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
15866600000024

第24章 协调:人与自然平衡的武义(13)

张利庠在《可资借鉴的八种新农村发展模式》一文中对新农村建设的几种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其中包括了休闲产业带动型和旅游产业带动型的新农村发展模式。所谓的休闲产业带动型是指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利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自然环境和农村特有的乡土文化吸引游客,通过集观赏、娱乐、体验、知识教育于一体的新兴休闲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模式。采用这种模式应具有三个条件:交通便利,距离城市较近,靠近消费市场;有怡人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农业发展基础;能满足城市游客食、住、行基本要求的基础设施。农家乐是该模式的典型。而旅游产业带动型则是指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通过农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模式。发展旅游业首先需要有可以挖掘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其次是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另外也要有与旅游相配套的娱乐、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如江南名镇周庄。

实际上,单纯意义上的休闲产业带动型和旅游产业带动型的新农村在台湾早已经成为一种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如台湾目前比较流行的休闲农业,就是提供一些条件,利用农业来带动休闲旅游的一种方式,让城市里面的人在周末跑到农村来,自己种水果粮食或者自己采水果,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上述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以及理论上的总结提升都告诉我们,当今的新农村建设通过发展旅游休闲业来实现,不失为一个高效益的途径。由此可见,发展旅游休闲产业是如今进行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武义旅游业的发展,可是说是通过发展旅游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的示范;是充分发挥武义自身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实现以旅促农,以旅助农,以旅富农,以旅兴农。

一方面,它是在县域范围内把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因此大大促进了武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武义通过旅游所开发的地区其实都在农村,要么山区,要么古村,象郭洞、俞源等、大红岩边上也是村。那些村子一旦旅游开发之后,就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前述郭下村、抱弄口村的调查数据都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

另一方面,它在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主导的作用成为关键,这也进一步说明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党和政府的重要性。景点造势、强行开发、BOT特许权融资方式的引入、委托经营、多元发展、扶大控小、扶优控劣的精品化战略、江南仙境游等等,无一不是在政府主导下实施和实现的。在访谈过程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个案可以说明政府主导的重要性:

像郭洞的开发,就是政府主导下的结果。因为武义当时什么叫旅游都不知道,就是政府在启发、启蒙,然后,给它做一个点来示范。当时,郭洞这个景区的开发就是县政府派工作组进去发动群众开出来的。然后,开出来之后,村民觉得有人来玩了,有收入了,就说我们自己来经营了。但是,经营这个旅游是要有专业知识的,要有这方面的能力的。一个农民,如果他的文化和素质不符合这个条件,就没法经营。他经营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发现啊呀,我做不下去了,市场开拓不出来,没有客人了,成本又这么大,要亏了。于是又找到政府,政府又帮助他们,就把它接过来,来委托经营。目前就是这种经营模式,就是郭洞委托我们旅游局下属景区管理处帮助他们经营,然后,我们每年给他们一定的钱。从一开始一年3万,到现在一年80万。

总之,旅游业发展的武义经验一方面进一步证明了休闲旅游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中国目前的农村条件(包括农民自身素质等)下,新农村建设是在政府主导下的一项伟大事业,只有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引导下,才能真正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

(第九章)城乡统筹:武义模式元素之五

人的生存离不开居住,人类生存策略的不同机缘,使城乡分离了几千年。新农村建设要使城乡走向融合,就要使农村走向城市化。县域的城市化往往从县城开始,进而带动乡镇,再波及村庄,所以必须实行城乡统筹。武义在新农村建设中以县城的改造为契机,带动了全县的城市化,使城乡统筹成了武义模式的又一个重要元素。

一、记忆:旧照片中的老武义

汽车进入武义地界,笔者就认不出武义了。进入武义百花山,更不见昔日百花山林场的真面目,一眼望去满目标准厂房。过了武义江本来一望无边的农田,现在变成了漂亮的花园小区、气派的工厂、休闲的温泉,只有塔山、北岭风韵不仅不减当年,反而更加郁郁葱葱,发宝象龙塔依旧耸立在塔山之上,显得更加挺拔。再抬眼远望,高耸的火车站,明招温泉大酒店,以及密密麻麻的建筑群,这一切都告诉笔者,武义县城到了。

笔者离开武义20余年,今非昔比,不敢相信这就是20多年前的武义。在这次对武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中,笔者不断地搜索记忆,寻找老武义的踪迹,后来在县外宣办章军主任的帮助下,在红羽照相馆郎一刚手中找到了他1973年和1983年拍摄的武义县城全景照片。

看到这张放大到1.5米长的1973年的武义县城全景图,心中无限地感慨,勾起了笔者对武义的历史记忆。

1.20世纪60年代的武义壶山镇

在笔者的记忆中,1965年8月,笔者刚分配到武义,从杭州省人事厅拿了报到证,坐了五六个小时的火车到了金华,又坐了近2个小时的汽车到了武义。当时,在乡村沙石公路上奔走的汽车,颠颠簸簸,摇摇晃晃地把笔者拉到了当时被称为壶山镇的武义县城,短短的一个多月,命运就把笔者从武汉分到了杭州,又从杭州分到了听都没有听说过的武义,仿佛穿过了时空,回到了“风物是秦余”的时代。

确实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武义,虽然地处僻远,交通不便,但小小的不足万人的县城,一条青石板与鹅卵石铺成的不到2里的壶山上、下街,以及若干完全用鹅卵石铺成的小巷构成了武义县城的街道格局,显得乡土味极浓。如果保留到今天,一定会让一些古城发烧友惊讶起来:啊!还有这么美的县城!那时,笔者在壶山街上行走,街路上虽有自行车驶过,但更多的是农民的手推车不停地吱吱而过,时不时还有耕牛慢吞吞地在街上行走,街上当然也就留下了一堆堆的牛粪。记得笔者刚学会骑自行车上街时,一不小心被圆不溜瞅的鹅卵石弄摔倒了,不仅撞倒了农民卖枣子的小摊,弄得枣子滚了一地,一只手还插进了牛粪堆。当我急忙爬起来想去帮摊主捡枣子时,吓得摊主忙说:“不要你捡了,你那满手的牛粪把我的枣子弄得更脏了,谁敢吃啊!”这事使笔者对武义的鹅卵石路有了更切身的领教。但凭心而论那时武义县城虽土,但每天早上到武义一中去上班时,只见溪埠头上洗衣的洗衣,洗菜的洗菜,起早点挑两担水倒入水缸,就可以用来烧饭、烧水、烧菜了,水质之好是现在人所不敢想的。盛夏之季,人们只要走几步路,就可以到一中大操场边的西寺溪水里去洗澡,那真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想想这一切,回味起来真是一派乡间恬静的生活图景。

2.20世纪70年代的武义壶山

随着20世纪60年代末武义第一轮工业化的兴起,特别是在壶山西边牛尾巴上山建起了有机化工厂,使美丽的熟溪水不断受到污染,西寺溪的水也逐渐少了,枯竭了,而曾经穿过西门城脚流往县后畈的溪水最后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初断流了。随后武义的青石板鹅卵石路也就被水泥路替代了,现在看到郎一刚1973年拍的武主全景图就是这个时代前后的真实记录。

1973年郎一刚拍的这张武义全景图,是站在熟溪南边的郎梅山,对着壶山拍的,照片右边一片民居就是当时的溪南滩大队;中间是熟溪水穿越而过,右边熟溪水上的桥就是闻名江南的熟溪桥;熟溪北岸高耸的烟囱就是1944抗日战争时期侵入武义的日本鬼子开设的电厂留下的标记;向左沿溪而上的水塔是酒厂所在地,从此一直向上游走去,沿溪一带都是金星大队居住的南门和小南门,接下去就是南丰大队所居的永丰门;左边比较新的三层楼房(围墙遮了一层)的一大片地方是武义一中;最左边围墙围起来的房子大概是南丰大队的加工厂,这一群房子对面就是食品公司的生猪仓库,以及壶山镇尾——西门头。

县城远方的山峰,右为塔山和北岭,隐约可见发宝象龙塔,塔的后面就是当时武义最大的工厂——武义棉纺厂;向左边看去,一直到最高峰,这就是武义人的祖山——壶山,上山的蜿蜒小路依稀可见;再往左看,远远的牛尾巴山上的水塔就是有机化工厂了。

从照片上看,老武义就是这样。那么,武义街上如何呢?虽说武义上下壶山一条街,历史上武义曾有城墙,西门早已不见,但西门头岭一直是城西的地标,东边一直到东门。旧俗武义端午推龙舟,就起西门的城隍庙,一直推到东门下熟溪,走的就是这一条街。

从西门头向下走,沿途有一中操场,生猪仓库;过西寺巷就是县食品厂,武义一中,快到横街时又有壶山小学和壶山幼儿园,横街口有一安徽人开的水果店,又有一武义副食品公司开设的横街口小酒店,酒店对面是上街唯一的一家餐馆,从早到晚都卖麦饼、鲜肉包子、豆腐丸子、馄饨、糯米粽、豆浆,以及光面和肉丝面,笔者记忆最深的是1角钱一碗的光面和5分钱1个的豆沙粽,前者可充饥,后者香又甜,偶而奢侈一下就吃一碗2角的肉丝面;再往下走就是中医院、人民银行、食品公司和副食品公司,过了狭狭的朱何巷就是百货公司,对面是新华书店,这个地方就是武义县城的中心——五圣堂弄,向北就是邮局、五金公司、百货公司的批发部、消防队、搬运公司、汽车站;再往北就是县后畈的大片农田,上了北岭过了北岭洞就是北缸窑了。向东沿壶山下街走去,就是酒厂、县委、县政府,接下去就是县财政局、壶山派出所、戏院、豆腐厂、粮食局、农资公司等单位;从壶山上街一直到壶山下街,除上述企业单位以外,其间夹杂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小作坊,有卖瓷器的,有卖铁器农具的,有打铜壶的,有卖酥饼的,有卖衣服、鞋子的,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到了公路边(今温泉路)向南走就是医院、农机厂、布厂、电厂,土产等公司的仓库,以及熟溪桥;再向南就是通经永康和新宅的公路了。向东走是熟溪小学,下王宅大队,这一带几乎全是农民的民居,一直到鸣阳楼,再下去就是东门,出了东门就是田畈了;再走5里路就到了程王处大队,即现在的武义火车站。

对于武义城区的风貌,有两句民谣十分有意思,一句说:“西门头的壶山顶,东门脚的鸣阳楼,北门朝着北岭洞,溪南滩大奶奶”。为什么讲“溪南滩大奶奶”,原来当时溪南什么标志都没有,只有早上在溪边洗衣服妇女的两个乳房随着搓洗衣服的节奏而晃动,成了一道风景。还有一句说:“壶山口的风,鸣阳楼的钟”,意思是壶山吹来的西风可以拂动县城,鸣阳楼的钟声能响彻县城的每一个角落。这就是20世纪70年代的武义壶山镇的一幅风俗画。

二、规划:武义城乡统筹的设计与实施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实现城市和农村的统筹发展、共同进步,必须借助农村城市化这把钥匙,大力推动城乡建设,努力实现城乡互动、互补、互惠。改革开放以来,武义县城乡建设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城乡面貌发生显着变化,城乡差距逐步缩小。武义县农村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县城的改造为契机,以点带面,进而推动乡镇和村庄的城市化。20世纪80年代开始,武义以现有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开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随着武义城乡统筹规划的具体实现,武义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下面,我们就具体介绍武义城乡发展规划的内容及实施情况,和读者一起倾听武义进行城乡统筹、发展城乡建设的历史脚步声。

1.武义县城规划

武义的城市化历程是从县城改造开始的,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武义先后进行了三次县城总体规划。

(1)第一次县城总体规划

1982年,武义县城进行第一次建设规划,1983年10月编制完成。规划期限近期至1985年;中期至1990年;远期至2000年。规划把武义县城的性质确定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继续加强轻纺工业、建材和砩石开采工业,积极开发食品工业的社会主义城镇。城市规模预计为1982年现状人口为2.29万人,用地2.07平方公里;规划近期人口2.5万人,用地2.57平方公里;中期人口2.72万人,用地2.94平方公里;远期人口4万人,用地4.02平方公里。

从1983年到1992年,在实施第一次发展规划过程中,武义县取得了以下成果:

第一,改造了城区道路。拓宽和延伸了解放街,改造了熟溪北路,建设环城南路、溪南街、城脚路等城区主干道路。回建或新建沿街公共设施和商业网点,如武阳楼、第一百货商场、物资大楼等。第二,调整了城区的工业布局,改善了工业布点分散、零碎、占地过大的状况,工业布点安置于熟溪南侧山坡和城区外围南北两侧。对棉纺织厂等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实施扩建和技改,提高经济实力;把严重污染环境的工厂(如酒厂等)外迁,改善城区环境。第三,建设了江山新村等新居民点,改善了居民和农民的居住状况。城区人均居住面积从1982年的578平方米/人提高到1991年的11.89平方米/人。至90年代中期,城区面积由1982年的2.07平方公里,发展到7.09平方公里。第四,公共设施、商业网点有了增加和改善。新开辟小商品市场(城东路北口)、农贸市场(振兴路北口)等专业市场,扩建了自来水厂,新建了工人文化宫、医院门诊大楼、中学、小学和幼儿园。第五,新建了汽车站,改善了城区对外交通道路,开设了小型公交交通。六是重修了熟溪桥、发宝象龙塔和鸣阳楼等文物古迹,完成了北岭公园一期建设。

(2)第二次县城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