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
15867400000041

第41章 敦煌县南湖绿洲沙漠化蠡测(1)

侯仁之

甘肃省敦煌县南湖绿洲,是古代有名的阳关所在地,现在这里最大的居民点叫做南湖,绿洲因以为名。

南湖在敦煌县城西南70公里,解放前曾在这里筑有小城,名叫阳关堡,当时从敦煌去新疆的大道,就从堡前经过。现在堡城已不存在,去新疆的大道也不从这里经过了。农业合作化以来,在这里建立了南湖公社。这是敦煌县最小的一个公社,耕地面积约600公顷,居民730余户、4400多人,大都是解放后移来的。据说40年前,南湖的户口只有百余家。

绿洲上还有一些小居民点,主要的都散布在南湖附近。例如南湖东北半公里,沿着一条叫做大沟的河岸,有新工、北工和南工三村,自西而东相去各约半公里许,又有一个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期新建的居民点,就叫做四清村。此外,在南湖东南约2公里,有个营盘村,或许是解放前驻过军队的地方。从营盘再往东南1公里许,原来有一带南北狭长的洼地,众泉汇聚,“方圆可十余里,夏日芦苇丛密,鬼雁飞翔”,这就是大沟河的发源地,是绿洲上的主要水源。现在这里已经兴建了南北长约2公里的拦水大堤,叫做黄水坝,从而把原来的低洼沼泽之区,改造成一座水库,形成了一片湖泊。从大坝上遥望湖泊对岸,绿草如茵,牧马成群,再往远处去,南山崛起,如屏似障,虽在盛夏,仍有皑皑白雪,覆盖山顶,确是一幅喜人的图画,突出地显示了河西走廊上、沿祁连山北麓大小绿洲的一种特色。

实际上南湖绿洲乃是祁连山北麓绿洲向西延伸的最后一个。由此再往西去不远,就是一望无际的库姆塔格沙漠了。

这里的平均年降水量不到30毫米,河流与泉源都靠冰雪融水和山区降水补给。地形自山麓向西北逐渐倾斜。南湖绿洲的南缘,傍黄水坝南侧,大约以海拔1350米的等高线为界,西北至南湖,地形下降50米。从南湖继续向西北,沿大沟而下,约5公里至红山口外陡坡处,地形又下降50米。值得注意的是红山口乃是由大沟下切所形成的两山之间的一个阙口,两侧都是壁立的红崖,所以叫做红山口。红山口东侧的小山,自东向西蜿蜒而来,到阙口处,形成顶峰.海拔上升到1312米,犹如龙头昂起,因此被命名为龙首山。红山口西侧的小山,孤峰耸立,高达1322米,山顶上还巍然屹立着一座汉代烽燧,虽是用土坯夹芦苇筑成,只因后代经过重修,故保存尚称完好。总髙5.3米,上宽东西6.3米,南北84米,下宽东西7.5米,南北9.2米,俗称墩墩〔2〕,因此这个小山也就叫做墩墩山了这里两山夹峙,一水中流,有古道傍河东岸,穿行其间,形势天然。

过去,大沟流出红山口之后,继续流向西北,约5公里处至一地曰水尾,遂逐渐消失于戈壁滩中。现在水尾以上,引水拉沙,植树造林,已经形成长约15公里的大型防沙林带,成林面积在700公顷以上,还在林间空地上开辟了一些农田和果园,有效地改变了过去的沙荒面貌。

这里必须补充说明的是在大沟以东和以西,傍南湖绿洲的两侧,还有两条水沟,都是顺自然地势、自东南斜向西北,与大沟略相平行。东边的一条叫山水沟,西边的一条叫西头沟。这两条沟都是悬崖峭壁,下切很深,沟蚀发育还在强烈地进行中,因此特别值得注意,请留待下文,再作详细讨论(图1)。

二、南湖绿洲的回顾

南湖绿洲原是一个古老的绿洲,巳有长期开发的历史。《汉书西域传》记载说:

汉兴,至于孝武,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初置酒泉郡,稍后发徙民充实之,分置武威、张掖、敦煌,列四郡,据两关焉。〔3〕这里所说的“两关”,就是玉门关和阳关。前者在敦煌城西北约90公里,后者因在玉门关南,故称阳关〔4〕。两者相去约70公里。古代从敦煌西北出玉门关的大道,叫做北道;西南出阳关的大道,叫做南道。两关都在敦煌郡的龙勒县境。《汉书地理志》记敦煌郡共有6县,龙勒县是最西端的一个,还记到境内的玉门关和阳关都是都尉治所。按汉制除各郡设有都尉外,还设有关都尉、农都尉、属国都尉等,都是专掌军事的。玉门关和阳关相去不远,又各置都尉一人,可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5〕。现在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汉龙勒县和阳关故址,究竟在哪里。

1.废墟访古

今南湖东北不到两公里处,有一座古城废墟,去四清村东也只有数百米,城墙的东、西、北三面虽已残破不全,但是残高仍有4米余,上宽2米、下宽7米。北墙长300米,东墙长270米,西墙南端直角收入58米,再直折而南180米与南墙相接。但是南墙只剩下了墙基,长约250米。城墙全系红胶土版筑,个别部分明显地显示出后来加筑的痕迹。经过考察可以肯定这就是汉龙勒县城的遗址。

汉建龙勒城后,东汉及晋先后相因,北魏正光年间改为寿昌郡〔6〕,隋大业间在城内置龙图1南湖附近古阳关地区(根据髙前兆图稿)勒府〔7〕。到了唐朝设寿昌县,仍治龙勒故城。降至五代,寿昌之名不废〔8〕。因此,现在南湖东北的故城,即是汉的龙勒县城,也是唐的寿昌县城,这是到现场考察过的考古学家都同意(图2)。

那么,汉之龙勒、唐之寿昌,又是因何而得名的呢?

《元和郡县图志》有明确的解释说:

汉龙勒县因山为名。唐武德二年(公元619)改置寿昌,因县南寿昌泽为名。

按《寿昌县地境》有关于龙勒山的记载说:

县南一百八十里周时龙马朝出咸阳,暮至寿昌,因以此山之下,遗其衔勒,故名龙勒山。[11]-这一解释,显系杜撰,自不可信。或许龙勒二汉龙勒唐寿昌城遗址平面图字乃是当地少数民族名称的音译,亦未可知。至于寿昌县“因县南寿昌泽为名”的说法,倒是值得注意的(详见下文h2.泽水溯源寿昌泽也叫寿昌海,《沙州都督府图经》记道:

寿昌海……在寿昌县东南十里,方圆可一(疑当作“十”)里,深浅不测,地多芦花。其水分流二道:一道入寿昌县南溉田,一道向寿昌县东溉田,旧名渥洼水。〔12〕这段记载很重要,一则说明了寿昌海和寿昌城的相对位置,现在寿昌城的故址既已确定,从而也就可以认为古代的寿昌海就相当于现在的故址以南3公里的黄水坝水库了。再则说明了古代的寿昌海是有溉田之利的,这是现在的南湖绿洲上早已有农业发展的又一证明。第三,这段文字还说明了寿昌海“旧名渥洼水”〔13〕,这就引出了汉武帝初置龙勒县时的一段故事。《汉书孝武本记》元鼎四年有记载说:

秋,马生渥洼水中。

唐颜师古弓I李斐的话作注说:

南阳新野有暴利长,当武帝时遭刑,屯田敦煌界,数于此水旁见群野马,中有奇(异)者,与凡马(异),来饮此水。利长先作土人,持勒料于水旁。后马玩习,久之,代土人持勒鞞,收得其马,献之。欲神异此马,云从水中出。〔14〕这段故事是可信的,因为《本记》还记载说,汉武帝喜得此马,特地作了《天马之歌》。这《天马之歌》就收在《汉书礼乐志》中。

当时暴利长因“屯田敦煌界”,才来到渥洼池上捕获野马,很可能他就驻在龙勒县城里,至少也说明在渥洼池的绿洲上,也就是现在的南湖绿洲上,早在汉朝就已经有农田开辟起来。其次,当时野马既然成群地出没在渥洼池上,也可见这里草木繁茂的一般。

唐初于敦煌改置沙州U5〕。残本《沙州都督府图经》称寿昌县南十里有大泽“东西十里,南北十五里,水草滋茂,百姓放牧,并在其中”U6〕D按此“大泽”所指,以其广袤度之,不仅包括了现在的黄水坝水库,而且还包括了现在的大沟U7〕。所描写的,依旧是原始的自然景色。

现在我们所能回顾的从汉到唐南湖绿洲的情况,大体如此。

3.阳关追踪

这里还必须着重探讨的一个问题,就是汉唐时代的阳关,究竟在哪里。

《史记大宛列传》《正义》引《括地志》,谓阳关在沙州寿昌县西六里〔18〕。《新唐书地理志》则谓寿昌城西十里至阳关故城。”〔19〕以上所记阳关去寿昌城的距离,一作“西六里”,一作“西十里”,可能是计算的起止点不同,致有差异,但方位是一致的。

实际上汉时所立阳关,到了唐朝,已渐废毁。到了《沙州图经》的作者写到阳关时,就只有“基迹见存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