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城中小村的“前世今生”
15849700000027

第27章 城中村的困惑:向下的青春(2)

日记中透露出几分消沉、无奈的情绪,也反映了作者生存在城乡文化夹缝中的“孤独感”。他们希望留在城市的人,为了节约在“生活成本”不得不流落到郊区的农民房和城里的城中村,苦等机会的垂青。对一些农村孩子来说,读书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毕业了总不能再张口向父母要钱,为了“收回成本”,怀着“衣锦还乡”和“出人头地”的梦想,他们坚守在城市里,毕竟在大城市获取高收入的机会多一些。他们生活窘迫,承受这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往往很敏感,有的甚至对社会有抵触情绪。他们“见到了更多的繁华与破败的对比,体验了更多骄傲与低鄙的落差。”有这样一个酸楚的词来形容他们“向下的青春”。

当然,除了失业大学生这一群体,外来群体的组成是复杂的,包括打工的、做生意的,有的人甚至无所事事,整日以打麻将过日子。据当地人说,有一些住在这里的年轻女孩子是“做小姐”的(暗娼)和做“二奶的”。由于“城中村”的管理难度相当大,一些违法人员就利用这种混乱的环境来掩盖他们所从事的违法犯罪行为。例如有些人利用一写出租屋进行一些非法的卖淫色情活动,以及一些赌博活动,这些犯罪行为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和心理健康都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青少年一但接触到这些非法活动,就会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对于一个社会来说,青少年不仅仅是个人生命历程中的重要阶段,而且是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方向与进程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在“城中村”的校外外青少年,也是如此。我们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并采取了随机抽样的方法来进行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城中村”校外青少年状况,具体包括生活状况、学习、法制教育以及他们对赌博、吸毒的看法等,以此反映一些存在问题。我们随机抽查了100个本社区的校外青少年(包括外来青少年和本地青少年)作为样本,他们的年龄大多处于18~24岁之间,具体分布如下表所示:

平西村的校外青少年年纪大多在16岁以上,绝大多数都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初中辍学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关于平西村校外青少年的人数没有具体的数据统计,在调查中发现,校外青少年,尤其是外来校外青少年在管理上存在缺位现象。实际上,对于外来校外青少年的管理是处于区教育局、区妇联、区团委甚至于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几个相关单位“四不管”的状态之下。教育局的管理对象只是校内学生,当然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辍学情况也会做一些预防工作。平西社区的校外青少年80%都是来自广西区内的流动人口,来源地多为广西一些山区、沿海的农村、城镇地区。来自农村的外来校外青少年多数家里还有比较沉重的经济负担,要肩负一定的养家的责任,他们到首府南宁之后会找一些工作来维持生计,从事的工作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建筑业、服务业、娱乐业等等。而本地的青少年由于家庭比较富裕,有些不再读书的,整天无所事事,也就成为高危人群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100个本社区的青少年样本中,他们的工作情况如下表所示:闲散在家的青少年达到了总数的30.3%,打工者占到总人数的49.5%以上。

属于流动人口的青少年大多数已经在外面“闯荡”许多年,外出的范围最远到达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汕头等,近的至本县,在南宁就业时至少已经有了一些经验了。相比而言,来自城镇地区青少年的情况就有了较大的差别:来源地为广西城镇的青少年,他们辍学的原因很少是家庭经济困难,而“成绩不好、不想上学、学习没意思”是主要的原因(参阅下表)。由于这些来自城镇的校外流动青少年家庭经济条件的许可,他们有些可能会成为平西社区无业人员的一部分,或者是来去自由的雇员,加入到社区闲散人员的行列。

平西村常住人口中的校外青少年大多数分布在二十岁上下。平西村家庭对于下一代子女的教育比较重视,家长们会想方设法把子女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因此对于子女的教育投资也比较多。从分管平西村的江南区教育局汇总的一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情况汇报中了解到:2005年秋季学期江南区辖区中小学辍学现状总体为:小学一至六年级辍学率均为0,城区的初中七至九年级大部学生无辍学现象,出现辍学的学校只有比较偏远的吴圩中学、苏圩中学、苏圩镇中、延安镇中、江西中学。七年级2人、八年级49人、九年级41人。以上五所中学在校初中生6077人,辍学人数92人,辍学率1.5%。谈到学生辍学的原因,该汇总认为:家庭贫困仍然是学生辍学最主要的原因;其次是学生厌学的情绪和读书无用论的影响;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每门功课考试才得几分,无心向学,辍学回家;再次就是有的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如吴圩镇初级中学长期存在用水紧张和校舍、学生住宿条件差等困难。①

我们对于平西村的调查情况来看,这份学生辍学情况汇总基本还是符合当地的实际的,平西村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辍学的极少,义务教育阶段以外的十七八岁的青少年除多数进入普通高中继续学习之外,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类学校也是消化校外青少年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平西社区的校外青少年多数是未能考上大学或者职业高中、中专、技校毕业之后的人员。这些人由于其家庭有不错的出租房屋的收入,经济收入比较稳定,与自己工作得来的即辛苦又有限的工资相比之下,他们更多的选择是闲散在家,充其量充当一下“收租人”的角色。平西村中这样的校外闲散青少年由于生活在经济条件比较充裕的家庭里,而且父母又多是农民,在他们年纪较小的时候不能给予足够的管理与教育,时值闲散在家之日,就成为父母担心的一代,为了能保证这些年轻人不“惹是生非”,家长们往往也会尽可能的满足子女的各种要求,愿意给予经济保障。

(一)社区校外青少年的处境和行为特点

从社区那里,我们了解到到毒品与艾滋病在类似平西村这样的“城中村”蔓延的形势,并开始采取更多更新更有效的措施来办法来控制与干预,如积极争取更多的境外项目资金,开展各种宣传与干预活动等。但在与被调查者和访谈对象的接触中,我们都以现这里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大部分的校外青少年对毒品与艾滋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仍然很低,而且校外青少年是最活跃又最隐蔽的高危行为群体。

尽管社会各界一直高度重视校外青少年教育、服务、管理、帮教工作,但在校外青少年社会活动中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闲散的校外青少年。校外闲散青少年行为违背正常的社会道德和法律,其行为对社会、家庭和个人产生较多负面影响。一是他们无固定工作且无固定正常合法收入,个别人存在打架、斗殴、盗窃等倾向,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二是他们好逸恶劳,好吃懒做,聚众结伙,存在不遵守社会规范的现象,不同程度地败坏了社会风气,特别是对正常的青少年产生较坏的负面导向。三是一些校外闲散青少年行为异端,经常惹事生非,对家庭造成巨大压力,而有些父母因无法管教而伤心、愤恨,经常引起家庭矛盾纠纷,影响家庭幸福。四是闲散青少年游离于正常的组织之外,处于社会边缘和失控状态,游手好闲,精神空虚,为追求刺激,或非法享受,极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影响自身健康正常发展。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问题,平西的校外青少年的活动时间分两种,一种是有职业的青少年,他们的活动时间集中在白天,地点也是在工作的地方,而另一种没有职业的闲散青少年,他们的活动时间主要在傍晚和晚上,白天主要是休息;另外一些粉仔则在傍晚时,到人集比较集中的地方寻找毒资,比如闹市、菜市、闲暇的公共场所、林荫处、恋人常出入的幽暗处等。因此,他们的活动时间和地点都比较隐蔽。

此外,关于社区的调查的发现,平西的校外青少年多是受同伴的影响和学习成绩不理想而辍学在家,并且结伙外出,寻找刺激性活动,比如电子游戏、非法活动等;网吧、歌厅等休闲娱乐场所成为许多人闲暇时主要的去处,看电视、电影、录像,打电子游戏、赌博、打桌球,成为许多人主要的消遣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辍学的青少年,其父母在管教的方法上有不当之处。有的父母过分宠爱孩子,任其游玩,不理采他们的交往对象的背景和来历。社区青少年接触电视、网络、录像等的频率相当高。不难想象,现代化的传媒给社区青少年所带来的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都相当大。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这种城乡结合部毒品的流通还是相对猖獗,据访谈的平西高危行为者透露获取毒品并不一事很困难的事情,只要到大型的娱乐场所、到吸毒人员集中的地方,就可能会有贩毒者向你兜售毒品。一个普通的医生说,前几年,在大街上都可能看见到一些人当街吸毒。在人少的地方,一个或者几个人就用箔纸片(香烟盒内层)来烤,揍在一起吸。我们的统计问卷调查也显示,在被调查者中,有6%的青少年回答自己家里有人吸毒,有5%的人承认自己吸过毒,有7%的人承认自己的同伴中有人吸毒(具体请见下表)。在个案访谈中我们还相当多地发现,许多高危行为者基本上是与自己的家人朋友或者恋人保持亲密的关系,并且对他们的影响最大,有些吸毒者的家人、朋友或者恋人最后也被卷入到吸毒的深渊。可见,高危行为存在着非常强的传染性和易感性,很容易通过生活、交往等等方式交叉的传播,而且导致交叉传染的诸多因素中又具有不确定性。

在平西我们调查了一个有过吸毒史的青年人,据他的介绍,以前他在家里从来都不用干什么体力活,甚至家务也不需要他参与。他在家里就像被当作小皇帝一样得宠爱。因为一个人呆在家里非常单调海味,就跑出来找朋友玩耍,然后沾上毒品。他没有什么社会经历,不善于表达,近似于木纳,他坐在沙发的另一端,眼睛直直地看着地板,你问他一句他就回答你一句,不会多说一句话,也不会用目光与别人交流。

社区青少年高危行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安全套使用率低、性开放、多性伴,性娱乐;互联网上的色情传播、社区为“色情交易”集中地区等。

(二)校外青少年高危行为表现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校外青少年的性健康与性卫生知识普遍匮乏。关于性病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与传染途径他们都不十分清楚,但是他们的性成熟年龄又普遍提前,性行为的低年龄化,多性伴等情况初露端倪。据调查中的分析统计,有60%以上的青少年承认自己有过性行为,有80%的青少年在20岁以前就发生了性行为,有30%以上的青少年承认自己和两人或者两人以上的异性发生过性行为。请参考下表: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两位年龄不到16岁的失学男孩都有过两次性经历。可以看出,校外青少年的性伙伴有增多的趋势。在平西村周围有许多小型的旅社、招待所和钟点房,我们在附近调查经常看到成双成对的青年男女在该旅社开房或退房。这些青年男女用不用安全套就很难讲,因为我们从南宁市卫生局了解到,南宁市在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方面所做的工作相对滞后,还有很多工作尚能够全面布置和落实,虽然针具交换的项目已经落实,但美沙酮替代治疗项目、安全套发放项目等正在筹备落实阶段,安全套的发放也只是计划在5个较大的宾馆里实施,尚未能全面铺开,普通旅馆、招待所等均没有免费配有的安全套,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校外青少年的性行为缺乏保护措施。从社区的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分析来看:仅有11%的青少年在所有的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从不使用和小部分时间使用的却占到了50%,青少年性行为的自我保护和安全意识的缺乏让人心忧,这种缺乏保护的性行为使得社区性病、艾滋病传染的危险性大大地提高了。

同时,一些校外青少年涉及到吸毒等药物滥用(尤其是静脉注射吸毒)的高危行为,不少青少年还经常出入各种娱乐场所,平西路两边开设了许多家洗头房、按摩店、OK厅等,营业时许多小姐穿着暴露地坐在门口,有时还主动拉客,色情服务相当猖獗。许多青少年禁不住好奇和诱惑与地下性产业有过接触。调查数据中显示:有54%的人去过路边店,16.2%的人去过桑拿房,有32%的人去过洗头房。许多吸毒者,同时也是性服务对象,因此交叉感染的几率无形中提高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