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甘肃文学创作研讨会论文选
15860800000045

第45章 被忽略的存在和光芒(1)

——甘肃藏族诗歌简况

才旺瑙乳

我不是要对甘肃的藏族诗歌本身或者个案进行批评,而是就我自己多年来的阅读和关注所及,向诸位介绍一下它的存在和态势。因为很少有人在整体上关注和研究甘肃的藏族诗歌(当然,整个五省区的藏族诗歌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所以在当下,我觉得向批评界传递这样一个不可忽略的群体存在的信息显得尤为重要。

一、甘肃藏族诗人在国内藏族诗坛也算主力军

首先,让我们来简单地了解一下大背景下的藏族诗坛,然后再来认识在这个背景下蓬勃的甘肃藏族诗歌创作。

藏族是一个地域分布辽阔,历史十分悠久、文化博大精深的民族。共有520多万人口,主要居住在藏、青、甘、川、滇五省区216.9万平方公里的广阔疆域内。约占中国总人口0.4%的藏民族,居住面积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22.6%。藏族有着悠久的文学和诗歌创作传统,尤以诗歌创作为主——历史上浩如烟海的文史哲着作大多用诗体和散韵体写成。从文本的角度回溯,藏族的藏文诗歌文本来源于印度。从印度的《罗摩衍那》、《云使》到藏族的《云努达美》(作家作品)、史诗《格萨尔王传》(民间文学,均为叙事诗)一脉相承。再加上后来大量富于民族化和民间性的文学作品及民歌的涌现,使藏族文学丰富斑斓。由于它所具有的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曾经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从印度业已消失却在藏区蓬勃发展起来的全民性的佛教信仰,使得这个背景下的藏文学创作毋庸置疑地在世界文学格局中都具有浓郁的个性色彩和异质特性。

这样的文学传统一直保持到了上世纪50年代。

由于历史的原因,当代意义上的藏族文学出现了新的而且是巨大的变化。首先是除藏文创作之外,出现了大批的用汉语写作的藏族作家,而且在国外,也有了很多用英语等其他语种写作的藏族作家和学术研究人员。

在国内,藏族新文学肇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但真正走向成熟和具有了丰富的文学个性的却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从诗歌的角度说,母语诗人端智嘉被认为是藏族新文学的奠基者。汉语诗歌则有伊丹才让、格桑多杰、丹真贡布、饶阶巴桑等老一代诗人,以及随后涌现出的一大批中青年诗人。在1997年我和旺秀才丹编辑出版的《藏族当代诗人诗选(汉文卷)》中,就收入了当时比较活跃和优秀的38位诗人的代表作近200首。这些作者分布在五省区以及北京等地。

就我们甘肃来说,藏族为省内土着和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据1990年人口普查,全省共有藏族人口366718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19.1%,数量仅次于回族。甘肃藏族集中分布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两地藏族人口占全省藏族人口的90%以上。另外,张掖地区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与陇南地区的宕昌、文县、武都、岷县等地也有很多的藏族散居。

相对于整个藏民族,甘肃藏族只占藏族总人口的约14.5%左右。

但是,正如中国诗坛有个说法:甘肃是一个诗歌大省。据我个人的简单统计,甘肃藏族诗人在整个藏族诗坛也占有很大的比列。就拿《藏族当代诗人诗选》来说,当时全藏区共入选的诗人有38位,其中甘肃藏族诗人就有15位人选。当然,这并不严格,各地还有遗漏的作者,同时不包括母语诗人。2002年由色波主编,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玛尼石藏地文丛·诗歌卷”《前定的念珠》,入选了在全藏区具有先锋性和代表性的9位藏族青年诗人的作品,其中四位就是甘肃籍藏族诗人。回头再看,在藏族新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四位老诗人中,有两位(伊丹才让、丹真贡布)都在甘肃。

这样的划分并不是要割裂藏族诗坛,而是给专门研究地域性诗歌的人士一份参考。

二、甘肃藏族诗歌创作回顾

毫无疑问,伊丹才让和丹真贡布不仅仅是我们甘肃诗歌界的重要人物,也是整个藏族诗坛乃至中国诗坛非常重要的诗人。他们青年时期即探索和实验着藏族诗歌的新的路径,展露了有别于传统诗人的诗情和才华。他们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成为当代藏族诗坛汉文创作队伍中坚定的探索者和先行者。当时光进入各领域全面开放的上世纪80年代后,他们更是以其成熟的思想和笔触,积极为诗歌和人的尊严正名,以深重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吹响了民族奋进的号角。

在甘南,出过几位重要的诗人:着名作家尕藏才旦最初是以写诗起家。贡卜扎西既搞摄影创作同时也写诗。贡保甲在行政工作之余,创作有大量诗歌。葛·嘉央益喜从上世纪70年代即开始发表诗歌作品,着有诗集《雪域之歌》、《雪域恋歌》。另外一位不容忽视的藏族诗人就是白华英(又名华达尔),他的诗歌《雪山泪》,曾经一度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整个藏区流传,有比较大的影响。

其后,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陆续有藏族青年步入诗坛。如现在已是着名藏学专家、云南省省长助理的丹珠昂奔;现在甘肃省民委工作的诺悟更志;现在甘南藏族自治州供职,以小说创作闻名的道吉坚赞等。他们都发表过数量虽然不多,但却在当时有过影响的诗歌作品。

此后,一些更年轻而在当时诗坛陌生的藏族诗人的名字开始出现在全国各地各类报刊上,他们中不乏我们甘肃的藏族青年诗人。我可以提供当时活跃的部分甘肃藏族青年诗人的名单:

他们是更桑加、完玛央金、拉目栋智、文清赛让、才旺瑙乳、楞本才让、郝建文、郎永栋、旺秀才丹、云丹嘉措、昂秀才让、华多太、扎西才让等。

当然,还有外省籍但在兰州学习和工作的藏族青年诗人,比如其中影响比较大的藏语诗人江瀑(真名多吉才让,现在法国东方文化语言学院任教),他当时是西北民族学院藏语系的学生,但在藏语诗坛已经非常有名。还有当时的民院学生达白、东珠才让等,用藏汉两种文字创作。如现在西北民族大学的母语诗人巴顿万玛项欠、华则等。另外还有甘肃籍但在外地工作且诗名已经非常卓着的藏族青年诗人如贺中、赞丹卓嘎(现已调回兰州)等。

当时,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蜂拥的世界文化思潮和诸多民族的优秀文学作品,滋养了中国包括藏族的新一代知识分子。在《藏族当代诗人诗选》的前言中,我们如此评价道: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脱颖而出的一批富有才华和激情的藏族青年诗人,他们以丰富多彩的个性,作为探索者,选择了一种超越语言和文化疆域的束缚,将诸种优秀传统融于一己的方式,直接驰进了现代诗歌的领域。由于时代的发展进步,他们得以比较全面、准确地接近和把握自己民族文化的传统,并较好地汲取蜂拥而入的世界文化的养分,以较高起点继承并补充了新时期藏诗的队伍,超越为功利而写作的状态,栖落在了个人和民族命运的前沿。他们成为藏族当代诗坛不可低估的一支优秀的主干力量。

而且,当时整个中国文学界的气氛也感染了年轻的藏族诗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国文学界似乎处于前所未有的狂欢之中。作为一名参与和在场者,我曾经对此有很深的体会。因为个人的爱好,我曾悉心的收集过很多有关当代藏族文学的资料,在编辑和写作《藏族当代诗人诗选》及前言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记得很有一些藏族青年诗人在诸多全国性的诗歌类评奖中获奖和一些间接性评论中获得好评。但是由于后来的忙碌,一些资料已散失。现在已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考稽。

不仅仅是中国诗坛,在我们甘肃诗坛还有另外一个必须关注的现象——那就是涉藏题材诗歌。这也是一个独特的,在中国诗坛相对独步的现象。就我个人所知,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涉藏文学作品传世。在当代甘肃文艺界,有过很多老前辈和新一代艺术家创作的涉藏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等,都曾在全国产生过大的影响。而且在当代中国的老一代诗人、中青年诗人中都有人间或写过涉藏题材诗歌。远的不说,近的如高平、昌耀、杨炼、北岛、海子、马丽华等很多异族诗人写过涉藏诗歌。其中尤以昌耀的写作最具先锋性和诗人个人心灵体验的沉重而备受关注。但是,作为一个藏族人和知情者,我却更喜欢我们甘肃籍的张子选关于哈萨克和藏族题材的诗歌。张子选的诗歌像一个奇迹,突然而又灼热地深入了我们游牧民族生活的深处;像一次飓风和修筑,他架构了游牧民族史诗和现代诗歌之间的桥梁。除了敬重,我存有更多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