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
15866800000027

第27章 民国汉族风俗(9)

一般农户,养肥猪不养母猪,仔猪多从集市上买回。一般养母猪户则养母猪不养公猪,母猪配种则要找专门的养公猪户。一般农家所养肥猪多系阉猪,俗称“骟猪”,专司此业的人被称做“骟猪的”。

买猪称为“捉猪”。刚买回的仔猪北方俗名“绑蹄儿”,需用精料喂养,待其稍长,渐多用粗料,名为“换食”。骨架既成,体大身瘦,称为北方“壳篓子”、“壳篓猪”,江南称为“猪壳”,此时食量极大,俗谚“半桩孩子壳篓猪”(能吃),这段时间多用粗饲料。待猪渐渐上膘,逐渐增加精饲料,名为“上食”。“上食”之后,力求其肥,多方设法使其吃好,名为“揣肥猪”。肥猪养成,或卖与别人,或宰杀卖肉,都名为“出圈”。若要宰杀,村中有专业屠户,北方称为“杀巴子”,南方则称为“杀猪属王。”

养猪自然有许多经验,但一般农户信守的原则是:“喂猪没巧,栏干食饱”。经常起栏垫栏,不仅可保猪子没病,也可多多积肥。

南方养猪人家在除夕夜要“斋猪栏”。在猪舍置一小方凳,凳上供香烛,主人面对猪栏作揖祈褥。在浙江平湖农村,母猪怀孕后,要在猪棚上吊一只空甏,认为可以收摄声音,以保母猪安静,也有辟邪之意。此时,忌在猪棚左右放爆竹、敲锣鼓等。

另有养羊习俗。羊有山羊、绵羊之分。浙江嘉兴农村所养的绵羊,俗称“湖羊”。养湖羊者有请“棚头神”习俗。一般是在捉来小羊开始喂养,或发现羊生长缓慢时举行。用一米筛,放在羊棚前的地上,上置酒盅、筷子,并以一只蛋、一条小鱼,一块肉供之。

农家养鸡,主要是主妇的事情。民国时期,养鸡卖蛋成了农家日常费用的重要补充,因此母鸡最为妇女所重视,以至流行了这样的谚语:“老太太三条命:母鸡、闺女和外孙。”

南方太湖渔民有养鸭之俗,且习惯于将鸭养在船梢尾上,一根绳子一头系住鸭脚,另一头系在船后梢,让鸭在河中游。渔民认为,养鸭很吉利,养在后梢,主是“有尾”,后世有了尾,就会养儿子,传宗接代,香火不断。又一说,渔民打鱼撒网时站在船头上,鸭子养在梢尾,可以“压后梢”,鸭子在后嘎嘎叫,渔民在船头可以放心打鱼。

3.养蚕多禁忌

南方苏杭一带,在民国时期是着名的丝绸之乡,农民家家种桑,多多养蚕。农家每年在养春蚕前,每家都要买只泥猫放在灶台上;在蚕室的窗上,要用红纸剪猫形窗花贴上;对家养的猫看管得特别好;养春蚕期间,家人讲话忌说“老鼠”,而叫“夜佬儿”,晚餐不喂猫食,让它去蚕室拖老鼠,以保护蚕宝宝;并家家户户关门闭户,从边门进出。养蚕女头髻上要插极鹅毛,或戴一朵用红色彩纸扎成的“蚕花”,以图吉利。蚕花不只在养蚕时节戴,平日也可戴,祀神祭祖时也戴。传说这种戴蚕花的习俗源于春秋时,为西施首创。以后,逐渐成为蚕乡妇女的一种特殊装饰品。此外,尚有许多的养蚕俗信,如做“蚕日”、祀蚕神、做茧圆及种种的“蚕禁”。在浙江海宁,浙江俗为称正月九为“蚕日”,是日占卜当年蚕桑之丰歉。

江南民间称蚕神为“蚕花娘娘”,又称“马鸣王菩萨”、“马头娘”、“马头神”。各地都有小庙祀奉马头娘,塑像为一女子骑在一匹马上;也有三个女子同骑一匹马的。每年冬天,有人专门挑了一副担子,担子供一个小的马头娘,敲击小锣,沿村游唱。常见的歌词为:

三月天气暖洋洋,家家户户搭蚕房。

蚕房搭在高厅上,淡窗纸糊得泛红光。

蚕花娘娘两边立,聚宝盆一只贴中央。

蚕子养在蚕埭内,蚁儿出得密密麻。

蚕过三眠,俗称“出火”,届时蚕茧收成已定局,蚕农为感谢蚕神保佑,家家做一种米粉小汤团,俗称“茧圆”,祀蚕神。

民国时期养蚕禁忌多。《蚕桑辑要》曰:“蚕有七忌:自小至大忌烟熏;忌酒醋五辛;忌麝香油报;忌饲雾叶;忌饲热叶;忌侧近舂捣;忌丧服产妇。”浙江,海盐一带蚕家往往在门口打上许多桃树桩,缚上用左手搓的草绳,张成网状。当地人即知道该家主人养蚕忌生人,都不去造访。如果有人冒昧上门,主妇往往用一盆水向来客泼去,表示不欢迎。海宁一带,则在廊下围草帘子,隔一段插一根桃树枝,表示蚕禁。亲邻均不往来,只可在河埠头淘米、洗衣时相到询问蚕讯。在桐乡濮院,用芦帘围绕蚕房,杜绝往来,俗称“蚕关门”,要到采茧子时才开禁,称为“蚕开门”。蚕家忌用破损了的蚕匾,据说“塌匾”预兆“倒蚕”,是不吉利的。当出现缺叶,从外面买进桑叶饲蚕时,要手执桃枝在桑叶(或蚕匾)上轻鞭三下,以示辟邪。语言也有不少禁忌,忌说“亮”字,“亮蚕”是蚕病,“天亮了”则要说“天开眼了”。“酱油”要说成“颜色”,“酱”同“僵”谐音,忌僵蚕。“笋”要说成“萝卜”,“笋”音同“伸”,因蚕死伸直。“虾”要说成“弯转”,方言“虾”意即浮肿,忌烂白肚蚕病。“爬”要说“行”,因忌“扒”。“葱”要说“香火”,“葱”与“冲”谐音,如此等等。

4.粮食加工仍以碾、磨为主

民国时期农村粮食的加工,脱壳、去皮主要用碓臼碾,粉碎用主要用石磨。少量粮食脱壳、去皮用碓臼。碓臼,有人力碓、水力碓和畜力碓,置粮臼中,以杵头反复捣来,俗称为“捣碓臼”或“掂碓”,可加工高梁米、稻米、玉米(俗称为“大碴子”)、黍米等等。一般村庄都在村中设公用碓臼,公用碓臼。南方多为脚踏,称踏碓,而手春的碓臼则家家都备有。水碓则是营业性的。大批粮食脱壳、去皮北方多用碾子。碾子由碾台(一般为石礅)、碾槽(亦称“碾盘”,石制圆形直径六尺有余)、碾滚(俗称“碾砣子”)、碾架等组成。碾盘中心设竖轴,连碾架,架中镶碾砣,用人推或畜拉,使碾砣在碾盘上滚动,用以脱粮食壳,如碾米。南方碾米则多用木砻。碾米后清除糠粞用“扇车”,又称“风车”、“扬风车”或“扬扇”。扇车构造颇为精巧。没有扇车时,除糖用簸箕。北方碾子除用作脱壳、去皮之外,有时也用来粉碎某些粮食,如将黍米粉碎为糕面,将地瓜干粉碎成地瓜面时,均用碾子。

一般粉碎粮食用磨。根据动力,也有人力、畜力和水力之分。乡间通用人力石磨,一般三五家就备有一具。畜力磨,则以牲畜为动力,北方多为驴;南方则用黄牛或水牛为动力。南方用牛推磨时,常要用布包住牛的双眼,以便它顺着磨道转圈。水磨则以水为动力,南方多见,大多系营业性的,俗称“磨坊”。磨碎的粮食要经过罗或筛,最后而成为面。

5.家庭编织业发达

民国时期,机织“洋布”已充斥城市市场,但在广大农村则大多数农家依然保持着“男耕女织”的传统风尚,一家大小的衣服仍是专妇手织的“土布”为材料。如浙江嘉兴的“拷花布”,即以土希为原料,用皮纸透雕成各种图案,如凤穿牡丹、麒麟送子、狮子滚绣球、石灰作防染剂,刮印(俗称“拷”)在白坯的绸、绢、葛、麻和土棉布上,再将布放入染缸浸染,凡刮印防染剂的部位不染色;呈本色,其余则染上色彩,形成印花图案。底色以靛蓝为主,故又通称“印花蓝布”。有染成玫红、翠绿等色。一般作头巾、衣裤、围裙、门窗、包袱布、被褥、帐子用。这种“拷花布”,虽然“拷花”在作坊中完成,但其所用的“土布”,则是农家妇女在家中手织而成。

另外,又有其他编织习俗,如北方的编柳条筐、编芦席等,南方编竹筐、竹席、草席、草帽等。浙江宁波有“织席”。织席由两人合编,叫作“做席”。人手不足就与别户合做。做席一般在秋后冬季农闲,妇女们白天织席,晚上纺麻筋。编席学徒叫“学桩”,多找高手师傅,要替师傅做二三个月。搭对织席须完成一条席才稍歇,即使客人来了,搭对织席的人也不歇手。编新婚席子常嵌入一二根红纱线,以示吉祥。

6.山林习俗未有变革

在丘陵地区,农家又以栽树植果为副业。民国时期,在许多地区农家上山植树,先要用猪头、鸡、鹅、鱼等祭山神,请山公山婆。然后由族长分发树苗种植。

在浙江山区,不论谁家的山,村里人人都有看管林木的义务,若发现有人偷树,即报告族长,由族长决定罚其东道,也称罚酒肆。村里凡砍公有大树出售,要请族长太公出面议价,择日砍代。砍伐时指明有些生肖的人必须避开,先祭土,后开斧。砍首斧者可得若干钱或大米(一般是出售树价的百分之二十)。首斧多由无妻小者(俗称“砂锅”)来砍,该人轻砍三斧后,再由其他人砍。俗谓由此人砍过后其他人就无罪了。

江浙山区向山民购买整片树木,曰“判山”。判山时双方议价,付清钱后才准砍代。砍树前,买主用猪头、鹅、肉、香烛祭山神。判山后可砍代所有树木。

乡间把埋葬有祖坟或官绅的山称为“风水山”,称大户人家祠堂前和庙宇前的大树为“风水树”。“风水山”上的一草一木不准乱砍,“风水树”也不许随便砍伐。每逢节日要去祭祀,否则认为祖宗神灵要发怒,将大锅临头。若不得已要砍代“风水树”出售,须族长同意。砍前,先择良辰,由族长带领,用“三茶六酒”拜树神,再开土祭土地菩萨,即一人用锄头锄一下土,一人手执酒壶在树四周洒酒,接着开斧。因怕树神报复,一般人不敢开头斧,唯胆大才才敢,开一斧给米一斗,开三斧给三斗。

种果树时,种者忌把自己的影子一起“埋”入,否则认为摘果子时种者则亡。在深山冷岙里禁忌呼喊别人的名字,认为要被妖怪拖去。在山上吃剩的食物忌带回家,认为吃了要肚痛。

三、渔业风俗

民国时期的渔业生产有海洋渔业与淡水鱼业之分,两类渔业生产风俗有很大的不同。

1.海洋渔俗日趋丰富

海上渔业生产门类繁多,一般称出海打渔为大海市,称近海落潮时拾蛤捉蟹为“赶海”或“赶小海”。从前,大海市集中在春季和秋季,称之为“春汛”、“秋汛”。

民国时北方海上用船主要有三种:最小无蓬(以“帆”字与“翻”字音同,渔民忌讳,因称“帆”为“蓬”)的叫“舢舨”,用于近海钓鱼、钓蟹等;单蓬的(往往在船头另设一小蓬,用于操纵转弯),名为“脚子”,桅蓬之外,另设六支橹桨,出海打渔,多半用它;三桅三蓬的;叫船,一般用于渔区的运输。船蓬用白细布做成,幅与幅间,包缝绳索连结,横以竹竿节节撑起。船内部分人仓、鱼仓、货仓(今又有机仓、冰仓);船前曰“前头”,后曰“后腚”,“后腚”帮板称“后照”(当地称“照壁”为“照”);两舷之外曰“船帮”,左舷曰“里赶”,右舷曰“外赶”。推船下海、拉向上滩均称“拉船”,拉船有号子,渔民亲切地称为“号儿”,唱号子名为“打号儿”。山东长岛县地方风俗,凡拉船,只要一声号子呼唤,人无分男女,必齐奔海岸,不问为谁拉船皆拼命出力,即使平日有怨隙之家也在所不辞。那真是拉船归拉船,打架归打架。

南方沿海地区称出海捕捞为“碰海”。渔汛期分“起水”、“头水”、“二水”、“三水”等四水。渔民对出海的日期讲究逢双不逢单。每水出海前先上香拜菩萨,再以酒菜请菩萨。船老大向娘娘菩萨参拜许愿,祈求“给我第一对”(产量很高之意),并许以做戏之愿。浙江鄞县“大对船”出海,先在“龙王堂”演戏敬龙王,然后请菩萨下船,渔民更衣沐浴,手捧料),边走边敲锣,锣声为十三下,请到船上就把佛袋钉在船上船吃酒。出海时鞭炮齐鸣。下网前,烧金箔,用黄糖水洒遍全船,也往渔民身上洒,以示干净。并用盐掺米洒在网上和海面上。若生产不顺利,再洒盐米于海上,点燃稻草把,待冒出青烟,举之于船四周挥舞,以驱邪.遇狂风恶浪,发生危急时,则向大海抛木柴,求神保平安,并许以大经。

浙东渔民海上作业多到舟山渔场,捕捞以黄鱼为主。渔船捕上第一条大黄鱼,要先供船上菩萨。供毕,老大吃黄鱼头,众人分吃鱼身。若发现鲻鱼,立即将其头斩掉,谓鲻鱼是不吉之物。民国时期,渔民尚无钟表,故多用点香计时,下网时点上一支香,香点完即收网。

东海渔民所用的大网由一百二十多网拼合制成,上新网要由孕妇来拼头网(即第一二两爿网的拼合),以兆“会生”、“会发”。装网(把网装上船)时,网上插花,多插月季花,此时,妇女过路不可跨网,否则认为不干净;小孩不可在网底钻来钻去,谓鱼要在网底下钻出。黄鱼丰收要做“鱼戏”,在整个渔汛期捕鱼量最高者,称“红老大”,享有很高威望,以他名义出钱请戏班做戏。

东海渔船上的人员,按照生产习惯,有明确分工,等级也十分森严。一般说,大捕船有老大、头手、三季等职称。对网船有老大、多人、出网、出袋、扳二桨、扳三桨、拔头片、伙桨囝等职称。溜网船有老大、舱(副老大)、伙计、伙桨囝等职称水论是哪种作业船型,老大都是一船主,在船上发号施令,生活上也从优。

若有渔船在海上遇险,周围渔民都有抢险救灾的义务,有人落水,不论何方人士,当救不辞。如遇死人,若是朝天女尸和伏着的男尸能不能捞,等海浪将尸体翻过后才能捞。捞尸时要有镶边篷布蒙住船眼睛,以辟邪气。捞上尸体叫拾了个“元宝”,无主尸体运回陆地给以埋葬。

民国时期渔民打造渔船的仪式十分隆重。东海渔民造渔船要择吉日开工,亲朋送礼,礼物有酒肉、馒头、饱仗等。上平底板(即船底龙骨)犹如造屋之上梁,颇为隆重,要放炮仗。船头称“船龙头”,藏有金银之物,或用银钉,两只船眼各藏两枚银角子,或银元。船眼有眼白眼珠,眼珠不能朝天,要朝下,意即看海上之鱼。钉船眼规定用三枚钉子。先在左右上角钉两枚,第三枚定好位而不钉上,待良辰一到,即把穿着红布条的铁钉,一敲而入。下水前,渔民把渔船装扮一新,船头涂上红黑白三色,船头、船尾都插上红旗,旗长一丈二尺,上书“天上圣母娘娘”,又用红黄蓝白黑五色布披挂船身。前后上下都有船对,船头书:“虎口出银牙”,桅杆顶书:“大将军八面威风”,船舵书:“万军主帅”,船尾书:“顺风相送”或“顺风得利”。并选择吉日良辰下水,敲锣打鼓放鞭炮,以示庆祝。

东海渔民在船上作业时,有许多禁忌。如春汛时老大穿长裤。船上吃饭时座位固定,不得随意乱坐。菜肴放在正中,各人只吃自己一边,不能吃对面或两旁的菜。船与船之间借东西称“拔红头”,一般不肯借给,若要借则先以柴送给对方。出海前,船上之物只准进,不准出。若群船在海滩上待发,晚间,渔民误把被铺或猪肉等食品递上别船,对方不归还,食物折价给钱,物品则待返船后再归还。不可在船头小便,两侧小便则以船桅为界。船上不可搁腿坐。坐船板上不可把腿垂下。不可用大土箕等不干净的东西装鱼,不可用脚踢黄鱼。船上不可说不吉利的话,说话忌带“倒”、“翻”、“没有”等词,忌做倒、翻之行动。“倒掉”和“卖掉”,“翻个面”叫“转个堂”,“没有”说成“满发”。睡觉不可俯着睡。碗不可覆盖,筷子称“撑篙”,不可搁在碗上,不可用筷子在船板上蹬。吃鱼须自下而下吃完,不可吃了上半,把鱼翻个面再吃。渔民不可进产房,妻子做产,渔民先把衣服拿出,不然认为这衣服不干净。忌妇女上船。

2.淡水鱼俗仍重神示

民国时期,以捕捞为生的渔民,仍流行信神重祀之俗。南方太湖流域渔民奉灶王爷为河渔神,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渔民在锅灶前摆上鱼肉和豆制品等供品,点上香,敬谢灶王爷的恩德。传说灶王爷是掌管河里的渔的,每年此日夜间要渔民开放一次鱼库,让渔民捕更多的鱼。敬灶王爷时,要选一条活蹦活跳的黑鱼供在锅灶前,敬毕,这条黑鱼要放生,看它向哪里游:如果向东游,那么,明年捕鱼生意在东方;向西游;就在西边;向南、北以此类推。但不管黑鱼游向哪里,渔民过完后,第一次开船捉鱼,必先把船往东开,据说东方迎着太阳,表示吉利,开了一程以后再根据黑鱼“指示”的方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