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咨询心理学
15873600000010

第10章 行为疗法的理论与方法(1)

引言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了解和掌握行为疗法的治疗原理、方法步骤和操作技术。

[内容提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华生、巴甫洛夫、斯金纳和班杜拉等为代表的基于现代行为科学理论出发研究心理治疗的一种流派——行为疗法出现了。这是行为主义学派根据实验得出的学习原理,并运用该原理治疗心理疾病和障碍的技术。它的基本认识是:异常行为与正常行为一样,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人的行为习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同样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或消失。它所依据的主要理论有经典条件反射原理、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提出的许多治疗观点和方法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章拟对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治疗过程和方法技术等作一些介绍。

第一 行为疗法概述

行为疗法也叫作行为矫正法,它是生理和心理学家把实验室的研究成果用于矫正人的某些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行为疗法”(behavior therapy)一词最初是由美国的斯金纳(B.P.Skinner)等人于1954年提出的。1958年艾森克(H.J.Eysenck)在南非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时也用了“行为疗法”一词。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行为疗法才发展起来。行为疗法是基于现代行为科学的一种非常通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是运用行为主义学派根据实验得出的学习原理治疗心理疾病和障碍的技术。行为疗法把治疗的着眼点放在可以观察的外在行为或可以具体描述的心理状态上。它的基本认识是:异常行为与正常行为一样,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人的行为习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同样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或消失。

按照吉利兰德等(1989)的观点,行为方法的历史和实践可以划分为三种不同的成分:第一种成分是经典或应答条件反射,创始人是巴甫洛夫和霍尔。这种应答性条件反射在治疗中的运用就称为行为治疗,最初是通过华生等人对儿童的动物恐怖脱敏而发展起来的。根据这一原则建立的第一个系统的行为治疗模式是20世纪40年代末期由沃尔帕提出的,称为交互抑制的系统脱敏法。第二种成分是操作条件反射,它的理论基础是斯金纳的工作。在治疗中的应用称为行为矫正,斯金纳曾把它应用于个体治疗和集体治疗。尽管行为治疗与行为矫正在理论上有明显的区别,但它们在实践中却是紧密相连、难以明确区分的。第三种成分称为认知行为疗法,它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治疗思想的融合。纯粹的行为技术在它登上心理治疗的舞台时曾希望能包治百病,但仅仅采用应答或操作条件反射技术却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心理问题。而且,甚至沃尔帕的系统脱敏程序也不是纯粹的行为技术,它也要求患者通过思维过程去修饰引起焦虑的刺激。

在对行为异常的看法中,行为主义认为:适应行为是习得的,不适应行为也是习得的。同样,不适应的行为也可以通过相似的学习过程而被取代。根据这种观点,所有行为异常者中都没有任何病理性变化。行为治疗主要关心当前的行为问题,不像精神分析那样着重于分析潜意识的冲突,追溯致病根源,强调情感宣泄或启发领悟,而是强调通过学习提高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通过控制情绪、行为以及内脏生理活动来矫正异常行为,治愈疾病。

行为疗法的理论来源有四个方面,即经典条件反射原理、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由于认知理论主要与认知行为治疗有关,所以这里不讨论它。

第二 行为疗法的理论

一 、经典条件反射原理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 conditioning)又叫作应答条件作用或巴甫洛夫条件作用。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Z.P.Pavlov)在实验室研究狗的消化过程中,无意间发现了应答性的条件反射作用,即经典条件反射原理。他注意到狗不仅仅是在食物出现时流唾液,而且在与食物出现有关的其他刺激物单独出现时也流唾液。为了证实这一点,巴甫洛夫进一步实验,在给狗食物的同时又给狗一个节拍器的声音刺激,食物和节拍器声音结合几次之后,狗一听到节拍器的声音(未给食物)就会有唾液流出。他发现如果对无条件刺激物——食物的反应能通过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节拍器声音)的结合,使狗对中性刺激物也产生相同于对无条件刺激物的反应,就形成了条件反射。此时,中性刺激也可以称为条件刺激。进一步又发现,几乎任何的先天反应如眨眼等都可以与任何刺激如声音、颜色、口令等建立起一种条件反射。但若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的强化,这个条件反射也可以被消退。反射阶段反射条件和现象第一阶段UCS(食物)→ UCR(流唾液)第二阶段UCS(食物)+CS(节拍器声音 → UCR(流唾液)第三阶段CS→ UCR (节拍器声音)(流唾液)第四阶段CS→CR

(节拍器声音,一直没给食物)(没有流唾液)注:UCS——无条件刺激 UCR——无条件反射 CS——条件刺激 CR——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形成的。一个中性刺激通过与无条件刺激配对,最后能引起原来只有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这就是初级条件反应的形成。在初级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又可以引入一个新的中性刺激建立次级条件反射。由于人具有使用概念和语词的能力,可以用概念和语词替代任何具体的刺激物,所以人能够以语词建立极其复杂的条件反射系统。华生曾经认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是一切行为的基本单位,意思是一切行为都可以通过分析还原为一个(巴甫洛夫)条件反射。这一看法后来由于操作性条件作用和其他学习形式的发现被推翻了。但经典的条件学习的确是许多行为的获得途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遗憾的是,我们很难确认到底哪些种类的不良行为源于经典条件反射,因为许多行为既能通过经典的方式,也能通过操作的方式获得。

经典条件反射的概念有以下五点。

(一)强化

伴随条件刺激的呈现给予无条件刺激。例如,在经典的条件反射实验即对小阿尔伯特的实验中,白鼠出现(条件刺激)的同时,给予一个强噪声(无条件刺激)。强化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

(二)泛化

对一个条件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应,可以由类似的刺激引起。反过来说,条件反应可以迁移到类似原条件刺激的刺激上。在对小阿尔伯特的实验中,小阿尔伯特对白鼠产生的恐惧反应,也可以由白猫、小兔、狗乃至一块棉花引起。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也是泛化的表现。临床症状上许多恐怖症都有泛化情形,如一位妇女可能由一次外出偶然受惊而逐渐演变为害怕一切公共场所(广场恐怖症症状)。因此,泛化可能是许多症状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原因。

(三)分化

分化是与泛化相对的过程。在泛化发生后,继续进行条件反射训练,但只对特定条件刺激予以强化,对类似刺激不予强化,会导致有机体抑制泛化反应,只对特定条件刺激发生反应,这就是分化。分化意味着有机体逐渐能够分辨刺激物之间的性质差异,分化的形成是选择性强化和消退的结果。

(四)消退

已形成的条件反射由于不再受到强化,反应强度趋于减弱乃至该反应不再出现的情形称作条件反射的消退。消退概念对临床应用有两个潜在的意义:其一,如果一个变态行为得以维持,在个体环境中一定存在使之得以维持的强化条件(因为如果不存在这种条件的话,该变态行为应该已经自行消退);其二,可以改变环境变量,使之不再包含强化变态行为的条件,促使变态行为消退。但是,消退并非全面、永久性的遗忘。实验表明,如果对已消退的条件反射重新训练的话,所需训练次数要比原来建立该条件反射的次数要少。这一“节省”现象说明,原来的条件作用训练残留了某种永久性的后效,同时也使人想到消退很可能不是一种消极过程。换言之,对一个已发生消退的条件反应来说,原来的条件刺激(它本来是强化物即将出现的信号)现在变成了这样的信号——原来的强化物不会出现!这就导致了对原来反应的抑制。

(五)抗条件作用

如果对一个已形成的条件反应进行这样的操作:一方面撤除原来的强化物,如在白鼠出现后不伴以强噪声(这是前述消退训练的程序);另一方面,设法使一个不能与原来的条件反应共存的反应与原来的条件刺激建立联系,如让小阿尔伯特吃他喜欢的食物(一种放松的积极的反应)。结果,原来的条件反应会更迅速地被消除(与单纯消退训练比较),这样一种操作程序称为“抗条件作用”(anti conditioning)。抗条件作用就是前面提到的沃尔帕所说的“交互抑制”,它是几种重要的治疗技术如厌恶疗法、系统脱敏训练的理论基础。

巴甫洛夫通过经典条件反射原理不仅揭示了生物正常行为产生的原因,而且也揭示了异常行为产生的原因。他通过条件反射原理将狗训练成每当看见椭圆形时就流涎,然后把椭圆形逐渐变成圆形,当狗再也不能辨别椭圆形(该流涎)和圆形(不该流涎)时,也即狗无所适从时,竟会出现精神紊乱,狂吠、哀鸣并咬坏仪器等实验性的神经症的症状。其他实验研究也表明,伴有强烈的情感和情绪的许多过敏反应,如抑制不住的脾气爆发、内脏的反应等,都可以理解为是习得的条件反应。已有一些行为治疗家提出,对包括神经症和神经病在内的许多人类的适应不良行为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来理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理论创始人华生(J.B.Watson)在20世纪20年代做过一个实验:他在原来很喜欢小白兔的幼儿背后击锣发出声响,引起恐惧反应。反复数次后,在小白兔与巨响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于是,当小白兔出现时,幼儿就表现出了恐惧、哭闹和不安。而且,儿童的这种恐惧情绪反应扩大到其他带毛动物。

他认为,我们无论成为什么人,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而且,人类习得的不良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消除。

二、 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

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是由美国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斯金纳提出的,但有关这一原理的最早论证则是由桑代克在1911年作出的。桑代克把猫关在迷箱之中,它们可借助于拉线圈、推动杠杆、转动按钮而逃出来。关在迷箱之中的猫一开始挤、搔门,抓、咬放在迷箱里的东西,把爪子伸出来等,尝试进行多种方法以逃出迷箱。最后,它们偶然发现了打开迷箱的机关(如通过拉线圈打开迷箱的门)。以后,猫的错误行为渐渐减少,而成功的反应得以保存了下来。动物就是这样通过“尝试与错误以及偶然的成功”,学会了如何逃出迷箱。

桑代克由这些资料开始进行研究,后来提出了著名的效果律,即一种行为过程的发生次数受该行为的后果影响而改变。效果律所反映的是人或动物保持或消除先前反应与效果之间的关系。一种行为之后出现了好的效果,这种行为就趋向于保持下来;如果效果不好,则趋向去被消除。这也是斯金纳等人称为强化的一种关系。

斯金纳本人也做过许多实验研究。他研制出一种称为“斯金纳箱”的实验仪器。斯金纳箱是为动物学习实验的自动记录装置。他的一个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在斯金纳箱上有个小圆窗,当小窗有某种特殊的光出现时,鸽子去啄它就可使一粒食物送到食盘中。鸽子先是围箱乱转,胡乱地啄这啄那,最后碰巧啄到了有光的小窗,自动装置使食盘中出现了食物。这种对于适宜反应的奖励就是强化。以后,鸽子就更倾向于啄小窗而不去啄别的东西了。但当窗子是暗的时候,不管鸽子怎样啄,食物都不会出现。经过若干次尝试之后,鸽子进一步学会只在这个窗子有光时进行反应。

他的另一个实验是这样进行的:箱内有杠杆和与食物储存器相连接的食物盘。在箱内的白鼠按压杠杆,就有一粒食物丸滚入食物盘,便获得食物。一只饿鼠进入箱内,开始时有点胆怯,经过反复探索,迟早会做出按压杠杆的动作,一粒食物丸落入盘内,若干次后,就形成饿鼠按杆取得食物的条件反射,斯金纳称此为操作性条件反射。虽然许多与情绪反应相联系的行为和习惯可能是应答性条件作用的结果,但人们普遍认为,人类更大范围的行为类型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获得的。

斯金纳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认为,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习得的,包括不良行为和心理疾病的症状。斯金纳曾举过一位母亲不知不觉地在孩子身上强化不良行为的实例。有时当母亲正在非常忙的时候,她可能对孩子温和的呼唤或心平气和的要求置之不理。这时,孩子只有提高嗓门,大声喊叫,随后,孩子只有用更大的声音才能引起母亲的反应。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了孩子越来越响的语言行为。实际上,这位母亲的做法就在不知不觉中教会了孩子如何大喊大叫才能引起人的注意。此外,如强迫症、疑病症、癔症的许多异常的补偿症状,都是通过实际的或心理上的满足而获得强化的。

行为治疗家认为,症状就是适应不良的行为和习惯,他们不承认有“神经症”。正如艾森克所指出的,在症状之下不存在什么潜在的神经症,仅仅是症状本身而已,消除了症状也就消除了不良神经症。该观点认为,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也是通过强化来矫正不良行为的。1924年,琼斯(M.E.Jones)对患有动物恐惧症的三岁小孩进行治疗,把他惧怕的动物放在他面前,同时给他喂食,每天一次。两个月后,小孩的恐惧症状消失。说明饥饿时得到食物这个强化物,可使他克服原来学习得来的恐怖行为。

操作性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又叫工具性条件反射(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它的关键之处是有机体(动物或人)作出一个特定的行为反应,这个行为反应导致环境发生某种变化,即发生了一个由有机体引起的事件。这个事件对有机体可能是积极的,有适应价值;也可能是消极的,有非适应价值。不管是哪一种,这个事件都会对有机体继后的反应有影响。如果事件具有积极价值的话,有机体会更倾向于做出同样的行为;如果具有消极价值的话,则会抑制该行为。这自然是一种学习,通过这种过程,有机体“知道”了行为与后效的关系,并能根据行为后效来调节行为。