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
15867400000071

第71章 古阳关下的又一处“古董滩”

李并成

阳关,为闻名遐迩的古丝绸路上的重要关口。据《汉书地理志》,阳关与另一重要关隘——玉门关均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皆治以都尉,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于此,是故两关在中西交通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饱经历史的风风雨雨,古老的阳关早巳损毁无存,学界公认其遗址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70公里的南湖乡西部俗称“古董滩”的地方。1943年向达先生来这里考察,写道今南湖西北隅有地名古董滩,流沙壅塞,而版筑遗迹以及陶片遍地皆是,且时得古器物如玉器、陶片、古钱之属,其时代自汉以迄唐宋皆具。古董滩遗迹迤逦而北迄于南湖北面龙首山俗名红山口下,南北可三四里,东西流沙湮没,广阔不甚可考。”又云红山口两山中合,一水北流,往来于两关者在所必经,阳关适在口内,可以控制西、北两路。口西山峰上一汉墩翼然高耸,自敦煌赴南湖未至40里,即见此墩。阳关设于口内,而以此墩为其眼目,盖可想而知也。”龙首山为横亘于南湖绿洲北部的一条剥蚀残丘,东西长约4公里,南北宽1公里许,相对高度仅十余米。山体由古生代的花岗岩组成,颜色发红,故有红山口之谓。南湖绿洲的主要河道之一大沟从该山中部切过,将山体劈作东西两段,东段名龙头山,西段称墩墩山。墩墩山即因该山上“翼然髙耸”的汉代烽墩(今名墩墩山烽)得名。

诚如向达先生所言,今天古董滩的状况仍是如此。笔者自1983年起,先后六次来到这里考察,所见地貌景观为一片新月形沙丘地带,由于受主风向西北风的作用,新月形沙丘链呈东北-西南向排列,沙丘一般高35米,丘间地宽50米许,暴露大片风蚀古耕地。其间田垄遗迹甚为清晰,一排排,一行行,齐整有序,于航空照片上亦可显见。其上散落素面、绳纹灰陶片、红陶片、夹砂红陶片、碎砖块、铜器铁器残片甚多,并有陶纺轮、铁锸、铁锛、石磨、石臼等器具,亦可找到五铢钱、半两饯、开元通宝钱等钱币,其地因之名古董滩。1972年酒泉地区文物普查于古董滩西十四道沙梁后发现大片版筑墙基遗址,经试掘、测量,房基排列整齐清晰,面积上万平方米,附近有断续宽厚的城堡垣基。笔者以为阳关遗址当位于此处。

笔者实地查得,这片古董滩东靠今日绿洲农田,西抵西土沟,北到墩墩山,南达南滩,南北长约5.5公里,东西宽23.5公里,面积约16平方公里除这片古董滩外,南湖一地还存在着另一片面积更大、遗物更多的“古董滩”,即南湖破城与山水沟之间的古绿洲。这块古绿洲因位处今南湖绿洲之东,为与上述绿洲西部的古董滩区别起见,笔者姑以“东古董滩”称之。东古董滩过去较少被人注意,未见有人对其做过系统调查,也未有人论及其详,因而长期以来鲜为人们所知。笔者于1983年、1988年两次来这里实地踏查,初步摸清了有关情况,并在有些论文中对其作了一些披露。1999年5月,笔者再次来到这里,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对其全境做了进一步的系统调查,又获得若干新收获。

东古董滩位于南湖破城的东、北、南三面(见图)。南湖破城即汉敦煌郡龙勒县、唐沙州寿昌县故城址,早已为学界熟知,于此不赘。今东古董滩遍布流动的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亦因当地盛行风向西北风的作用,沙丘和沙丘链亦呈东北-西南向排列,沙丘陡坡朝向东南。沙丘高度一般23米,尤以南湖破城内及城周的沙丘最高,峰脊可达5米以上,高于城垣。城垣十分残破,被风蚀和流沙切割成数米或十数米一段一段的条块状,散落在沙丘间。由南湖破城趋向东南,沙丘髙度渐次降低,当靠近山水沟处,高度降为13米。相邻沙丘间的间距约4070米,沙丘上无任何植被覆盖,任凭风魔肆虐,黄沙漫卷。正如同《沙州都督府图经》(P.2005)所描述的敦煌一带风沙景观流动无定,峰岫不恒”。

在一条条的新月形沙丘、沙丘链间,暴露大片的弃耕地,尽管其风蚀严重,但垅陌、堤堰遗迹仍约略可辨,各类遗物随地散落,俯拾即是,尤以陶片和砖块为多。陶片有灰陶片、夹砂红陶片、夹砂黑色陶片、黄白色陶片、黑红夹层陶片等。

陶片多呈不规则形,一般约数厘米至十数厘米见方,较大一些的可明显看出圜底、口沿、罐腹、瓶颈等器形,但未找到完整的器物。此外还见到一些未烧透的半成品或残次品陶片,无疑这里应有烧制陶器的陶窑。陶片纹饰绝大多数为绳纹或素面,亦见雨点纹、篮纹、水波纹、垂幛纹等。

所见砖块以灰黑色的居多,也有灰色、灰白色者,叩之声响清脆,有如金属之音。弃耕地上还找到两块石磨残片,均如巴掌般大小,其上磨纹清晰,磨齿规整,与河西走廊其它汉唐古绿洲(如古居延绿洲、芦草沟下游古绿洲、西沙窝古绿洲、“黑水国”古绿洲等)所见石磨残片类似。这里还遗留若干残铁片、铜饰件残片、料珠碎片等。以上遗物的类型、形制与西古董滩遗物十分相似,当属同一时代即汉唐时期的遗存。散落在这里的还有大小不等的一些卵石,直径多为10~30厘米,表面较光滑,当为山洪暴发时携来。以往人们于南湖破城中所见黑、白两色两面中凸、四周较薄似纽扣般大小的扁圆石子,即唐代沙州土贡的围棋子,即应取料于此种卵石。

东古董滩的范围,西起今南湖绿洲东缘的南湖破城,东至山水沟,北抵洪积戈壁边缘,南达黄水坝水库东北不远处的多垄沙地,东西宽约33.5公里,南北长6公里许,面积近20平方公里。山水沟位处南湖绿洲东部,平时以石盆、碱泉子等处涌出的泉水补给为主,潺潺溪流;其上源与发源于祁连山脉北麓最西端长草沟、五个泉的沙沟和洪沟相通,汛期沿山麓而下的洪水咆哮而至,泄人沟内,每每冲决堤堰,毁弃田亩,故沟水难以利用。山水沟以东亦见零星陶片散落,可能亦有小块废弃农田。东古董滩的地势较黄水坝水库低数米至十数米,较今南湖绿洲腹地高出约35米。

考之敦煌文书,曾几何时东古董滩一地渠系贯穿,水流萦绕,垄亩连陌,曾是一片兴旺的绿洲。约作于武周时期的《沙州图经卷五》(P.5034)载,寿昌县东南十里有寿昌海,“方圆可一里,深浅不测,地多芦菰。其水分流二道,一道入寿昌县南溉田,一道向寿昌东溉田。旧名渥洼水。”依所记位置,寿昌海为今黄水琐水库,或名南湖水库。其地正处于党河(汉氐置水,唐甘泉水)洪积冲积扇西南边缘一处凹陷洼地,潜流于此大量涌出,泉源多发,较大的泉有大泉、车轴辘泉、亩半泉等,聚水成湖,自古就为南湖绿洲的主要灌溉水源。1938年于此筑坝建水库,建国后又对其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加固扩修,今已可蓄水200余万立方米,除引灌农田外,库区还开辟成了敦煌主要旅游风景点之一。所云其水分作两道,分别入寿昌县南、县东溉田,县东无疑是今东古董滩之地;县南亦涉及东古董滩南部部分地域。

寿昌县有主要灌溉渠道两条,一为大渠,一为长支渠,二渠即上云由寿昌海水分流的二道。“大渠,长一十五里,宽八尺,深五尺。右在县南十里,从渥洼海畔穿渠,用溉县东田亩,其水派流支散,因以为名。长支渠,右在县南十里,从海畔穿渠,用溉县东田亩。县界渠中最大,因以为号。”渥洼海即渥佳水,亦上云寿昌海。池田温先生《沙州图经略考》认为,所云大渠“其水流派支散”一句当属于长支渠条,而长支渠条“县界渠中最大”句,则应属于大渠条,其说甚是。李正宇先生认为,大渠“溉县东田亩”,“东”字应为“南”字之误,若大渠与长支渠皆溉县城东田亩,则城南及城西南和城西岂无农田及灌渠其说亦当。大渠所溉县南的田亩,当含今东古董滩南部一域;长支渠用溉县东田亩,无疑应流贯今东古董滩地界,其“派流支散”,当为东古董滩的主要灌渠渠系。二渠之名亦见于他卷敦煌遗书。唐光启元年(885年)抄写的《沙州伊州志》(S.0367):“大渠,县南十里,源自渥洼水。长(支)渠,(县南)十里。”后晋天福十年(即开运二年,公元945年)州学博士翟奉达所上《寿昌县地境》云大渠,县南十里,从渥洼池内穿入渠。”纂于后汉乾佑二年(949年)的《沙州城土镜》(P.2691)记大渠,县南十里俄藏《唐天宝年代敦煌郡田簿》(0.366)载一段捌亩,寿昌城东五里。”该段地亩南侧临渠;“一段贰亩,寿昌城东一里”。这两段田亩均位于今东古董滩域内。

东古董滩是一块历史时期绿洲沙漠化过程的典型区域。由其所出遗物来看,这块古绿洲的废弃和沙漠化当发生在唐五代以后。那么其沙漠化的原因何在,沙漠化形成的机制如何?从中可以汲取哪些有益的教训,从而为今天绿洲地区的经济开发、防沙治沙和可持续发展服务?这些亦是我们不能不予以探究的问题。限于篇幅,允当笔者另文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