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小东
时间回到1987年4月,位于陕西省扶风县的法门寺正在进行一项古代佛塔的修复施工。当忙碌的工作人员在清理塔基时,意外地发现了唐代佛塔地宫。于是发掘工作开始了,四枚至高无上的佛骨舍利和大量奇珍异宝的出土立即轰动了海内外各界,人们将目光不断投向法门寺,以期待着更加耀眼的收获。
就在这时,一个消息从法门寺传出:十四件精美的瓷器从地宫中出土。
据地宫出土的《物账碑》记载:“恩赐(唐懿宗)……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子共六枚。”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第227页。)并经专家核实考证,它们居然就是千百年来世人苦苦寻觅消失在世间的秘色瓷!
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的这批秘色瓷,器形规整,造型简洁,釉色青绿(其中有12件),晶莹润泽。样式共有碗7件,其中两件为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还有盘、碟各3件及瓶1件。这是迄今为止唯一能与文献《物账碑》相互印证的确切“秘色瓷”。它具体说明了这批秘色瓷的来源、件数以及唐人对其称谓。现浅谈《物账碑》中有关秘色瓷的记栽。
一下对这批秘色瓷认识:
一、巧妙的凹底器型设计呈现秘色瓷“无中生水”的视觉奇观(彩版IV之1、4、7)先来看这件五瓣葵口凹底斜腹秘色瓷碟:它的口沿为侈口平折沿,呈葵口形,五个三角形曲口下有内凸外凹线,使口沿和碟身自然形成五瓣。器身斜腹中间微外折,器底为凹底并有支烧痕迹。碟内身通体施有绿色釉,外壁留有丝绸包裹痕迹。高4厘米,腹深3.4厘米,口径25.3厘米,底径14.5厘米,重800克。釉面光滑明快,釉层均匀,釉质莹润,给人以高雅柔和、素洁明快的感觉。最令人惊叹的是,在光线照射下,碟内明澈清亮、玲珑剔透,真像盛着一泓清水,令人叹为观止!
难道碟内真的有水吗?笔者带着这样的问题去撩起这神秘的面纱。其实“无中生有,似盛有水”的秘色瓷还有:五瓣葵口大凹底秘色瓷盘、五瓣葵口小凹底秘色瓷盘、五瓣葵口浅凹底秘色瓷盘、五瓣葵口凹底深腹秘色瓷碟。当然,其他的秘色瓷器隐隐约约地也有水感,只不过相对较弱。通过细致地观察对比,发现“无中生水”的秘色瓷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器底部均为“凹底”。
所谓“凹底”是相对于瓷器底部而言的,由瓷器底部外侧向内侧凹进而出现一个窝状。相应地从瓷器口处观看,瓷器底部形成一个微小的弧面。
当看到五瓣葵口凹底斜腹秘色瓷碟时,第一感觉是碟子底部整体亮于碟子腹壁,这样就很容易产生“无中生水”的视觉差。原因是碟子底部近似一个“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以观察到的最亮处为中心,光的亮度依次沿着碟子底部表面很自然地逐层展开,直至碟子底部与腹壁相接处。所以,碟内才有了波光粼粼的水感。
相反,其他非内凹底的侈口秘色瓷碗等不具备器底凸面对光的发散作用效果,光线很难形成器底和器腹的层次感,所以水感很弱。
更为巧合的是,法门寺唐塔地宫还同时出土了20件琉璃器。其中有一件蓝色素面琉璃盘的造型也是凹底。此盘通体为蓝色半透明状,在光的照射下,它也有着和凹底的秘色瓷同样产生“无中生水”的美感,而且水感还很强。这也再次证明了设计巧妙的凹底器型是秘色瓷中“无中生水”的真正原因。正如五代诗人徐夤对秘色瓷的描绘:“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二、秘色瓷壁外的唐代仕女图案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彩版IV之2、3)让我们再来看看侈口秘色瓷碗:碗侈口、平沿、圆唇、腹壁斜收微鼓,碗底部微凹。通体素面,施青釉,外底面有一圈支烧痕迹。碗底外壁留有清晰墨迹的唐代仕女图案。碗通高6.8厘米、口径24.5厘米、底径11厘米,重610克。
我们在了解此碗的大致情况后,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碗底外壁留有清晰墨迹的唐代仕女图案。此图在造型上注重写实,仕女发髻高耸、脸型圆润饱满,体态丰腴富态,婷婷玉立,穿着大袖纱罗衫,气质雍容高贵,展示出大唐盛世下皇家女性的华贵之美。手法上采用游丝细线勾勒,均匀细腻,生动地表现出仕女所穿着绫罗绸缎服饰的潇洒,飘逸的风致和细腻柔软的质感。一幅唐代佳丽洋溢着大唐盛世的气度,活生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同时,在其他的秘色瓷器上也有仕女图的出现,那这些仕女图案是怎样留在上面的呢?这还得从发现秘色瓷现场说起:原来,考古工作者在法门寺唐塔地宫中室的汉白玉灵帐后面,先发现了一个银风炉,下边藏有金银包边的圆形檀香木盒子,里面有一个丝绸包裹,打开之后惊奇地看到秘色瓷均被仕女图案的薄纸包裹着。这样,仕女图的疑问就被揭开了。当时秘色瓷作为佛骨舍利的供奉品放入地宫时,为了减少瓷器之间的摩擦碰磕,用了画有仕女图的纸来包裹。没想到历经千年,纸张已成灰片,但纸张上的仕女图案印痕却保留下来,成为研究唐代绘画的宝贵资料,也成为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
三、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显示出高超的瓷器装饰创新工艺(彩版IV之5)在地宫《物账碑》中又提到了“内二口银棱”,那它们到底指的是哪两件秘色瓷呢?地宫中出土的秘色瓷,12件为素面青釉秘色瓷器,只有两件为样式、纹饰相同的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当中一件碗口沿为五瓣葵口,碗身斜腹,高圈足。碗内壁施青黄釉,釉质滋润,开片细碎。碗外壁髹深蓝色漆,并有平脱雀鸟团花五朵,纹饰鎏金。碗口、底沿均包有银棱。高8.2厘米、深7.1厘米、口径23.7厘米,重596克。
据上面介绍,“碗口、底沿均包有银棱”也就指的是“内二口银棱”碗了。碗外壁的雀鸟团花纹饰纤细繁缛,刻画精细人微,外观雍容华美,富丽堂皇。其中,每朵团花上的雀鸟,比翼双飞,自由翱翔,栩栩如生,富于自然情趣,一幅春意盎然,花香鸟语的景象跃然在眼前。在图案设计上,大气饱满,寓意祥和,工艺酷似今天的窗花剪纸技艺。虽是平面设计,却在碗壁的曲线映衬下巧妙而富于变化显得动感十足,有呼之欲出的立体感。像这种以花丼雀鸟为题材的装饰图案在盛唐十分流行,大多比喻夫妇美满幸福之意。
那这种金银装饰瓷器的工艺又是怎样的呢?做法是:先按照设计要求镂刻出雀鸟团花纹银箔纹样并鎏金;再把此纹样粘贴在黄柚秘色瓷碗的外壁上,髹漆盖住纹样;最后,研磨“推光”直到雀鸟团花纹样显露出来与碗壁黑漆厚度平齐而融为一体时,就称为“金银平脱”了。据《酉阳杂俎》记载:唐玄宗和杨贵妃赐给安禄山的就有金银平脱馄饨、金平脱犀头汤筋、金平脱大盘等物品。又有《唐邸肆考》记载:唐末前蜀王王建,报送“朱梁”(后梁太祖朱全忠)的信物中就有金棱碗。王建在信中说:“金棱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响。”这就证明金银平脱在唐代极为盛行,并且在五代已有用金银装饰秘色瓷的工艺了。现在,日本正仓院也有收藏我国唐代的金银平脱铜镜、木琴、皮箱等,但是没有金银平脱瓷器。
所以这两件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的出土就显得弥足珍贵了。它们独具匠心,完美的将“金银平脱”装饰在“如冰似玉”的秘色瓷器上,是陶瓷史上一次重大的创新装饰工艺,也在我国乃至世界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
四、八棱净水秘色瓷瓶为《物账碑》记载秘色瓷之“遗漏之物”(彩版IV之6)。
八棱净水秘色瓷瓶出于地宫中室内,其造型十分优雅,端庄规整,釉色晶莹,胎质细密。它的瓶颈细长,直口,圆唇,肩部圆隆,腹呈瓣瓜棱形,圈足稍外侈。在瓶颈与瓶身相接处,装饰有相应的八角凸棱纹三周,呈阶梯状。通体施明亮青釉,有开片。足底露胎,胎色浅灰而精致细密。高21.5厘米、最大腹径11厘米、口径2.2厘米、径高11厘米,重6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