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甘肃文学创作研讨会论文选
15860800000001

第1章 繁荣发展甘肃文学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在甘肃省中短篇小说创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张瑞民

刚才,听了各位着名作家、评论家、学者所作的精彩发言,收获不小,对我省中短篇小说创作乃至整个文学创作领域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借此机会,我就繁荣发展我省文学创作谈几点意见,与同志们一起研讨。

一、甘肃这块土地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学创作的土壤得天独厚。近年来创作成绩喜人

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深厚的人文积淀和悠久的文化传统。蔚为壮观的敦煌艺术、源远流长的丝路文化,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都是文学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还有瑰丽多姿的人文古迹、自然景观、民间艺术,无不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我们的甘州、凉州,我们的阳关、玉门关,一再流淌于唐宋诗人的笔端,代代传诵吟唱,令人心驰神往。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的文学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学创作更是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态势。从上世纪80年代数次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到近些年诗歌、报告文学屡获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入围茅盾文学奖,都标志着甘肃文学创作所取得的不凡成就。

进入新世纪的甘肃文坛,无论是在作家队伍建设、作品创作方面,还是在文学环境营造、文学活动组织方面,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和进步。老中青三代作家薪火相传,文学新人不断涌现和茁壮成长;一批弘扬民族精神,唱响时代主旋律的优秀作品相继涌现。敦煌文艺奖、黄河文学奖相继设立,文学论坛、文学研讨会经常举办,对推动文学创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甘肃作家团新疆采风交流、“东部作家西部行”、迎接中国作协“重走长征路,讴歌新时代”活动的开展,铁凝、张健、张平、黄亚洲等着名作家先后率团或单独莅临甘肃,采风指导;在文联、作协、文学院的促进下,甘肃文学论坛今年九月也在上海成功举办,我省八位中青年作家集中展示了最新小说成果,引起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这说明我省的文学交流工作迈入了新的阶段。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甘肃的文学创作也的确存在某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与文学大省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们还缺乏旗帜性作家和大作品。与此同时,我省的文学评论、文学研究也显得比较薄弱。作家出不了好的作品是一个问题;好作品出来后得不到应有的评论和研究,是一个更大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我们今天研讨的中短篇小说领域,而且存在于各个文学创作门类。如何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我看,一是我们的作家要有接受批评、容忍批评的胆量和度量,要闻过则喜,不能闻过则怒;二是评论家要有公心,要有一种高尚无私的情怀,要有伯乐相马的精神,真正建立起有建设性、鞭策性的文艺评论;三是作家和评论家之间要搭建起一个沟通联系的桥梁,要增进互相的了解,使作家能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最新创作成果输送给评论家,通过评论家的推介来扩大影响,通过评论家的批评来取长补短、精益求精,同时也使从事文艺评论和研究的同志能够更多地关注本土的文学创作,能够有意识、有条件、有机会开展对本土文学的研究与评论。

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今年联合举办系列文学创作研讨活动,目的就是为了给我省的作家和评论家提供一个交流沟通和相互学习的平台,引导大家认真总结和推广我省文学创作的成功经验,更好地宣传我省的作家和作品,进一步锻炼评论队伍,指导创作实践。我们希望能够以召开研讨会的方式引导和促进文艺创作者与评论者加强沟通和联系。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此类活动来吸引更多的人关心文学艺术事业,激励更多的文艺创作者特别是业余文艺创作者创作出好的作品,支持更多的专家、学者从事文艺研究和评论,达到促进我省文学艺术事业繁荣发展的目的。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对我们的文学创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文学艺术修养全面提高的社会。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是社会文明的载体,对构筑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塑造人的品质起着重要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搞好文学创作,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促进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在新世纪新阶段,繁荣发展我们的文学创作,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促进入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的文学工作者们要切实承担起文化责任。文学家素有人类灵魂工程师、社会文明推进者之称,使命光荣而神圣。因此,在提倡创作自由的同时,必须真正树立社会责任感。我们的文学创作人员要反映现实生活,以发展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发展为己任,通过我们手中的笔,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宣传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展示陇原大地独特的地域风情,讴歌全省各条战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凝聚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的文学工作者们要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优秀作品,努力为基层、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要用优秀的文学作品提升人的素质,规范人的行为,缓和、疏导人们的利益矛盾和思想冲突,引导人们以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要树立高远的审美理想,注重文学作品的文化含量、文化品位和社会效果,努力创作出思想进步、内容健康、艺术精湛的精品力作,提高群众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培养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同时,还要更多地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关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正视当今社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以健康、积极、求实的态度来表现,给人们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勇气和力量。

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繁荣甘肃文学创作。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论及文化建设时明确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审视我省的文学创作,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的文学产品和文化服务还远不能满足全省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满足这种需求,落脚点最终还是要落到创作上,落到文化产品上。因此,就我省的文学事业而言,繁荣创作、多出精品仍然是当前文学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广大文学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繁荣创作,多出精品,必须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文学是生活的反映,但对于一个作家而言,反映生活深度、广度如何,在反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什么样的思想和价值观,体现着这个作家对生活的认识深度。要正确认识生活,就要靠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同样的事,比如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为什么不同的人认识结论不一样,把它看作主流还是支流?看作局部的个别现象,还是整体现象?看作是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还是积重难返、不可救药的问题?其中反映的就是世界观方法论的问题。所以说,我们从事文学创作,首先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正确认识生活,在此基础上做好从生活到艺术的审美转化,这样才能够创作出思想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

繁荣创作,多出精品,必须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我们常说“文学要上去,作家要下去;作家不下去,文学上不来。”文学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下去,才能切实感受社会前进的步伐,感受时代发展的脉搏。要深入到工厂、农村、社区、学校和科研工作一线去,深入到改革与建设的火热生活中去,而不能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在深入下去的同时,要解决“关注什么”的问题。要感受人民群众的奋斗与奉献、渴盼与疾苦,体察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从而在人民群众的创造和实践中收集素材、汲取营养、获取灵感、进发激情,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人木三分,才能打动读者。

繁荣作品,多出精品,必须坚持创新求实、精益求精。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一定时代社会实践的记载和反映,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同样没有止境,所以说,文学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文学创作要敢于破除陈规戒律,根据变化了的时代背景,顺应时代要求,顺应群众的需要,顺应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实现从内容到形式的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生活特点和当代人的观赏需求。而不要简单地去模仿、复制,导致落后于时代,失去前进的方向,但同时要明确的是,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没有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继承,就没有现代文学发展的根基。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的精华,在继承传统和博采众长中创新、创造,写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鸿篇巨着。创作精品,还必须有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态度,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文学创作是个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过程,必须尊重艺术成熟和人才成长的规律。文学上作者要写出真正的传世之作,就必须克服浮躁之气,淡化名利之心,经过“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寂寞历程,付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艰辛努力,用经得起时代检验的优秀作品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繁荣创作,多出精品,还必须加大发掘甘肃地域文化的力度,这也是我们建设特色文化大省的题中应有之义。刚才提到甘肃的地域文化悠久深厚,“敦煌、丝路、多民族”的特色在中国独树一帜,加上自然地理环境等诸多方面的特点,使甘肃地域文化构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的文化系统。近年来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大大增加,在未来五年,我省还要在文化产业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上加大力度。这些都是文学创作人员需要发掘的资源,需要把握的机遇。特别是当前活跃文坛的新生代,或者说新锐力量,更要继承和发扬甘肃文化的优秀传统,在挖掘、保持、开发甘肃地域特色文化方面拿出大的手笔来。

繁荣创作,多出精品,还需要我们的宣传文化部门加大工作力度,特别要在加强领导、培养人才、优化环境、完善机制,搞好服务上下功夫。为了繁荣文学创作,发展文学事业,省委宣传部在举办“文学创作系列研讨会”的基础上,最近又出台了《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重点文艺创作项目资助管理办法》,已正式发布试行。从今年开始,我们每年将评选出20部左右的长篇小说、报告文学、影视剧本、舞台剧本创作项目,提供资助。目前,2005年度的立项申报工作已经展开,欢迎在座的各位同志积极申报。我省各级文联和作家协会,也要立足工作实际,更好地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作家、文艺家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履行好“联络、协调、服务”职能,不断增强吸引力、凝聚力,把文联组织、作协组织真正建设成全省广大作家文艺家之家。我们期待更多的文学精品不断涌现,期待更多的优秀作家、评论家闪耀文坛,期待我省文学事业更加蓬勃发展、欣欣向荣。

最后,衷心祝各位同志创作丰收,事业进步。谢谢大家!

(作者: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