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
15866600000014

第14章 协调:人与自然平衡的武义(3)

人类文明史从一开始就是一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从采猎文明(公元前200万年-公元前1万年)、农业文明(公元前1万年-公元1700年)、工业文明(公元1700-今),其兴衰的历史过程都表明了环境问题产生的文化根源。武义1300多年的历史,亦反映了武义的生态环境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过程中的兴衰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在当今大环境下特别有价值用来做一番文化的解读。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人类学界,人们也开始将生态学的观点应用于人类学,探讨人类(文化)和环境的关系,形成生态人类学这一分支学科。斯图尔德所创建的文化生态学意在“探讨环境、技术以及人类行为等因素的系统互动关系,以社会科学的方法分析特定社会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适应和变迁过程。”文化生态学在分析环境与人的关系时,特别注重解释环境资源、利用环境资源的工具与知识(技术)、使技术与资源结合的工作组织等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笔者认为,可以从环境、技术和组织(或者制度安排)的关系角度,对武义的生态兴衰历史做一点探讨,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点借鉴和启发。

1.生态衰退:人口的压力与技术的不足

如前所述,武义从清康熙、雍正年间以来,其人口就开始大规模的增长,并且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平原的农业产出不足以维持人口的粮食需求。在平原地区相对贫穷的人口就被迫转移到山上去寻求生存。同样,当时的生产技术使得山区只能种植番薯和玉米来充当粮食。但是,在山地大面积的种植玉米和番薯的结果就是“山遭垦松,遇潦即沙土随水入河,屡为农田水利之患。”因此,嘉庆初年,浙江巡抚阮元曾下令禁止在山区进行这种开垦。但是,清时科技不发达,平原已经不堪重负,下令禁止并不能解决问题,除了扩大种植面积之外,并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及至民国和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面,生态的逐步衰退根本原因都在于人口的压力和技术的不足上。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制度的安排并不能起到作用,如通过政府下令停止在山区种植番薯和玉米。

正如在调查访谈中,有识之士所言:

以前方志记载的“玉米”、“番薯”的确耐人寻味,上可探太平盛世人口无序发展之因,下可见森林植被被破坏、生存环境恶化之果,揭示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矛盾运动的客观历史过程。当然“功”“过”不在“玉米”、“番薯”——它不过是展示历史过程的现实载体;“功”“过”也不在平民百姓——他们是迫于生计不得已而为之;“功”“过”也很难说就是朝廷官府,他们也是无可奈何,能下令新增人口不吃饭呢,还是能下令平原土地多打粮?

因此,自清康熙雍正到20世纪80年代,在生产技术没有突破的情况下,“人地之争”就造成了生态的逐步衰退。

2.生态复兴:技术的发展与制度的安排

历史发展到今天,武义的生态又开始复兴,而且发展的态势非常的良好,其原因当数生产技术的提高和进步,它是人们减少对山地森林生态资源破坏最自然的动力。武义五六十岁的人所经历的几件大事都能反映出这种变化:

……从省柴灶的推广到煤、电、液化气的普遍使用,柴木逐步退出生活燃料;双季稻尤其是杂交稻的大面积推广,水田所产稻谷足以养活数倍于康乾的人口,玉米、番薯退出主粮;全民计划生育,实现了人口与资源的协调增长;钢、铝、水泥的广泛应用,使得木材失去了在民用建筑中的重要地位;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民致富的目光从青山转移到工厂、城镇;殡葬改革使每个逝者保护了半个立方米树木的生存权利;陆陆续续的下乡脱贫终于使山山沟沟安静下来——大山、小丘先后进入了休养生息……

于是,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才开始成为可能。这一切都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是技术的进步解决了长时间以来武义的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紧张,为生态的恢复奠定了基础。但是,诚如笔者上文已经指出的,单纯工业化带来技术的跟进和提高,而缺乏有关人与自然关系上合理的制度安排,人类会比历史上任何时候对生态的破坏都来得严重。武义之所以在工业化发展的同时,非但没有像历史上众多的城市一样,在生态上有着过多的牺牲和破坏,反而,通过制度上的合理安排,使得生态和经济得到和谐的发展。本文所着重强调的“生态立县”战略就是这一制度安排的最主要的体现,它力图把技术对资源的利用控制在生态系统平衡范围之内。

3.生态家园:新乡村建设与绿色希望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武义生态家园建设的经验颠覆了长期以来“先发展,后治理”发展模式。它提供给研究者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正面的案例:即主动去涵养之、建设之,而后合理索取之,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给予的过程中,两者共生共荣,而达到和谐与平衡的生存状态。我们看到,在武义,生态的因素被放置到了非常高的地位。无论发展哪一类的经济,武义总是把生态成本计算在内。不仅直接发展林业以总体提高生态水平,同时在发展农业、工业的时候能从宏观的规划到微观的技术、程序等方面都尽可能提高生态效益,尽量做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破坏生态;不仅在产业选择上选择诸如旅游业发展经济,同时还利用发展旅游业来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不仅生态的人居作为追求的目标,还承上启下,传承和发扬生态文化。在所有林业、农业、工业、旅游、人居的发展建设过程中都注重了生态的保护和建设。

在人类学的领域中,人类学者考察过人类历史以来的各种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模式后,既看到了“文化特化”所带来对生态的破坏而最终导致该文化族群自身的消亡,也看到了通过文化的合理安排使得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局面。无论是正面的例子还是负面的例子,人类学家总是试图通过它们来建构一种文化与自然、社会与环境永续发展的理想状态。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人类学视野中的生态家园就是一种永续发展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模式,武义以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为人类学家眼中永续发展的生态理想作了一个注释,也为我们展示了当今新农村建设的绿色希望。

(第六章)特色农业:武义模式元素之二

民以食为天,农业发展是人与自然协调的基础。人要解决温饱,就要向自然索取;要索取,就要与自然互动。这种互动是否平衡,关系到自然生态能否良性发展的问题。武义在新农村建设中,从人与自然的协调出发,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农业,铸造了以杂交稻和有机茶为代表的包括优质水果、花卉苗木、食用菌、蔬菜和畜牧业在内的规模化、区域化特色农业产业带,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充分展示了武义农民的生存智慧,特色农业也就成了武义模式的一个重要元素。

一、杂交稻:与袁隆平合作发展的特色农业

武义是个产粮大县,是全国杂交早稻示范县。优越的自然环境与境内明显的大陆气候,使武义具备生产保健、安全、优质大米的自然条件。武义的杂交稻品种在水稻种植中占绝大部分。同时,武义县积极推进农田治理工作,目前已基本形成田成网的标准化农田,在水稻种植的作业上大量采用机械化作业,因此,武义杂交稻已成为优质、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

1.品种革新:发展杂交水稻的三步曲

品种对水稻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国前,水稻品种以农家品种为主。建国后,政府非常重视推广水稻良种。与常规稻相比,杂交稻最明显的特点是它的产量潜力大,抗病虫害的能力增强,植株比较高大,根系发达,容易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因此,武义县领导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积极争取袁隆平院士和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紧跟现代科技水平,大力引进推广杂交水稻,对县内粮食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武义的水稻品种从常规品种发展到以杂交水稻品种为主,而杂交水稻又从最初的三系杂交稻,发展到引进推广两系杂交稻,再到目前大规模推广种植的超级杂交稻。使武义的水稻的产量稳步增高,既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又确保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武义杂交稻发展的第一步是1976年开始引进了三系杂交稻。通过试验,结果比常规水稻品种亩产增67.5至166公斤,增产幅度达18.5-40.7%,三系杂交稻晚稻比常规水稻品种亩产增91.5公斤,增产幅度达29.47%,从而为全县大面积推广杂交晚稻打响第一炮。杂交稻的推广种植,促进了武义粮食生产的发展。1979年武义粮食总产第一年超过了15万吨。1984年达到了19.65万吨。1978年粮食年亩产超过500公斤,1985年达到了746公斤。80年代以前,武义早稻生产“稳而不高”,亩产一直徘徊在200~300公斤之间,1983年后杂交早稻逐步推广,经过了试种示范、推广普及、稳定提高三个阶段的发展。1989年武义被列入长江流域五省一市杂交早稻示范基地县。据统计,从1983年到1999年止,武义全县累计推广杂交早稻134.66万亩,平均亩产比常规早稻增59.95公斤,增产幅度达19.91%,共增产粮食8.07万吨。

武义杂交稻发展的第二步是1997年开始引进了两系杂交稻。虽然已推广应用的三系法杂交早稻组合具有常规早稻无可比拟的增产优势,同时也存在着米质欠佳、市场销售难度大,总体效益不高及熟期偏长,影响晚杂适期栽插和全年平衡高产的缺点。两系杂交早稻则具有熟期短的特点,不影响全年平衡高产。于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全面推广两系优质杂交早稻示范面积,进一步优化早稻品种结构。1997年,从中国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引进香两68等组合进行试种,同年,全国在武义召开两系法优质杂交早稻示范现场会。由于两系杂交稻推广成功,产量剧增,仅引进、推广香两优和八两优100两个杂交水稻品种三年就增收粮食306.74公斤,增效237.31万元。

武义杂交稻发展的第三步是引进了超级杂交稻。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业的种植结构也在调整中,过去的一年两季(早稻、晚稻)稻就有可能由于占用人们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不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人们希望只种一季水稻以便有时间从事其他行业。同时,种一季水稻就要求产量高、米质比较好、生育期长一点的品种。这也是老百姓比较喜欢的。所以,能满足这种需要的超级稻就应运而生了。

1997年袁隆平培育超高产水稻试验成功,武义县领导积极引进超级稻。2001年武义大面积示范推广部颁二级优质米的晚稻超级稻组合面积达3.5万亩,占晚稻面积的21.2%。2004年,武义县被列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超级稻示范基地,引进了两系超级稻P88S/0293等新组合进行试种、示范,该组合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袁隆平院士为实现农业部二期目标产量(800公斤/亩)而选育的苗头组合。该县在王宅镇种了106亩的一个示范方平均亩产达到650公斤,最高亩产达到712.4公斤。2005年,武义县示范面积达5000亩左右,在18个乡镇、街道建立了连片示范方24个,经验收,平均亩产达650公斤以上,比其它的品种单季稻亩增产150公斤,亩增效240元,全县共增产粮食75万公斤,农民增收120万元。这些成绩见证了超级稻的优势,对于今年的情况如何,农业局粮油站站长汤志飞说:

今年的力度更加大了。今年我们县示范了10000亩。因为这两年的工作得到了省政府的肯定。省里的领导到武义考察,要求我们加大推广力度。金华市要求在全市范围开展示范,金华市委、市政府提出这么一句口号,“县县种超级稻,人人学袁隆平”。今年通过示范,这个品种已经通过审定了。肯定要进一步地推广开来。如果现实许可的话,我们要推广到3~4万亩。将近占单季稻面积的一半左右。因为所有田地面积都种一个品种是不可能的。而且这个风险也大。如果全部种一个品种的话,风险很大,万一遇到什么自然灾害的话,就损失很大了。一个品种的面积占3~4万亩已经不得了了。

因此,杂交稻的引入推广给武义水稻生产注入了新鲜的血液,2005年,武义县粮食生产实现了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粮食单产“三增”。

2.农田整治:农田基本设施的现代化

为了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生产环境,实现现代化农业,确保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20世纪90年代开始,武义就着力于农田整治工程,进行中低产田改造。

1996年10月武义制定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确立了这样的目标:以机械化、水利化、园田化、科技化为重点,加速农业生产的物质装备,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以科技进步为支柱,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和土地产出率。以提高组织化程度为基础,推进农业社会服务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综合开发为载体,促进农、牧、副、渔的协调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实现农田设施标准化、生产操作机械化、农业技术科学化、生产经营集约化、生产服务社会化的目标。把园区建成“田成方,渠成网,林成行,路相通,机配套,环境美”的园田化格局,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样板和农村小康的典范。

1996年10月,武义县确定王宅镇郭浦朱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施区。郭浦朱村地处王宅镇横鹭畈,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较平坦,全村有耕地1360亩,茶叶、果树等经济作物960亩,总人口983人,男女正半劳力470人,交通便利。园区建设前,畈内田块零乱,土堆坟墓依存,农业基础设施差和农业科学技术普及率低,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全年粮食亩产在650公斤以下,农民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