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俊杰
炎帝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创始者。根据中华民族众多传说以及《周易》、《管子》、《史记》、《淮南子》、《白虎通》、《世本》、《太平御览》、《路史》等的记载,相传炎帝始种五谷以为民食,制作耒耜以利耕耘,遍尝百草以医民恙,治麻为布以御民寒,陶冶器物以储民用,削桐为琴以怡民情,日中为市以利民生,剡木为矢以安民居,重演八卦以探天象,等等。炎帝带领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与自然和社会的斗争中,使华夏民族摆脱愚昧和野蛮,进入人类文明的时代,其对中华民族贡献巨大,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功绩至伟!这些发明创造,大致可以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这也反映出,炎帝时代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的进程中,远古先民最为杰出的代表——炎帝,在文化的创新方面表现出几大特征和精神:第一,物质发明与精神文化创造同等重视与同步进化的文明眼光;第二,经世济民、以民为本的实用原则;第三,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美德和精神;第四,制度创设,确立文明社会管理范式的首创精神。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变迁,炎帝时代所开创的这些文明成果及其精神,对当代中华文化的创新及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依然具有借鉴的价值;对于中华文化的重新建构和当代思想学术的创造、研究,从理论和方法上都有指导和批判的作用。对此我们理应在新的世纪进行继承和发扬。
一、炎帝其人及其历史贡献
在中国古史系统有关“三皇五帝”的研究中,炎帝和黄帝两位是中华文化的开创者,由于其重大的历史贡献,被冠以“人文始祖”至高无上之称谓。纵观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史,对于炎黄二帝的尊崇和研究,存在着两大问题:历史上的“轻炎重黄”与现实中的“哄抢”祖宗。前一个问题“轻炎重黄”导致历史上对炎帝研究的不足,后一个问题造成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为了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借炎帝搭台唱戏,各地学者为了本土文化、经济的利益对炎帝其人论证的各执己见。
关于炎帝其人及炎帝文化发祥地,古籍文献的记载中一直都有两种系统的流传,即“北方说”和“南方说”。近些年学术界分为南、北两派争论颇为热烈,大多带有地方本位主义的色彩。
认为炎帝自古以来在北方,且与黄帝是两兄弟。有关的古籍文献如下:
《国语·晋语》:“昔少典氏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淮南子·时则训》:高诱注:“赤帝、炎帝,少典之子,号为神农,南方火德之帝也。”“黄帝,少典之子,以土德王天下。”(王献唐遗书:《炎黄氏族文化考》引)
《补史记·三皇本纪》:“女蜗氏没,神农氏作。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蜗〔〕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为姓。以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名官。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耕,故号神农氏。于是,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又作五弦之瑟。教人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遂重八卦为六十四爻,初都陈,后居曲阜,立一百二十年,崩,葬长沙。神农本起烈山,故左氏称烈山氏之子曰柱,亦曰厉山氏。《礼》曰:厉山氏之有天下是也。神农纳奔水氏之女,曰听,为妃,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厘,厘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轩辕氏兴焉。”
《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姜姓也。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都陈,作五弦之琴,始教天下种谷,故号神农氏。诸侯夙沙氏,叛不用命,箕文谏而杀之。炎帝退而修德。夙沙氏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炎帝。”(唐·欧阳询撰《艺文类聚》卷十一帝王部引)
认为炎帝自古以来在南方,有关的古籍文献如下:
《左传·昭公十七年》:“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管子·轻重戊》:“神农作,树五谷于淇田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天下化之。”(注:淇田,今湖南桂阳骑田岭。)
《楚辞·远游》:“指炎神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疑。”
《礼记·月令》:“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旦婺女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
《淮南子·天文训》:“南方曰炎天,其星舆鬼柳七星。”
《列子·汤问》:“楚之南,有炎人之国。”
有关炎帝其人及其文化的争论,石兴邦先生认为:“炎帝是以粟作农业为生业的部落,活动在黄河流域的黄土地带,他们的足迹超不出粟作农业分布的范围,虽然在黄淮流域交错地区,粟稻种植有交错,如江淮和黄淮、江峡和江汉北部相接壤的地区,但那是很有限的一个小的区域,可以肯定炎帝部落迁移的足迹没有跨过长江。”石兴邦:《有关炎帝文化的几个问题》,宝鸡市社科联编《姜炎文化论》,三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7页。笔者认为较为可信。但为何在历史上,两湖为代表的南方对炎帝崇拜盛行,而且在当今更为炽热。赵世超先生认为:“炎帝崇拜在南方广泛流行,是因为阴阳五行说广布以后,炎帝被配为南方之帝而造成的,为了使大家在崇拜时有一个物化对象的形式,所以造了炎帝庙和炎帝陵,这是战国秦汉时期阴阳五行说影响下产生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赵世超:《阴阳五行学说与炎帝文化的南迁》,宝鸡市社科联编《姜炎文化论》,三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此种解释也合乎中国文化传统以及思想史发展的规律。同时,上述南北争论所引用之古文献,可信者唯《国语》和《左传》而已,认为炎帝自古为南方文化始祖者所引用之《左传·昭公十七年》不足以证明其观点。那么,在中国历史上不乏一些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且说法不一,炎帝的事迹到底多少是史实,多少是神话,如何解释呢?其实是难以说清的。神话虽说是虚拟的,但它是时代的曲折的反映,多少折射出历史的面貌或揭示出历史的某方面的精神。因此,炎帝作为中华民族最早的部族首领,他是历史上的真实存在。
关于炎帝的历史贡献,古文献是这样记载的:
《易·系辞下》:“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白虎通·号》:“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太平御览》引《周书》说:“神农耕而作陶”。
《史记·补三皇本纪》载: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
《世本》云:“神农和药济人”。
《淮南子·修务训》曰:“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日而遇七十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