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
15866800000037

第37章 民国汉族风俗(19)

民国初年,一些开明进步人士深切感到汉族传统丧礼确实有虚伪、繁杂、不尽人情的一面,主张对充满着封建宗法迷信色彩的丧礼加以改良。北京“民国以来,效西俗者,则以黑纱缠背为服,一扫历来斩衰期功缌麻之制”。《首都志》下,民国24年铅印本。江苏武进,“凶丧之礼,民国初年,少数士伸,曾有改革陋俗,力从节俭之举”。《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三,《江苏》。新式丧礼的特点在于,一是无等级差别,“官吏居丧,其服制与人民无异”;二是力行节俭,“家中有丧,衣衾棺椁之事,宜称家之有无,量力行之”;三是在礼仪形式上,“男女可暂用旧式丧服,亦可仍用平时礼服。惟男子左臂围以黑纱,女子胸际缀以黑纱结。来宾亦然。不用亦可”;还可以“仆文通告戚友宗族,并可登载日报”;“定期设奠受人吊唁外,在家或借公共处所,或借巨大园林,开追悼会。无论男女,均可前往。”《日用百科全书》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这里,新式丧礼的戴黑纱、登讣告、设吊唁处、开追悼会、送花圈、致悼词等仪式与礼节,与今天流行于城镇的丧礼已无甚大区别。

不过民国的丧礼更多是不中不西的情况,仅以送丧礼仪来说,“上海的习俗,出殡的时候,和尚、道士,走在一大排,中国音乐、外国音乐、笛子、喇叭、锣鼓、洋鼓、洋号,闹上几大队,叫上几十辆马车。女人走不动坐马车,男人走得动,也坐马车。亲朋送葬,不是亲朋,也要多约些来送葬。这哪里是出殡,这是约人逛马路”。《新青年》第7卷第5号,1920年4月1日。当时有首竹枝词也描述了上海出丧仪仗的繁缛景况:

出丧仪制果何从,依旧抬棺尚长龙;

死者衣冠虽不见,铭旌还是用清封。

丧仪究竟胜他邦,开路先看印捕双;

谩诩新兵供借用,挽歌军乐不同腔。

申江毕竟斗豪奢,新鬼犹夸坐马车;

更喜四周花作壁,花圈花伞路三叉。

所有的变化,不过是改用增加了军乐队、旗彩、挽联幛、花圈等,体现出,中西结合、新旧交错的时代特征。

3.公墓制度试行

民国时期,丧葬礼俗的变迁,更多表现在对旧丧礼的改良或改造上,而改良所依据的自然主要是当时介绍进来的西方礼俗。如西方公墓制度的引入就是一例。1928年10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公布了《公墓条例》。该条例规定,市、县、政府、私人和私人团体都可以设置公墓。公墓应设于市、村附近,并与工厂、学校、公共处所、住宅、水源、道路有一定距离。其面积,深度由市县政府统一规定。各墓左右不过六尺,前后不过十尺,各墓就标号,并有人管理。碑上须注明姓名、籍贯、殃葬年月日。非经墓主不得起掘”《内政年鉴》四,第343页。这一规定几乎是照搬西方国家的公墓制度。

由于官方的墓葬制度实行的是全面西化的政策,所以实施起来遇到很大的阻力,中国民众绝不会轻易放弃固有的墓葬习惯。尽管南京国民政府对实行公墓制较为热衷,但是,各地对此积极性不高。鉴于真正实施者极少,1935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公布了《提倡公墓办法》的电文,该电要求各省市政府从速筹设公墓。《中国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内政部工作报告》,载台湾《革命文献》第七十辑,第391、382页。此后,江、河南、甘肃、广东等六省及安徽的部分市县上报了筹备公墓办法。1936年10月30日,行政院又公布了《公墓暂行条例》,它是“将《公墓条例》参照行营所颁办法,暨各省市实际情形修改”《中国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内政部工作报告》,载台湾《革命文献》第七十辑,第391、382页。的。此件公布后,《公墓条例》、《提倡公墓办法》即行废止。1942年5月1日,行政院秘书处又以顺字第8104号训令要求各省规划公墓,并指出:“公墓制度为一种优良之制度,亟应加紧推行,值此战争期间,尤有必要”。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但该训令颁布后仍无多少效果。总之,从1928年10月至1943年的15年间,公墓制基本上停滞在训令、办法等方面,付诸于实践的并不多见。

与公墓制一样,西方近代的火葬制度也是伴随其对华侵略而传入中国的,但中国人对此的接受比公墓制更晚。1935年3月,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部制定的《倡导民间善良习俗实施办法》和翌年10月行政院公布的《公墓暂行条例》中都有提倡火葬的内容,但直至1947年,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对近现代火葬场的知识尚缺乏了解。因此,终民国时期,火葬制度未在中国正式建立起来。

4.国葬初现

国葬指以国家名义为国家元首、高级官员或有特殊功勋的人所举行的葬礼。国葬一般都以民葬为基础,但因其带有政治色彩,所以同民葬相比,国葬还具有以下特点:

以政府名义发出讣告;以政府要员组成治丧委员会或“大丧典礼承办处”;全国各官署、军营、军舰、海关均下半旗;文武官吏停止宴会若干日(最多27天,以下同);民间辍乐若干日;官署、团体轮流前往上祭品吊唁;文官臂缠黑纱若干日,武官及士兵于胳臂及刀柄上缠黑纱若干日;官署公文封面用黑边(宽约5厘米)若干日;官署公文盖黑色印花若干日;官报封面亦用黑边若干日;出殡日,鸣炮一百零八响,官署、民间均辍乐一日,学校停课一日。

国葬出殡行列一般为:

国旗;党旗;功名牌;万民旗、万民伞;锦旗锦标;国家典礼局仪伏队,旗群旗海;国家军乐队;挽联、匾额、花圈、花篮;民间仪仗队;民间响器;僧、道、番、尼送殡人员;孝属;灵棺;送殡车辆,依次为:治丧委员会或大丧典礼承办处庶务车,治丧委员会或大丧典礼承办处财务车,治丧委员会或大丧典礼办处礼宾车,本家帐房车,孝属车,来宾车,军警联合弹压车,消防车。常人春:《老北京的风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版,第347~349页。

5.追悼会始行于世

追悼会是民国时期的新生事物,有人说它既象祭奠,又象是开吊。追悼会一般由死者的亲友、学生、部下或地方机构、团体等主办,开会的地点大多在死者家、公共场所或死者灵前。会前,主办者通过登报、送讣告或打电话等方式请有关人士参加,举行追悼会时,一般供奉死者的照片或牌位,如在灵前举行则无须供奉,但都要设置供桌、五供儿、灵花等,供品有水果、点心、茶、酒等,会场上搭棚不搭棚都可。来宾送的礼品多为花圈和挽联,会上的服务人员会向来宾送纸花或鲜花,供来宾戴在胸前。追悼会的一切费用都由主办者承担。开会的具体礼仪大致有以下两种程序:

摇铃开会,奏哀乐,主祭人献花果,奏琴唱追悼歌,述行状,读祭文,奏哀乐,行三鞠躬礼,奏琴唱歌,演说,奏哀乐,家属答谢行三鞠躬礼,闭会。

开会,报告开会宗旨,宣读祭文、宣读诔词,行三鞠躬礼,述行状,演说,家眷答谢来宾行三鞠躬礼,奏乐散会。(日本)武田昌雄:《满汉礼俗》,大连金凤堂书店1936年版,第354~355页。

(第五节)民国汉族岁时风俗

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废除了封建时代通行了数千年之久的《万年历》,并宣布取消旧历,改用民国纪年,通用阳历。但是,这次革命正如它在政治上没有根本消除封建制度一样,在风俗文化方面也没有能彻底改革旧传统。

上海光复后的头一个新年,革命党曾试图废除阴历年改行阳历年,但未能实现。以后,有关方面曾向政府多次提出“请禁旧历”,于每年4月后将翌年《新旧日历对照》及《节气时分》通告书商,备编次年新历之用,却仍然是新旧历并存,难以推行新历。再后,政府曾通令各省市,一切旧历年节之娱乐赛会及习俗,统照国历日期举行,并改正商店清理帐目及休息日时间,做了大规模的宣传。但是,家家户户仍过旧历年,各行各业也要过旧历年,出现了新旧历并存,一岁二年的特异风俗。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景况,是因为阳历虽为世界公共之历法,但却无节气时分,乡村的广大农民,不能把它作为进行农事活动的依据,在农村很难推广。此外,阳历的每月每季每半年的日数又不一律,每月的日数无定,每年的日期与星期不发生相互关系,难以记忆,有诸多不便,因此它在城市里也难以流行。岁时新旧并存决定其节令习俗也是新旧并存。民间的节令习俗仍是继承明清以来的传统节令习俗为主。其习俗意蕴和活动内容也无根本变化。可是在旧节令习俗仍很盛行的情况下,伴随着政治改元,新节令习俗也萌芽、生长起来了。

一、新式节日

民国时期,继续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一定地位的传统节日有:春节、上元(元宵)、花朝(百花生日)、清明节、立夏日、端午节、天贶节、七夕、中元(七月半)、中秋节、重阳节、十月朝、冬至日、除夕等。虽然,这些节日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千篇一律,同时在节日行事方面各地也会略呈差异,但是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却已是不可移易的了。除了这些传统节日外,民国时还逐步增加了不少有纪念意义的新式节日,为汉族社会的节日文化增添了异彩。

1元旦及各种纪念日

民国初年的新纪念日除了民国成立(元月1日)和国庆(10月10日)纪念以外,尚有孙中山诞辰、逝世纪念日,革命先烈纪念日(3月29日),国耻纪念日(5月9日),植树节(清明日)等。二、三十年代又有了国际妇女节,儿童节(4月4日),国际劳动节,学生运动纪念(5月4日),教师节(8月27日)等。这些新设的节日,或多或少地带有重新确认某一天的价值,承认其对民众的影响力等方面的含意。但人们对于新节日,并不是从其一出现就表示接受和认同,其间曾经历过一个曲折的过程。它们之中,只有两个节日——阳历新年元旦和10月10日国庆,后来在一定范围内被民众所接受,使之成为具有一定习俗活动内容的新兴节日。

在民国期间,北京每到国庆日和元旦,都要举行各种游园等民间娱乐活动。例如元旦这日,“正阳门外珠市口,当中建有五色电光花彩牌楼。开放先农坛,任人游览祭器。中华门内开放临时市场,所有商贩、艺剧等项莫不云集,并有茶棚、咖啡馆热闹非常……而临时市场之内又有中央公园……东城之隆福寺、西城之护国寺两庙会,亦加增会期。(在此)三日,所有商铺一律挂旗结彩,京城地面,气象一新”。《申报》1915年1月6日。民国初年在元旦之日的那种冷清的场景,已不复存在了。“北京各公团及铺商于国庆日皆挂五色国旗。通衢大巷,间搭松枝牌坊,上缀纸花,并密嵌电灯,皎若星罗。各界均于是日放假休息,或一日二三日不等。届期游人如织,颇极一时之盛”。《新北京》第1编,撷华书店1914年版。武汉在这天,建筑物、大小商店、各团体学校“无一不彩灯点缀”;还有开演新剧、致祭烈士祠、学生开运动会、唱国庆纪念歌,举行提灯会等活动;“是日街市往来闲游之人,较平时约多数倍”。《申报》1914年10月25日。上海每到国庆日一般都要“照例悬旗结彩,举行提灯、开会、游行等庆祝”活动,而提灯、游行所经之外,“鸣鞭炮欢迎”,“欢声雷动,有填街塞巷的情势”。这天五色国旗到处可见。上海郊区的沈家行村,“亦往往有游艺会之举,如国庆日、圣诞节、阳历新年节等;每次举行,村民必麇集学校内”。《社会调查——沈家行实况》。有些县城也出现庆祝活动。宣化县“1月1日,过阳历新年。官署、商店暨各学校门首悬旗结彩,互相拜年贺喜。10月10日,为武昌起义纪念日,各界悬旗庆祝;各学校开庆祝会;延请名人讲演或开办联合运动会”。《宣化县新志》,民国11年铅印本。这些活动中出现的仪式、方法,例如县国旗、游行、游园、张灯结彩、开庆祝会、举行提灯会、放假休息等等,已经从官定的形式逐步演化成新式城市风俗。

2星期日通行于中上社会

岁时风俗的变化,还表现在20年代初,西方人过星期日的习惯也开始在中国社会一部分人中通行了。“七日一休息,其法极便,吾国此风已渐通行”。《申报》1920年7月21日。当时就有人指出:“我们从前,读书人只知道初一、十五拜孔子,三、六、九做文课。商人只知道初二、十六请财神、吃猪肉。其余的种种人,据我所知,信教的既没有定期的休息,所以星期日初次入门的时候,本来是格格不相入的。但休息自然谁也欢迎,所以决不因他是洋货而有人出来抵制。星期日于是乎在中上级的社会里极通行了”。《晨报》1921年10月16日。

民国岁时节令的嬗变,固然与官方及有识之士的倡导有关,但却是迎合了社会发展原需要,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并成为人们和为规范的一种习惯力量。这些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了现代生活观念、价值观念和娱乐观念的现代节令习俗,本身就构成了现代生活方式的内容之一。

二、传统节日风俗

1元旦变成春节

民国时期,由于新历法的颁布和实施,西历的一月一日成为元旦,中历的正月初一就改称为“春节”,这就是正月初一为春节的来历。民国时期的春节习俗,基本因袭传统而行。

民国年间,上海流行过一首歌谣,名字叫《新年十日歌》,将上海乡村自正月初一至初十的年景,描述得具体生动,细致入微:

年初一,一寝觉(音告)来太阳照东窗,起身忙换新衣裳;家堂灶君天香点;祖宗尊像挂中堂。九子果盘装齐整,预备客人来来往;今朝叮嘱佣人莫扫地,小儿吃饭莫淘汤。

年初二,儿童更欢喜,昨日初一不出户,今日要到亲眷人家去拜拜年。哥哥弟弟手相牵,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临到走,还有二百压岁钱。

年初三,去拜丈母哉,姑爷带仔姑娘一同来,入得门,笑口开,拜见丈人道恭喜,拜见丈母说发财。茶又好,酒又好,隔壁伯婆含笑问姑娘,啥时候,踏月养个小宝宝。

年初四,夜不眠,家家接财神,处处放吉鞭。五路正神当中坐,招财利市分两边;斤头腊煌煌亮,齐供羊头元宝鱼。阖家拜跪忙碌碌,一心奉敬亦至矣。呜呼,那有千万财神,分身到你店堂里。

年初五,伙友要吃开张酒,酒酣快猜拳;五对八马不离口。有个朋友联下去,有个朋友要分手,来来去去各自忙,来者心欢喜,去者心悲伤。劝君莫悲伤,以后须要巴巴结结争个好面光。

年初六,仍穿新衣服,锣鼓声喧震耳聋,预备元宵习练熟。元宵闹花灯,各处有风俗,龙灯身袅袅,虾灯芒簇簇;叮嘱小儿勿买糖,省下钱来买蜡烛。状元及第旧名词,要换共和称五族。

年初七,人生日,早餐餐毕取秤来,称出轻重最划一。哥哥称了六十斤,弟弟称了四十七。开口向哥道休发诩,明年弟弟多吃肉,发个大块头超过你。

年初八,谷生日,农户家家祈丰年。世间一日没了谷,将有何物来充饥。一粒谷,种下田,待到秋成九秋天,不知费了气力几多许,才得摔袭掼稻吃新米。

年初九,天生日,世间人人都靠天,做事先求弗欺天。婆婆拜佛好修行,新年无事都念经,修得百年无毛病;交好运,退灾星,好行方便发善心。

年初十,地生日,有天还有地。此是爷娘不多异,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麦百谷都生地,菜蔬几味拿来祭,祭他生日他喜欢。人生忠孝与节义,地谁赖以立;作事须求脚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