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件属于晚唐着名密教大阿阇梨“遍觉大师”智慧轮供养的舍利宝函,特别说明“奉为皇帝敬造”的银金涂盏,以及懿宗皇帝延庆日敬造的捧真身菩萨,都是为了安奉、供养失而复得的佛真身舍利而造,充分体现了懿宗朝僧俗对供养法门寺佛指舍利的巨大热情。
懿宗朝对法门寺地宫的重修、恢复,从咸通十二年(871)九月开始,图七智慧轮造银函一直延续到咸通十五年(874)正月僖宗朝将佛骨送归塔下之时。前节已根据中宗景龙二年地宫中室安奉白石灵帐的情况认定:“高宗显庆时的法门寺地宫应不亚于咸通十五年地宫遗址的规模”。经历高宗朝以来,武则天、中宗、玄宗、肃宗、德宗、宪宗等七帝开塔供养佛指舍利,高宗显庆年间重修的地宫可以说是唐代地宫的基本形式。从咸通朝危机四伏的政治形势和地宫中室石门扉修补的情况可以看出,咸通十二年之重修当以修复会昌法难损毁部分为主,无力对法门寺地宫进行更大规模的扩充。
不过,鉴于武宗“会昌毁佛”对舍利圣物的冲击,懿宗朝恢复、重建地宫时必须要考虑确保佛指舍利安全。因此,我们认为法门寺地宫后室地下极其隐蔽的秘龛很有可能是咸通年间所建。秘龛位于地宫后室北壁正中地下0.5米深处,为一砖砌洞穴,向北延伸,深0.28米,口宽0.28米,高0.26米。地宫考古发掘显示秘龛特为安奉佛指真身舍利而构建。此秘龛建筑为中国佛舍利塔基地宫发展史上仅有的特例。
咸通十四年(873年,唐懿宗重拾“三十年一开塔”的传统,再度举行供养法门寺真身舍利盛典。据地宫出土《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志文碑》,十四年三月廿二日,诏供奉官李奉建、高品彭延鲁、库家齐询敬、承旨万鲁文、与左右街僧录清澜、彦楚,首座僧澈、惟应,大师重谦、云颢、慧晖等同严香火虔请真身。时凤翔监军使王景珣、观察判官元充咸来护送。以四月八日御安福楼。当时,百官谏阻者甚众,据《资治通鉴》卷二五二记懿宗皇帝迎佛骨云,“至有言宪宗迎佛骨寻晏驾者,上曰:朕生得见之,死亦无恨!广造浮图、宝帐、香舆、幡花、幢盖以迎之,皆饰以金玉、锦绣、珠翠。自京城至寺三百里间,道路车马,昼夜不绝。夏,四月壬寅,佛骨至京师,导以禁军兵杖,公私音乐,沸天烛地,绵亘数十里,仪卫之盛,过于郊祀,元和之时不及远矣。富室夹道,为彩楼及无遮会,竞为侈靡。上御安福门,隆楼膜拜,流涕沾臆。赐僧及京城耆老尝见元和事者金帛。迎佛骨入禁中,三日,出置安国崇化寺。宰相已下竞施金帛,不可胜纪。因下德音,隆中外系囚”。同年七月,懿宗死,僖宗即位。又据地宫出土《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志文碑》,乃诏东头高品孙克政、齐询敬,库家刘处宏、承旨刘继同、西头高品彭延鲁与左右街僧录清澜、彦楚,内养冯全彰、首座僧澈,惟应,大师清简、云颢、慧晖、可孚、怀敬、从建、文楚、文会,大德令真、志柔等以十二月十九日自京都护送真身来本寺。以十五年正月四日归安于塔下之石室。”
唐懿宗、僖宗朝此次开塔供养佛骨,是唐代最后一次迎佛骨盛典,也是唐王朝“三十年一开塔”供养法门寺佛指舍利制度的绝响。经懿、僖二朝精心供养,法门寺真身宝塔地宫号称“玉棺金箧,穷天上之庄严;蝉翼龙纹,极人间之焕丽;叠六铢而斥映,积秘宝以相鲜”。而随着唐王朝的覆没,经过武宗“会昌法难”冲击的佛真身指骨舍利暨懿、僖二朝供养的上千件大唐文物精华长眠法门寺真身宝塔地宫千年,自咸通十五年(874年正月四日地宫封闭,一直完整无缺的保存到公元1987年,不能不说是大唐文化贡献于人类文明的一项重大奇迹!
四、法门寺塔基遗址分析
据《发掘报告》1987年发掘的法门寺真身宝塔塔基遗址存叠有两种遗迹。一,明代塔基;二,唐代塔基。
一、关于明代塔基,《报告》称:明代塔基,略呈圆形,东西最大径约19米,南北最大径约20米,总面积约1300平方米。其位置在现存唐代塔基石条边围之内的中心区域。圆形塔基四周距石条边围最小距离为东3、西3.2、北2.9米。明塔基基槽呈“介”字形,塔基夯土深度或厚度不一。从外轮廓向内约1.4米的环带部分,深度约在2.75-2.9米范围内。现存中心方座的上部约106平方米的范围内,即塔心部分,其穷土的深度最浅薄,约在1.2-1.2米,且中间薄而四边厚。中心方座以外,靠近环带之内侧最深,约为3.9-4米。明塔塔基全部用夯土筑成。夯土中夹有比例较大的砖块和瓦渣,还有少量的白灰粉渣。夯土略称青灰色。其穷法是大圆夯,夯窝直径约0.15米左右,每平方米有夯窝64个左右,夯层厚度0.08-0.10米,最深处自顶到底共有45层。塔基夯土坚实,密度较大,水分含量较小,夯土显得较干燥。
《报告》通过对明塔塔基的有关情况分析,认为明代建造塔基的大致过程为:首先,在选定的范围内,沿周边下挖一圆形基槽,即为现存的明塔基槽,塔基平面约320平方米。在向下挖基槽的过程中,遇到明以前的塔基,一方面对前期塔基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另一方面又对前期塔基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留下了前代塔基的中心方座,在南部挖到唐代地宫顶上石板时,再未向下破坏地宫等。基槽挖成之后,再向内填土,随即夯打。填土夯打过程中,将前代塔基的残存部分即中心方座包括其中(图八、九,法门寺塔基遗址全景,平面图)。
《报告》并认为,上述塔基夯土中的出土物有明代砖块,塔基的位置与八棱十三层砖塔平面形状吻合,较深的塔基亦能承载明代砖塔的压力,故认定其为明代塔基。
按照《报告》的论述,明代塔基确定为明万历七年至三十七年(1579-1609)间重建八棱十三层砖塔时构筑。这个说法,显然建立在唐代四级木塔毁于明隆庆中,万历年间重建八棱十三层砖塔之说的基础之上。但事实上,根据明弘治十八年(1505)张杰撰《重修法门寺大乘殿记碑》,“大乘殿前有御香亭。最前有舍利塔,高叠七(九)层,楞隅八方,连洞四出。”唐四层木塔与万历八棱十三层砖塔之间,还存在过八棱七(九)级木塔。同为八棱形塔,明万历圆形塔基与明弘治时八棱九(七)层木塔的平面形状也是吻合的。据此,我们认为考古发掘的明代塔基确系万历重建砖塔时构筑,但这个明代塔基并非直接建立在唐四层木塔的塔基之上,因为明万历棱十三层砖塔的前身为八棱七(九)级木塔。明代圆形塔基基槽出现的时代上限应在明弘治之前。
二、唐代塔基与唐四层木塔探讨:据《发掘报告》,唐代塔基,即明塔基槽以外,石条边围以内部分。其形状大体呈方形,方向352°,每边长26米,面积676平方米。从明塔基槽外缘的断面及在东北角所开的一条探沟的断面看,这部分至少有四层夯土、一层白灰面:第1层,即最上面的一层,图八法门寺塔基遗址全景图九法门寺塔基遗址平面图青灰色和黄色夯土,厚0.10-0.30米,密度不大,其夯法是“小圆夯”与“平夯”交替叠压。“小圆夯”的夯窝直径约0.06-0.07米,每平方米约有242个夯窝,共四层夯土。“平夯”即夯层面上无夯窝面平整。此层分布范围:外以石条、内以明塔基槽外缘为界。面积约362平方米;第2层,夹有白灰渣的夯土,厚约0.65米,层顶距地表深0.35米,它附贴于第4层夯土之外,内边处叠压在第4层表面的一层白灰硬面之上,其外缘压在石条边缘之下。经钻探可知,其分布在东北部,呈曲尺型。此层为平夯,夯土不纯净,除白灰粉渣外,还有数量较多的草土灰、瓦渣和陶片等;第3层,灰色夯土,分布范围不清。此层夯土在东北部,一般超出石条边距0.90米。分布在塔基的外围这一部分,边缘不规整,东北角伸出较多,中段与石条边框之北边一致,至西端则又向北稍伸出,外围部分伸入到石条框以内约2.4米。钻探证明,在塔基北部的第2层夯土之下均有此层分布。此层夯土厚0.15-1.4米,北段较厚,南段较薄,层顶距地表深0.57-0.77米,夯土包含有瓦渣、草木灰及红烧土块,呈深灰色。夯打较密实,夯法为“平夯”。此层与下述第4层不发生关系,其分布当在第4层夯土之外,其下压有汉代灰坑;第4层,为一条带状“白灰面”围成的方框。该白灰面的方向与中心基座一致,宽约0.6-0.7、厚0.025-0.04、边长19米。白灰面的四边外距石条边框分别为:东边线之南端为3.6、北端为3.7米,南边线东端为2.9、西端3.3米,西边线之北端为3、南端3.2米,北边线之东端3.1、西端3.6米。部分白灰面平整光滑,但大部分已遭破坏。白灰面贴在第5层之上,被1、2层叠压;第5层,黄色夯土,厚0.24-0.30米,层厚约0.07-0.08米,“平夯”夯打,夯土范围不明,在明代塔基基槽断面上可以清楚看到四周都有这层黄色夯土,其外缘大体与上述的“白灰面”相等,个别地方稍有超出。在此层夯土的表面有一层由碎小石子碴铺成的“石子层”,厚约0.05米。“石子层”分布范围大致与此层相当。
据《发掘报告》,唐代塔基的平面布局:在第一层夯土的表面四周,分布有20个“柱础”(Z1-Z20),Z20已被破坏。每边以六个柱础排列成行,四角柱础共用,组成一方形柱网。柱础方框与现存的中心方座、地宫及石条边围的方向大体一致。每边的一组柱础的分布情况是:中间两个距离较大,约3.8米,其余两两之间距离均为1.38米左右,柱础方形,每边长1.7-2.07米之间。柱础厚度不等,厚度在0.10-0.90米之间,大多数厚度为0.10-0.60米,其中最厚的Z18,厚约0.9米,最薄的Z14,厚0.10米,即是同一柱础,其厚度或内厚外薄,或外厚内薄。柱础均由夹有比例很小的白灰粉渣的夯土筑成。夯窝为小圆形,夯窝直径约为0.05-0.07米,每平方米约有夯窝242个,夯土质密坚固。地层关系证明:这20个柱础均挖破第1层,由此可知柱础在当时设计的位置上挖出方形基槽,然后填入拌杂有白灰的细净黄土,层层夯打而成。
此外,在上述20个柱础(Z20已被破坏)形成的方框柱网以内的四个角隅,还发现了四个“内角柱柱础”(Z21-Z24),均被明塔基槽破坏,仅余外侧一部分,其现存的平面呈斜边为弧形的直角三角形,而柱础面与第4层夯土表面平齐。内角柱柱础均为夯土。夯法是“小圆夯”,密度较大。其外缘用砖砌镶,砖为唐砖,厚度较Z1-Z20大,如Z22号内角柱柱础,三角弧形,两直角边分别为1.8、1.4米,弧长约4.2米,厚1.5-1.65米,柱础底部深于第5层以下。
据《发掘报告》,现存的中心方座位于整个塔基的中心部位。明塔基槽将其分割开来,方向352°,大体呈正方形,边长约10.5米,面积110.25平方米。方座中部隆起,平顶,四周下斜,下距生土1.50-2.20米,全系夯土筑成。经钻探,方座下为生土,未发现其他遗迹。因被地宫基槽挖破,年代应不晚于唐代,亦有可能属于唐代以前塔基的遗存。
另外,在漫道左右侧还有三个类似柱础的遗迹(Z25-Z27),边长较小,均在2米以内,用途不明。
研判上述《报告》内容,关于唐代法门寺四层木塔,我们拟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