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汉族风俗文化史纲
15857600000055

第55章 清代后期汉族风俗文化(6)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入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他出生于鸦片战争以后,亲身经历了帝国主义殖民者对中国的侵略,受到资本主义启蒙思想的影响,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一起投身于改良主义的运动,提倡风俗研究,希望通过移风易俗来治理国家、振兴国家。并身体力行,深入民间,搜集客家山歌;提倡妇女天足、婚姻自由、办女学塾;还在日本进行社会考察,在所撰的《日本国志》中记录下了许多宝贵的日本风俗事项。更重要的是,他对风俗之形成、特点、内容、研究目的和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他在阐述风俗之形成及其传承性、地域性、社会性、变异性特征时说:“虽然,天下万国之人、之心、之理既已无不同,而稽其节文,而乃南辕北辙,乘隔歧异,不可合并,至于如此:盖各因其所习以为故也。礼也者,非从天降,非从地出,因人情而为之者也。人情者何?习惯也。川岳分区,风气间阻,此因其所习,彼亦因其所习,日增月益,各行其道,习惯既久,至于一成而不可易,而礼与俗皆出于其中。”又说:“风俗之端,始地至微,搏之而无物,察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然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和之,人与人相接,人与人相续,又踵而行之;及其既成,虽其极陋甚弊者,举国之人,习以为然;上智所不能察,大力所不能挽,严刑峻法所不能变。夫事有是,有非,有美,有恶,旁观者或一览而知之,而彼国称之为礼,沿之为俗,乃至举国之人,辗转沉锢于其中,而莫能少越,则习之囿人也大矣!”“五帝不袭礼,三王不沿乐,此因时而异者也。”“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此因地而异者。”他把朝会、祭祀、婚娶、服饰、饮食、居处、岁时、乐舞、游宴、神道、佛教、氏族、社会、技艺、物产等皆作为风俗之内容。他研究风俗之目的,是移风易俗、改造社会、治国安民,他说,“先王之治国化民,亦慎其所习而已矣”,“古先哲王,知其然也,故于习之善者导之,其可者因之,有弊者严禁以防之,败坏者设法以救之,秉国多者,其念之哉”[68]。

2.第一部风俗史的出现

1912年,上海商业印务印书馆出版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本风俗史学术专着《中国风俗史》,作者张亮采,江西萍乡人,生活于清末民初,书前《序例》署“宣统二年九月既望萍乡张亮采识于皖江之寄傲轩”,可知作者是于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灭亡前夕完成了这一着作的。该书上起自太古,下至明代,把中国风俗的发展历史分为浑朴时代(自太古至周中叶)、驳杂时代(自春秋至两汉)、浮靡时代(自魏晋至五代)、由浮靡而敦朴时代(自宋至明)四个阶段来叙述。该书把风俗的范围和内容看得很广泛,如第二章,写唐代风俗,其目次包括饮食、衣服、科举之观念及仕宦之现影、忠义之缺乏、人民之规避税役、朋党、清议、氏族、家法、婚娶、赌博、斗鸡走狗养鹰、游宴、任侠刺客、械斗、巫觋、言语等。

在《序例》以及正文中,他还对风俗之形成、特征、采集方法做了分析介绍,特别是就风俗对于人民、社会和国家的影响,改良和革除落后的旧俗陋俗、发扬良俗新俗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书中说:“至有人类,则渐有群,而其群之多数人之性情、嗜好、言语、习惯,常以累月经年,不知不觉,相演相嬗,成为一种之风俗。而入其风俗者,遂不免为所熏染,而难超出其界限之外。记曰:礼从宜,事从俗。谓如是则便,非是则不便也。圣人治天下,立法制礼,必因风俗之所宜,故中国之成文法,不外户役、婚姻、厩牧、仓库、市廛、关津、田宅、钱债、犯奸、盗贼等事。而惯习法居其大半。若吉凶之礼,则尝因其情而为之节文。无他,期于便民而已。”“而欲使风俗之均齐改良,决不能不先考察其异同。而考察风俗之观念以起,观念起而方法生。于是或征之于言语,或征之于文字,或征之于历史地理,或征之于诗歌音乐等。穷年累月,随时随地,以芟集风俗上之故实,然后得其邪正强弱之野之故,而徐施其均齐改良之法。”

作者还在书中对我国古代社会风俗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对各时代的风俗、风气加以褒贬评价,他写道:“是书分四时代,自黄帝以前至周之中叶,为浑朴时代,固历史家所公认,不待赘说。自春秋至两汉,民情尚诈伪,行奸险,新生势力,不讲道德,未若成周以上之浑朴,虽汉末名节之盛不能掩也,故命为驳杂时代。自魏晋至五代,矜尚风流,奔竞势利,轻藐礼法,不顾行检,以文词为事业。以科举为生涯,忠义衰而廉耻丧,故命为浮靡时代。自宋至明,有讲学诸儒,提倡实学,人知自励,尽洗五季之陋,仁义士清操直节,相望于数百年间,而负社会之责任者,不可胜数也,故命为由浮靡而趋敦朴时代。”

中国的社会风俗是极为丰富多彩的,但在此之前一直未见有人为它写一本像样的关于历史发展的书籍,张亮采担当此任,写下这本《中国风俗史》,遂开了历史之先河。

3.方志载俗的勃兴

清代后期,各地方志对风俗的采录和记载得以进一步的重视。在编辑体例上,风俗在书中的地位也得以一定的提升。如光绪版《山西通志》184卷,体例别开生面,分为辨方、序世、稽古、纪邻、述事、存人等六门;述事门中则设有“风土记”,用以专记风俗。《巩昌县志》则将风俗上升为门,与山川、古迹、物产、建置并列。《雩都县志》、《和平县志》、《远安县志》及《南城县志》等,对丧礼中的尚巫之风、堂祭之举、卜葬之俗的记载和评述,以及对诞礼、冠礼、寿礼、祭礼的记载等,亦比前代志书更为详尽。如同治《万安县志》载祭祖曰:“祭祖以清明、冬至节为期,每祭必先本醮坟,而后行礼。其族大财盛,能备祭仪者,先日设牌位,日午省牲,夜间习仪,质明行祭,皆整衣肃冠。主祭者,族长。分献者,房长。引礼者,绅士。执事者,儒童。总理其事者,头人。祭用三献,门外设燎火,其胙有生有熟,或发胙钱。主祭、分祭、引礼、执事、头人,另有生胙。秋祭,唯中元节,焚钱不醮坟,鲜有行祭备礼者,有之亦在中元节内。”

岁时节日农家之“送穷”,清代方志中也给以注意。同治《新昌县志》载云:“(正月)三日清晨,各家净扫堂室尘秽,以爆竹锣鼓送之水浒,曰送穷。”可见,其捕捉风俗之视角已比前代开阔。清代方志,还重视民间赛会活动。同治《会昌县志》将当地各月赛会,从元月至十二月,详加列述。各赛会之斋供、酬神、饮宴、游会均记其原委。对社会上的各类陋俗,许多地方志多注意加以记述和评析,如同治间江西各县之县志对流行于民间各地的各种陋风恶俗,既有记述,又有评析。《丰城县志》将所流行之陋俗,概括四项加以评述:一曰嗜巫,二日喜争,三日溺女,四日暴葬;且评曰:“且有溺女以求子者,尤可痛恨。”

此外,如同治《安仁县志》对土风、农桑、商贾、工艺之分述;《相城县志》先列历代文献后叙当代诗文论述本地之俗,再进而记载本地之俗,最后到评析“邑美之俗”与“邑俗之不美者”;《临川县志》对前历朝旧志所叙之摘编;《新淦县志》风俗篇记述终年之占候谚语;《会昌县志》土习、民风、女功、农事、工役、商贾、饮食、嗜好、歌谣、祈禳之分目,以及《万年县志》之附《改葬论》,《泰和县志》之附《士习书》,光绪《上犹县志》之附《戒溺女文》等,均为清代地方志体例之新创。而且有些清代方志还专辟有风俗志,专记风俗,内容更为铺叙详尽,道光《宁都直隶州志》之风俗志,长达万余言。

其他如同治《会昌县志》还重视对生产习俗的记载,记有二月播田下种、三月秧针秀茁竞相栽插、四月塞粪,至六月黄云遍野、大暑前收“百日早”,以及种席草、烟草等具体农务。此志还对妇女农闲时从事副业,采梓桃,日暴壳裂,篝灯拣仁,或榨油等彻日连宵的活动有所记述。

4.《清稗类钞》对当时风俗的萃集

《清稗类钞》,近人徐珂编撰,全书92类,1.3万余条,300余万字,涉及汉族风俗的有:第1册之时令、气候、地理、名胜、宫苑、第宅、园林、祠庙;第2册之礼制;第4册之种族、宗教;第5册之婚姻、门阀、姓名、称谓、风俗、方言、农商、工艺、孝友;第8册之丧祭、师友、会党;第10册之方伎、迷信、方外、赌博、音乐;第11册之戏剧、优伶、娼妓、胥役、奴婢、盗贼、棍骗、乞丐和第13册之舟车、服饰、饮食等。其中第5册“风俗类”所记涉及全国许多地区的风俗习惯,记有“全国习惯”、“以物价觇俗”、“开会”、“谒客”、“三朝”、“弥月”、“百禄”、“周岁”、“立嗣”、“干儿”、“寿诞之预祝补祝”、“冥寿”、“溺女”、“北人毁身求财”、“北人尚炕”、“都人之酒食声色”、“北方妇女之奢佚”、“京师之二好二丑”、“京城四大”、“都人不谈国事”、“山东沿海俗尚”、“甘人租妻”、“甘人重视饯别”、“吴俗前后有三好”、“苏乡妇女之俭勤”、“上海俗尚”、“乐平械斗”、“武穴淫风”、“雅州俗尚”、“昌化俗尚”、“宁绍典妻”、“处人冒祖”、“开化俗尚”、“闽广以人为鸟”、“闽人好名尚气”、“漳浦浪子班”、“石澳俗尚”、“粤人有七好”、“粤有三犬、“粤人好斗”、“粤人于外省人之感情”、“粤人多妾”、“潮人多异姓乱宗”、“粤有十姊妹”、“粤有不落家之俗”、“大埔妇女之勤俭、“粤西荡子赠簪”等,资料至为纷繁,有趣而可贵。是研究清代后期社会风俗文化的重要文献。

注释:

[1]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第703~704页,岳麓书社1984年版。

[2]《湖南不缠足会简明章程》,《湘报》第30号,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十九日。

[3]卧安主人:《沪江商业市景词》卷四。

[4]参见李伯元:《文明小史》第一回。

[5]《申报》1896年7月23日。

[6]《时报》1905年6月12日。

[7]《上海碑刻资料选辑》,第359页。

[8]《大总统令内务部通饬禁烟文》,《临时政府公报》,第30页,1912年3月6日。

[9]易绍菊、彭准口述:《黄陂第一所女子学校——木兰学校》,《武汉文史资料》1985年第2辑。

[10]黄濬:《花随人圣贪摭忆》,第36页。

[11]陈谦:《香港旧事闻见杂录》(四),《广东文史资料》第47辑,1986年4月。

[12]黄濬:《花随人圣贪摭忆补编》,第59页。

[13]得硕亭:《草珠一串·时尚》,《清代北京竹枝词(十三种)》,第54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14]陈作霖:《炳烛里谈》,转引自陈登原《中国文化史》下册,第300页,世界书局1935年版。

[15]彭泽益主编:《中国清代后期手工业史资料》第2卷,第239页,三联书店1957年版。

[16]汪康年:《汪穰卿笔记》卷五,第16页。

[17]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3册,第1525页。

[18]《文明小史》第14回。

[19](美)德·希·帕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第182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20]黄逸峰、姜铎:《中国近代经济史论文集》,第187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1]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第383页。

[22]徐珂:《清稗类钞》。

[23]胡朴安编:《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一,第2页。

[24]《大公报》光绪二十九年五月二十六日。

[25]《申报》1909年12月25日。

[26]《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

[27]《申报》1912年8月9日。

[28]见《华亭县志》。

[29]《燕京岁时记》。

[30]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2册,第1094页。

[31]《清稗类钞》第12册,第6018页。

[32]黄濬:《花随人圣贪摭忆》,第270页。

[33]《申报》1876年8月19日。

[34]钟毓龙:《说杭州》,第492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5]钟毓龙:《说杭州》,第491~492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6]光绪《深州风土记》。

[37]同治《重修成都县志》。

[38]《顺天府志》卷一八。

[39]《清稗类钞》第5册,第1990页。

[40]沈守之:《借巢笔记》,引自陈登原《中国文化史》下册,第297页,世界书局1935年版。

[41]《清代日记汇抄》,第259页。

[42]《民社北平指南》。

[43]《杭俗遗风·丧事类》。

[44]钟毓龙:《说杭州·风俗》。

[45]范祖述:《杭俗遗风》。

[46]《燕京岁时记》。

[47]《燕京岁时记》。

[48]《燕京岁时记》。

[49]《中华全国风俗志·山东济南》。

[50]钟毓龙:《说杭州》。

[51]《燕京岁时记》。

[52]《燕京岁时记》。

[53]钟毓龙:《说杭州》。

[54]《燕京岁时记》。

[55]钟毓龙:《说杭州》。

[56]《燕京岁时记》。

[57]《盛世危言·僧道》,《郑观府集》亡册,第537页。

[58]钟毓龙:《说杭州》。

[59]同治《建州府志》卷十《轶事》。

[60]民国《醴陵县志·氏族志》。

[61]同治《石首县志》卷三《风俗》。

[62]《清稗类钞》第5册,第2203页。

[63]白眉初:《中华民国省区全志·江西省》,转引自乔志强主编《中国近代社会史》,第482页。

[64]唐文权:《苏州工商各业公所的兴废》,《历史研究》1986年第3期。

[65]盛宜怀:《愚斋存稿》卷七,第36页,武进盛氏思补楼刻本,1932年。

[66]闵杰:《戊戌学会考》,《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3期。

[67]《劝戒缠足从说》,《万国公报》光绪二十六年六月。

[68]黄遵宪:《日本国志》卷三十四《礼俗志》,光绪二十四年浙江书局重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