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新奇小百科(1)
15847600000009

第9章 植物天地奇观(2)

柬埔寨境内也有一种产糖的树,叫“糖棕”,被称为“宝树”。不过它的糖汁不是从树干流出来,而是从花序中割收糖棕的汁液,每天可流满3竹筒,可连续流半年。一株大树产糖50公斤以上。

名果之树拾趣

荔枝

荔枝被誉为“果中皇后”。中国是荔枝的故乡。

荔枝属于无患子科的常绿乔木,高约20米,是长寿而高产的果树。在福建莆田县有株名叫“宋香”的古荔,树高6.4米,树冠占地60平方米,树龄已有1300多岁,至今枝叶苍翠,春华秋实,年产荔枝约150公斤左右。四川宜宾县有棵千年荔树,株产曾达1500公斤之多。

中国已有70多个名产品种。荔枝绝品是莆田的“陈紫”,有鸡蛋大,果壳紫色,果浆甜中透酸。荔枝佳品是广东增城的“挂绿”,它的果形如鸡卵,肉厚核小,质脆汁甜,入口留香,风味极佳。

荔枝的营养丰富,是一种高级滋补果品,有养血、消肿、开胃、益脾的药用价值。

柑桔

柑桔属芸香科,种类繁多,全球共27种,我国有21种。最大的是柚子,直径可达25厘米;最小的是“金豆”,果径不到1厘米。

柑与桔在外形结构上是有区别的。通常把果实直径大于5厘米、果皮橙黄粗厚、顶端有嘴的称为“柑”;而果实直径小于5厘米、果皮细薄而呈朱红或橙黄、顶端无嘴的叫“桔”。

柑桔的营养价值很高。它含有蔗糖、葡萄糖、果糖、柠檬酸和苹果酸等,其中糖与酸的含量比值是8∶1,因而具有独特的风味。

柑桔的果实中还有15种维生素和钙、磷、铁、镁、钾等矿物质。

自古以来,中医就以桔皮、桔络、种子及桔实入药。柑桔性凉味甘、酸,有生津止渴、开胃理气、润肺止咳、醒酒利尿之功能。

柑桔不仅可供鲜食,还可加工成果酱、果酒、果汁及糖水罐头。

果皮可盐渍、制蜜饯、提取香精、制果胶。种子能榨油,含油量达32%。

苹果

苹果和葡萄、柑桔、香蕉并称为世界四大水果。中国苹果种植面积居世界首位。

我国种植苹果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世界苹果大约有35种,原产我国的有22种。着名的有:四川早熟的“黄魁”,北方的“金帅”,果大心小;南北闻名的“香蕉苹果”,果大汁多;中熟的“红玉”,贮藏后有浓香;晚熟的当家品种“大国光”,全国种植比例占一半以上。

苹果含有微量元素锌,而锌是构成与记忆力息息相关的核酸和蛋白质不可缺少的元素。因此,苹果又被称为记忆之果。此外,苹果中的果糖含量为水果之冠。

榴莲

榴莲俗称麝猫果,原产马来群岛,我国海南、两广、湖南等地也有栽培。果实有浓烈的芳香,果肉甜美,有“果王”之称。

榴莲之名得自我国明代着名航海家郑和。榴莲属木棉科,是常绿乔木,高达25米,枝繁叶茂,树冠很像一把撑天蔽阳巨伞,叶长椭圆形,革质,叶面光滑,叶背有鳞片。花形大,带白色,聚伞花序。果实近于球形,果长约25厘米,每个重三四公斤,果皮黄绿色,长满锋利的木质刺,很像一只大刺猬。果肉嫩黄,香甜油腻,食后余香不绝。榴莲的种子外面包裹着乳白色的假种皮,有恶臭。

种子可炒食。

植物奥秘奇闻

吸血树

树中的奇事也不少,你知道吗?

阿富汗有一种吸血树,树高约2米,树干粗为10厘米左右,满树缠着向上伸展的颗粒,长相颇为古怪。更要命的是无论是谁,只要不慎碰到树叶,即被牢牢黏住,其血液也被吸光。

吸血树是在阿富汗北部大森林里发现的。当时,一支德、法、意联合野生植物考察队到那儿考察,有位考察员一见这种少见的怪树,便忍不住好奇心,伸手去抚摸树叶,不料差点惹下杀身之祸:

他的手被树叶上的小颗粒紧紧吸住,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济于事,树叶已蚀穿了他的手下皮肤,开始吸血。为了救其生命,考察队长只能用刀砍下了他那只倒霉的手,这更引起了其他队员的好奇心。

他们戴上又厚又实的橡皮手套,想揭穿探究其秘密,不料橡皮手套也被吸住,并很快被蚀穿。不得已,他们只好弃手套保全生命,不一会,就见手套全被蚀光。这一怪树之谜至今无解。

活动松

北京门头沟区马鞍山麓的千年古刹戒台寺,处处可见300年以上的树,甚至千年以上的古松。活动松位于方丈院外,直径约1米,是一株约4400年以上的油松。冠如一把张开的翠伞,全靠主干支撑,牵动任何一枝,全树枝便摇动起来,故名“活动松”。乾隆有一题诗云:“咄哉谁为挈其领,牵动百丝因一丝。”何以牵一枝而全冠动?因树身向东倾斜约10度,树冠大的一面也向东,与树干的倾斜一致,这样重心就向东偏移。重心不稳,自然一牵就动了。

巴旦杏

在埃及的塞贝多沙漠方圆150平方公里的不毛之地中,终年酷热无雨的一片荒漠灰沙间,竟然有这么一株繁茂大树巍然屹立,实在叫人不得不叹为观止。这就是名为巴旦杏的树。

看着那裂纹虬曲的树干,你一定能猜得到树的古老,但你若是将树锯倒,数一数年轮以确定它的精确年龄的话,结果定然会叫你吓一跳:1600多年!

原来在公元346年以前,一名名叫小约哈尼的青年决心皈依伊斯兰教,为了考验他的决心,圣者要他种大一棵树,并要一直浇水,直到这树扎下根、结了果为止。圣者插下手杖的地点,离最近的水井也有一天的路程。而那口井也实在称得上可怜,从井里打出来的水是真正的涓涓细流。想把水缸装满水,就需要整整一夜的时间。

小约哈尼夜晚打水,白天挑水,三年中日夜不息,以一种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不懈——他只要敢停顿一天,那棵树立即就会被烈日的毒焰烧死。在汗水与井水的浇灌下,巴旦杏树终于结成了果。小约哈尼摘下那颗果实,送到附近的寺院里,给众僧享用。

小约哈尼这种真正的献身精神,漫长的十六个世纪里竟然代代相传,延续不绝。直到今天,那个寺院的小约哈尼的继承者们仍和他一样,牺牲了夜晚的睡眠,矢志不移地为那棵古老的树运水、浇灌!

植物泌盐

从我国辽宁省的锦西,一直到广东省电白的沿海滩,不少地方都生长着茂密的大米草,好像一条绿色的绸带,这里是牲畜的放牧场,是鸟类的天堂,也是海滨动物的栖息场所。

大米草属禾本科多年生草本,丛生,是一种喜水耐盐的植物。

它的秆直立,根状茎很发达,能迅速蔓延,叶片线状披针形,再生力强。大米草原产英国沿海地区,我国引种后生长良好,经过天然杂交,比欧洲海岸的大米草和美洲互生大米草的植株高大。

海滩地带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其他的植物都不能生长,为什么独独大米草能够生长呢?

为了避免盐分过多的伤害,大米草的体内不累积盐分,而是通过叶子背面的盐腺分泌盐,把体内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含氯化钠的液体分泌到叶子的表面,待水分蒸发掉后,分泌液中含的氯化钠慢慢地就变成盐类的结晶,遗留在叶的表面。这些遗留在叶子表面的盐分,经风一吹、雨露一淋洗,就纷纷掉下来;或者到了秋天叶子黄时,随着脱落的叶子而脱离植株体。人们把这种能分泌盐分的植物,称为泌盐植物。

据有关资料,每公顷大米草年产鲜草量为15~30吨,最高每公顷达37.5吨以上。大米草不仅是牲畜良好的饲料,而且它还是一道绿色的屏障,能抵御海浪对堤岸的冲击,并可以把海浪挟带的大量泥沙淤积起来,起到淤泥造陆、围海造田的作用。因此,大米草是沿海地区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植物。

具有分泌盐分这种特殊功能的植物,不只大米草一种,像生长在我国甘肃、新疆等地的瓣鳞花,生长在海滨的马牙头,红树林中的白骨壤(海揽雌),以及怪柳、胡杨等,都属于泌盐植物。植物泌盐之谜就在这里。

植物吐水

清晨,特别是雨后的清晨,当我们步入原野的时候,就会看到小草、水稻等植物叶子的尖端和边缘,闪烁着晶莹的水珠。它顺着叶尖和叶的齿缘流下来,如果你站在水稻田边,还能听到清脆的叮咚叮咚的响声。这种现象叫做植物吐水。

植物没有口,怎么会吐水呢?要揭开这个谜,我们先从植物与水的关系谈起。

水是植物的“命根子”。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水,呼吸作用需要水,体内物质的运输需要水,生长也需要水。

植物所需要的水分主要靠根从土壤中吸取。

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输送到叶子后,又是怎么“吐”出来的呢?原来,植物的叶尖和叶齿部分有一种特化的组织,叫做排水器。它是由水孔和它里面的薄壁组织共同组成的。它的表面有不闭合的、成对并列的保卫细胞所形成的水孔,里面为小型、无色、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叶子里面导水的管胞末端与它相连接。水从管胞流出,通过薄壁组织的胞间隙,再经过水孔排出来。禾本科植物的幼苗或其他草本植物如番茄、倒挂金钟、报春花、凤仙花、金莲花等,它们的叶尖或叶齿,在大气湿度高,早晨温度低时常悬着水滴,就是排水器通过水孔排水的结果。这就是植物吐水的秘密所在。

植物自卫

植物能够自卫,这是有趣的事,也是事实。

植物没有运动能力,它们怎么“自卫”呢?它们有的是通过分泌化学物质来达到“自卫”的。在墨西哥的荒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叫做灰白银胶菊的植物。让人奇怪的是,它们“兄弟”之间并不亲热,不是像有些植物那样一棵挨一棵地生长,而是像城市街道两旁的行道树一样,棵与棵之间的距离很大。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荒漠地区气温很高,干旱缺水。为了防止彼此间为争夺稀有的水分和养料弄得两败俱伤,都不能生存,所以它们都有一套“自卫”的本领,都能从根部释放出一种叫做反式月桂酸的毒素,抑制同种植株的生长,因而它们之间的距离很大。这虽说是“兄弟”间的自相残杀,但却能保持它们的种族不被淘汰,不会灭绝。

美洲北部生长一种黑胡桃树。在它的周围,几乎是寸草不生。原来它的茎、叶及根内含有一种特殊物质,随着雨水淋洗到树下的土壤中,再经水解及氧化,形成一种萘醌,叫胡桃醌。胡桃醌可杀死多种宽叶草类植物,还可抑制许多种子发芽,所以黑胡桃树的周围草很少。它独霸了生存空间,从而保证了它更好地生长。还有的植物通过挥发性毒物,利用空气影响周围植株。如生长在美洲北部的白叶鼠尾草,它的叶子能挥发出桉树脑和樟脑,弥漫在草丛的周围,因此,距离白叶鼠尾草1~2米内寸草不生,它真是个“小霸王”。

植物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都有一套对付动物侵害的“自卫”

本领。如有的植物能分泌一种叫鞣酸的物质,它入口发涩,而且它与食物中蛋白质结合而妨碍消化吸收,使动物不爱吃,自己也就幸免于难了。有些堆心菊含有苦乳内脂,牛误食后,牛乳就变苦,从此再也不吃了。澳大利亚的牧场上,生长着一些苜蓿,它体内有雌激素样的物质,母绵羊吃了它以后,会造成大量的不育或难产。有些蕨类和裸子植物体内,含有高浓度的蜕皮激素。昆虫吃了它们的叶子以后,会造成畸形发育、提早死亡和不能生育繁殖后代。人们由此得到启示,正在研究从某些植物体中,提取能防治昆虫的有效物质来为人类服务。

植物流“血”

在热带地区生长着一种树,叫做龙血树。它原产于大西洋加那利亚群岛,是百合科高大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它的茎干能分泌出红色的树脂,就像动物的血一样。这种树脂称为“麒麟蝎”

,可以做着色的原料,也可供医药用,作为提炼中药“血蝎”的原料。

“血蝎”在中医学上可供药用,有活血散淤、消肿止痛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