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
15866800000006

第6章 清代后期汉族风俗(6)

晚清服饰的变化基本上是“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然而,这种变化也是不平衡的,当上海等通商口岸风气日开的时候,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依然保持着古旧的风格。所以晚清汉族社会服饰风俗所呈现的是新旧并存、中洋共进的局面,体现出过渡性的时代特征。

洋服早在乾嘉年间即随着来华的西方人进入中国,但开始并没有人仿效。据说当时有一西人衣服破旧,请中国裁缝来,问:“汝能制西式衣否?”回答是“有样式即可代办”。西人便将旧衣一件交裁缝做样式。几天后新衣送来,西人展视,剪裁制作一切都好,唯衣背后剪去一块,复又补缀一块。西人骇然问其原因,裁疑缝回答说:“我是照你的样式做耳。”读易者(辜鸿铭):《张文襄幕府纪闻》卷下,第38页。这一例子说明当时中国并没有人穿洋服。鸦片战争后,首先在沿海殖民地半殖民地城市如香港、广州出现洋式打扮,有很多姑娘天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鲜艳的曼彻斯特头巾,一些为外国商人当买办的华人也偶有穿洋服者。但士大夫中尚无此种现象,连驻英公使郭嵩焘为壁避风寒临时披了洋人衣服,也被作为一条罪名遭到弹劾。直到19世纪未,剪辫易服呼声高涨,才有少数人带头穿起了洋服。当时在大连诞生了西服制作的第一个流派“哈派”,日俄战争后又出现了“日派”,但多为外国人服务。1903年广西梧州中学总教习胡汉民“岁时令节,容许学生披洋衣揖孔孟”。《胡汉民自传》,《近代史资料》1981年第2期,第9页。表明当时青年穿洋服的人渐多。

二、饮食风俗

清代后期汉族社会的主食风俗,因循千百年来形成的南米北面的格局基本没变。只是到清末时,随着西方饮食文化的逐步进入,才有了些许的变化,有些人偶尔也会以面包、牛奶为主餐。但在礼仪宴饮方面,则比过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是宫廷菜大量流入民间采馆酒楼,另一方面是西餐番菜纷纷在各大城市粉墨登场,极大地丰富了汉族的饮食生活。

1.宴会饮食铺张

清代前期,当时市面上的酒楼饭庄,大多以承办民间的宴会酒席为主,但到了清代后期,从光绪五年(1889年)以后,官府之间的

请客宴会也进入了营业性质的酒楼饭庄徐珂:《清稗类钞》,第47册。酒席宴会也有了新的发展。仅其菜单的名目就多种多样,举不胜举。有依一桌之主要菜品而称的,诸如:烧烤席、燕菜席、鱼翅席、鱼唇席、海参席、三丝席、广肚席等。同光、光绪年间,淮安地区又有用一种原材料做成一桌酒席的全羊席、全鳝席、豚蹄席等。还有依盘碗碟的多少而为名的。诸如16碟8大8小,12碟6大6小,8碟4大4小,10大件、8大吃、10大菜、8大碗;徐珂:《清稗类钞》。在官场中还有什么10大碟8簋(即大碗)4点心,8碟5簋2点心。见《随园食单》。到了清末,社会上最为流行的是8个盘(5荤3素或4荤4素)、5个大件,和8个盘8个菜的所谓“八八席”。

清末,宴席摆设一般是:餐厅入门迎面处设有落地大型“穿衣镜”。房子的一头放餐桌,另一头则为休息的地方,三间的房子,仅摆设一张餐桌(有时也摆两张)。室内设有条几、八仙桌;条几上放有古玩、帽筒、花瓶、花卉、花架等。餐厅四面的墙壁上挂有名人字画。传统宴会,自宋代起,出面上就有设环饼、枣塔、果子之类“看盘”的习俗。到了明代,“看盘”被“看席”所取代。看盘和看席是只让看不让吃的,其中看席起菜单广告的作用。清时宴客,“一吃席一看席”的习俗被继承下来,但有的地方已收为用四个“扎碟”一字摆开,放在首座对面的桌边上作为“看盘”的陈设。扎碟的制作就是把用油合好的面搓成梯形的圆柱体,把瓜子仁、葵花子仁、松子仁、山虎豆、大青豆等着色后,在台面上扎成各种花样,再扎上鲜花或手工艺品作陪衬,放在专门的盘子里。

清代末年,宴客待宾盛行4人一桌,但“看盘”已被淘汰。随之而起的是桌子的四角放4盆鲜花,这就是后来宴会中摆台花的来历。清代汉族社会的筵宴,其规格最高的当推“满汉全席”。“满汉全席”本是清宫里的筵席菜谱,乾隆年间传入民间,乾嘉以后,达官显宦,豪绅巨贾,饮食争逐,沿习成风,满汉全席遂盛行一时。到了光绪年间,满汉筵席也就更加丰富精美,一般官宦富商,也无不以满汉全席为荣。从现仅存于世的广为“满汉全席膳单”来看,“满汉全席”真不愧是中国名菜之集大成者。如广州的满汉全席膳单(全桌)许蘅:《粤菜存真》。

到奉(客人来到献奉点心):每位蟹肉片而面,咸甜美点四式。

茗叙(谓之“手分”):香茗、红瓜子,银杏仁。

第一度:

两冷荤:京都熏鱼,花蕊肫肝

两热荤:鸡皮鲟龙,蚝油鲜菰

一品上汤官燕;干烧大网鲍鱼;炒梅花北鹿丝;雪耳白鸽蛋(每位);

金陵片皮鸭(一双),跟饽饽一度

鲜奶苹果露;精美甜点心四式

第二度:

两双拼:菠萝拼火鹅,云腿拼腰润

两热荤:合核肾肝片,夜香鲜虾仁

红扒大裙翅;鹤寿松龄;翡翠珊瑚;口蘑鸡腰(每位);烧乳猪,跟千层饼;酸辣汤;酸菜,岭南咸点心一度,跟长寿汤一碗

第三度:

两冷荤:卤水猪利,青瓜皮虾

熊掌炖鹧鸪;凤肝拼螺片;麒麟吐玉书;杜花耳鸭(每位),如意鸡承兑,跟片儿烧一度,申江美点心一度,跟长春汤一碗,会伊府面九寸

第四度:

两双拼:露笋拼白鸡,酥羌拼彩蛋

烩金钱豹狸;鹿尾巴蚬鸭;鼎湖罗汉斋;清汤雪蛤(每位);哈儿巴一礼,跟如意卷一度雪东甜点心一度,冰冻杏仁豆腐

第五度:

四坐菜:玉兰广肚,乌龙肘子,清蒸海鲜,锅烧羊腩

四饭菜汤:咸鱼,油菜,咸蛋,牛腩,蛋花汤,稀、硬饭

三十二围碟:

四京果:酥合桃,奶提子,杏脯肉,荔枝干

四生果:鲜柳橙,潮州柑,沙田柚,甜黄皮

四糖果:糖冬瓜,糖椰角,糖莲子,糖桔饼

四水果:水莲藕、水,水马蹄,水菱角

四蜜碗:蜜饯金桔,蜜饯枇杷,蜜饯桃脯,蜜饯柚皮

四酸菜:酸青梅,酸沙梨、酸子姜、酸荞条

四冷素:酥甘面根,卤冷白菌,申江笋豆,蚝油扎蹄

四看果:像生时果,雀鹿蜂猴百子寿桃一座

筵席中三十二围碟的“四看果”是像生的雕刻品。如将木瓜雕成如甜橙、杨桃、苹果、雪犁等鲜果的形色,是供看的特殊艺术品。

宴请“满汉全席”的程序,根据全席的菜点,也有一套复杂的规程和次序。客人到后,要先请净面,随着奉上沏好的香茗一杯(茶放在暖套内),茶盅不大,但茶清淡而馥郁。接着以四色精美点心和银丝细面奉客,先点点心,谓之“到奉”。

吃罢到奉,便开始茗叙了。除随着奉上香茗供客外,还有“手碟”任选,即瓜子、榛仁之类,每人两碟,谓之“对相”(粤语谓之“手分”)。这时,客人可以对弈,也可以吟诗作画,或促膝谈心。

酒席的台子的摆设,“四生果”如鲜橙、甜柑、柚子、苹果摆在席中四周;“四京果”如红褂子、炒杏仁、荔枝干、糖莲子之类,放在四周;“四看果”围在周边,席面上形成一个十分美丽的图案。入座后,先把鲜果剖开,削皮献上。再上四冷荤喝酒,继上四热荤,酒过三巡,上大菜与鱼翅。至此,碟碗撤去,献香巾揩汗。然后再上第二度的双拼、热荤,饮酒行令。稍歇,又献一次香巾,接着再上第三度、第四度,酒尽兴后,上第五度饭菜、粥汤。食毕,用一个精致的小银托盘,盛着牙签、槟榔、蔻仁,供客选用。再上一边洗脸水,叫做“槟水”。至此,筵席遂告结束。

由于满汉全席菜肴众多,一夕之间,不能尽餐,所以多分为全日早、午、晚三餐进行,或分两日吃完,有的延长到三日,才能终席。

2.地方菜系形成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清代的餐饮业日益发达,各种地方风味菜肴不断得到发掘、改造、创新和相互交流,到清代后期,最终形成了苏、鲁、川、粤四大菜系和淮扬、湘鄂、江浙、闽、陕等不同的地方菜系。

四川菜系,由高级筵席菜式、“三蒸九扣”菜式、大众便餐菜、家常风味菜式和民间小吃菜式组成,品种繁多,菜品多达四千余种,一年之内,日日餐餐可以不同。筵席菜式选料精而工艺要求高,味道清鲜,组合考究。原料采用山珍海味、再配以时令鲜蔬,成菜极富营养,以家常海参、芙蓉鱼翅、菠饺鱼肚、一品熊掌、樟茶鸭子、家烧岩鲤、清蒸江团、虫草鸭子、鸡蒙葵菜、开水白菜、豌豆尖苞、肝膏鸽蛋汤等菜品为其代表。

“三蒸九扣”菜式以民间“田席”常见菜品组成而得名,这类菜式荤素并举、汤菜并重、朴实无华、经济实惠。清蒸杂烩、清蒸肘子、粉蒸肉、酥肉汤、扣鸡、扣鸭、咸甜烧白等是其常见的品种。

大众便餐菜式,以烹制快速、经济方便、适应多种需要为特点,以炒、烧、溜、爆、拌为主要烹调方法。其中宫保鸡丁、口袋豆腐、水煮肉片、鱼香肉丝、火锅毛肚、软烧仔鲶、豆瓣鲫鱼、魔芋烧鸭等脍炙人口,甚至在筵席中也被广泛采用。

家常风味菜式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经济实惠,深受群众喜爱,普遍流行的有回锅肉、连锅汤、蒜泥白肉、麻婆豆腐、肉末豇豆等品种。民间小吃菜式,以夫妻肺片、灯影牛肉、棒棒鸡、小笼蒸牛肉等最为突出。

川菜的口味以麻辣为主,但辣中见异。技艺高超的厨师,精烹巧配,可以调出白油、咸鲜、荔枝、糖醋、鱼香、酸辣、椒麻、蒜泥、麻辣、姜汁、豆瓣、香糟、酱香、怪味等几十种各具特色的复合味。川菜在烹调上讲究色、香、味、形,并根据原料、气侯和食者的要求,具体掌握、灵活运用,以保持菜肴质量。清代乾隆年间,四川文人李调元在其《函海·醒园录》中就系统地搜集过川菜烹调方法。据史料记载,热菜类中就有炒、滑、溜、爆、煸、炝、炸、煮、烫、糁、煎、蒙、贴、酿、卷、蒸、烧、焖、炖、摊、煨、烩、淖、烤、烘、粘、氽、糟、醉、冲等三十余种;冷菜类有拌、卤、熏、腌、腊、冻、糟、酱、烧、炸等十余种。每种烹法之内又制法各异,如蒸就有粉蒸、旱蒸、清蒸、烧蒸、炸蒸、酿蒸之分;炸有清炸、软炸、酥炸之别;烧又有红烧、白烧、干烧等,非常丰富。

粤菜由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组成,此外还有海南地区风味。广州菜包括广州、肇庆、韶关、湛江等地名食在内,地域最广,用料庞杂,选料精细,技艺精良,善于变化,品种多样。粤菜口味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相对来说,春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郁。

清代后期,广州作为通商口岸,万商云集,市肆兴隆,给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清末,较大的饮食店达二百家之多,分成茶楼、茶室、酒家、饭店、包办馆、西餐等几个行业,此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小宴店、小吃店等,成行成市,星罗棋布。在竞争的推动下,各店都有自己的名牌菜品。较有代表性的有:贵联升的满汉全筵、香糟鲈鱼球;聚丰园的醉虾、蟹;南阳堂的什锦冷盘、一品锅;品荣升的芝麻鸡;玉波楼的半斋炸锅巴;福来居的酥鲫鱼;万栈的挂炉鸭;文园的江南百花鸡;南园的红烧鲍片;西园的鼎湖上素;大三元的红烧大裙翅;蛇王满的龙虎烩;六国的太爷鸡;愉园的玻璃虾仁;华园的桂花翅;北园的玉树鸡;旺记的烧乳猪;新远来的鱼云羹;金陵的片皮鸭;冠珍的清汤鱼肚;陶陶居的炒蟹;菜根香的素食;陆羽居的化皮乳猪、白云猪手;太平管的西汁乳鸽等等。其中,有属正宗粤菜的凤城小炒、柱候食品、东江风味和潮州美食,有属京都风味、姑苏名菜或扬州炒卖,有属欧美风味的西餐,经过长期的交流和融合,粤菜师傅们根据广东的气候条件、原料特点和地方口味,吸取各家之长,为我所用,发展成独具一格的粤菜。

粤菜的烹调办法大多由外地移植而来,其中的泡、扒、火靠、川是从北方菜的爆、扒、火靠、氽移植而来的,火靠、煎、炸的新法是吸取西菜的同类方法改进而得。但粤菜的移植,并不生搬硬套,而是结合本省原料广博,质地鲜嫩,人们口味喜欢清鲜常新的特点,加以发展,触类旁通。例如北方菜的扒,一般是将原料调味后,火靠至酥烂,推芡打明油上碟,表现为清扒。粤菜的扒,是将原料煲、火靠至,然后推阔芡扒上,表现多为有料扒。八珍扒大鸭、鸡丝肉膊便属此类。

在清代饮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宴饮菜系是孔府菜。孔府的宴席名目繁多,各种宴席等级严格。孔府宴席的格局清时大致有“满汉全席”、“全羊大菜”“燕菜席”、“鱼翅席”、“海参席”、“便席”、“如意席”(丧事之席)等等。其中每种宴席又有更细的区别,如“满汉全席”就有银餐具的全席、高脚餐具的全席、博古乾隆瓷餐具的全席等。其它宴席也有四大件、三大件、二大件的区别。孔府一般宴席的席面都是按四四制排定的,每大件后面有两个行件菜。开席时先是干鲜蜜饯碟、冷荤素大拼盘。再就是首菜。孔府宴席首菜多用“当朝一品锅”,以示主人的高贵。然后是大件主菜,次是行件炒菜,更有各式甜、咸、干、湿点心,以及压桌菜、四饭菜、四小菜,四面食、干稀饭等。宴席之菜肴随一年四季变化,讲究时令、新鲜、名贵。因此孔府宴只有固定的格局,没有固定的菜单。在《孔府大厨酒席帐簿》中,仅记酒席名称与用钱数目,而不记菜单。如咸丰二年“太太千秋”,摆宴席十二天,共计四百六十九桌,主要有鱼骨席、翅子(翅)席、海参席等,“加菜除外”,共用银六百两;宣统三年十月初二,“太太千秋”之外客宴席,一天中摆席类型有:“八碟、八碗海参十大碗十八桌、鱼翅四大件一桌、海参两大件五桌、四四早面二桌、鱼翅三大件七桌、八味菜六十三桌、六味菜六桌、四味菜一桌,点心曰五十二份”,共设宴席一百多桌,用馍馍五百零一斤;宣统二年九月二十二日,请白文大人的宴席:“鱼翅件:八行件、四素菜,两干两鲜,八磁盘、八磁鼓,点心一道(中间上席),四面食,干稀饭、七点心。”

孔府菜的制作,遵循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祖训,精益求精,好之再好。既取营养,又讲排场。菜肴选料广泛,粗菜细做,细菜精做,并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如大件菜肴“当朝一品锅”、“燕菜一品锅”、“红扒熊掌”、“扒白玉脊翅”、“御笔猴头、“烧秦皇鱼骨”、“菊花鱼翅”、“神仙鸭子”、“一卵孵双凤”、“八宝鸭子”、“霸王别姬”、“绣球鱼肚”、“怀抱鲤”、“抱子上朝”、“烤花兰桂鱼”、“干蒸莲子”,及家常菜肴“玉带虾仁”、“松子虾仁”、“松子鱼糕”、“一品豆腐”、“炒小豆腐”、“烧安南子”、“炒双翠”、“九层鸡塔”、“锅塔豆腐”、“七星鸡子”、“鸳鸯鸡”、“汪肉丝”、“珍珠汤”、“什锦素鹅脖”、“忌疲软烧豆腐”、“椿芽豆腐”、“炸溜茄子”、“油淋白菜”等,都是着名的孔府菜品,其烹调方法独特,不少菜品还寓有典故。可见,孔府菜经过历代名厨的去粗取精,到清时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3.西餐开始流行

鸦片战争以后,在西俗东渐大潮的驱动下,汉族社会的饮食习惯在晚清时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特点是社会上出现了中西餐并行,士大夫以西餐为时髦的风俗。

19世纪50~60年代,汉族士大夫对西方饮食还显得隔膜与新奇。同治五年(1866年),游历泰西的青年人张德彝刚登轮船,曾对西餐食品和食法充满欣羡,但吃过后却反感地写道:“盖英国饭馔,与中国迥异,味非素嗜,食难下咽。甜辣苦酸,调和成馔。牛羊肉皆切成大快,熟者黑而焦,生者腥而硬。鸡鸭不煮而烤,鱼虾味辣且酸,一嗅即吐。”张德彝:《航海述奇》,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页。

到了19世纪70~80年代,情况有所改变,上海等地就出现了一些西餐馆,人们对“装饰之华丽,伺应之周到”的西菜馆有了兴趣,并且“华人间亦往食焉”葛元煦等:《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第30页。后来,“裙屐少年,往往异味争尝,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