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15848500000007

第7章 婚姻准备(1)

中华民族是最富有情感,最负责任的民族之一。中华儿女也是最富有情感和最负责的人,当然他们也决不拒绝让自己的情感和责任得以延续的惟一寄托——婚姻。

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男女青年的时候,寻求异性,是他(她)对生活的热爱和渴望,尽管婚姻的殿堂之路神秘而坎坷,绝非一步即可迈进,但这绝对挡不住充满青春活力的男女向这座殿堂奋勇冲击的脚步。

可以说青年男女从有了怀春的意识开始,到迈入婚姻殿堂还有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他(她)们相互之间需要做出一系列的复杂的认知、认同、被认同的努力,具体地说,必须完成刻意标记、亲近示爱……等等过程。

刻意标志

婚姻作为一个人的“终身大事”,是成年人才享有的权利。男女青年要长到多大,才能爱别人并接受他人的爱呢?在过去要等到行过成年礼。

成年礼是人生礼仪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青春的标记,是恋爱的前提。一个人行过成年礼后,便可恋爱、结婚了。

在我国古代,成年礼通称为冠礼。一般规定为男子20岁时加冠,加冠后表明由童子为成人了。他得将梳着的辫子拢向头顶,结成发髻,戴上冠巾。女子15岁开始,解开头上的童式发辫,盘于头顶,束髻插簪。如果男女青年有了这样的装束,也即可异性求爱、求婚了。

直到近现代,我国各民族仍保留着丰富多彩的成年礼俗。比如布朗族姑娘到了十五六岁,父亲要选定一个日子,郑重地送给她一个竹篾板凳,一个小竹箩,一套新衣服,还帮她准备一块染牙齿用的铁锅片。男孩十五六岁时从佛寺还俗归来,父母给他一个装东西的布袋,一床毡子,一个银盒或铜盒,盒内装槟榔、石灰浆和草烟。经过一番准备后,选择一个宗教节日举行成丁礼。届时,男女青年用红毛树枝在锅片上烧取黑烟灰,互相染牙齿,就算他们进入了婚恋的年龄,享有恋爱社交的自由了。

凉山彝族少女成人时要举行换裙仪式。换裙时间视少女发育情况而定,一般在15岁或17岁,多在单岁举行。换裙前,女孩都梳单辫,穿浅色两接裙,裙边镶有一细一粗两条黑边。换裙后,裙子变成红、蓝、黑等对比强烈的三接或四接长统裙。经过换裙之后的姑娘越显婀娜多姿,充满青春活力。换裙之后,女子便可找情人,亦可接受男人约会。此外,作为成年标志,男女都要换掉“小名”改称“大号”了。

哈尼族的男子当长到年满15岁的时候,要将他原来戴在头上的帽子改为头帕。这是哈尼族青年的特殊标志,以之有意向异性表白:我已到了可以求爱的年龄了,或欢迎来爱我。

总之,在我国的许多民族当中,都有为男女成年而做出的标志样记,以证明他(她)可以进行婚姻行为。在中华青年的婚姻道路上,刻意标志自己的成年是迈向婚姻殿堂的第一步,要走好这一步,不只是显示一下就万事大吉,就有人来求爱了,还要刻意地彰显这种标志,以求得异性的注意。

亲近示爱

在所有的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上,可以说没有超过夫妻关系的了,这也原于起始男女之间的择爱过程,男女之间到了相互间可以求爱的年龄,都会以各自的方式向对方示爱,这种示爱的举动几乎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住的,无论是威胁,还是阻挠,也无论是逼迫还是诱惑。

男女之间在示爱表现中,亲近示爱是一种基本的示爱方式。亲近示爱,是一方对另一方表现得比其他人都更友好和亲密,以显示对对方有好感,要得到对方的爱,亲近示爱,表现在对对方语言上的恭维,顺着对方的意愿说话或帮着对方与第三者说话;其次,在生活上关照对方。主动、热情、不计报酬地为对方干活分忧解愁,充当对方的保护者。包括不希望让别人知道的一些事,先告诉给自己所爱的人。让对方相信:我对你与对别人不一样,我把你没当外人。

亲近示爱,还表现在毫不吝惜地把自己所喜爱的物品送给对方或探听到对方有什么喜好,而自己尽量想办法去满足对方的这种喜好或要求。

总之,亲近示爱,是男女双方采用真情实感,让自己显示出是对方亲近的人以达到接触和恋爱上的目的,这种方法在中国青年男女当中古今一法。而且是在已成婚姻当中占有相当比例的。

借助节日或其他交际机会示爱

中华民族因其历史悠久,自然也有许多充满了神奇和美好的节日,如汉族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藏族的雪顿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壮族的歌墟节,回族的花儿会,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等。

节日多源于宗教祭祀和某种庆典。每逢节日期间,不仅是人们狂欢之日,且又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时机。因此春心萌动的青年男女,都尽情地打扮自己,精心准备,利用节日寻求理想的佳偶。

据古书所载,“春社”是古代设坛祭祀土地神的场所。在古人的心目中,社是大地母亲的象征,社坛周围种上茂密的桑树林,象征着男性。《周礼·地官》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这说明在春社之时,人们可以自由择偶求侣。在《诗经》中有不少诗歌都描写了青年男女在柔和的春光下,于桑林水边嬉戏达情的欢乐场面。比如“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这种春社求偶的风俗经过世代演变、传承下来,演化成了许多为求爱者提供机会的“节目”。比如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中,至今仍存在着类似“春祀”的节目活动;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爬山节”、蒙族的“娘娘会”、哈萨克族举行的“姑娘追”的活动、哈尼族举行的“姑娘节”等,高山族虽然没有为什么日子冠以节目的名称,但每年也为男女青年们求偶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这些节日活动中,青年男女可以尽情嬉戏打闹、谈情说爱,有些长辈人还要告诉家长不要管得太严,为年轻人交朋友开绿灯。

以上只是少数几个民族为青年男女提供相爱机会的情况,而实际上在中华民族的整个大家庭中,每个民族都存在着充满了人性化的属于恋人们的“节目”。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增添了新的联谊节目。

比如由各地妇联和新闻媒体等单位举办联谊性活动,为未婚男女提供见面相识的机会,是比较常见的为未婚男女提供的示爱方式,更有甚者,像台湾电视台“非常男女”,大陆的“玫瑰之约”等派对板块,更是激情速配。

又比如由一个大城市举办的名为“花月佳期”的交友活动,有数千名青年男女云集在广场,参加为期三天的“南方白领情缘万人联谊活动”,寻找自己心仪的另一半。火爆热闹场面中穿插着温馨情景,活动充满了欣喜与浪漫。港澳地区也组团来参加,其中还有“金领”人士。

据参与组织这一活动的人士介绍,此次为数万“白领”、“金领”未婚男女找知音的活动,反响热烈,报名者非常踊跃。不少错过报名时间的年青人带着身份证和学历证明复印件赶到现场报名,火爆程度不亚于求职。当天参加报名的人数就近万人。

现如今,类似的联谊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了,比如,电视台“体验速配”、由专业部门专门举办的“有缘千里来相会”“相识知音”等活动,也深受广大未婚者的欢迎。

信物示爱

人类用以表达爱情的,除了语言和歌声外,还有各种物品,也就是以物为媒。

以物示爱的方式,在很早的时候就产生了,虽然我们今天无法确定它究竟产生于什么时代,从现存的民俗可以知道,它至少在对偶婚时代就已存在了。我国云南永宁纳西族直至解放前尚保存着对偶制的“阿注”婚,同时保存了集体交换信物的习俗。集体求爱,是古老群婚的遗风,是氏族外婚制下常见的一种恋爱方式。在纳西族,当一群男子碰上一群女子又有求婚的愿望时,男子们会齐声呼喊“啊嘿嘿”,与她们打招呼。如果女子们愿意与他们结交,也以“啊嘿嘿”作答。于是,男子们便推出一个善于言情又善于表达的代表,带着每个男子的信物,去和女子们接谈,并介绍每件信物的主人。女子们接受了信物,就意味着同意与男人们结交阿注关系。可见信物既是“介绍信”,又是男女间相恋的“纽带”。

那么,男女青年之间示爱该用什么信物呢?《诗经·卫风·木瓜》有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可见,春秋时卫国的姑娘是以木瓜、鲜桃、李子送给小伙子的,而小伙子则以美玉来回赠。郑国的男女则以当地盛产的芍药、香草互赠;陈国的多情女子送给她中意小伙的只是一把花椒籽儿。

随着社会的发展,贵族间男女的定情信物越来越昂贵。如东晋惠帝的贾皇后之妹贾午赠给韩寿的信物,是极其名贵的西域进口香料。而相比之下,平民的信物就显得寒酸,但却不失真诚和热烈。明代长江中下游沿岸一带的姑娘,送给恋人的是一块白手帕。

综合不同民族青年男女的示爱信物主要集中在几大类上:鲜花、树叶、常用小物件及精美小饰物。

鲜花与树叶可以是各应时季节开放的鲜花或树叶。比如梅花、白桂花、马缨花、芦子、浪若等;常用小物件像手帕、香包、腰带等;精美小饰物则包括手镯、耳环、戒指、项链等。

在过去,男女达成了信物交换,可以成为订立婚约的一个标志,它不单具有表面上的以物取信于恋人的意向,更主要的是它具有灵魂交换的深层意义。

如今,青年男女间的示爱信物显得就更丰富多彩了,青年男女不但可以自己制作和改造,更有各生产厂家为此特制的物品,任你挑选送给你心爱的人。据观察,现代青年男女间的示爱信物多为成双成对、一人一个的物品,如手机、戒指等。而佩戴在手机等物品上的小饰物也是成双成对的情侣式样,可谓是又时尚,又浪漫。

彰显示爱

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追求心爱的异性是本能的心态也是自然的法则,这种心态及法则,又无形之中促使他(她)们自然而然地就萌生了许多的示爱手段,彰显示爱也是主要的示爱方式之一。

比如在动物界,雄孔雀在雌孔雀面前舒展彩屏,走来走去,雄狮子在雌狮子面前引颈长嘶,绝不是无聊之举,它们正是在所喜欢的异性面前彰显自己的美丽与威武,目的是博得对方的爱慕。此情此景,人与动物同理。青年为了博得异性的喜爱,会在异性面前刻意打扮,把最好的衣服穿在身上,他(她)们也喜欢在异性面前显露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比如在蒙族中,男青年会不遗余力地在赛马、摔跤中表现自己的勇猛和傈悍,有些时候他们此举并不是为了得名次,而是在他所喜欢的姑娘们面前故意卖弄和彰显,而在广西、云南一带的男女青年喜欢在姑娘、小伙聚集的地方一展歌喉,唱个没完,也属彰显示爱。

可以说,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今,善于彰显的姑娘、小伙都能有更多的机会寻找到自己理想的情人,或被更多的异性看中。彰显示爱一直是引起青年男女重视的求爱方式,虽然当事人并不以为旁人了解自己的目的,但一般情况是,旁观者大都对此心领神会,可能还暗暗好笑呢。

托请良媒

人们常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强调的是除了父母的意志外,媒妁所起的重要作用。在比较封闭的森严保守的时代和环境中,男女青年的婚姻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在这些媒人手中。

可能与自己从事的职业有关,所有的媒人特别留意每一个即将到婚龄的青年男女。当看到某家青年男女到了结婚年龄,她们就会主动上门为之说媒。一位媒人在男女两家同时说合的,称“单媒”;两位媒婆分管男女两家的,称“双媒”。

媒人在中国的婚姻舞台上起到了重大作用。在几千年封建社会里,媒人成为绝大多数已结成的合法婚姻的证明人。没有媒人撮合的婚姻,要遭到道德、礼教及世俗的谴责和反对,被视为“大逆不道”,是不被人们承认的。《礼记·曲礼》说:“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说苑》载:“士不中而见,女无媒而嫁,君子不行也。”《孟子·滕文公》说:“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这里所说的归纳在一起表达的就是:不遵父母之命,未经媒妁之言的婚姻,就会被人看作是通过缝隙偷看,跳墙偷着与人相会一样见不得人,不仅父母要反对,同时也遭世人鄙视。

由于媒人在婚姻中所起的作用愈来愈受到封建统治者的重视,因此她们逐渐被推到了代表婚姻道德标准、监督婚姻合法化的角色上来。我国到了元代更把媒妁之言当作婚姻条件,法律规定订婚时必须由媒人参加写立婚书。

封建社会的私媒,一般由民间德高年长的男子和巧舌如簧的妇女来担任。做媒者必须深晓礼仪,善于词令,随机应变,能准确地把握男女双方的喜好和心理。否则是承担不了这份工作的。

由此可知,无论是男女青年双方看好也好,还是男女青年双方父母相中了对方也好,在封建社会的婚姻习俗中,最后要缔结成姻缘,必须去找媒人,这是个不可逾越的“坎”。

如今,媒妁之言已成为了历史,但在婚礼上中还是有必不可少的现代“媒人”角色——婚姻介绍人。如今的“说媒”多数是一种“过场”和形式。因为在过去,媒妁之言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在某种意义上讲,它决定着一桩婚姻的成与不成,但是现在,男女之间的婚姻关系多数是“木已成舟”,自行决定了,托请媒人只是应个“景”而已。

相处恋爱

婚前男、女之间的恋爱,在过去几乎是没有的,可能也是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杜撰了《白蛇传》、《牛郎织女》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神话传奇故事。也就是说,婚姻准备前的相处恋爱,只是中华婚姻史上近代和现代的事情,这对于过去的青年男女来说是想都想不到的事。

相处恋爱阶段,在现代是婚姻准备的最重要程序和步骤,无论对任何一对婚姻来说,忽视了这一阶段或取消了这一阶段,婚姻多半是“短命”的,最终多数走向婚姻破裂。

婚姻关系是伴随夫妇一生的关系,是每天甚至每时都必须面对的关系,能做到长相知、永相爱,没有相当的时间了解和相处几乎是做不到的。

相处恋爱就是男女双方通过在一起为人处世,了解对方的性格爱好、志向理想、情趣和境界是否与自己相同,能否相容。没有相处恋爱的“一见钟情”是表面上的相容,经过相处恋爱达到的相互倾慕,才是情真意切,心底的交融,经过相处恋爱达成的相互认定,胜过一纸婚书的约定。因此,即使是现代婚姻前的相处恋爱程序,特别受到青年男女父母的重视,他们除了自己积极主动的通过各种渠道和关系打听子女恋爱对象的各种自然状况外,也十分注意提醒自己的子女加强对恋爱对象的了解和考验。有时,相处恋爱还会使一桩在别人看来是不可能的婚姻而成为现实,而且很美满和幸福。

订立婚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