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艺术文化史论考辨
15866500000013

第13章 人文理念与学术规范(12)

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人类精神状态的特殊表现形式。无论对于艺术创作或艺术批评来说,其创造的原动力往往离不开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感受。在一般情况下,艺术批评实际上是通过对艺术现象的评价而评价社会生活的。艺术现象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现象,而当艺术批评在评价艺术现象时,对其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也必然要给予评价。这种评价往往会超出艺术现象的自身范围。“批评家批评的是具体的作品或文化现象。但这批评是以他对社会现实的理解为根据和为条件的。也就是说,美术批评的科学性是建立在对社会现实的正确的认识的基础上的,批评的正确与否、深度如何,取决于批评家对现实的认识程度。美术批评的实质,是通过批评具体作品而间接地批评生活,是认识和评价社会与人生的一种特殊方式。”

艺术批评既然具有丰富而复杂的社会与文化的内涵,那么,作为一种学术来说,它亦应具有基本的科学的标准,也只有在提倡或遵循一定的批评标准的情况下,才能促进艺术批评健康发展。所谓艺术批评标准,即是衡量、鉴别艺术价值的尺度、准则。批评标准导源于艺术观念和批评观念。导源于人们对艺术和批评的认识。诚然,批评的标准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同时也不存在着唯一的一尘不变的标准模式,它是一个多角度、多样化、不断发展的有机结构。正如狄德罗所说:“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不同的衡量标准,而且同一个人在他的生命之中许多显着不同的时期里就有同样多的不同尺度。”尽管如此,从艺术的本体特征及不同时代的精神发展和精神需要来看,艺术批评却始终存在着一些相对稳定和与时俱变的标准。“严肃的批评家所更关心的不是自我表现,而是建立正确的评价标准,用它来准确地观察事物。”这些标准也可以分为宏观标准和微观标准,也可以称之为抽象标准和具体标准。在人类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时代的不同艺术家、批评家和思想家都在艺术批评标准方面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成为当代艺术批评可资继承、借鉴和创新的绝好资源,然而,对于当代中国艺术批评界来说,无论从宏观的或微观的角度,也无论从抽象的或具体的方面来看,真善美的批评标准,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学和文化的不断发展,艺术批评从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及文化人类学等许多学科中吸收了诸多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批评方法和批评流派,如新批评派批评、社会学批评、政治学批评、心理学批评、结构学批评、阐释学批评、接受学批评、印象主义批评、美学批评,等等。而从批评的性质来看,又可将种种批评方法和流派归纳为历史的批评、再创造性批评和批判性批评3种类型。这些批评方法、流派或类型,不仅丰富了艺术批评的内涵,同时也为当代艺术批评的科学化奠定了基础。然而,不同的批评方法、流派或类型在产生的过程中都有着不同的历史渊源和客观条件,在具体的艺术批评实践中,它们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没有一位批评家只用其中一种批评理论或将自己局限在任何一种批评类型上,因此艺术人物的批评会涉及艺术社会历史和现状,也必然通过作品获得对艺术家的认识;而艺术作品的批评虽然以作品为批评对象,但一定无法脱离对时代和社会背景的研究,无法不关注艺术家的生活和经历;同样,对艺术社会现象的批评必然需要从具体的社会事件以及事件中的人和作品开始。因此艺术批评的种类反映了多种的形态,而具体的艺术批评是包含多种形态的、鲜活的、有实际意义和价值的活动。”以具体的批评方式为例,有一种方式可以称之为“陈述式批评”。这种批评“不需要阐释,既不用知性的方式,也不用隐喻的方式,批评家只需要把人们所忽略的现象指点出来,请读者重新阅读一遍,加以体味即可。批评家的这种做法是更厉害的一手,因为他直接指导读者的意向行为,让读者自己把意识之光投射到对象上,批评家本人则隐退一边,不妄加指点,不强行阐释……陈寅恪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的批评方式就是如此。大量地引证材料,看似抄书,其实不然,通过材料的排比来指导读者的意向,在不得已时,才亲自露面,故有寅恪案云之……这种方式是批评家的另一种强化的阐释,借他人之言,而强化自己的见解。”由此可见,在批评方法和写作方式中,应因人而异、灵活多样,任何一种方法或方式只要能够充分表达批评家的意念,那么它就必然具有存在的价值。

鲁迅指出:“世间有所谓就事论事的办法,现在就诗论诗,或者也可以说是无碍的罢。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科学的艺术批评必然是要建立在各种方法与流派所积累的合理因素之上的,一切方法与流派都可以进入批评家研究的视野。然而,无论是任何一种方法或任何一种流派,都不可成为作茧自缚的依据,都不应取代批评家自身的情感认同,也都不应脱离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社会现实。因而,对于当代中国艺术批评来说,科学的批评方法应是一种由不同批评主体所形成的不同的综合批评方法,其整体特质应该体现出独立的民族精神和自由的创新维度。

(六)艺术批评家的人文素养

一时代的艺术批评发展程度,必与其艺术批评主体的成分与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艺术批评主体的人文素养状况,往往是决定一时代艺术批评发展的先决条件。所谓艺术批评主体乃是指以书面文字形式为主要传达手段的一切艺术批评参与者,这些参与者可以是批评家、艺术家、学者,也可以是一般文化人或普通公民,其中主要成分当然应是专业的艺术批评家。批评家群体的形成是批评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批评家实质上还充当着艺术作品完成其整体价值的一个重要角色。“当代艺术社会学家贝克尔(HowardS.Beeker)认为,艺术不是个人的成就,而是合作的产物,艺术作品实际上不过是一大群具有合作关系的人构成的一个社会网络的中心,是所有与最终成果有关的人参与合作的结晶。他的艺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命题是艺术是集体行动(collectiveactions)的结果。以此为基础,贝克尔提出他的核心概念——艺术世界(artworlds)。他指出,艺术世界的技术性定义,就是一个合作行动的网络,它包括了在艺术品整个形成过程中所有那些运用某种共有的常规性理解发挥了作用的人。而所谓常规性也包含着人们习以为常的审美的约定俗成的判断。艺术品是通过艺术世界来获得其价值的。”而艺术批评家在“艺术世界”中的作用亦是不言而喻的。

艺术批评既然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那么对于艺术批评家来说。一般需具备人格与技术两个方面的素养。所谓人格素养是指艺术批评家应基本具备人文知识分子的共同品格;所谓技术素养是指艺术批评家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我在此所说的人文知识分子的共同品格,其根本要旨依然应是陈寅恪那两句名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人文知识分子应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人文知识分子也并非仅仅是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并以此谋生的有文化、有知识、有技术的一般文化人或职业技术家。张汝伦在《人文知识分子与现代化》一文中指出:

人文知识分子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绝不只是建设意义上的创造。而且还有建设意义上的批判。这种批判功能可说是知识分子与生俱来的,因而往往被人们看作是知识分子,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的主要责任和特征。知识分子所以被人称为“社会的良心”,左拉在德雷弗斯事件中挺身而出,大声疾呼正义之所以被当作抗议一切不公正的力量,就是因为批评时弊,抗议黑暗是知识分子的天职。知识分子之为知识分子。首先不在于他们有知识,或从事知识工作,或以知识谋生,而在他们有一种深刻内在的人文关怀。美国学者考泽曾这样来定义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在他们的活动中显示出一种对社会核心价值的显着关心。他们是寻求提供道德标准和维护有意义的一般象征的人……知识分子似乎是从来就对事物现状与诉诸习惯与习俗不满的人。他们根据更高和更广大的真理对当前的真理提出疑问;他们用不实际的应该来反对诉诸现实。他们认为自己是象征理性、正义和真理这样的抽象观念的专门看护人。”这是因为,任何现实都不会是完美的,总有许多有待纠正与清除的缺陷、罪恶与阴暗面。真正的知识分子总是执着于自己的理想,并且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尤为敏感,这就注定了他们对现实的批评态度……批评的角色与功能的确是知识分子,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的主要特征之一。一切中外伟大的知识分子,从卢梭到马克思,从谭嗣同到鲁迅,都是伟大的批判者。没有批判的能力和眼光,不敢或不能进行正当批判的人,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现代化本身的问题本质,决定了人文知识分子的批判或批评是现代化得以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文知识分子的种种批评对现代化过程所会导致的种种负面问题是一个牵制因素,起着促其改变与纠正的积极作用……除了政治批判外,社会批判、文化批判、思想批判、艺术批判等等都构成近代人文知识分子批判不可残缺的组成部分。

无论是从人文知识分子所应承担的批判责任和批评家应具备人文知识分子所应有的基本品格来看,其终极目的都是辩证统一的。而从科学发展角度看,批评亦应具有其主体性和独立的品格。“不能把批评作为某种人为的工具和武器,否则就会导致艺术批评主体性和独立品格的丧失。艺术批评的主体,是指批评者的精神、知识和能力的综合素质,主要表现为摆脱批评的附庸地位,确立批评独立的某种价值,有一种实践的批判和革新的精神,充分发挥批评主体艺术感受力、理解力和判断力,形成真正属于艺术批评主体自己的生动活泼的批评运作。”

对于当代艺术批评家群体而言,人文知识分子的品格建设则显得尤为重要。而当代艺术批评界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根本上讲也都与批评家的人文精神匮乏有直接关系。如前所述,当代一部分批评家之批评实践基本是建立在个人利益的基础上等现象即是如此。而面对艺术界种种假恶丑现象(批评家自身亦存在着诸多假恶丑事实),艺术批评家们并未能有效地行使批评的权力,这亦不能不说是一种人文精神和正义良知的缺失。鲁迅曾指出:“对于充风流的富儿,装古雅的恶少,销淫书的瘪三,无不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一律拱手低眉,不敢说或不屑说,那么,这是怎样的批评家或文人呢?”科学意义上的批评不能仅仅是批判,但却也不能离开批判。对假恶丑的批判乃是当代艺术批评家们不应回避的一个历史责任。实质上,真正的批评是需要勇气的,是需要摒弃一己之私利,是需要理想与信念作为支撑的。真切的批评不是毁坏而是建设,不是谩骂而是讲真话。亦如鲁迅所说:“谩骂固然冤屈了许多好人,但含含糊糊的扑灭谩骂,却包庇了一切坏种。”

(七)艺术批评家的技术素质

从技术层面而言,艺术批评家至少应具备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论研究的知性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写作规范的掌握与运用等。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指出:

……从主体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说,它只能象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所以社会的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的人的感觉。只是由于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

马克思的这段话,主要讲的就是艺术批评及欣赏和研究活动中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首先,一个人要批评、欣赏和研究艺术,就得具有相应的感知艺术的先决条件,即艺术感受能力。“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音乐就不能成为它感受的对象;对于没有“感受色彩美的眼睛”来说,色彩艺术就很难成为它感受的对象。因此,即使是最美的艺术作品,对于没有艺术感受能力的人来说,亦是毫无意义的。从某些方面来讲,艺术感受能力多少是具有一定的生理条件的,如耳聋无法欣赏音乐,色盲无法感知色彩,等等。即便是身无残障的人,对艺术的生理感受能力亦是有差异的,比如人们常说某某人乐感很好,某某人色彩感觉很好等。我们将这种具有生理因素的艺术感受能力称之为“自然感受力”。然而,对艺术的感受能力亦不仅仅是天生的,它也并不停留于人的生理本能的自然感受力层面,尤为重要的则是一种“社会的人的感觉”。一种“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这种感觉形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中,是在社会提供的必要条件之下,在经常地接触、感受甚至对艺术的具体实践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我们将这种感受能力称之为“社会感受力”。无论是自然感受力或社会感受力,乃至现代西方哲学家们所尤为强调的艺术直觉等,它们对于从事艺术批评和研究的人来说,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缺少了艺术感受力和艺术直觉就缺少了客观、正确、深刻把握艺术本质的前提。正如克莱夫·贝尔所说“艺术批评家不要忘记,无论他的理论多么有创见,这些理论都不过试图解释这样一个中心事实——一些形式能够从审美上感动我们,而另一些则不能。”文杜里曾说:“所谓批评,不正是对艺术家个人艺术作品的直觉和批判原则之间的一种联系吗?”狄德罗曾说:“经验加研究,这是作画的人和评画的人必备的两项先决条件。”别林斯基指出:“锐敏的诗意感觉,对美文学印象的强大的感受力——这才应该是从事批评的首要条件。”克莱夫·贝尔曾在《艺术》一书中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