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城
在1987年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珍贵文物中,金银器凡104余件:其中生活用具76件,供养器20余件,法器8件在这些金银器上,用锤击錾子而形成的錾文较多,内涵丰富,有助于我们了解咸通十四年(873)唐懿、僖二宗迎送法门寺佛祖真身的历史真实,以及晚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一、法门寺地宫金银器錾文考释法门寺地宫金银器錾文,出土迄今,除有关论着引用部分图版外,尚未全部刊布。在有关论着引用的图版之外的錾文,则因校对等原因,歧异甚多,莫衷一是。笔者未睹原物。拙文考释所依据之錾文,来源于以下三方面:
(-)有关论着引用的法门寺地宫金银器錾文图版鎏金双狮纹菱弧形银圆盒底面錾文进为进,延为延,庆为庆,寸爲寸,处为处,等为等,臣为臣。延庆节是唐懿宗李漼生日。他是唐宣宗长子,“大和七年癸丑十-月十四日生于藩邸,以其日为延庆节”。江南西道为唐方镇之一,治所在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领洪、饶、虔、吉、江、袁、信、抚等八州。李某当为李骘。因为据吴廷燮《唐方镇年表》卷五《江西》记载,唐懿宗咸通十四年里,曾任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的韦宙等七人中,只有李骘一人姓李。并引《翰院群书学士题名》、李骘题惠爲为为,莫为英,里为至,广为广,萨为萨,愿为愿,寿为寿,枝为枝,叶为叶,荒为荒,服为服,延为延,庆为庆。“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是咸通十二年(871)春正月戊申(初一日),宰相路岩率文武百僚给唐懿宗上的“徽号”。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应从重真寺随真身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器物宝函等并新恩赐到金银宝器衣物等碑》(简称《物账碑》)云:“银金花菩萨一躯并珍珠装共重五十两并银棱函盛银缫子二具共重一两,僧澄依施。”即这尊捧真身菩萨,是僧澄依在咸通十二年,为庆贺唐懿宗三十九岁生日特意打造的,祝愿皇帝长寿万岁,子孙万代相承,诸国来朝归顺,天下太平。
赓为虞,候为侯,兼为兼,监为监,察为察,搿为御,尖为安,淋为淑。从法门寺地宫出土《物账碑》所载杨复恭等供奉物,均无一例外地用“施”,而不是用“布施”来看,此银碗当为安淑布所施,而不是安淑。在唐代,姓安的一般为中亚安国人。则安淑布为人唐之安国人。衙内都虞侯是唐代节度使府属官。如扬州节度使李德裕会见人唐日僧圆仁等时,其随从官员有虞侯。比其职位高者为都虞侯。押衙,亦名押牙,为节度使和州的属官。如圆仁在今江苏、安徽、山东、山西和西安求法巡礼时,都曾与押衙打过交道,或听说的押衙,山寺诗序》和黄璞《王郎中传》,证明李骘在咸通九年至十一年(868870)任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全唐文》卷七二四《李骘》、《全唐诗》卷六〇七《李骘》,也都说他曾任此官鎏金双狮纹菱弧形银圆盒,是李骘献给唐懿宗生日的礼物鎏金珍珠装捧真身菩萨所捧荷叶盘金匾錾文奉爲眷文莫武明德仁大圣广孝皇帝敬造捧真身菩萨永爲供养伏愿圣寿万春圣枝万叶八荒来服四海无波咸通十二年辛卯岁十一月十四日皇帝延庆日记如海州(治今江苏连云港西南海州镇)押衙,登州(治今山东蓬莱)军事押衙,汾州(治今山西汾阳)何押衙,河北道潞府押衙,登州文登县勾当新罗押衙,中央禁军也有押衙,如左神策军押衙,亦称左军中尉亲事押衙。
鎏金双凤衔缓纹银方盒底部錾文
盐为盐,锗为铁,运为运。诸道盐铁转运使,是唐代掌管盐铁及漕运事务的长官。
《唐会要转运盐铁总叙》云:开元十八年(730),裴耀卿任江淮转运使,崔希逸、萧炅为副,“转运盐铁之有副使,自此始也”。
又云:“宝应元年(762),以刘晏为户部侍郎京兆度支盐铁转运使”,“盐铁兼漕运,自晏始也”。李福是在咸通五年(864)以前任诸道盐失转运等使时,向皇帝进献此银方盒的。
唐代内库,是收藏专门供应以天子为首的宫廷所需财物的库藏。如大宦官田令孜“说上籍两市商旅宝货悉内库”。李福所进的银方盒就收藏在内库,盒上錾文“内库”便是证据。内库的财物有时也挪作他用,如会昌三年(843),唐武宗攻打潞府节度使刘从简叛乱时,“从京城内库般(搬)粮不绝”。此外,内库似乎还有手工作坊,生产某些物品。
智慧轮所供素面尽顶银宝函正面錾文
兴为兴,宸为最,茉为乘,祉为祖,教为教,灌为灌,梨为梨,盘为藏,造为造,钼为银,函为函,壹为壹,拾为拾,献为献,戚为盛,真为真,利为利,珠为殊,脒为胜,叨为功,榷为福,资为资,岁为岁,榷为咸,闰为闰,捌为捌,拾为拾,伍为伍,造为造,匇为勾,当为当,倍为僧,莆为再,荣为荣,邓为邓,集为集。
上都指京城长安。大兴善寺位于长安靖善坊,“尽一坊之地”。智慧轮为长安大兴善寺名僧。《宋高僧传满月传附智慧轮传》云:智慧轮是在唐之名,他是西域人,称般若斫迦三藏。“深通密语,着《佛法根本》”等。《物账碑》载他所施供奉物中有“银函一,重五十两”,与錾文中所说“智慧轮敬造银函壹重伍拾两”完全吻合。刘再荣和邓行集当是打造此银宝函的两位工匠。
鎏金仙人驾鹤壸门座银茶罗子底面錾文
1季为年,院为院,萘为茶,卅为三十,匠为匠,目为臣,邻为邵,审为审,官为官,师为师,吴为吴,如为弘,憨为殷。茶罗子是茶碾子碾碎饼茶,筛罗为碎茶末和茶粉,以备煎茶之用的器物。“十九字(字)号”当属器物编号。
迎真身素面金钵盂4“文思院准成通十四年三月二十三日,敕令造迎真身会T钵盂一枚,重一十四两三钱打造小都知臣刘维钊判官赐紫金鱼袋臣王全护副使小计供奉官臣庋诣,使左监门卫将军臣弘憝”。
准为准,咸为咸,含为金,钵为钵,盂为盂,郸为刘,创为钊,紫为紫,袋为袋,庋为虔,街为卫,莳为将。
《物账碑》唐懿宗所赐宝物中有“金钵盂一枚重十四两三钱”,与此素面金鉢盂吻合。
四十五尊造像盏顶银函爲为为,释为释,牟为牟,戸为尼,真为真,身为身,宝为宝,函为函,丘为丘,智为智,央为英。比丘是梵文音译,为受过具足戒的出家男僧。这枚银函,是智英为唐懿宗打造的盛放释迦牟尼佛真身的宝函,与《物账碑》“银金涂盏一枚重册(四十)一两僧智英施”的记载吻合。法门寺释迦牟尼佛真身,即“灵骨”,就是唐人所说的“佛骨”。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灵骨”,正是盛放在这枚银函的玉棺里,藏于地宫后室的秘龛。
由于这枚银函是特为皇帝盛放佛祖真身而打造的,制作非常精美。盏顶有二十五尊造像。四面各有五尊,均以如来为中心,周围为菩萨,边界饰以三钴金刚杵及蔓草,金光熠熠。
流金鸿雁流云纹银茶碾子外底錾文为审。《物账碑》
在唐僖宗所赐金银宝器中,提到茶“碾子”。
茶碾子之纯银碣渔錾文
码为碣,两为两,手为字,十七字号为此碉轴编号为十七。
鎏金壸门座鸿雁纹五环银香炉盘底外壁錾文
张宗礼,新、旧唐书无传,笔者所阅历史文献均不见其人,故难明其生平。此银香炉当是他进献给皇帝的。
素面委角银方盒錾文
邓为邓。此人生平同于张宗礼。
(二)《法门寺文化硏究——考古卷》158-181页所引法门寺地宫金银器錾文
迎真身银金花双轮十二环锡杖股侧錾文
文思院准咸通十四年三月二十三日敕令造迎真身银金花十二环锡“使……”以下錾文漫患。碾为碾,枚为枚,审杖一枚并金共重六十两,内金二两,五十八两银,打造匠臣安淑布,副判官赐金鱼袋臣王全诤,副使小供奉官臣睿诣,使左监门卫将军臣(吴)弘憝。
素面长柄银手炉柄背錾文
咸通十三年文思院造银白成手炉一要枚,并香宝子共重十二两五钱,打造都知臣武敬容、判官高品臣刘虔诣,副使高品臣高师厚,使臣弘炫。
《物账碑》记载的尼明肃所施银器“手炉一枚重十二两二分”,当是上述素面长柄银手炉,只不过二者重量稍有不同,《物账碑》所记者小。僧传等文献未载其人其事。
鎏金卧龟莲花纹五足朵带银熏炉錾文
咸通十年文思院造八寸银金花香炉一具并盘及朵带、环子共重三百八十两,臣陈景夫,判官高品臣吴弘悫,使臣能顺,三字号 盖内边治錾文,一字号,炉台台壁鏊文,四字号《物账碑》云唐懿宗所赐物中有“香炉一副并台盖朵带共重三百八十两”,与上述錾文相符,则“熏炉”之说不准确。
素面银如意錾文
咸通十三年文思院造银白成如意一枚,重九两四钱,打造作官臣赵智宗,判官高品臣刘虔诣,副使高品臣高师厚,使臣弘憝。
《物账碑》记载的尼弘照所施“银如意一枚,重九两四钱”,当是上述素面银如意。它是尼弘照请文思院打造的,用于供奉法门寺佛祖真身,后被封于地宫。笔者所见僧传等文献,未载她的事迹。
鎏金羯摩纹三足架银盐台錾文
咸通九年文思院造涂金银篥台一只并盖共重二十二两四钱,四字号判官臣吴弘憝,使臣能顺。
《物账碑》在新恩赐到金银宝器等中,记有“盐台一副重十二两”。既是新恩赐的,当是唐懿宗所供奉,也证明了这一套茶具上多次刻划的“五哥”,正是僖宗。应以盐台錾文所记重量为准。《物账碑》所记少了四钱,或许未计算盖?若是,则重量太轻,似不大可能。或许笔误?
羯摩纹是用羯摩鱼作为纹饰之意。盐台上的羯摩一处在荷叶形盐盖面上,一处在三足架上边四根盘曲的银丝上。她是古代印度神话里的似鱼的动物,有生命之本、水之精灵之称。传人中国后,有时作为纹饰而出现在唐代金银器物上,西安何家村窖藏和内蒙古喀喇沁旗等地的出土金银器物中,便有羯摩鱼纹饰。
(三)其他论着所引法门寺地地宫金银器錾文这些论着所引之文,有些是从原物上抄录的,有些是转引而来,因排印等原因,錾文歧异甚多。拙文将这些歧异综合胪列,以俟将来原物图版公布后,再正之矣。应当指出的是,这些歧异对我们研究錾文内容,并无大碍。
鎏金盏顶四天王银宝函錾文
“北方大圣毗沙门天王”“东方提头赖吒天王”“西方毗娄勒义天王”“南方毗娄义天王”。
四天王为佛教扞卫须弥山下四方四洲的四位守护神。其中北方大圣毗沙门天王,在唐代最有名,原因是唐玄宗的大力提倡。《宋高僧传不空传》云:天宝年间(742-756),西蕃等三国围攻唐西凉府,玄宗命僧不空修法御敌。不空诵仁王密语二七遍,神兵天降,地动山崩,三国退兵,玄宗立即“敕诸道城楼置天王像”。此事虽属无稽之谈,但从此毗沙门天王风靡天下,影响深远。唐中叶,着名诗僧皎然《周长史昉画毗沙门天王歌》曰:“忆昔胡兵围未解,感得此神天上下。”[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十《唐朝下周昉》云:“周昉,字景玄,官至宣州长史”,为唐着名仕女、婴儿画家。[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神品中周昉》所载有所不同:“(周)昉任宣州别驾。于禅定寿画北方天王,尝于梦中见其形象”。
鎏金伽陵频迦纹银棺整文
愿为愿,生为生,(为生,值为值,世为世,(为世,经为经,会为会,衆为众,此为此。伽陵频迦是鸟名,人头鸟身,是佛教中被誉叫声最优美之鸟,以其形象装饰盛放佛祖真身的银棺,是法乐供奉之意。錾文则是布施这具银棺者的发愿文:愿世代奉佛听讲佛经,全家大人小孩一起生活在佛会里,佛教界的人们共同享有此福。法门寺的一枚佛祖真身“影骨”,就是置于此棺,藏于彩绘四铺菩萨汉白玉阿育王塔里。
4家(小?生佛会iiJrr祭生阌吹格纯金宝函錾文敬为敬,金为金,凾为函,咸为盛,资为资,安为安,顺为顺,利为利,乐为乐,通为通,季为年,教为教,蔵为藏,慧为慧,轮为轮。
《物账碑》所记“金函一,重廿八两……巳上遍觉大师智慧轮施”,当指此处纯金宝函。并使我们知道了它的重量,以及智慧轮的遍觉大师称号。他打造这枚金函,是准备盛放法门寺佛祖真身的,欲以此功德,对上资助当时天子的福绵延无穷,国家安定,百姓安宁,风调雨顺;对下,使一切有情识的生物,都沾利益和欢乐。
二、法门寺地宫金银器錾文的历史价值
(一)有助于揭开唐懿、僖二宗迎送法门寺佛祖真身的某些内幕
1.法门寺佛祖真身失而复得,为唐懿宗迎奉提供了契机
唐武宗“会昌毁佛”时,法门寺遭到冲击,敕令法门寺等“并不许置供及巡礼等”。“衔天宪者碎殄影骨”。就是说,奉天子之命来法门寺的人,将把法门寺佛祖真身的代用品——影骨打碎了。
在武宗驾崩、宣宗即位恢复佛教后,九陇山禅僧师益,上表朝廷,乞请结坛于法门寺塔下,“以咸通十二年八月十九日得舍利(即佛祖真身——灵骨)于旧隧道之西北角”。
这一消息在社会上传扬开后,在佛教界引起强烈反响。京城一些僧尼纷纷斥巨资打造盛放佛祖真身的金银器和其他供奉法器。如智慧轮在二十一天后,请人帮他打造了一枚纯金宝函,过了五天,他又请两位工匠打造了一枚纯银宝函,献给朝廷,作为盛放佛祖真身的法器。五十六天后,比丘智英请人为皇帝打造了一枚“真身舍利宝函”。在十一月十四日唐懿宗诞生日,僧澄依请人打造了着名的捧真身菩萨。次年,尼明肃请文思院替她打造了一枚银白成手炉并香宝子,尼弘照也请文思院替她打造了一枚素面银如意,作为佛祖真身的供奉物,而这些金银器在唐僖宗送还佛祖真身时,一起被封闭在法门寺地宫。
京城僧尼们的这些活动,必然影响到以佞佛着称的唐懿宗。加之他又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顷属变寇猖狂,王师未息”。巳人暮年、病魔缠身,因此他不顾三十年一迎法门寺佛祖真身的惯例,也不听大臣谏阻,断然声称:“使朕生见之,死无恨”,于咸通十四年三月二十二日,诏供奉官李奉建、高品彭延鲁、库家齐询敬、承旨万鲁文,与左右街僧录清澜、彦楚、首座僧澈、惟应、大师重谦、云颢、慧晖等,同严香火,虔请真身。正式启动迎奉法门寺佛祖真身的法事活动。次日,唐懿宗又下达敕令,打造迎真身金钵盂和迎真身银金花双轮十二环锡杖,显示了此次活动并不是作好充分准备才开始的,而是边迎边打造所需物品。至四月八日佛诞日,整个活动进入高潮。
2.唐懿、僖二宗迎送法门寺佛祖真身时曾动用了内库的部分金银器等由于时间仓促、所需物品多等原因,唐懿、僖二宗临时从内库中挑选了一些金银器等。如鎏金双凤衔缓纹银方盒,是李福在咸通五年进献给懿宗的,盒上的“内库”錾文,说明它当时被收藏于内库,它在法门寺地宫出现,正好说明它被挪用。邓弘立进献的素面委角银方盒、张宗礼进献的银香炉、李骘所进银圆盒、咸通十年文思院造银香炉等,都不是咸通十二年八月十九日以后特意为复得的真身打造的,可能是贮于内库的。
(二)进一步揭开了文思院的神秘面纱法门寺地宫有九件金银器是文思院打造的。文思院是为李唐皇室、尤其是天子打造所需物品的专门机构,其具体内情,史无记载。法门寺地宫金银器錾文,为我们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提供了确凿的文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