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外貌与性格--各省地人的习性及经商气质
15859900000008

第8章 上海人

1.外貌特征

上海人有着细长的脸,并不宽阔的下巴,额部长而圆,鼻梁并不挺,令人有清秀的感觉,眼睛锐利,目光炯炯有神。

这种脸型比较类似满族型,头部尖尖的,就好像山脉中央鼓起的部分,有纯汉民族所不具有的特征。虽然在史籍中并没有记载满族经过朝鲜半岛来到上海的历史,在清朝也没有满族定居上海的记录,但是无论如何,在风格和性格上,两者确有不少共通之处。

《晶晶的生日》是陈若曦的作品。作品的主角是否就是“上海人”?是否能够作为这个地方特征的代表人物呢?首先从外表来看,女主角虽然并不漂亮,但是十分引人注目,让人有一种喜悦的感觉:她蓄短发,但发浪与普通人不同,被称之为“上海发型”;在衣着上,她喜欢色彩鲜艳,大胆的式样,常令周围人吃惊。这是上海人在时尚面前敢为人先的特性。

2.性格特点

上海人是好公民、坏邻居,其敬业态度无人可及,公共意识也比较强,总是衣冠整洁,修饰得体。外地人在上海虽不免被一概视为乡下人,却也很少受到粗暴对待。但上海人的地域认同感很强,骨子里十分自傲,内心轻视外地人(外国人除外),尤为排斥苏北人。外来人士很难融人上海人的圈子。

在私人交往中,上海人总是十分理智,与人保持着一点儿距离,善于权衡利弊,为小事斤斤计较。所以上海的邻里之间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也正因为如此,上海才出了不少的银行家和商人,却难出一个诗人。

上海女人举止得体、雅致,有女人味,但不可能出现那种为爱不顾一切的“烈女”。上海男人在媒体中往往有小男人的坏名声,但他们懂得尊重女士,体贴妻子,把西方的绅士风度中国化了,也别有可爱之处。

上海人的性格特征是:机敏、行动快,具有中国人所没有的不拘泥过去的历史性格。其中有些人爱虚荣,外表的气派重于实质的内容,有刹那主义的倾向,他们贪于享受,图一时的快乐,但由于先代的天性,富有实践勇气,所以在事业上成功的实例很多。

上海人的性格还可以这样来形容:口气夸张,有极度的优越感。当然,并非所有的上海人都具有这样的性格,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3.与上海人交往的方法

与上海人交往时应该注意的是:他们通常有着优秀的创新精神,另一方面上海人也有着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这也表现出上海人捕捉现代信息的敏锐的感知力。也正因为如此,在商讨问题时,上海人是十分理想的对象。但是他们有时也擅长玩弄技巧,也就是说,他们虽然有创意,但也有可能做不负责任的交易,这是常有的手段。所以事先务必详细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掌握确凿的情况,否则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另外,上海人还喜欢乘势推展的步调,不习惯朴实和按部就班的生活方式,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4.种族源流及特性

四五千年前,上海西部已成陆地,沪渎一带为海滨渔区,唐代仍为海滨渔村,北宋末年设上海镇,中外商船往来渐增。1292年设上海县,1927年设上海特别市,1930年改上海市。鸦片战争后辟为商埠,帝国主义列强各划租界,城市畸形发展,曾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上海是位于长江下游及黄浦江口的天然港,自古是交通的要道。1843年,清朝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五个港口——广东、厦门、福建、宁波和上海,从而使这五个城市成为贸易最旺盛的港口。

上海在中国近代经济、科技、文教诸方面,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追踪上海的历史,上海不过是一个移民城市,真正能够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大多来自浙江、广东、福建、山西、安徽乃至江苏无锡等其他府县,不过这些移民已经把自己的事业乃至生命与上海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理所当然地被人们视为广义的上海人或“海上闻人”。

至于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据说最纯粹的是浦东人,而这些土着的上海人反被外来的上海人轻视,其地位在某种程度上竟仿佛北美的印第安人——当然,上海人是有理由自负的,于是“阿拉上海人”之声遍闻全国各地。不过,“非上海人”不一定都喜欢上海人,一是害怕他们的精明,二是讨厌他们的骄傲。学者章开沅回忆道:“回想当年在南京读大学,我们这些‘非上海人,就很厌烦那些成天泡在一起只讲上海话的‘阿拉上海人。尽管我的许多叔伯姑姨、兄弟姐妹长年住在上海,甚至几代住在上海,但他们始终没有与上海人认同,而据说像这样世代‘侨居上海、习惯上被称之为‘旅沪的‘上海人为数还甚多,其心理之固执可能颇有几分近似于欧美一些唐人街中的老华人。”

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重构,使晚清时期的上海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人格,这就是精明求实的商人观念,宽容趋新的文化观念,独立自主的国民人格和热情自觉的参与意识。新的社会人格的形成,使我们从晚清上海人身上看到了近代人的一种东方模式。

所谓上海人的地方特性,在陈若曦犀利的笔尖下,暴露得淋漓尽致,那就是上海人喜欢讲排场,好充面子,惯以领先时代、崇尚时髦而自傲。

上海人在贸易上的才能,可以从东南亚华侨中的浙江财阀看出来。他们在战前战后把纺织业推向鼎盛,而近几年来,又在石油、水泥工业以及旅游事业等方面有显着的成就。

陈若曦的文章只列举了上海人的缺点,那是因为她是以一个上海系以外的人的立场来看待上海人,所以她忽略了上海人的许多长处。比如,领先时代,有先见之明,这在中国人中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另外上海人还具备实践力,并且能巧妙地利用他人的财力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上海人在交易中确实喜欢讲排场,而且并没有实际的内涵,这是很危险的。尽管交易成功的例子不少,但孤注一掷、到头来一败涂地的人也很多,而且在有些情况下他们也容易被人拆穿骗局而失去信用,这是其他地域的中国人所不屑的。然而,“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始终是上海人的为商哲学。

上海人在谋略方面出类拔萃,但他们往往沉溺于自己的行为方式,行动过分气派,因而容易在性格上暴露出脆弱之处。例如女作家张爱玲,她在上海生活长了,写出来的文章竟是如此婉约,俨然是李清照的婉约气派,令人感到老是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或是“欲语泪先流”。

有几位上海籍的华侨作过自我“画像”——面相聪明。让人感到富于理性,炯炯有神,感觉严峻,鼻梁长而挺,目光敏锐,有时甚至令人战栗。

事实上,上海是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大都市,所以要概括出上海人的典型并不是容易的事,因为在上海的外来者太多了。

[附记]话说上海男人

在1997年1月7日,台湾作家龙应台在《文汇报·笔会》发表了一篇名为《啊,上海男人》一文。她在文中写道:“没有想到上海男人在大陆男人中还自成一格,是一个世界稀有的品种。上海男人竟然如此可爱:他可以买菜烧饭拖地而不觉得自己低下,他可以洗女人的衣服而不觉得自己卑贱,他可以轻声细语地和女人说话而不觉得自己少了男子气概,他以让女人逞强而不觉得自己懦弱,他可以欣赏妻子成功而不觉得自己就是失败。上海男人不需要像黑猩猩一样砰砰捶打自己的胸膛,以展露自己的毛发来证明自己男性的价值。啊,这才是真正海阔天空的男人!我们20世纪追求解放的新女性所梦寐以求的,不就是这种从英雄的迷思中解放出来的,既温柔又坦荡的男人,原来在上海。”

此篇文章一经发表,立刻引起了社会上的轩然大波。各种抗议之声如雪片一样飞来,甚至还牵连到《文汇报》,有人扬言要在海外发起抵制《文汇报》的运动。龙应台女士也备感委屈地说道:“我的文章引起辩论是常事,而引起完全离谱的误解倒是第一次。”

其实,龙应台女士所遭受到的“众人之矢”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她实不该以着一种调侃的语气来讲述一些过于真实的事情,况且那些事情还仅是个别存在的,而不能算是普遍的事实。例如,她说上海男人因为怕老婆而不敢坐马桶,而只能蹲在马桶上办事,或每晚都被老婆强迫做爱等。是个男人就不可能接受这样的说法,即便他是上海男人。再有涵养的男人,也会有他的忍耐限度。于是,上海男人当真被激怒了。老虎不发威,就真的把它们当病猫了。现在可好,小猫成了小老虎了。上海男人纷纷“上书”,历数该文的种种不是,其中还力述上海男人的种种委屈。在这些“上书”者中还不乏一些侠肝义胆的女士,她们是实在看不过去了,也在一旁为上海男人们摇旗呐喊、抱屈喊冤。

诚然,上海的男人是奶油了一些,祖国各地的男人如果一同站在路边等车,一阵尘土飞扬之后,同时从口袋里拿出手帕和纸巾的男人,肯定就是上海的男人。“但是,这一点在女人之间却颇受欢迎,因为没有哪个女人愿意和脖根后有肥沃土壤的男人耳鬓厮磨。”其实,祖国各地男人也并不都是十全十美的,甚至有的还不如上海的男人,但是惟独上海的男人总是能够勾起人们调侃的兴趣,不知这对于上海的男人是幸还是不幸。

然而,就在人们嘲讽上海男人的时候,人们却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是谁创造了上海滩的“十里洋场”;是谁造就了上海产品质量的无可挑剔,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无论在从前,还是在如今,上海都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经济重镇,这与上海男人的精细、务实、守规则和负责任有着很大的关系。上海的男人以着上海男人所特有的生活方式,心安理得地活着,并没有觉得自己这样活着有什么不妥和不安,相反他们活得很充实、很实在。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的功夫在那些不成问题的问题上纠缠不清。

我们来看一看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男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的:“我觉得上海男人在适时求变、不受传统的乃至陈腐的观念束缚方面,自有其优越之处。上海男人不会脱离现实环境,去追求几千年一贯制的‘大丈夫价值,死要面子活受罪,弄得自己很痛苦。上海男人也不会因为20世纪末的新新女性又转而欣赏‘大男人气概就立刻急吼吼地像‘黑猩猩一样砰砰捶打自己的胸膛,展露自己的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