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别让它们离开我们
15850500000027

第27章 其实我们可以和它们一起和谐的生活(3)

曾经在报纸上有一张有趣的照片,松鼠衔着高尔夫球在绿草如茵的球场上奔跑。原来它错把高尔夫球当作蘑菇存放在树上准备过冬。对这件事,报纸还展开了讨论,有人说高尔夫球被松鼠衔走,不足为怪,也不值得同情,这里本来就该是松鼠的天地。讨论没有结果,只知道这个球场因为松鼠而中止打高尔夫。

人与动物融洽相处事情还有很多。在高速路上开车如果看见一头鹿跑到路中间,行驶再快的车子也要停下来为它让路。在阿尔伯塔大学,大学区树多草茂,安静而肃穆。松鼠在这里可以不避人的跑跳着,时而还会发出尖细的叫声。城市里钓鱼的地方很多,规定也严格,钓到的鱼有一定尺寸要求,不到规定尺寸,必须放生。其实很多当地人无论钓到什么鱼最后都放归河水。钓鱼之乐不在得鱼而在垂钓的过程。

在加拿大的国家公园,又称麋鹿岛。公园面积很大,有野生的牛、鹿、四不像和叫不出名称的鸟,总共250种动物。进入公园只能驱车而行。公园里树木茂密,宽阔的湖面水波粼粼,望不到对岸。夏天周末很多人带着帐篷在公园里安营扎寨。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方都有指示牌告诉游人这一带有什么动物。归途在靠近高速路边上看到几头野牛悠闲地移动着沉重的身体,踱来踱去。可惜汽车奔驰而过,这些野牛很快就从车窗外消失了。

六、澳大利亚的动物们

在澳洲旅行,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荒漠,处处都感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那独具一格的情趣,澳洲人对动物的爱心给笔者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一)澳洲动物不怕人

在澳洲大小城市、码头、广场经常可以看到成群的鸽子目中无人地走来走去,争食游人赏赐的食物。成群的海鸥毫无顾忌地在游人身边穿梭,成群的海狮、海豹在海边尽情戏耍,时而跃上海滩,或在岩石上晒太阳,懒洋洋地躺着,任人观赏。即使你坐在自己家后花园中(澳洲穷人的住宅,法律上也规定要有后花园),喜鹊、斑鸠、白颈鸟。还有成群结对的彩色鹦鹉,都会随时来做客。早晨,乳白色的大鸟——澳洲人称“笑鸟”,很早就会飞到树上来咯咯大笑,把你笑醒为止。有一次儿子一家带我到悉尼伍伦岗海滩上野餐,刚跨出汽车,便有几只羽毛很漂亮的翠鸟落在小孙女的头上和肩上,笔者马上拿起照相机来抢拍,但小鸟似乎并不怕人,没有逃走的打算,笔者伸出手臂,也就有几只小鸟落下来,好像家养的一样,一点都不陌生。一家人沿着沙滩走去,又从灌木丛中跳出许多松鼠,跑到我们身边来游戏。我们逗着它玩,一起拍照,人兽之间非常和谐。

在澳洲,公路旁经常可以看到“当心袋鼠!”、“当心动物!”这种提醒驾车者的警告牌。有一晚,儿子驾车穿行在澳洲草原的公路上,突然一个急刹车,定睛一看,发现前方有几只袋鼠横卧在公路上酣睡,笔者正准备下车驱赶这些“拦路鼠”,儿子连忙伸出食指放在唇边示意安静,他轻轻告诉我们,晚上暖烘烘的柏油路上经常会有袋鼠前来栖息。与此同时,迎面驶来的车辆也悄然停下,熄了车灯。这群可爱的袋鼠,旁若无车,睡得更香。1分钟、两分钟、10分钟过去了,没有一声喇叭声,看不见一盏亮着的车灯,也没有人下车驱赶袋鼠。经过十几分钟,领头的袋鼠似乎发现了“礼让”的车辆,才对其家族成员的打招呼,这群袋鼠才一跳一跳地跳回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去了。

(二)人不能骚扰动物

在澳洲,如果你开车不慎,辗死一只乌鸦都得罚款。你敢打鸟,白人邻居就会把你告上法庭。有位中国大陆去澳洲探亲的老人在女儿家闲得无事可做,就从花鸟市场上购得一只带笼子的五彩鹦鹉。鹦鹉每天都放声鸣叫,甚得主人喜爱。谁知,没几天区政府就接到邻居某白人老太的投诉,称鹦鹉每天发出类似呼喊“救命”的叫声,有迫害动物的之嫌。区政府有关部门随即派员上门查看,指出鸟笼太小,鸟在里面很不舒服,必须立即改进。迫于无奈,这位老人只得忍痛割爱,将喜爱的鹦鹉放生了。谁知这一举动,又遭到白人邻居的指责,说这头鹦鹉是人工繁殖喂养的,对人有依赖性,你放生了,它可能不会自己找食,就会饿死的,批评他太不负责了。

在悉尼住久了,发觉悉尼周边有好几个野生动物园,这些动物园展示动物的方式令笔者十分惊奇,就是它们居住区与贯穿其中的游人路径之间,并没有栅拦铁网,只以一些枯枝很随意地摆放着,以示隔绝标志。笔者纳闷,它们会不会跑出来呢?在悉尼读中学的小孙女告诉我,会的,这样隔离的用意,是告诉游人绝不可以迈入禁区,但袋鼠和鸸鹋(类似鸵鸟,澳大利亚徽上左边是袋鼠,右边就是这种鸟)却可以在它们高兴时跨出枯树枝干随意活动,那时候游人就可以零距离地亲近它们,但必须保证不致引起它们的恐慌和不快。小孙女说,这种管理方式,是基于“人道原则”嘛,就是一切以这些动物觉得自由舒服为前提,人绝对不能骚扰动物,这一原则已在澳大利亚民众中形成共识。

七、人象共舞的泰国

泰国有“大象之邦”的盛誉。腿粗如柱,身似城墙的庞然大象,在泰国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像征。有人说,泰国的大象,善解人意,勤劳能干,聪明灵性,既是廉价的劳动力,又是乖巧的旅游宠物。也有人会不以为然。或许在你的印象里,一头笨拙的大象,仅是观赏而已的蠢物,没有什么可故弄悬虚的。那接下来我们就对泰国风情好好了解一下吧。

在泰国的乡下,清迈市以北的丛林山区,是泰国大象的主要出没之地,20世纪的60年代,泰国政府在这里建立了第一所“大象学校”,人们将捕获来的3~5岁的野象送入学校进行训练,经过12年的教育和实习,一般年满18岁的大象经过考试合格,就可“毕业”到社会上参观工作了。这些大象可工作40多年,身体无病,要到60岁才能“退休”

在泰北山区,大象是最能吃苦耐劳的劳动模范。它能载重上千千克,单那1米多长的大鼻子就能卷起1000千克重的东西。山高林密,坡陡路滑,大象从崎岖不平的山上把用铁链缚住的巨木拉拽到积木场。积木场上专门有两头归拢木头的大象,它们呼扇着簸箕般的大耳朵,用两颗长牙一铲,用鼻子一卷,犹如吊车轻轻地把粗大木头夹了起来,按照主人的手势放到指定的位置,横七竖八的木头,很快就给你码得规规矩矩,整整齐齐的。游客还可以骑上象背,在蜿蜒的山道上悠哉游哉地逛上一圈,大象会毫无怨言地毫无索取地满足你的要求。

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条件,大象都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为人类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乡村的山区里,大象默默无闻地劳作着,用汗水给人们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果实。而在城市的游园里,大象则学人卖艺,哗众取宠,用智慧给人们带来了愉快的精神享受。位于芭堤雅东南的东芭文化村,每天吸引着一拨又一拨的游人观看大象的精彩表演。踢足球是人类的一项悠久的体育运动,而大象踢足球一点也不亚于人类,显得格调外地稳健沉着,一脚凌空踢起,大于正常足球1倍的大象足球,准确地射入球门,有时游客去做守门员也无济于事。进了一个球,大象则扇乎两下大耳朵,向空中扬起鼻子,然后洋洋自得地绕场一周,不时地抬起前腿向人们示意。看到它那不可一世的骄傲神态,世界球星罗纳尔多的风采也要黯然逊色。表演完了节目,大象要向游人收取小费:发展市场经济,我的节目不能白看。它向四周张望着,把游人给的小费用鼻子准确无误地送入驯象师的衣袋中。有的游客和大象合影,它用鼻子将人轻轻地卷起,让你舒舒服服地座在上面和它亲昵,直到照完相交了小费,才把你慢慢地放下来。如果不交小费,它就用鼻子卷着你在空中荡秋千。泰国的大象贪嘴好吃,谁的手中拿着香蕉一类的水果,它就会走到你的面前,先给你跳一段舞,然后站起来用两个前腿给你作揖,那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你顿生欢喜。可是,没等你把食物给它,它早已把东西用长鼻子卷进了自已的嘴里。

最逗人最有趣的是大象表演过人。寻求开心和刺激的游客,可以跑到场地上一字排开,然后让大象从你身上走过。对于男性,大象玩一些惊险的动作,它把前脚抬起来放在你肚子的上空悬而不落,那情景真让人把心提上了嗓子眼儿,一脚下去就能把肚肠子踩冒了。然而有惊无险,它对男性不理不采,显得漠然冷淡,倏然间从你身上一跃而过。而对于女性,大象则是兴致勃勃,情有独钟,先用鼻子在两个脸蛋上轻轻地按摩,接着按摩两个乳房,慢慢地一下一下地,似乎怕弄疼了妙龄女郎。有的女性吓得发出尖历的惊叫,大象依然故我,忘情地欣赏。而此刻的驯象员站在大象的腿下,用手摸着大象的肚子,表情漠然,似乎大象对女性的戏弄与他全然无关,其实他这是老母猪的鼻子插大葱装象,大象的动作全时在他的授意下进行的。当这些滑稽的动作进行完了,大象向天空发出一声兴奋的长鸣,恋恋不舍地走了,那有点飘飘然的神态似乎在向人们说:“泰国是男人的天堂,女人的世界,我们大象也要潇洒走一回。”

其耳如箕,其头如石,其鼻如杵,其脚如木,其脊如床,其肚如瓮的大象,其实它心有灵犀、与人相通、勤劳能干、灵性聪敏。你或许会听过流传千年的瞎子摸象的故事,在泰国这块土地上人和象的和谐相处是值得很多地方学习的。

八、在那个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社会——印度

去过印度的人都知道,那里的动物不受约束,满街乱跑,因为每一个国家的法律都是约束人的,动物的智商很低,不会受到任何约束。因此,在印度的动物很自由。它们能毫不拘束地生存。不用担惊受怕。这和印度的韦达文化传统有关系。

民以食为天,物产丰富必须要依赖农业的生产,这是基础中的基础。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在这里就充分体现到这一点。农产品丰富,尤其是奶制品繁多。老鼠,猴子,乞士都不缺牛奶喝。

公牛与母牛在印度社会备受尊重,公牛为人类服务,帮助人类进行耕作,所以被视为父亲,母牛则为人类提供牛奶,哺育人类,所以被视为母亲。因此,在印度看到的公牛和母牛在大街上马路上自由行走的现象比比皆是,所有的人或者是汽车都会绕道而行。他们也不会驱赶和恐吓它们。因为它们被平等的看待了。我在温达文镇上看到了那些牛只,当我们吃东西的时候他们也跑过来,等待布施。印度人马上会买一些面包之类的东西喂它们吃,而我们则无动于衷,甚至躲避这些牛只。我们的思想意识和印度人的思想意识完全不一样。

我们是在与动物不能平等相处的传统中成长,既使养宠物也认为它们只是一具会动的玩物,常常强加自己的做法于宠物,以为它们会快乐,实际上一条流浪狗比宠物狗快乐多了,因为它自由。动物园和马戏团里那些被囚禁而且被强迫训养的动物是最可怜的,它做着本应不是它所做的动作来取悦人们。动物病残后就遗弃或杀害。这是一种另类的残害和对生命的不尊重。

在温达文,到处可以看到猴子和狗和猪,骆驼,喜庆时还可以看到大象。小动物更多了:孔雀,鹦鹉,松鼠,鸽子,白露等等数不清。10月份的印度,田野上一片丰收的景象,在美丽的雅满娜河和恒河两岸,看到了很多从西伯利亚迁移过来的候鸟,自由自在地飞翔。一群群南飞的大雁点缀着蔚蓝的天空。这里是鸟的天堂,也是动物的乐园。清晨起来,看到有印度人在喂养那些流浪狗和猪。虽然它们很脏,但是,同样有自由生存的权益,有能力的人抚养没有能力的生物这是天律,这才是真正的平等原则。而我们则没有这种意识。看到不喜欢的动物就不理采它们,或戳杀它们。

据韦达经典所述,在地球上有8,400,000种生命形态,人类只占400,000种,是以牛奶和蔬菜水果作为食物的种类。人类的身体结构可以看出,人类是以植食性为主的生物。由于这个传统源自印度,所以,印度素食的人口比例占全世界各国之首。据载,5,000年前,整个地球是以帕拉特之地为中心,也就是现在的印度,很多历史事件都在这附近发生。当时,所有的动物都被视地球的居民。一个国家保护这个地区的生物不会受到伤害,是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随着年代的堕落,人们已经忘记了这些传统,为了满足自己的感官而残害那些无辜的生命。韦达文献有记载,人可以吃肉,但是,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才能够吃:

第一、人要把准备杀的动物带到一个空旷无人居住,听不到被杀动物惨叫声音的地方才能不动手;

第二、人要在月缺最后的一个漆黑的夜晚,也就是无人能看到的地方才可以动手;

第三、人只能杀两种动物,山羊和鸡;

第四、人在动手之前,要在动物的耳朵傍边大声地对它承诺说:“由于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感官,所以,今生以你为食物,来生我愿意作为你的食物被你所吃。”

如果满足了这上面四条原则,你的杀生就没有业报,属于遵守经典原则的范畴。但是,你要付出生命作代所。因此,由于这个原则延续下去,印度社会素食的人群至今还维持70%以上,即使肉食者也只吃山羊肉和鸡肉较多。

我在思考,看待一个社会的平等和谐,只是从外观上观察是发现不了的,应该深入到这个社会的里面去了解。在印度,为何感觉不到浮燥和紧张的气氛,恰恰相反,到处都是一片祥和平静?这也许与这个国家的民众对动物的尊重有关系吧?

“平等”不是一个名词,而是动词。不应停留在口头上,而应付之以行动。尊重生命尊重动物也应列入生活议事日程中。如果每一个人的胃部都成为了动物的坟墓,人们每天都为了满足舌头而和动物的尸体打交道,嚼食它们,结果那些被杀的动物所发出的怨恨和痛苦的信息,便弥漫着整个大气空间,深度地污染着环境,冲击着我们的心灵。在这种空间里生存,人们心态扭曲,心烦气躁。哪里能够营造出祥和稳定的气氛呢?

我和一位考察过印度的岭南派画家苏小桦交流时,她说,到了印度她感觉好像到了一个心灵的栖息地,一种毫无压力,自由自在的安祥充满全身,虽然那里的设施落后,却能给人一种无以名状的喜悦。可惜在印度的时间太短只有半个月,她的愿望是下次和我一起去呆上更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