自己的经历中渐渐懂得祖国的含义:“代表祖国到世界赛场去拼杀,每当登上冠军领奖台,听国歌奏响,看国旗升起,眼里总是含着激动的泪花。因为没有祖国和人民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一切。”

小的时候,父亲邓大松和郑州乒乓球队教练李凤朝带她练基本功,打下了正手快、反手怪的基础;河南队主教练关毅给了她参加全国乒协杯赛的机遇,使她13岁时就能与世界冠军交手并取胜;中国青年队教练姚国治与科研人员按张燮林的思路研制出新型长胶,使她的反手球怪上加快,增添了新的威力……

国家女队主教练张燮林慧眼识人,吸收她进入国家队,入队后教技术,更教做人。1988年亚洲杯女单决赛最后关头,对手打了一个擦边球,裁判判为出界,她默认了误判并随之获胜。事后,她向教练认错,向对手,也是队友的李惠芬赔礼道歉,从此之后她记住并做到了“张导”的教诲,“赢就赢得光彩,输也输得大度”。

在队里,她多病的身体得到关俨、崔树清、毛雨生等医生的细心呵护,特别是关大夫,不仅治病疗伤,还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一些男选手牺牲自己时间,一心一意给她当陪练……

每当想起这些,她的心里就涌起一股暖流:“国家在并不宽裕的条件下,给我配备了一个又一个好教练和训练设施。我们吃的、穿的、用的也几乎都是国家提供的,是祖国母亲的乳汁养育了我。”

“爱国,从一板一球做起”

“爱国、奉献、团结、拼搏”是中国乒乓球队的一个口号。邓亚萍虽然个子矮,却是行动的巨人。

平时,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时晚上规定练到9时,她练到11时多。有时食堂为她专设“晚灶”,有时太晚了就泡方便面充饥。算起来,她每年要比别人多练一个多月。

练全台单面攻,她腿绑沙袋,面对两位男陪练左奔右突,一打就是两小时。多球训练,教练将球连珠炮般打来,她瞪大眼睛,一丝不苟地接球,一口气打1000多个。张燮林统计,她一天要打1万多个。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湿透了衣服、鞋袜,有时连地板也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

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训练,伤病是必然的“副产品”。征战第四十四届世乒赛时,从颈部到脚,她身体的许多部位都有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等,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忍着,痛得太厉害了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血泡,挑破裹上纱布再上,伤口感染,挤出脓血接着打,每场比赛,她都要紧咬牙关战胜自我。

邓亚萍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但我也深深懂得,要在比赛时打败对手,必须从一板一球做起。只有脚踏实地,抓牢今天,才能把握明天。”

一点一滴的积累,超人的付出,使高超球艺和有效战术不断升华,也使压倒对手的气势渐渐增长。邓亚萍理所当然地站在乒乓球运动的巅峰。

回报祖国人民

邓亚萍是个孝顺孩子,不忘父母、兄长的养育、帮助之恩。每次回郑州,她都给父母带礼物,在哥哥结婚时还给买了所有大件家用电器……

然而,在她的心目中,祖国这个大家的地位远远高于小家。一些优秀运动员功成名就之后见好就收,许多人为之扼腕叹息。邓亚萍的功不可谓不大,名不可谓不响,然而,为了国家、集体的需要,她依然无怨无悔地奋力搏击。

前些年,一些运动员、教练员跨出国门。在国外俱乐部打球或执教,收入远比国内多。乒乓球界一些人士也曾担心:如果邓亚萍代表其他队与中国队选手对阵,那结果……

邓亚萍的回答是:“退役后,我是不会加入国外球队打球的。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今后不管干什么,绝不会忘记祖国母亲,绝不会忘记自己是中国人,绝不干有损祖国荣誉的事。”

曾经发生过一件小事,使邓亚萍十分感慨。参加马来西亚公开赛时,曾见到一个华裔小姑娘。她在与邓亚萍等见面时说:“你们生在中国,真幸福啊!”小姑娘的话使在场的运动员一时都愣住了。她们过了一会儿,慢慢领悟到其中的含义。

她激动地说:“我的背后有12亿人民,这是其他国家运动员找不到的感觉。”

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先富起来”的一些人之一,邓亚萍常常想到给祖国人民更多的回报。

早在1992年从巴塞罗那奥运会凯旋时,邓亚萍还没有拿到奖金,就向“希望工程”捐了款。1996年12月,她又从亚特兰大奥运会奖金中拿出一部分,捐给山西省繁峙县建立“希望小学”。她还和队友资助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失学儿童和江西省于都县长征小学。由她发起,中国乒乓球队向佤族儿童捐献“希望书库”。她曾捐款修复文化古迹,曾向香港弱智人献爱心。她还计划向中国乒协捐款创办高科技乒乓球研究中心……

邓亚萍的收入在中国运动员中不是最多的,捐款数却排第一,已达三四十万元。

不忘祖国母亲的养育,将爱国之心化作平时的行动,时时想到回报祖国人民。这,就是邓亚萍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