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
15866800000035

第35章 民国汉族风俗(17)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婚礼是人生之大礼,中国自古以来对婚姻就异常重视,规范了极为繁缛琐细的“六礼”,作为婚礼必须经过的程序。尽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六礼的施行愈来愈趋于简化,但在封建社会,简要的程度是有限的。民国初期,许多人都对旧式婚礼进行了猛烈批判。1928年,当时的政府在全国范围内颁布了《婚礼草案》,其中规定:“各种聘礼一概免除”,“所有礼品一概革除”,并具体规定了“结婚礼节”的21项程序。有的地区对上述《婚礼草案》作了变通,如广西省政府于1933年颁布的《广西省改良风俗规则》规定:“订婚礼物最多不得过二十元,结婚礼物(聘金在内)最多不得过银一百六十元。”在这种政治形势和社会环境下,简化婚礼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当时社会上,一般从议婚到成婚大致经过以下三个阶段:其一是订婚。开始议婚,往往由男家求亲友或媒人通言女家,妇方若许可,则两家互订婚约,又称许亲、订亲等。其二是纳聘。一般由男方向女方送交不同数量的聘金或布帛纺物之属,女方以冠履等物回之,又称“完聘”、“大聘”或“过大礼”。其三是成婚。俗称“娶媳妇”。是日,鼓乐暄闹,宴请亲戚宾客,行成婚礼。当然,各地婚礼删繁就简的情况不一样,但“三礼”或“四礼”已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如山西临县,“古者婚礼六,后约为三,临县谓纳采为定亲,纳征为送钱”民国《临县新志》卷十三。新绛,“六礼之中仅存纳采,请期、亲迎三种”民国《新绎县志》卷三。吉林盘石县,“婚礼其过程有三:一为相看门户,二为纳彩过礼,三为正式结婚”民国《铁岭县志》卷一。等等,不一而足。

婚礼形式上趋于简单,花费自然节省了许多。“往往有借旅馆及青年社行结婚礼者,此亦嫁娶从俭之好现象也”民国《武边县志》。;“其仪节简而易行,用费亦少,谓之文明结婚礼”民国《泸县志》。;“新礼对于陪装,以随时适用为限”民国《成安县志》。;山西临汾县,“习俗改良,渐有提倡一日竣事者,是亦节省财力之一道。更有家中不结一彩,不悬一灯,一切布置统假城内饭庄行之,尤为便利”民国《临汾县志》卷六。在北京,则是“将旧礼之过繁及无甚关系者,悉删之”;礼俗趋于简朴,是对旧婚姻礼俗的讲面子、比排场的否定,也是对旧婚俗中许多象征、迷信等繁琐仪式的否定,更是社会生活观念趋于文明、科学、合理的具体表现。

3.文明婚礼流行于都市

在汉族社会的旧式婚姻礼俗中,愚昧迷信的内容很多,如亲迎时的号哭、拜天地鬼神、闹洞房等。伦父在《文明结婚》一文中,对旧婚姻礼俗中的愚昧、落后、迷信的内容作了以下描述:

俗礼之不文明,就吾侪所见者言之,(一)新妇之装饰物太多,头部加种种金银玉之饰物,受重压殊甚,行动极不自由;(二)新妇于结婚后一二月内,耳目官骸,均不许自由动作,其全体与木偶无异;(三)结婚之日,新夫新妇,对于多数之神祗祖先、姻亲尊长,叩头无算,屈膝无算。因烦数而失其诚意,遂成无意义之劳作;(四)种种迷信的拘忌,为稍有思想者所不能行;(五)闹房恶习日盛,轻薄子弟,为种种无礼之玩笑,几与发狂无异。《东方杂志》第14卷第5号。

而文明婚礼则参用中西礼仪,有别于中国旧式婚礼。新式婚礼,结婚之前男女双方交换戒指,既为订婚证物。婚礼多在公园、学校、旅馆等处举行。门悬旗结彩,富有者还有花坊,庭设礼案。新郎新娘与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及音乐部、男女来宾均有一定席次。迎娶不用花轿仪仗,而改为汽车结彩,导以军乐。具体仪式一般是:奏乐,司仪员、男宾、女宾、主婚人、介绍人及新郎新娘入席,证婚人宣读证书,各方用印,新郎新娘交换饰物,相对行鞠躬礼,谢证婚人及介绍人,行见亲族礼,行受贤礼,来宾演说,唱文明结婚歌等。1912年9月19日的《申报》刊登一篇名为《自由女子之新婚谈》的小说,夸奖这种新礼的好处说:“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披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概不用,便利一;昂然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便利二;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无嫔相催请跪解起立理质,便利三。”新式婚礼简便、实惠,可给男女双方带来实际的好处,自然容易为大家普遍接受。

4.集体婚礼出现

民国婚礼中社会化程度较高的是集体婚礼。这一婚礼样式直至今日仍在大力提倡。其最初出现于上海等大都市,以后逐渐推展到桂林、常熟等中小城市。在上海,这种婚礼于20年代至30年代之交就由商界团体创办了。到1935年为响应国民党所倡导的新生活运动由社会局加以提倡以后,它便在上海大规模地推行起来。

1935年4月2日,上海举行了首届集团结婚的新人演习仪式,市长吴铁成亲临并作了报告,他指出:“中国旧有的礼节太繁琐了”,人们因此“花费了不少的金钱和时间。甚至社会上还有许多人,将毕生省俭积蓄所得的钱,尽花于这些婚丧喜庆的人生大事上面……本政府有鉴于此,特提但集团结婚。”翌日,首届集体结婚按时在江湾市府大礼堂正式举行。下午3时,在军乐队进行曲伴奏下,57对身穿蓝袍黑褂的新郎和身着粉色软缎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的新娘,随着引导步入礼堂,分成两行。接着,由司仪报告双方姓名,每两对一次依序登台,向孙中山遗像三鞠躬,新人相对二鞠躬,各证婚人一鞠躬。然后,由证婚人发给结婚证书,赠授纪念品,并致证婚辞。礼毕,新郎新娘在音乐声中步出礼堂,在广场上摄影留念。这次婚礼,十分隆重。市长吴铁城、社会局长吴醒亚不仅出席了婚礼,而且分别担任了证婚人和仪式主持人。至于围观的市民,更是人山人海。他们争着观看的,不光是新郎新娘,更主要的是集体结婚这一中国婚姻史上的创举。蒋伟国:《民国三教九流》,第86~87页。

5.旧式婚礼占据农村舞台

由于民族、地区和阶层等方面所呈现出的不平衡性,所以民国时期汉族社会的婚姻风俗基本上是新旧婚礼并存。据1940年《平乐县志》记载,“乡村中仍墨守成规”,实行旧婚礼。

民国时期的旧式婚礼基本沿袭清末传统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训形成的。大致可分为订婚礼、结婚礼和婚后礼三个方面。河北地区的订婚礼的主要环节有四:换庚贴。俗称“换八字”,是经媒人或亲友介绍,双方同意后,先举行换庚贴的手续。即是将男女双方生辰八字,用红贴写好,选择吉日由媒人代为交换。必须先交男方的八字贴交到女方,再将女方的八字贴交给男方,又称之为“换小贴”。合婚。双方收到庚贴后,各找算卦的算命合婚,不能决定,就再找一次或多次。合婚有上等婚、中等婚、下等婚之分,还有绝命婚等等。如系上中等婚,双方当然高兴,便成的希望大;如系下等婚或绝命婚,双方当然害怕,便成的希望小。但是如果门第财产等主要条件合适时,也有勉强协议的。换婚书。俗称“换大贴”,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双方同意后,须请冬烘先生,按照《玉匣记》和皇历,或找算卦先生按照男女的生辰八字,选择黄道吉日交换婚书,其程序也是先由男方写好婚书由媒人送交女方,再由女方写好婚书,交媒人带回男方。押书礼。俗令订婚不能换空书,双方必须备些礼品,随婚书带去,一般国方备些衣料首饰或钱币等。女方备些靴帽衣料或钱币等,男方的礼品重一些。也有一些开明人家,双方协议,互免押书礼。只在婚书封套内各放制钱四枚,作为押书礼,以避空书之名。

河北地区的结婚礼的主要环节有择吉、请期、亲迎、拜天地和入洞房。

首先是择吉。结婚喜期,必须按照女方的“行嫁月”举行。这个“行嫁月”是固定的,以女方的属相为准。此事算卦的当然知道,冬烘先生的《玉匣记》上也有记载,一看便知。如果因六月或腊月气候不好,或另有其他原因打算改月时,也要由算卦先生按照女方的生辰八字推算一番,再改为某月举行。

其次是请期。虽然喜期的月份确定了,但必须烦媒人向女方请问是上半月还是下半月相宜,据说是必须避开女方的经期,如培期适逢经期,则不吉利。问妥后再由冬烘先生按照《玉匣记》和皇历,择定吉日举行婚礼。

再次是送娶帖。男方选择确定喜期后,要向送娶帖,通知送娶的具体日期。娶帖必须一个月前送到,例如喜期九月十六日,即须新娘于八月十六日送娶帖,但娶帖不写九月十六日,而写九月十五日晚。其形式如下:上款写“谨占于九月十五日晚命几男或几孙某某亲迎预达贵府”;下款写“姻眷侍生或弟晚生某某”,或“率男某某,载拜”。

然后是亲迎。花轿亲迎是封建传古礼,也是绝大多数人遵办的。如不举行花轿亲迎,女方认为是终身遗憾。仪式如下:男方预先发请贴通知亲友。上款是“谨占于某月某日为几男或几孙某某完婚,敬治喜筵恭候台光”;下款是“眷某某或率男某某载拜。”同时裱糊新房,高搭喜棚,悬灯结彩,搭厨房、茶酒房,在院中设天地这神位,并请邻居男女若干人帮忙。并赁妥彩轿一乘,官轿一乘,吹鼓手一班或两班,两班的带细乐,还能清唱。又大车一辆,轿车两辆,纱灯或宫灯四个或八个,打灯笼的四人或八人,放炮手二人;并请伴郎两位,穿长袍马褂;又压轿童男一个,多由新郎的弟侄辈充之。结婚头一天晚饭时,预备酒席款等伴郎、压轿童男、车夫和放炮手等,同时吹鼓手在大门前摆上长桌,大吹大打,并清唱一阵。饭后新郎穿戴官服或制服,十字披红,双插金花。奏细乐,先拜天地,次拜祖先,再拜本家长亲,后拜族间及邻右长辈等,拜毕分别上轿上车,并奏大乐,鸣炮起行,前去迎娶新娘。

新娘迎到家后,要举行拜天地仪式。拜天地常在正午时举行,院中预设的天地之神位前焚香燃烛、铺红毡。先由新郎向神位行礼,再指名给本家的长亲、族间的长辈以及姑姨娘舅等行礼,礼毕退席。然后由女傧相搀扶新娘先向神位行礼,再向本家长亲按次行礼,最后给族间长辈以及姑姨娘舅等至亲行礼。

接着是入洞房。新郎新娘被引进洞房后,有看新娘、闹新房习俗。闹毕,请女性“全可人”代铺被褥,并备一些栗子、红枣、花生等,让新郎新娘同吃,取“早儿立子”的意思。至此,结婚礼才算告毕。

结婚礼后又有新娘谒见翁姑习俗。于结婚礼后次日清晨,新妇首先谒见翁姑和全家老小,然后由婆婆带领拜祖先,上坟或于家庙拜灵牌。再拜见本族长辈和邻里比较接近的长亲长友。然后有回门之礼,日期是结婚后三至五日。届时男方备食盒一架,内装猪肉、大米等类礼品四色,由两人抬送。随后新娘新郎各乘轿车一同赴女家。女家的本家和亲友迎接新郎新娘入客室后,先茶后酒,盛筵款待。席后由女方兄弟等带领拜见本族长辈和邻里接近的亲友。新娘回门按习俗,从结婚日算起,可住到第九天,故称为“住九”。新郎亦随同住下,又称“留九”。常辑五:《旧社会婚礼仪式琐记》,《天津文中资料选辑》,第37辑,1996年。

此外,江南地区旧式婚礼的闹新房时,则要唱“仪式歌”。如亲友向新郎新娘敬酒时唱曰:“一杯酒来敬新郎,合家幸福喜洋洋;二杯酒来敬新娘,早生贵子状元郎。”一直可以唱到十杯酒。有时闹新房的亲友也要与新郎开玩笑,唱曰:“摸摸新娘头,金银往家流;摸摸新娘手,数钱用金斗;摸摸新娘膀,养儿高中状元郎”等。浙江温州则有“借嫁”又称“背灯”婚俗。指女子在未嫁前,经卜者算命,若命犯“破娘家”的,则在出嫁时,不可在家中上轿。而要于出嫁前几天,女子化装成乞丐由男方偷偷接出门,先到尼庵或寺庙暂住。嫁时,则“瞒”着女方家属在庙中更换嫁衣,于夜间上轿。只能在嫁后满126天才可回娘家。否则,习俗认为认为娘家会遭受不幸。浙江民俗学会:《浙江风俗简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94页。天津则有三请新郎之俗,即在新婚后,新郎、新娘“回门”时。女家请新郎的行贴要三道:第一道内容是“谨詹某日洁治春觞,恭迎鸳驾”,第二道内容是“谨詹本日洁治春觞,恭迓文轩”,第三道内容是“恭请速光”。在杭州,结婚时不亲迎的,则在举行婚礼时,赞礼者请新郎要一请、再请、三请;亲迎的则在亲迎、奠雁时用三揖三让之礼,在请期时用三请三辞之礼,在招待新亲时,以三道茶为礼。天津和杭州的三请之俗,实乃古代婚姻“三成其礼”之遗风。张鸿来:《婚礼杂说》,北京文化学社1928年版,第14~15页。

在依然流行旧式婚礼的广大农村,男女婚礼大都追求铺张、排场奢华。据20世纪30年代的一份“奁仪录”载,一个富豪之家为嫁女儿所准备的嫁妆竟达93种之多。其中,有时种、床、桶、盆等日常生活用品,有花软枕、洋毡、锦被、金漆攒合等高档消费品。最后竟然还有两名侍婢。当然,这么多嫁妆,一般小康之家是无力置办的。但即便如此,不少家庭仍要罄家之所有,努力把婚礼举行得热烈、铺张。当时有首歌谣反映山东等地农村嫁礼的最起码开销曰:“一百钞(山东省钞),一百现(大洋),四身衣料贡丝缎,二百个喜饼二百斤面。”可见当时汉族社会婚俗之一斑。

6.抢婚仍有余风

民国时期许多地方仍流行“抢婚”的婚姻仪式。民国时期的抢婚,大多是假抢。抢婚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订婚后男家衰落,女方赖婚;丈夫因家贫而卖妻妻子不走或族中不许;夫亡而家贫,家长强迫女子再嫁;夫妻感情不和,男方将女子转卖于他人而恐怕女方不许;也有男女双方家长为省下一笔婚礼开支,瞒着已聘女子而假抢的。抢婚一般应准备充足的人力和器械,以便在可能发生的冲突中取胜。抢亲一般都在晚上,人们破门而入后,强拉女子入轿,女子如反抗太强则缚其手足。轿入男家后则夫妻一同拜堂,与普通婚礼基本相同,只是除因男家衰落,女方赖婚而进行的抢婚外,亲友一般不来庆贺。在浙江绍兴,抢婚大多为了省钱,男女两家都想省钱,便瞒着已聘的女子,同媒人一起议定抢亲事宜。新郎多乘新娘不备而将她抢入轿中或船舱,然后回家拜堂成亲。也有男家得知女家有赖婚之意,则纠众前去抢亲的。这种抢亲如果男家未能如愿以偿,则女家会借机退聘毁约。抢婚时,即使未能抢到女方,男家也不能空手而归,而必须抢回一只鸡,否则认为男家会发生火灾。浙江民俗学会:《浙江风俗简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47~248页。湖北汉阳抢婚,被抢者多为孀妇,抢者手执梭镖、木棍,以防抢亲受阻时进行械斗。孀妇被抢至男家后,要在门口“先脱白”,即先用一块白布放在孀妇后面并拿下,再“后顶红”,把一块红布顶在她的头上,表示凶去吉来。并燃一堆火,强迫孀妇从火上跨过,表示一切恶鬼都被烧尽,然后走进男家大门。

7.交换婚、童养婚、入赘婚和典妻婚

民国时期的婚姻习俗,除普遍流行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女嫁男娶婚姻样式外,还有交换婚、童养婚、入赘婚和典妻婚等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